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1777

發言片段: 0
蔡委員易餘:(13時50分)主委好。事實上,這次雞蛋問題的來源還是在於禽流感,我們嘉義大概是臺灣養雞第二多的地方。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農委會陳主任委員說明。
發言片段: 2
陳主任委員吉仲:而且這次嘉義受到的影響也滿大的,在朴子那邊。
發言片段: 3
蔡委員易餘:對,大量的雞隻因為禽流感遭到撲殺,其實也是沒有辦法。事實上,大量雞隻死掉了,其中也包括了蛋雞,而且肉雞也都有同樣的狀況。因為這些雞隻死掉了,我們無法期待老母雞一直保持雞蛋的生產量,再加上後面補充進來的不夠,而且這個禽流感在臺灣是會一直持續發生的問題。今天本席是想請問關於數字的問題,近年雞蛋產銷及價格,111年的平均產蛋隻數是3,329,112年是3,344,這樣看來數字並沒有減少,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
發言片段: 4
陳主任委員吉仲:表示產蛋率有增加。
發言片段: 5
蔡委員易餘:產蛋率有增加?
發言片段: 6
陳主任委員吉仲:但是我們每天的生產數量也在增加,你看之前是十萬多箱……
發言片段: 7
蔡委員易餘:106年是10萬6,000箱。
發言片段: 8
陳主任委員吉仲:現在已經是十一萬七千多箱,所以生產量有跟著上來。
發言片段: 9
蔡委員易餘:這些數字都是正確的嗎?
發言片段: 10
陳主任委員吉仲:都是正確的,因為這是每個星期都會整理的數字。
發言片段: 11
蔡委員易餘:每個禮拜都會整理?
發言片段: 12
陳主任委員吉仲:是。
發言片段: 13
蔡委員易餘:所以現在的產量增加,但是看起來……
發言片段: 14
陳主任委員吉仲:我們的需求也增加。
發言片段: 15
蔡委員易餘:需求也跟著增加?
發言片段: 16
陳主任委員吉仲:對,而且增加非常顯著,雞蛋與雞肉的部分。
發言片段: 17
蔡委員易餘:也就是大家對於食用雞蛋與雞肉的飲食需求是有增加?
發言片段: 18
陳主任委員吉仲:是啊!
發言片段: 19
蔡委員易餘:因為有增加的這件事情,農委會一定有辦法判斷,而本席也知道很多時候你們會陷入兩難,當你說雞蛋不夠的時候就會造成恐慌。
發言片段: 20
陳主任委員吉仲:就會越不夠。
發言片段: 21
蔡委員易餘:你們對外說不夠就一定會越不夠,這就是人性嘛!對嗎?
發言片段: 22
陳主任委員吉仲:是。
發言片段: 23
蔡委員易餘:不過,從這幾次的經驗而言,本席認為我們就是要坦然面對。
發言片段: 24
陳主任委員吉仲:是啊!
發言片段: 25
蔡委員易餘:實際上就是因為禽流感導致生蛋的母雞或肉雞死掉了、小雞也都死掉了,所以之後的後備不足。
發言片段: 26
陳主任委員吉仲:這次也有影響到蛋中雞場。
發言片段: 27
蔡委員易餘:如果我們在一開始就說清楚,事實上,本席也知道你們現在下了很多命令,譬如早餐店的老闆就告訴本席,現在一天能分配到的雞蛋都有限制,這就是一個政策嘛!如果我們在面對問題時能一開始就說明是因為禽流感,接下來就開始限縮人民買雞蛋的數量,本席認為這件事情還是能夠做一個有效的控管,但我們可能是因為太過擔心了,於是就對外說「沒有」,而這個「沒有」到最後還是被揭露,看起來蛋是不夠的,事實上越說就會越不夠,大家當然就會搶著買,是不是有這樣的問題?
發言片段: 28
陳主任委員吉仲:是,委員說的對,所以我們希望能夠每個禮拜對外說明正確的雞蛋產銷資訊,讓外界知道究竟生產的數量是如何,與市場的需求是相差多少。
發言片段: 29
蔡委員易餘:本席認為未來就是要正視問題。
發言片段: 30
陳主任委員吉仲:是。
發言片段: 31
蔡委員易餘:未來在執政上的變數一定還有很多,就像戰爭也是一個變數,因為戰爭導致現在玉米的價格居高不下,玉米的價格一直都是這麼高嘛!
發言片段: 32
陳主任委員吉仲:是。
發言片段: 33
蔡委員易餘:事實上,你們說有四個方向可以平息蛋荒,調度加工業者雞蛋、提高種雞進口量,汰換老蛋雞、延長玉米營業稅減免、進口蛋維持蛋量。
發言片段: 34
陳主任委員吉仲:我們還有一個蛋中雞場及生蛋雞場,可以增養、復養,而且我們會儘快研擬出相關的獎勵措施,並於禮拜五公布,這樣才有辦法在後面的幾個月恢復量產。
發言片段: 35
蔡委員易餘:所以你們的腳步就是要快。
發言片段: 36
陳主任委員吉仲:是。
發言片段: 37
蔡委員易餘:講到玉米的價格那麼高,主委,你知道現在種植玉米出了狀況嗎?
