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151

發言片段: 0
黃委員國書:(9時41分)張主委剛上任,原能會當然有非常多的業務,雖然核二除役在即,不過原能會站在核能安全守護者的立場,還是有非常多的工作,特別是在核能相關的因應轉型上,我覺得原能會還是要擔負很大的責任。
幾天前,有地方首長提出他們的縣府要推動小型核電廠,主要的原因是小型核電廠無核廢料,又可以穩定供電,他們也建議在科學園區優先推動,我想請問一下原能會的立場,這個小型核電廠就是SMR,是否完全不會產生核廢料?這是很專業的問題,我想請教一下。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原能會張主任委員說明。
發言片段: 2
張主任委員靜文:SMR現在有十幾個國家在開發,有八十多種的樣貌,就我們所掌握的資訊,只要它是採取核分裂反應,還是會有核廢料的產生。
發言片段: 3
黃委員國書:所以它還是會有核廢料的產生嘛!相較於傳統核電廠,SMR是不是更安全?是不是適合設置在科學園區?原能會,你們的意見呢?
發言片段: 4
張主任委員靜文:我們所瞭解的SMR,它的設計跟研發的趨向是想改善傳統核電廠,在安全或可以適用對方所需要的場域進行電能的提供,所以它相較於傳統核電廠確實在安全跟設計需求上有一些改變。
發言片段: 5
黃委員國書:你認為臺灣應不應該進行SMR相關的研究跟推展?你今天的報告有大概提到,你覺得應不應該?
發言片段: 6
張主任委員靜文:站在核電廠管制機關的立場,我們必須關注,也要持續瞭解這些技術的開發,我們更關注的是這些管制相對應的安全要求。
發言片段: 7
黃委員國書:好,很好。如果是這樣子的話,我們就應該積極面對及處理,因為到現在臺灣並沒有制定SMR相關的管制法規。
發言片段: 8
張主任委員靜文:是。
發言片段: 9
黃委員國書:那科學園區能不能設置SMR?當然你們要做一些評估,如果我們臺灣要引進SMR,會涉及哪些法規必須要做一些調整或是精進?或者我們必須要建立一套新的法規,你們都要研議,不知道原能會現在有沒有研議修法?
發言片段: 10
張主任委員靜文:跟委員報告,SMR還是屬於核能發電。
發言片段: 11
黃委員國書:對,還是屬於核能發電。
發言片段: 12
張主任委員靜文:如果還是屬於核能發電,就會受我國電業法的規範,電業法是規範核能發電的發電業是用什麼方式、以什麼原則、可不可行,而這個的主管機關在經濟部。但是站在原能會安全管制的立場,我們也必須持續關注這些相關的變化,特別是……
發言片段: 13
黃委員國書:好,瞭解。如果我們決定國家要發展SMR,當然我們也要完備相關法制,瞭不瞭解?
發言片段: 14
張主任委員靜文:是。
發言片段: 15
黃委員國書:要讓這個技術精進,沒有錯,如果它可以替代核能,又可以達到安全性,而且核廢料的議題又可以處理,當然我們要來推動,可是相關法規的完善,你們原能會也要去面對、去處理。
發言片段: 16
張主任委員靜文:對,我們有在面對。
發言片段: 17
黃委員國書:現在還是有核廢料要處理的問題,所以未來原能會的工作非常多。再者,中研院在去年10月發布了臺灣淨零科技研發政策建議書,提到了SMR,也提到了核融合,核融合的領域及技術,臺灣準備好了嗎?你今天的報告有提到這個部分,核融合的核心技術是電漿物理,原能會現階段的電漿技術發展如何?10年後國外成功商轉,現在美國預估10年後有機會商轉發電,那我國有沒有準備?是否具備銜接導入的能力?這是我的第一個問題。
再者,我要問一個問題,原能會針對核融合研究的進度如何?然後,現在有多少核融合的技術與專利?在核融合的專業及專利方面,中國是全世界排行第一,擁有130件以上的專利,請問臺灣現在核融合已經有多少專利了?
發言片段: 18
張主任委員靜文:針對委員的問題,核融合的核心技術是電漿物理,電漿物理一直是我們原能會附屬單位核能研究所研發及持續精進的地方,有關委員提及專利跟進度的問題,我可以請我們所長做更詳細的說明。
發言片段: 19
黃委員國書:所長,你只要告訴我現在有多少專利就好了。
發言片段: 20
主席:請原能會核研所陳所長說明。
發言片段: 21
陳所長長盈:報告委員,有多少專利目前我不敢給你肯定地回覆,不過核研所在這部分有做一些DPF,也就是深度電漿與核融合裝置的研究,我們也證實可以氘氘核融合的反應,目前是這樣。
目前核研所跟國科會在做一個整合型的計畫,整個國家及學術界在成大進行整合型計畫,在做這方面的研發。
發言片段: 22
黃委員國書:我瞭解,中研院既然已經提出了整個國家的方向,原能會也要積極地瞭解,目前核融合的研究進度是緩慢的,就我所知,現在我們的專利只有取得1件、申請1件,所以我建議原能會應該要針對SMR及核融合技術注意其國際發展、積極投入研究,完備相關的法制。我也希望你們可以在兩個禮拜內提出一些說明。
再來是日本福島電廠的含氚廢水,原能會說可能延後到夏天排放,我想瞭解一下,原能會有沒有掌握確切的期程,什麼時候會開始排放?
