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574

發言片段: 0
張廖委員萬堅:(11時43分)謝謝主席。部長好。請教部長,今天是部長的初體驗,你覺得如何?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文化部史部長說明。
發言片段: 2
史部長哲:委員好。很感謝各位委員的支持。
發言片段: 3
張廖委員萬堅:看你的表現中規中矩。
發言片段: 4
史部長哲:謝謝。
發言片段: 5
張廖委員萬堅:應該過去有一些文化行政的經驗,對國家文化政策也是有備而來。首先,你多爭取的22.5億元特別預算這個部分,是今天專案報告最重要的重點。我有一個小問題,這個預算的編列到底是怎麼算的?我記得李部長的時代講2億元,大概有1,200元的規劃,18歲人口大概有21.6萬人,算起來是2.5億元,不是2億元。現在你擴增到19、20、21歲年齡層,總共有71.9萬人,可是增加7.5億元,除以1,200元,是62.5萬人。也就是說,這麼一來,前面少了0.5億元,擴大後又少了1.1億元,總共少了1.6億元。這是預算問題。
再來,就你剛才的回答,我本來有一個問題,同樣是逝去的青春,其實包括同年級的,從9月1日開始算,剛才你回答黃委員等幾位委員的講法,其實應該把他們納進去,加以溫暖,這個想法也是好的。把這部分人納進去,大概要多8,000萬元,算一算總共要多2.4億元的預算。請問部長,這個錢怎麼來?
發言片段: 6
史部長哲:跟委員報告,我想我們的業務單位事實上非常節省也精準,他們在計算的時候,基本上是有考慮到現實使用率的問題,普發的使用率還是有一個基本的小小的落差,我們已經把領取率抓到95%,使用率90%。
發言片段: 7
張廖委員萬堅:所以你們有考慮使用率的問題。
發言片段: 8
史部長哲:對!對!
發言片段: 9
張廖委員萬堅:是普發,但是會有使用率的問題,所以額度……
發言片段: 10
史部長哲:對!我們心裡是兩樣情,一方面,實質上有使用率的問題,預算就剛好夠。在心情上,我們當然希望人人都使用。
發言片段: 11
張廖委員萬堅:公務預算2億元,加這筆7.5億元,總共9.5億元,使用率九成五的話,也應該要9億元了。
發言片段: 12
史部長哲:我們現在的預算,包括今年的本預算和振興預算,加起來是9.5億元,沒有錯。
發言片段: 13
張廖委員萬堅:9.5億元嘛。我剛才講少了2.4億元,其實不只喔。
發言片段: 14
史部長哲:如果使用率百分之百,確實會少。
發言片段: 15
張廖委員萬堅:對,你說用95%來算,還是會有差別。沒關係,之前李部長提到要作企業募款,企業募款到底進行得如何?
發言片段: 16
史部長哲:到目前為止,企業募款還沒有正式開始。我想對企業界來講,希望看到公部門要有一個正式的規劃,一個可運行的方案,企業的支持加入才有可行性。
發言片段: 17
張廖委員萬堅:所以企業募款還是會進行,還沒有開始?
發言片段: 18
史部長哲:會,我們會開放一個平台。特別跟委員報告,就是我剛剛講的,我們是進行兩個管道,這個就是所謂科技技術結合的好處,我會針對回饋故里以及嘉惠學弟妹。也就是說,你可以指定你的出生地的那個鄉鎮市來加碼,或者是指定你畢業的高中來加碼。
發言片段: 19
張廖委員萬堅:好,非常好!但是我們之前也問過,其實文化成年禮金是非常好的構想,最重要是通路的問題,還有城鄉差距的問題。過去發藝FUN券的時候,不管是從OPENTIX或是一般藝FUN券使用區域來看,算起來集中在六都的比例其實已經高達四分之三,這是藝FUN券的金額,如果是OPENTIX更可怕,85%都在六都。這很明顯的,通路就會有所謂的城鄉差距。至於文化平權,剛剛有幾位委員也提到,我們怎麼彌補這個問題?
