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289

發言片段: 0
吳委員思瑤:(10時28分)主委好。今天非常的榮幸,第一次在質詢台上跟您做一些政策上的討論,事實上我也觀察到您一個早上下來的答詢,對此,我要給予非常高度的肯定,除了您本身在原能科技發展、推廣社會溝通、性別意識平權等各方面,都展現了對於業務的熟悉,另一方面,我看到您的答詢也是不卑不亢的,需要說明的政策,也都能夠有條有理地進行辯護跟說明,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開始,也對您未來領導原能會有著非常高的期待。
我今天關注到新主委新上任的五大核心業務,包括嚴密輻安與核安管制、精進放射線廢棄物的管理、推動科技研發與創新發展、強化社會溝通及參與,最後一個當然就是因應大家的關切,就是提升原能會職場的性別平等意識。您可不可以再簡要論述一下,因為我過去長期認為,不管是在教文委員會裡面,尤其像這種比較科研的單位,我們過去很難把這種硬梆梆、冷冰冰的科研政策作為轉為更溫暖、更接地氣,畢竟本來輻安就關乎國人的生活,與民眾的生活息息相關,關於這方面的創新作為與社會溝通,你有什麼新的做法跟想法?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原能會張主任委員說明。
發言片段: 2
張主任委員靜文:我是站在同理民眾的立場設想,在民眾對很多公眾議題裡面關乎原能會職掌的面向,無論是在我們跟民眾宣導或是進行資訊溝通的方式,都盡可能站在民眾的角度跟需求進行設計與規劃。
發言片段: 3
吳委員思瑤:謝謝主委給我的答案,也就是我們未來在論述政策或說明溝通時,我們更要站在同理心的角度,以同理的角度來向人民提出訴求,我現在要就教您有關福島含氚核廢水的事情,我們能不能夠站在同理民眾的角度,用簡要、清楚、有力的論述來說明讓民眾可以安心、放心,每一項都有政府替你把關、替你監測、替你防範,甚至替你預警,對不對?這是我們共同的目標。
我之所以花了滿多時間在講這個,是因為本席應該是立法院第一位,亦即早在2019年時就是首位倡議關注福島含氚核廢水的排放事件,從2019年到現在其實已經有4年多的時間,我一步一步看到原能會過去確實一開始比較慢半拍、比較消極一點,到我們現在尋求更多元跨部會也好,包括國際的多方合作,這都是我們在做的,所以我爬梳從2019年要求是不是要透過外交的管道,第一時間無論如何要表達我方保留的反對立場,同時依循臺日之間MOU我們要求公開第一手透明化的資訊,一直到我倡議要建立跨部會的組織,你們也做了,然後我們要擴大國際的參與,而且要強化扮演,不只insider,在國際參與這件事情的角色更應當是key person,到最後今天我看到您報告講的,監測的深度、廣度,你們都已經加強布建,這些東西我們來看看民眾能不能站在他們的角度有效地來理解。到底排放的期程會在什麼時候?我想這是人民第一時間的疑問,但目前為止,原能會到底知道多少?
發言片段: 4
張主任委員靜文:我們知道它排放新建工程的進度,而這個進度會影響它什麼時候排放。
發言片段: 5
吳委員思瑤:有A才有B,那A呢?
發言片段: 6
張主任委員靜文:A因為他們當地海象的問題,所以它的工程有一些延宕,這個延宕可能會讓它的排放時間落在比較接近夏季,我們認為這樣的可能性是比較大的,
發言片段: 7
吳委員思瑤:所以目前為止,我們可以很清楚的告訴人民,我們到夏季之前都還有相當的時間來檢視所有的監測與作為是不是足夠充分合理?所以媒體有說可能春天就開始排放了!不,我們目前掌握至少是夏天以後的事!
發言片段: 8
張主任委員靜文:接近夏天的可能性會比較大,但是我們還是會持續蒐集,因為我們在日本的外交涉外單位有人員。
發言片段: 9
吳委員思瑤:好,那最新的進度。
發言片段: 10
張主任委員靜文:對,我們會一直蒐集日本的更動與變動。
發言片段: 11
吳委員思瑤:所以接下來這個問題就是民眾最關心的when何時要開始?這項威脅何時要來?我們很清楚的大概是夏天以後,而不是此時此刻大家擔心春天已經到了。
發言片段: 12
張主任委員靜文:應該是接近夏天。
發言片段: 13
吳委員思瑤:您給我們這幾年來的準備作一下評比,亦即我長期倡議的,第一、提升檢測精度與類別,解決無法監測的氚疑慮。第二、核廢水的監視不能偏廢要全面增加,不管東岸跟西岸的取樣地點。第三、我們強化建立與日本的溝通管道,蒐集第一手透明化的資訊,不能有時差。第四、創造科研貢獻,「Taiwan can help」成為國際防災的key person。最後一個,科普是不是能淺顯易懂?您覺得目前哪些部分還沒有足夠?
發言片段: 14
張主任委員靜文:在資訊科普化部分,雖然已經建立了平臺,但是現在的平臺確實還不夠……
發言片段: 15
吳委員思瑤:淺顯易懂嘛!
發言片段: 16
張主任委員靜文:對,這裡面還是……
發言片段: 17
吳委員思瑤:對,等會還是就教於你,我給這5項政策做一個評比,就是尚有不足,還是沒有辦法至少做到安本席的心,我給你一些精進的建議。
有關硬體技術的提升,我們一直說要跟日本的檢驗技術同步,確實我觀察到兩個部分,我們在檢測的類別,除了海水的含氚,同時也增加生物含氚所有的基本檢測,所以建置生物的氚檢驗實驗室,這部分OK上路了嘛!
