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192
發言片段: 0 |
---|
張委員育美:(9時50分)部長早。明天就是世界腎臟日,從預防到治療,人人都能享有腎臟的健康,這是世界腎臟日的宗旨。然而腎炎、腎病症候群以及腎病變,每年居國人十大死因之列,死亡率從2008年的每10萬人口15.2人,上升到2021年的每10萬人口23.3人;國內洗腎發生率從2000年的每10萬人口33.1人,到2019年每10萬人口增為52.9人。末期腎臟病患的醫療支出,在全民健保總額費用支出的占比更是站穩8.7%到9.3%,顯示近年健保雖藉由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照護整合方案延緩病人腎功能惡化速度,但仍無法扭轉我國腎臟病的問題。請問部長,你知道新發生洗腎病患在前一年主診斷為糖尿病的比例有多少嗎? |
發言片段: 1 |
主席:請衛福部薛部長說明。 |
發言片段: 2 |
薛部長瑞元:我沒有記這個比率,但是…… |
發言片段: 3 |
主席:請衛福部健保署石署長說明。 |
發言片段: 4 |
石署長崇良:跟委員報告,正確的數字我們要再查一下,不過糖尿病是最大宗,應該是6成左右。 |
發言片段: 5 |
張委員育美:真的,你是醫師。沒那麼高啦!好,表示你還是知道前期主要是在糖尿病,沒錯。 |
2021年台灣腎病年報分析,比率從2000年的34.4%,增加到2019年的47.9%,你說的高了一點,不過差不多。因此我們呼籲腎臟病應該是糖尿病常見的併發症之一。但是國健署的國民營養健康調查顯示,成年的國人中,每4個人就有1個人處於糖尿病的高風險中,不過20歲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知道自己是糖尿病的只有66%,也就是3成以上的民眾不知道自己罹患糖尿病,所以國健署要加強喔! |
民眾的病程要走到洗腎,成為一個末期腎臟病患的過程要經過腰圍過粗、過重、肥胖、生活習慣不佳等,接著就罹患了糖尿病,最終影響腎臟功能。請問部長,世界腎臟日既然要求從預防到治療,讓國人享有腎臟健康,我國在治療端已經投入許多的健保資源,而投入的健保資源都是在洗腎,那麼請問預防端在哪裡?三段五級大家都琅琅上口,但請問你們的預防端在哪裡? |
發言片段: 6 |
薛部長瑞元:這有兩個主要的點,第一個是對國人推廣對於腎臟病或者是糖尿病的防治,這是一般的策略;第二個是比較有針對性的,就是要對高風險者去做篩檢。 |
發言片段: 7 |
張委員育美:就是預防? |
發言片段: 8 |
薛部長瑞元:對,這是預防的手段,在第二級的部分是這樣子。 |
發言片段: 9 |
張委員育美:對,你講這是二級,你都在二級,可是我現在講初級的,初級是跟國健署有關,二級是健保診斷接受治療啊! |
發言片段: 10 |
薛部長瑞元:其實跟國教署都有關係,因為初級的部分是對全民宣導觀念的正確性;二級是針對高風險的來做篩檢,這一個部分如果已經篩檢出來,風險是比較高的,可能就會進入到共同照護,希望能夠維持他的糖尿病不至於惡化,所謂前面三個級的都叫做預防。 |
發言片段: 11 |
張委員育美:是,三段五級嘛! |
發言片段: 12 |
薛部長瑞元:這三級的預防都必須要投入資源,所以我們從後面算起來的話,第一個叫做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的計畫,希望能夠把防止惡化的部分做好;再往前的話要做篩檢,就是我們有成人健檢等等這些,希望鼓吹民眾能夠…… |
發言片段: 13 |
張委員育美:因為今天時間比較有限,我再簡單講一下好了。我剛剛就說,部長說對了我們都在二級,因為我們比較沒有往初期走,我們都是藉由健保資源發揮早期診斷的角色,對不對?相較之下國健署又用公務預算推動預防保健的力道,就顯得比較薄弱了,所以應該再往初期一點預防。我要提醒部長,健保雖然擔任我國醫療照護體系的樞紐,但並不是有了健保之後,各司、署就忘了應該要強化慢性病預防的本分,預防勝於治療,誰都知道啊!所以希望衛福部要編列足夠的公務預算,積極提升民眾的健康,就是公務預算不要老是用到健保資源啦!公務預算把重擔只放在健保上不是長久的作法,這樣子你同意嗎? |
發言片段: 14 |
薛部長瑞元:這沒有錯,愈初期預防愈有效的話,後面的治療花費就比較少。 |
發言片段: 15 |
張委員育美:對,健保署署長在這邊、國健署署長也在這邊,都知道應該是預防勝於治療,減少健保資源的支出,幫大家省健保資源。以上是腎臟病相關的問題。 |
接著我要關心缺藥的問題,其中長期解決的規劃,雖然衛福部在上週一的時候已經提出加強藥品供應及替代藥品資訊的傳遞,傳遞就是發公文給各個協會等等,檢討現行健保藥價政策的規劃,但我認為衛福部依然缺乏對現有機制的檢討,現有機制的部分等一下再講,並沒有從根本清理為何近期缺藥的問題一發不可收拾,大家都會推給其他原因,說新冠疫情已經3年、俄烏戰爭、缺工因素等等,全世界都面臨藥品短缺的問題,但疫情已經超過3年,俄烏戰爭已經1年了,全面性缺工、缺物料,但物流延滯並不是一日之寒。此外,去年我就質詢了,就是疫情期間的送藥就出現問題;今年你們又忽略春假期間製藥廠歲修、藥品分配不均這些因素,都是潛在的缺藥風險。請問部長,在缺藥的問題見報之前,衛福部有什麼具體有效的作為? |