發言片段: 20
史部長哲:成年禮金7.5億元,編列在特別預算裡,另外有15億元其實就是特別針對要彌補非六都的部分。譬如以臺中來講,臺中市區可能沒問題,有臺中歌劇院。
發言片段: 21
張廖委員萬堅:縣區有問題。
發言片段: 22
史部長哲:對,在海線我們要靠的是各區的藝術中心。
發言片段: 23
張廖委員萬堅:怎麼彌補?
發言片段: 24
史部長哲:我們在大里、屯區要靠的是大里展演中心,在豐原要靠原本的文化中心,剩下的預算就是要支援在縣區或偏鄉原本的表演藝術場所,我們要給予重點支持。
發言片段: 25
張廖委員萬堅:我整理一下,文化禮金配合振興的手段,我們也補助文化團體、表演團體到比較偏鄉的地方,然後針對特定的一些偏鄉或通路比較少的區域,作文化展演,是不是這樣子?
發言片段: 26
史部長哲:是,沒有錯!
發言片段: 27
張廖委員萬堅:好,我希望這一塊的規劃能夠更明確一點,我覺得這是必要的。
另外,我也看了你們的報告,文化禮金2億元編列在公務預算,跟後來追加的7.5億元,這個文化禮金是常態性的,將來每年都要發放。另外一個是為配合振興方案,擴大彌補逝去的青春,用詞非常溫暖。我孩子也講,他上大一,唸了一學期就遇到疫情,跟同學幾乎都在網路相見,現在剩下半個學期就要畢業了,之前社團不能公開表演,很多活動不能參加,對他們來講,確實有這個問題,文化禮金有它的功用。另外7.5億元,是以振興方案擴大補償作用。
我還是要提醒一下,報告也有提到,我們不但要注意過去藝FUN券實施上有城鄉差距的問題,另外就是金額到底合不合理?以臺灣這幾年的國民所得,來和報告中提到已經發放文化禮金的國家相比,德國的柏林市政府針對18到23歲青年,每年每人發50歐元;義大利是18歲,就是我們發放文化禮金的年齡,是500歐元,等於臺幣16,000元!西班牙是400歐元,約為14,000元;法國是300歐元,也有臺幣9,600元到10,000元之間,而我們發1,200元。坦白講,我覺得剛開始做,聊勝於無,剛開始起步,OK,我支持。但以比較重視文化藝術的國家來講,我覺得臺灣用1,200元開始,或許可以,但是未來比例上不應該差那麼多啦!部長的看法怎麼樣?
發言片段: 28
史部長哲:我完全同意委員的看法。我想唯有今年把四個年齡層做好,做得讓大家覺得有效益,才能奠定未來常態化的基礎,大家所講的……
發言片段: 29
張廖委員萬堅:要常態化,但是金額1,200元跟這些國家比起來,我覺得真的嫌少了。
發言片段: 30
史部長哲:一方面常態化,一方面金額要增加,但是這一切都有賴於今年實施要成功。
發言片段: 31
張廖委員萬堅:要有成效。
發言片段: 32
史部長哲:所以委員的鞭策,我們其實也是戒慎恐懼地進行。如果今年實施不成功,我們要常態化、要增加金額,事實上也都成為空談,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夠一起來努力。委員提醒有關於偏鄉的部分,這是我們認為確實是整個制度持續當中最關鍵、要突破的事情。
發言片段: 33
張廖委員萬堅:對啊,就是用振興的手段補助藝文表演團體到偏鄉去,讓那些很難使用1,200元的小孩可以有接近藝術表演的機會,這點一定要做出成效,不然我剛才提到的數字是非常恐怖的。
發言片段: 34
史部長哲:是。
發言片段: 35
張廖委員萬堅:藝FUN券的使用,平均整個整體預算的四分之三用在六都;透過數位平台,幾乎全部都是在六都,有85%,非常集中,這也是我們在講文化扎根、發放文化禮金政策實施的一個很大的盲點。
另外一個管道其實是透過教育體系。我發現你們也有講振興的部分要編一些預算放在文化體驗教育,透過學校來實施,可能是針對高中或國中,甚至國小。可是我看過去其實就有這項了,今天教育部也有來。我發現文化部從107年開始,連續四年都編了預算,要跟教育部合作,進行所謂的文化體驗教育。可是我們發現補助藝文團體,進入學校真的做文化體驗教育的比例和預算,其實都很少,執行得又不足。從我製作的表格裡可以看到,107年3,000萬元,到110年預算編了5,100萬元,其實每年都剩餘,執行率不到八成。藝文團體補助通過率也很低,低於五成。關於這個部分,部長了不了解這個問題?