發言片段: 18
張主任委員靜文:是。
發言片段: 19
吳委員思瑤:第二、在檢測精密度的部分,我們也完成了氚水的電解濃縮技術,從過去每公升2貝克到現在0.1貝克,所以這都是我們已經做了要人民安心,這是我們這2、3年來的建置跟努力,好,這項過關。
就整個東岸跟西岸的布建,當初如果因應日本含氚廢水比較強化的是東岸,但是中國的核廢問題其實更為嚴重,所以本席多次的質詢要求不能顧此失彼,我們同樣也要努力去完善海域資料庫,目前我看到總共有107個取樣點,跨部會都在做,而這些都可以即時發揮運作的功能嗎?
發言片段: 20
張主任委員靜文:這是我們布好的點,我們會按著這個計畫去做水樣的採樣。
發言片段: 21
吳委員思瑤:所以我們可以大聲跟民眾說,我們不只同步一兼二顧,在我們組成跨部會的機制平臺之後,除了嚴防福島的核廢水在東海岸建置非常多,其實因應中國資訊不透明很可能隱匿他們的核外洩等可能的危機;同樣在臺灣海峽的西海岸,我們跟自己的偵測中心、農委會的水試所、海巡署、海委會等都已經有107個取樣點,我的資訊這樣說明正確吧?
發言片段: 22
張主任委員靜文:是的。
發言片段: 23
吳委員思瑤:所以這就是一個好的論述方法,我做球給您,所以完善海域的資料庫,我們確實已經達標了。但是關於資訊落差的部分,我也觀察到東京電力公司發布鍶90,其實臺灣能夠依據的就是日本東電的新聞發布,我們大概隔了五、六天同步發布,其實五、六天已經是lag了,可是如果以東電福島第一原子能發電所的鍶90濃度異常,其實這是7月底就發生的事情,所以如果這樣算起來,我們還是有資訊的lag,我們如何能夠突破日方的管道之外,在國際多邊IAEA的平臺也能夠及時獲得更多元的資訊來源,就這部分,可不可以再安國人的心?
發言片段: 24
張主任委員靜文:我們會把這個部分再精進。
發言片段: 25
吳委員思瑤:也就是說,凡事不能只等日本給我們的資訊嘛!這也是本席觀察到現在比較擔憂的部分,請你們趕快去精進。
臺灣能不能用我們的科研貢獻來接軌國際?你們跟中山大學的含氚海水生物代謝研究什麼時候會上路?
發言片段: 26
張主任委員靜文:今年會完成整個魚類實驗室的建置規劃,完成之後就會……
發言片段: 27
吳委員思瑤:這就可以有效來保障我國的漁業安全嘛!但是另一方面我們能不能突破IAEA的限制?臺灣能夠更具體的成為一個key person,就是能在IAEA的框架下,臺灣能夠努力爭取成為整個日本含氚廢水檢驗方的第三方實驗室,有沒有可能?
發言片段: 28
張主任委員靜文:IAEA所邀請的第三方實驗室都是它的會員國。
發言片段: 29
吳委員思瑤:如果我們自己做得到我們可以告訴他,我們也願意提供我們的資訊、檢測,我們布建這麼多又深又廣的精密檢測,我們可不可以主動把我們的科研貢獻透過IAEA的平臺告訴他們Taiwan can help!
發言片段: 30
張主任委員靜文:我們會透過我們駐奧地利的同仁表達我們已經布建的相關能力跟資訊,也跟IAEA……
發言片段: 31
吳委員思瑤:我們對自己的科研有信心的話,應當即時的把這樣一個布建結果、跨部會的輻射監測作業、擴散預警系統的開發成果都有效具體地提供給國際,我想這是未來我們對IAEA能夠更具體貢獻的地方,我們不要放棄這個機會好嗎?
發言片段: 32
張主任委員靜文:我們會努力。
發言片段: 33
吳委員思瑤:最後,不好意思,再30秒就好,謝謝主席。
您剛剛自己也講了,有關我們的政策說明,簡報右邊提供的是農委會的資料,我們在開放美豬的時候,其實非常清楚,農委會是每天都有資訊的揭露,每天都用圖表、科普的知識讓它更數據化、更圖像化,我想針對這一點對應於簡報左手邊原能會這種新聞稿的QA,做為一個非常接地氣,您也說要站在政策的同理心,我想這至少做得到吧?
發言片段: 34
張主任委員靜文:我們會往這個方向。
發言片段: 35
吳委員思瑤:還有剛剛林宜瑾委員說的是不是能夠有輻射安全標章?我也認為可以納入政策研議啊!
發言片段: 36
張主任委員靜文:我們會跟農委會商量,畢竟漁業的部分是農委會主管,如果是進口水產食品,就是屬於衛福部主管。
發言片段: 37
吳委員思瑤:那就跨部會一起因應這件事情。
發言片段: 38
張主任委員靜文:對,我們會跨部會討論這個議題。
發言片段: 39
吳委員思瑤:好,謝謝主委,我們後續再做更多政策討論,謝謝。
發言片段: 40
張主任委員靜文:謝謝委員。
發言片段: 41
主席:請鄭委員麗文質詢。
不好意思,我這邊先宣告一下,在陳培瑜委員質詢完畢之後休息5分鐘。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368
meet_id 委員會-10-7-22-2
speakers ["張其祿","萬美玲","黃國書","陳秀寳","鄭正鈐","林宜瑾","吳思瑤","鄭麗文","陳培瑜","楊瓊瓔","張廖萬堅","洪孟楷","孔文吉","范雲","陳靜敏","廖婉汝"]
page_start 327
meetingDate ["2023-03-01"]
gazette_id 1122301
agenda_lcidc_ids ["1122301_00010"]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7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2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主任委員張靜文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
agenda_id 1122301_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