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132

發言片段: 0
林委員岱樺:(9時22分)本席要針對通膨陰影下的民生感受,即人民的感受不應該是冰冷的數字可以展現的。本席的重點有兩個:第一、稅收的榮景並未消弭民眾對於通膨帶來生活的經濟壓力,第二、缺蛋議題帶來民眾心理實質恐慌。最後,本席有具體建議。
我們在財政超徵的部分,當然政府的財政歲出、歲入本來就是以量入為出的預算精神進行規劃。超徵稅收的主因是主管機關的保守評估。而去年度的超收稅額三大部分包括證交稅、營利事業所得稅及個人所得稅,其中以營利事業所得稅占大宗,當然營利事業所得稅的增加是在台積電和海運三雄的領頭之下成效卓著,但各產業當然以積沙成塔的方式貢獻良多。換言之,產業的獲利所呈現的成長榮景,更精確地說,營所稅增加的潛藏意義是企業獲益及成長,產業成長的背後,薪資階級付出的勞力當然應該獲得對應薪酬的成長。
我這邊所呈現的物價指數跟薪資成長全部都是主計總處的,在2021年到2022年的經常性薪資是增加的,但高通膨的影響下,實質經常性的薪資降低了,而且從2016年,綜觀這10年內,包括2016、2021、2022這三年的實質經常性薪資是衰退的,這個衰退有兩個意義:第一,這是2013年以來最大的減幅,第二、連兩年實質經常性薪資是衰退的,所以受薪階級的實質購買力下降,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的稅收超徵,人民感受的幸福指數卻還在下降當中。當然我要穩住物價,反而當人民受薪階級的實質購買力下降時,你如何讓它能夠停損,最重要就是要穩定物價,我們真的做得好嗎?
我們來看消費者物價指數和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什麼叫做核心物價指數?就是把消費者物價指數當中波動較大的,包括新鮮蔬菜魚類及能源類剔除之後,所得的指數就是核心消費者指數。這當然比起消費者物價指數更能讓人民感受到它的好與壞,但是在今年2023年1月,核心消費者指數跟去年1月相比漲了3%,所以物價是一直在漲。這個核心物價指數來自民眾每月買一次或多次的民生必需品所產出,不好意思,雞蛋就是其中一項非常占指標性的,我們的雞蛋在民生必需品的權比當中占千分之二點六一,是相當重的,所以這次物價波動並非勞動薪資調漲所產生的波動,我要強調,民眾的感受認為新臺幣的購買力降低了,錢又薄了,然後政府一直說它超徵稅收,人民就是沒感受到。
我們來聚焦在蛋價,這張圖也是主計總處所提供的,我們來看今年1月CPI的重要指數,從左列的這些項目,很清楚,我們用的最高包括豬肉,權比到0.98%,雞肉0.96%、雞蛋0.26%,其實這都相當高,包括麵包0.54%。我們今天聚焦雞蛋,這當中110年的年增已經漲7.3%,去年也漲了30.5%,我再用今年1月和110年的基數來比,我的蛋價漲幅到33%,在直觀的供給需求平衡下,如果供給量沒問題,按照主委剛才的簡報,今年的供給還比去年多,但是價格漲幅是增加的,只剩下什麼原因?合理推論即人為干預以及另外一個因素,蛋雞飼料漲幅約25%,蛋雞飼料占養雞成本高達七成到八成,可是它漲幅這麼高,是不是導致了蛋漲價的原因?這都是另外一個合理的懷疑,到底雞蛋和飼料有沒有聯合壟斷事宜?
