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167
發言片段: 0 |
---|
莊委員競程:(9時39分)部長好。今天是3月8日,過去我們都說是婦女節,但現在大家都會稱為女王節、女神節,所以先祝福我們在場所有的女神們、女王們佳節快樂。 |
我們來探討一個問題,孕產育兒其實真的是不容易,也非常需要神隊友的關懷和扶持,因此針對準爸爸們需具備的孕產概念以及育兒技巧,國健署在今年2月將爸爸手冊實體化,希望從懷孕到新生命的加入,爸爸都能和媽媽互相扶持,一同度過孕期的身心變化,建立共同養育下一代的基礎知識。目前爸爸手冊都是在產檢時,醫院會主動發放孕婦健康手冊和爸爸孕產育兒的衛教手冊。事實上,孕婦手冊裡面其實也有一些給準爸爸的相關訊息,現在把這個部分獨立出來,變成兩本手冊,其實過去也有電子版的爸爸手冊,國健署特別將它實體化的最主要目的為何?目前的成效跟反應如何? |
發言片段: 1 |
主席:請衛福部薛部長說明。 |
發言片段: 2 |
薛部長瑞元:委員好。實體化的話,等於把宣導的對象區別化、個別化了,這樣子會讓準爸爸或是新手爸爸感覺比較能夠被重視,而不是說那本手冊讓媽媽看就好,不是這樣,因為那本手冊就是要給你的,以前如果在媽媽手冊的話…… |
發言片段: 3 |
莊委員競程:如果在媽媽手冊的話,就會說給媽媽看就好了。 |
發言片段: 4 |
薛部長瑞元:對,會說給媽媽看就好了,這樣爸爸好像就比較不會認真去看,現在把它區隔出來,一方面是尊重這些準爸爸,另一方面他也是一個要自己去承擔責任的個體,要讓他有這種體認。 |
發言片段: 5 |
莊委員競程:OK。對於國健署發行的爸爸手冊,其實多數的網友是給予正面的評價,說很用心、有進步,認為過去只有媽媽手冊,爸爸手冊早就應該出現了,甚至還有新手媽媽幽默地表示生太快了,不然想讓老公也拿到這一本,但是這個問題的答案通常比較簡單啦!就跟他說再生一個就可以了! |
發言片段: 6 |
薛部長瑞元:對! |
發言片段: 7 |
莊委員競程:有正面的反應,當然也有其他的意見,例如有人也會說:「會做神隊友的就是會做,根本不需要手冊;不會做的豬隊友,怎麼樣就是不會做。」的確從爸爸的角度來看,要當一個神隊友,只看這本手冊其實是不太足夠的,例如太太的產後照顧、飲食到產後憂鬱發生的可能性,這些資訊其實在手冊裡的篇幅相對比較少。雖然現在大多數的人都習慣在月子中心或是聘請月嫂來解決一些問題,爸爸手冊裡的確也建議爸爸們在懷孕4個月的時候就可以開始搜尋產後護理之家,這部分未來是否可能有更多、更實際的使用反饋,讓相關的訊息更加充實? |
舉個例子來講,媽媽可能也不太瞭解子癲前症的危險性,可能也不瞭解染色體異常的相關訊息該怎麼去諮詢,可能也不瞭解怎麼樣面對嚴重的產後憂鬱症等等,這本手冊裡面以產後憂鬱症的部分來講的話只有25頁一頁而已,而且它講的跟我自己所碰到的狀況有一點不一樣,因為它說:「一般產後的情緒起伏通常在3、4天後開始出現,並於2週內陸續消失。」但是跟我實際碰到的例子不一樣,因為現在大部分的人在產後都住在月子中心,住在月子中心這段時間不會有,反而都是離開月子中心以後、回家開始自己照顧的時候,產後憂鬱症可能就會出現,而且這個時間的長短真的是不一定,未來有沒有機會讓這些訊息可以有更完整的說明? |
發言片段: 8 |
薛部長瑞元:這個部分我們每年都會再review、再檢討,看看內容是不是需要修正或者增篇,這個部分我們會做。 |
發言片段: 9 |
莊委員競程:我想在月子中心的那一個月,其實真的是比較快樂的啦!媽媽、爸爸都比較輕鬆,因為都有專業人員在照顧。 |
發言片段: 10 |
薛部長瑞元:如果把產後憂鬱症當成是一個疾病的話,那就不一定,因為那個不是外界引起的,而是他本身賀爾蒙的變化引起的,所以在那邊也有可能會很憂鬱。 |
發言片段: 11 |
莊委員競程:當然,所以我希望未來可以有更多反饋的資訊可以加入,其實產後憂鬱症不只是媽媽會有,爸爸也有可能會有,當然媽媽是比較辛苦,但是爸爸的情緒還是得要適當地調整,相信藉由爸爸手冊不斷地推廣,加上準爸爸們的用心,我想對於爸爸的角色可以扮演得更得心應手,相信在未來有更多資訊納入後,對於爸爸、媽媽的幫助可以更大。 |
剛才我們討論的是懷孕到育兒的階段,接下來我想跟部長討論凍卵的議題,目前中央與地方其實都沒有補助凍卵,只有一個情況例外,在不孕的情況下,又因為醫療的原因,例如需要化療的話,從凍卵到植入胚胎的療程,中央有補助,第一次最高3萬元,第二次最高2萬元。其實民間團體一直都有在倡議,因應少子化,政府應該研議補助凍卵的議題,去年地方首長選舉時,也有人提出政見要補助女性凍卵,粗估營養費以及每年管理費的補助就需要6,000萬元的經費。部長,地方開始編列預算準備推行,中央有沒有相關的補助計畫,或整體預算是否有辦法做評估? |