發言片段: 38
陳主任委員吉仲:我知道,產量減少了很多。
發言片段: 39
蔡委員易餘:對啊!產量減少了很多。
發言片段: 40
陳主任委員吉仲:溫度與……
發言片段: 41
蔡委員易餘:第一是氣候的問題、第二是從9月到現在連一滴雨水都沒有。
發言片段: 42
陳主任委員吉仲:臺南那邊已經560天都沒下過大雨。
發言片段: 43
蔡委員易餘:都沒下雨,尤其是我們南部,所以本席要告訴主委,去年生產玉米的那一期出了問題,現在3月又要開始播種,玉米正要開始出芽、正需要水,這期需要的水該怎麼辦?
發言片段: 44
陳主任委員吉仲:我們希望稍微下個雨就大概差不多了,因為……
發言片段: 45
蔡委員易餘:當然了,因為這是旱作的雜糧,只要老天爺給我們一陣雨就能解決問題。
發言片段: 46
陳主任委員吉仲:是啦!
發言片段: 47
蔡委員易餘:萬一不幸沒下呢?
發言片段: 48
陳主任委員吉仲:如果因此造成農民的損失,天然災害救助當然就會立刻啟動,不過我還是認為應該要有保險,否則農民辛苦種植下去之後,光是要靠天然災害……
發言片段: 49
蔡委員易餘:這是比較未來的部分,本席現在是問此刻正遇到的這個問題。
發言片段: 50
陳主任委員吉仲:臺南與嘉義已經五百六十幾天都沒下雨,曾文水庫也都已經沒水了,所以我們現在是用所有的井水、埤塘或河川水進行調度灌溉。
發言片段: 51
蔡委員易餘:現在講的就是多元取水方案。
發言片段: 52
陳主任委員吉仲:臺南與嘉義的雜糧區有4萬2,000公頃。
發言片段: 53
蔡委員易餘:我們那邊的雜糧區最多了。
發言片段: 54
陳主任委員吉仲:現在是以這樣的方式調度,只要能給一點水就能讓雜糧活起來,這樣收成就沒有問題。
發言片段: 55
蔡委員易餘:主委,你確保這樣的調度有辦法讓大家都吃到水嗎?
發言片段: 56
陳主任委員吉仲:我們是希望4萬2,000公頃能以這樣的方式去調度。
發言片段: 57
蔡委員易餘:雖然你說要用河川水作為支援,但也必須要鄰近河川,問題是實際上有很多雜糧區的附近並沒有什麼河川啊!如果你們要取井水,也是要告訴那些農民,再來就是井水合法性的問題,事實上,你們會遇到的狀況有很多。
發言片段: 58
陳主任委員吉仲:我們是希望有越多相關的水源,我們的灌溉系統就會越好做,未來要如何提升灌溉的效率,甚至精準滴灌可能都必須要做,因為未來……
發言片段: 59
蔡委員易餘:主委,就是本席講的,我們的灌溉區要增加啦!要讓灌溉溝渠多一點,即使現在要抽河川水作為應備水源,你們也要有辦法將水灌溉到農田。
發言片段: 60
陳主任委員吉仲:是啊!所以灌溉系統要做好,否則不只是農民受到損失,糧食安全也會受到影響。
發言片段: 61
蔡委員易餘:是啊!現在因為氣候變遷,真的是從9月到現在連一滴雨水都沒有。
發言片段: 62
陳主任委員吉仲:是啊!我知道很嚴重。
發言片段: 63
蔡委員易餘:再說到糧食安全,「黃小玉」是重點,我們那邊就是玉米的種植區,整個臺灣的玉米大概就是種植在我們那邊以及臺南而已。
發言片段: 64
陳主任委員吉仲:不僅僅是如此,諸如地瓜等等的也都是種植在那邊,4萬2,000公頃占整個60萬公頃……
發言片段: 65
蔡委員易餘:所謂的旱作,基本上是不需要灌溉的,但是現在老天爺連一滴水都不給我們,主委,我們還是要正視這個問題,好不好?
發言片段: 66
陳主任委員吉仲:我們要把灌溉系統建置好。
發言片段: 67
蔡委員易餘:剛剛你說要派……
發言片段: 68
陳主任委員吉仲:我會派黃昇甫署長下去,好嗎?
發言片段: 69
蔡委員易餘:好啊!到地方跟我們談談水的問題到底要如何解決。
發言片段: 70
陳主任委員吉仲:好,謝謝。
發言片段: 71
主席:登記發言委員除不在場者外,均已發言完畢,詢答結束。另有委員林楚茵、陳以信、廖婉汝、陳琬惠、邱志偉及張其祿所提書面質詢,列入紀錄並刊登公報。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432
meet_id 委員會-10-7-19-2
speakers ["呂玉玲","林岱樺","陳亭妃","邱議瑩","孔文吉","楊瓊瓔","蘇震清","陳明文","陳超明","蘇治芬","賴瑞隆","翁重鈞","廖國棟Sufin‧Siluko","林德福","洪孟楷","鍾佳濱","邱臣遠","游毓蘭","賴香伶","林靜儀","曾銘宗","王鴻薇","江啟臣","郭國文","高嘉瑜","李貴敏","蔡易餘","林楚茵","陳以信","廖婉汝","陳琬惠","邱志偉","張其祿"]
page_start 337
meetingDate ["2023-03-01"]
gazette_id 1122201
agenda_lcidc_ids ["1122201_00013"]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7會期經濟委員會第2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經濟部部長、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公平交易委員會主任 委員、財政部首長及法務部首長就「面對物價高漲與缺蛋荒,政府相關管控機制與因應對策」進 行報告,並備質詢
agenda_id 1122201_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