發言片段: 16 |
薛部長瑞元:其實我們的缺藥通報機制、通報平台,從101年就開始運作了,所以陸陸續續都有一些缺藥的通報進來,進來之後我們會判斷它是不是真正的缺藥?如果是的話,我們就會積極地採取一些措施,包括藥品的調用,還有對於廠商要求增加產能或者是專案進口。 |
發言片段: 17 |
張委員育美:好,部長,我知道你有回答一些問題了,但是你提出來的應該就是藥品供應資訊平台,對不對? |
發言片段: 18 |
薛部長瑞元:對。 |
發言片段: 19 |
張委員育美:這是衛福部的,健保署也有一個平台,藥品供應資訊平台是早期就有的機制,行之有年,對不對? |
發言片段: 20 |
薛部長瑞元:對。 |
發言片段: 21 |
張委員育美:我覺得那個平台是沒有創新、沒有超前部署,所以發現問題;我知道健保署也有一個平台,叫做購藥問題單一窗口,對不對?這個時候面臨缺藥問題,我剛剛就說,在見報之前、在前端你有沒有做好預防?就是超前部署,看起來是沒有的,應該是說藥品供應資訊平台的效益不彰啦!所以我覺得這是老調重彈。食藥署有沒有橫向跟司、署做協調等前置作業?因為你那個平台太老舊了,我覺得應該有一些創新,譬如什麼呢?講一下。 |
發言片段: 22 |
薛部長瑞元:跟委員報告,前幾天我們才開了一個會,就是要讓這個平台升級為部裡面的通報,這樣的話,處理層級…… |
發言片段: 23 |
張委員育美:你已經講好幾年了,對的,我剛剛就講說要橫跨司跟署嘛! |
發言片段: 24 |
薛部長瑞元:所以會拉到部的層級。 |
發言片段: 25 |
張委員育美:拉到部的層級,這是解決問題之一了。 |
發言片段: 26 |
薛部長瑞元:讓各司、署能夠協同來處理這些缺藥的問題。 |
發言片段: 27 |
張委員育美:部長,最後我要講,除了要積極調配藥品生產工廠端之外,其實對民眾要增加宣傳的力道,向民眾宣傳用藥的觀念,讓民眾理解用藥。譬如食藥署在學名藥Acetaminophen可以用Panadol代替,Panadol就是Acetaminophen,民眾也許可以接受吃名稱不同但成分相同的藥,病人會說我要服用同樣劑型的藥,那麼就弄同樣劑型的藥,要跟病人多宣導,其實是一樣的成份嘛!是不是應該這樣做? |
發言片段: 28 |
薛部長瑞元:跟委員報告,很謝謝委員提出這一點,我也要藉此機會來跟全國的民眾做說明,我們國產同成分、同劑型、同劑量的學名藥,跟進口的藥效果是完全一樣的,並不會比較差;如果有人說進口藥比較好,我們的國產藥比較差,這都是不實的資訊,因為我們有嚴格把關的機制,要發展學名藥之前仍然有許多實驗要去做,藥物生體可用率(BA)及生體相等性(BE)等等這些的實驗要做,通過之後才可能給它藥證,所以大家對於國產藥必須要建立起信心。照這個事情去做的話,不但可以避免所謂缺藥的問題,而且對於我們的國家安全來講是非常重要的。 |
發言片段: 29 |
張委員育美:是的,謝謝部長今天這麼詳細地說明,讓我們能夠降低因缺藥、換藥造成醫病關係緊張與誤解,感謝部長說明得很清楚,謝謝! |
發言片段: 30 |
薛部長瑞元:謝謝委員。 |
發言片段: 31 |
主席:請徐委員志榮發言。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434 |
---|---|
meet_id | 委員會-10-7-26-3 |
speakers | ["邱泰源","賴惠員","溫玉霞","莊競程","張育美","徐志榮","蘇巧慧","王婉諭","陳靜敏","林為洲","吳玉琴","洪申翰","鍾佳濱","黃秀芳","賴士葆","廖國棟Sufin‧Siluko","王鴻薇","游毓蘭","鄭天財Sra Kacaw","陳椒華","張其祿","江永昌","楊曜","陳瑩","吳欣盈","劉建國","邱志偉"] |
page_start | 371 |
meetingDate | ["2023-03-08"] |
gazette_id | 1122501 |
agenda_lcidc_ids | ["1122501_00007"]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7會期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第3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邀請衛生福利部部長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 |
agenda_id | 1122501_00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