發言片段: 12 |
薛部長瑞元:凍卵這個議題,我想在大院也有許多委員曾經問過,我們還是在做評估,最主要考慮的點是,凍卵一定會有一個目的性,目的就是要完成人工受孕,要讓它變成受精卵後再植入,然後懷孕生下小孩子。但是在做人工受孕時,必須要以夫妻為前提,這是人工生殖法的規定,所以如果凍卵一直凍下去,在卵子可以使用之前沒有完成婚姻,這樣就沒有機會做人工受孕。 |
發言片段: 13 |
莊委員競程:是。 |
發言片段: 14 |
薛部長瑞元:所以人工生殖法在這部分是不是要做調整,這是一個問題。 |
發言片段: 15 |
莊委員競程:是。 |
發言片段: 16 |
薛部長瑞元:這會有許多的爭辯,以目前來講,要形成共識可能還是有一點困難。這部分我會請國健署再蒐集各方意見,大家一起討論,看有沒有調整的空間,若可調整,我們再考慮凍卵要不要補助,會比較有意義一點。 |
發言片段: 17 |
莊委員競程:當然。在執行面,臺大醫院的婦產科研究有提出不太一樣的觀點,臺大醫院婦產科團隊追蹤2002年11月到2020年12月這段期間凍卵的645位的女性,發現近20年間凍卵使用率不到1成(8.4%),而成功生兒育女的更只有17人。我們都知道凍卵的需求在現代社會上真的是越來越多,但是實際執行的案例是否也隨之增加?國健署是否能針對相關問題進行一些研究統計?如果臺大醫院婦產科的研究數字是整體的情況,那執行成效是否會影響相關計畫的安排跟編列?衛福部是不是可以提供相關方案的研究與討論? |
剛剛部長講到,凍卵的議題是不是需要在人工生殖法有所修正,我想這需要更多的意見回饋做研究與統計。因為剛剛部長講,人工生殖法規定必須是夫妻,但現在很多人其實不是那麼想結婚,可是他想生小孩,這樣的人數好像越來越多,在這樣的狀況之下,是不是在人工生殖法的部分可以蒐集各界的意見,做一些討論?這個議題在現在少子化,很多人不想走進婚姻的現象之下,我想是需要做一些調整。其實我們都期待可以造福更多有需求者,衛福部之後也要進行一些研究報告,看能不能提出一些完整的報告來做討論。 |
發言片段: 18 |
薛部長瑞元:這個我們當然可以用委託研究的方式,另外國健署本身也可以來召集各方團體的意見,這也是一種方式。 |
發言片段: 19 |
莊委員競程:好,謝謝部長。 |
發言片段: 20 |
主席:謝謝莊委員,他把當爸爸的心得發揮小愛為大愛,我不曉得他有沒有憂鬱啦!我是越生越快樂,只是太太不再生而已,所以我們要快樂地來解決少子化的問題。凍卵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拜託部長請相關的單位,或者是國衛院一定要好好研究這個主題,因為現在的女生到想要生育的時候卻發現年齡稍大了,這個問題當然是整個社會要一起努力的,非常感謝莊委員,也謝謝部長。 |
接下來請張委員育美發言。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434 |
---|---|
meet_id | 委員會-10-7-26-3 |
speakers | ["邱泰源","賴惠員","溫玉霞","莊競程","張育美","徐志榮","蘇巧慧","王婉諭","陳靜敏","林為洲","吳玉琴","洪申翰","鍾佳濱","黃秀芳","賴士葆","廖國棟Sufin‧Siluko","王鴻薇","游毓蘭","鄭天財Sra Kacaw","陳椒華","張其祿","江永昌","楊曜","陳瑩","吳欣盈","劉建國","邱志偉"] |
page_start | 371 |
meetingDate | ["2023-03-08"] |
gazette_id | 1122501 |
agenda_lcidc_ids | ["1122501_00007"]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7會期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第3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邀請衛生福利部部長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 |
agenda_id | 1122501_00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