其次,全臺灣的中小學有3,871校,包括國小2,626校、國中1,245校,其實每一年真正採用文化體驗的學校數只有2%,很少!我們要講文化扎根體驗,不會只是文化部的問題,教育部的資源其實更龐大,這部分你們怎麼來處理?
發言片段: 36
史部長哲:跟委員報告,這個部分所呈現的一個困境,我是了解的。
發言片段: 37
張廖委員萬堅:你了解。
發言片段: 38
史部長哲:對,我採取兩個方法,第一個是補充性的課程、藝文的課程進入學校,我們鼓勵。另外,學校如果要出來旅遊教學,進入文化景點、地方文化館,我們也鼓勵。我們採取關鍵的是學生參與人數,讓模式多元化、活潑化。
發言片段: 39
張廖委員萬堅:對啦!部長,我跟你講,其實,校外教學一日遊也有啊,過去也有。你們要精準振興嘛,對不對?其實教育部這四年也有辦理,只有補助197所學校,比例非常低。反觀故宮,我當時在教育文化委員會詢問故宮,因為疫情,參觀人數很少,結果故宮大量跟學校配合,108年到110年那三年去參觀故宮的反而有774所學校。換句話說,文化部跟教育部合作的校外教學,資源大的機關,成效反而低。
我剛剛提到兩個問題,一個是通路的問題,這牽涉到城鄉差距的問題以及文化平權的問題,其實能夠彌補的兩大方式,一是用振興的方式補助藝術團體下鄉,然後讓他扎根,這是一個。第二個,不管在偏鄉或山上,都有學校,我們怎麼鼓勵文化部跟教育部合作,今天教育部也有來,因為時間關係,我覺得你們兩部應該加油再合作。否則就是錢有了,然後呢?執行率不高,很可惜。好不好?
發言片段: 40
史部長哲:好。
發言片段: 41
張廖委員萬堅:遇到一些困難,大家都要講雙語,現在課綱時數減少,在藝術教育、文化教育方面,其實不會再額外框時數出來做文化體驗教育,或者到校外去。這個部分其實也是你們這個政策能夠下鄉、向下扎根,能不能成功的很重要的關鍵。我是希望你們兩個部能夠好好合作。謝謝部長。
發言片段: 42
史部長哲:謝謝委員。
發言片段: 43
主席:請羅委員美玲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426
meet_id 委員會-10-7-22-2
speakers ["張其祿","黃國書","萬美玲","陳秀寳","陳培瑜","吳思瑤","鄭正鈐","林宜瑾","高金素梅","邱顯智","洪孟楷","李貴敏","張廖萬堅","羅美玲","江啟臣","王婉諭","游毓蘭","孔文吉","陳椒華","范雲","鄭麗文","陳靜敏","陳明文","王鴻薇","劉世芳"]
page_start 369
meetingDate ["2023-03-02"]
gazette_id 1122301
agenda_lcidc_ids ["1122301_00011"]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7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2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文化部部長史哲列席就「溫暖堅韌 振興振心─ 文化部振興計畫」五大方案進行專題報告, 並備質詢。另邀請國家發展委員會、教育部就上述相關主管業務派員列席備詢
agenda_id 1122301_0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