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24
發言片段: 0 |
---|
張委員其祿:(9時58分)副院長、各位大院委員。今天我們要審議中央政府總預算案,但是我們也必須說一下,昨天和前天,我們花了兩個整天的時間去審查「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條例」,但是這個結果卻是一事無成。事實上,我們也必須把這樣的事件當一個引子來說明,有關整個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這個部分,跟全民經濟果實共享其實是兩個層次的事,但是在昨天的審議中,卻等於是把它混在一起。為什麼這次普發現金這件事變成這麼困難?就是因為等於我們又再為了這件事編列了包山包海的特別條例,但是我們還是必須指出,蔡政府這幾年以來,其實總共已經編列了將近快兩兆的相關特別條例,而這些特別條例,誠如前面像陳委員椒華所談的,到底符不符合預算法第八十三條講的緊急、特別或是國防所需,還是這些特別條例變成都是政府比較容易大撒幣或是空白授權的狀況。 |
我們也知道,其實這次的預算編列是相當諷刺的,為什麼?如果把這些特別預算和公務預算加在一起,事實上,我們還是赤字預算,代表寬餘資源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這麼多,但是這次稅負超徵的應用卻看起來好像又要包裝成另外一個特別條例,這才是真正的問題。我們一開始就主張,它和總預算有連結關係的話,如果有這些寬餘資源應該優先用於還債,另外再作為社會的重分配,也就是資源能夠普惠全民共享。雖然我們知道這一次的寬餘資源很多都是來自營業所得稅等等,確實是大企業所貢獻的,但是我們也必須指出,其實大企業的成功很多的資源也是來自於全體國人,尤其是我們一些低價的能源政策造成中油、台電的長期虧損,但是這個虧損的撥補又是來自於全民,基本上企業成功的背後關鍵因素也來自於全民的貢獻,甚至是政府用補貼能源的方式讓它們成功,因此,普惠全民本來就是應該做的事。 |
總之,我們認為這幾年來特別預算的常態化,造成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公務預算是平衡的、是沒有問題,但實際上卻不是一個很好的財政管理。另外,我們的債務還本編列也不符公共債務法5%至6%的上限,我們要呼籲的是,如果我們有寬餘資源,中央政府總預算的編列也應該要以還債務作為優先的考慮,以上。 |
發言片段: 1 |
主席:請李委員德維發言。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562 |
---|---|
meet_id | 院會-10-6-16 |
speakers | ["邱顯智","邱臣遠","賴士葆","羅致政","陳椒華","張其祿","李德維","鄭運鵬","王婉諭","陳琬惠","謝衣鳯","郭國文","洪孟楷","曾銘宗","李貴敏"] |
page_start | 1 |
meetingDate | ["2023-01-19"] |
gazette_id | 1122004 |
agenda_lcidc_ids | ["1122004_00002","1122004_00003","1122004_00004","1122004_00005","1122004_00006"]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6會期第16次會議紀錄 |
content | 討論事項 中華民國11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 完成三讀─ |
agenda_id | 1122004_00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