今天我還是回歸到本席從去年到現在一直強調農委會應該要用智慧農業,我引用老子所說的:「治國若烹小鮮」,火太旺就焦,火太小就不熟,所以智慧農業不應該單純指生產端的自動化,現在農委會一直聚焦在生產端的自動化,本席要強調的是包括物料供應、運輸冷鏈、市場分析及整體供需決策的智慧化,更精準地講是農委會在農業治理調控的智慧化。
我現在回到養種植,在投入智慧化的當中,有關養種植是屬於可先期計畫型的產業特性,所以這次雞蛋缺貨是一個範例,去年飼料漲、禽流感發生而出現蛋荒,民眾可以接受這樣的突發狀況,但是經過這一年,問題竟然變本加厲,主管機關的調控治理到底在哪裡?每一個事件帶來的生產和市場的變化,有沒有數據模型?對應策略決策分析與施政措施是什麼?這是本席對農委會非常嚴肅的批評。
我具體建議提供國發會、經濟部、農委會、公平會和法務部,也請國發會回應本席的具體建議。第一、本席認為智慧農業跟農業基礎建設應該納入前瞻第五期計畫範圍內,當然有關智慧農業,我有兩次到三次針對農委會有一些討論。經濟部的部分,針對產業別因應通膨下的生產者物價指數變化,所造成的營業成本影響及企業獲利,應該進行評估、預測,甚至是如何因應,雖然我沒有請經濟部上台,但是談到通膨、物料上漲,經濟部當然責無旁貸。農委會主委有提供蛋價短中長期的建議方案,但本席最在意還是你是否能夠提出逐步建置農業大數據決策分析模型系統執行方案,現在你們的拍賣市場還在用DOS系統,我講的是拍賣市場,光是蒐集資料訊息就落伍了。公平會及法務部主動查察雞蛋銷售鏈,尤其飼料等原物料,是否有聯合壟斷漲價、囤貨,請國發會及農委會針對本席的建議發表意見。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國發會龔主任委員說明。
發言片段: 2
龔主任委員明鑫:國發會在公建部分一定會支持,如同剛才委員講的智慧農業、農業基礎建設,這次的特別條例有一部分已經把農業基礎建設強化了,未來我們會在公共建設其他部分或第5期強化這個部分。
發言片段: 3
林委員岱樺:智慧農業呢?
發言片段: 4
龔主任委員明鑫:包括──因為智慧農業……
發言片段: 5
林委員岱樺:我指的是包括農委會整體的治理,不是生產端的智慧化,這個部分他會提出來,請主委回應一下吧!
發言片段: 6
龔主任委員明鑫:會,我們會。
發言片段: 7
林委員岱樺:請農委會陳主委回應一下。
發言片段: 8
主席:請農委會陳主任委員說明。
發言片段: 9
陳主任委員吉仲:非常感謝委員把智慧農業和農業基礎建設完全放在國發會的前瞻第5期,這會讓整個農業不只從生產到治理、需求端都串連,對消費者、農民絕對都是正面的。
發言片段: 10
林委員岱樺:國發會認不認同,因為計畫最後會送到國發會那邊?
發言片段: 11
龔主任委員明鑫:會,第5期我們明年會重編,我們會把這個因素考量進去。
發言片段: 12
林委員岱樺:就智慧農業的部分,請你講清楚國發會……
發言片段: 13
龔主任委員明鑫:智慧農業本來就在我們的推動方案裡面,產業智慧化就包括了農業智慧化。
發言片段: 14
林委員岱樺:農委會要逐步建置農業大數據決策分析模型?
發言片段: 15
陳主任委員吉仲:感謝委員提出這個非常專業的建議,而且非常正面,我先向委員報告,第一個,去年年初我們也是遇到雞蛋不足的問題,後來我們建立雞蛋全部的產銷資訊,並即時對外公布。委員現在甚至要求到所有批發市場等的軟硬體部分,軟體就是人員訓練,硬體就是資訊系統的更新等,我們很樂意全面更新。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把短中長期的雞蛋及肉雞產業一併……
發言片段: 16
林委員岱樺:那個跟南農中心、農資中心是不同的,我知道你在講什麼。
發言片段: 17
陳主任委員吉仲:那是金融體系,我現在講的是農產品市場。
發言片段: 18
林委員岱樺:這是在講拍賣市場。
發言片段: 19
陳主任委員吉仲:對,農漁畜產品市場資訊的部分,這個建議非常好,我們會儘快執行。
發言片段: 20
林委員岱樺:好,以上,謝謝。
發言片段: 21
陳主任委員吉仲:謝謝。
發言片段: 22
主席:請陳委員亭妃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432
meet_id 委員會-10-7-19-2
speakers ["呂玉玲","林岱樺","陳亭妃","邱議瑩","孔文吉","楊瓊瓔","蘇震清","陳明文","陳超明","蘇治芬","賴瑞隆","翁重鈞","廖國棟Sufin‧Siluko","林德福","洪孟楷","鍾佳濱","邱臣遠","游毓蘭","賴香伶","林靜儀","曾銘宗","王鴻薇","江啟臣","郭國文","高嘉瑜","李貴敏","蔡易餘","林楚茵","陳以信","廖婉汝","陳琬惠","邱志偉","張其祿"]
page_start 337
meetingDate ["2023-03-01"]
gazette_id 1122201
agenda_lcidc_ids ["1122201_00013"]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7會期經濟委員會第2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經濟部部長、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公平交易委員會主任 委員、財政部首長及法務部首長就「面對物價高漲與缺蛋荒,政府相關管控機制與因應對策」進 行報告,並備質詢
agenda_id 1122201_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