發言片段: 23
張主任委員靜文:日本政府是規劃在春夏之際,11月底我們的觀察團就它實際興建狀態,還有他們所提供的資訊推估,可能會在接近夏季的時間,會稍微晚一點。
發言片段: 24
黃委員國書:好,夏天會排放。以原能會的模擬分析,含氚廢水排入海後,何時會擴散至臺灣的海域?
發言片段: 25
張主任委員靜文:我們現在的模擬推估,是因為它往東進行的洋流擴散到臺灣,在這個過程中會產生一些渦流,這個渦流才會有一小部分的放射性物質,有機會往南進入臺灣,這也要看當時的海象,還有我們的季風型態,時間上會有一些的變動,我們推估大概在1年或1年半後才會到臺灣。
發言片段: 26
黃委員國書:好,也就是待日方開始排放之後,大概1年到1年半會擴散到臺灣的海域?
發言片段: 27
張主任委員靜文:是,依目前的模擬推估。
發言片段: 28
黃委員國書:如果模擬推估是這樣,那我們有1年到1年半的時間必須要積極的準備、因應,這就是原能會你們的工作了。
原能會去日本實地觀察討論以後提出了一些建議,比如說,我們要持續精進電解濃縮技術,這表示我們的技術還沒有跟上日本的水平,所以我想瞭解一下,我們目前的技術跟日方有落差,對於海域監測分析的時效及檢測最低可測值,我們有沒有辦法在1年之後達到與日本同樣的檢驗能力?
發言片段: 29
張主任委員靜文:跟委員報告,其實現在已經達到了,這個持續精進是要求好還要更好。
發言片段: 30
黃委員國書:OK,好。所以現在已經達到了?
發言片段: 31
張主任委員靜文:是。
發言片段: 32
黃委員國書:好,非常好。我們也看看鄰近國家的報告,距離日本最近的當然是南韓,南韓在之前有一項政府的研究報告也提到了─日本福島核電廠預計排放的核污水對南韓水域的影響將小到可忽略不計,小到難以被檢測到,這是南韓的檢測報告;但是也不是說,南韓的檢測報告說可以忽略不計,我們就可以真的忽略不計,我們還是很嚴謹地來面對這個問題,我們從110年執行整備計畫─國家海域放射性物質環境輻射監測及安全評估,結案報告什麼時候出來?
發言片段: 33
張主任委員靜文:是,預計是3月。
發言片段: 34
黃委員國書:3月就是這個月吧!這個月會出來?
發言片段: 35
張主任委員靜文:正在處理。
發言片段: 36
黃委員國書:馬上要出來了,對我們的影響評估是什麼?可能報告出來就知道了。
發言片段: 37
張主任委員靜文:是的。
發言片段: 38
黃委員國書:是否會小到可以忽略不計,不知道?
發言片段: 39
張主任委員靜文:我們目前初步的資訊看起來,確實不會超過,譬如在調查基準,甚至排放基準這麼高濃度的範圍,我們會根據我們實際上科學所掌握的資訊,即時跟大眾來溝通。
發言片段: 40
黃委員國書:再來,如果日本真的排放了核廢水,影響到臺灣的海域,我們總是要有預警系統,預警系統建置的進度我也不曉得,今年夏季排放前可不可以如期地啟用?這個預警系統你們跟氣象局合作吧?
發言片段: 41
張主任委員靜文:是,我們現在就是在剛才你所提到的整備計畫裡面,已經針對它還沒有排放前,但是從福島事件發生到現在蒐集了10年海流資料,去發展我們所謂的放射性物質擴散模式。所以這些技術已經備好了,接下來如果日本開始排放之後,我們就會開始把這個預警和播放放在我們的平臺,讓民眾隨時可以知道。
發言片段: 42
黃委員國書:OK,這個預警系統如果出現,對臺灣海域有影響了,我們接下來怎麼辦呢?你們的因應機制是什麼?
發言片段: 43
張主任委員靜文:我們有設定好不同的基準,譬如它在什麼值以下是屬於背景的變動;但如果如委員所說,超過到某個我們設計需要做一些警戒,或者需要做一些因應的時候,我們每一季會把資訊提供給跨部會的平臺。
發言片段: 44
黃委員國書:好,瞭解。原能會是準備好了?
發言片段: 45
張主任委員靜文:是的。
發言片段: 46
黃委員國書:包括未來因應措施都準備好?
發言片段: 47
張主任委員靜文:對,我們跟其他部會共同合作,會把這件事情做到位。
發言片段: 48
黃委員國書:我們還是希望兩個禮拜提出我剛剛說的那份報告。
發言片段: 49
張主任委員靜文:好,謝謝!
發言片段: 50
黃委員國書:以上,謝謝!
發言片段: 51
主席:請陳委員秀寳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368
meet_id 委員會-10-7-22-2
speakers ["張其祿","萬美玲","黃國書","陳秀寳","鄭正鈐","林宜瑾","吳思瑤","鄭麗文","陳培瑜","楊瓊瓔","張廖萬堅","洪孟楷","孔文吉","范雲","陳靜敏","廖婉汝"]
page_start 327
meetingDate ["2023-03-01"]
gazette_id 1122301
agenda_lcidc_ids ["1122301_00010"]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7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2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主任委員張靜文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
agenda_id 1122301_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