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700
發言片段: 0 |
---|
湯委員蕙禎:(11時46分)委員長好。本席在今年2月初跟幾位委員一起到新加坡、馬來西亞,有跟旅外的臺人工商領袖以及僑團見面。大概也是因為疫情的關係,我們傾聽他們聲音的機會比較小,所以僑界領袖有表達希望多關心他們僑團的意見,有機會聚聚,傾聽他們的心聲,如果有反應,也請僑委會多重視、盡力協助。本席到那邊去也受理了一、兩個案子回來,現在還在繼續服務。 |
發言片段: 1 |
主席:請僑委會徐委員長說明。 |
發言片段: 2 |
徐委員長佳青:委員好。謝謝委員協助。 |
發言片段: 3 |
湯委員蕙禎:另外,因為臺灣人到世界五大洲都有很好的表現跟發展,臺僑也很愛臺灣,希望為臺灣多做一點事情,希望能對臺灣有一些貢獻,可以在僑界多瞭解一下。過去曾經在僑界表現很優良,為僑團僑民服務、帶領僑團,比如在元旦、雙十節辦理盛大的慶典活動,我相信在那邊很活躍,能夠讓那邊的僑民感受到臺灣的關心,是不是給這些人脈不錯的人一些職務,讓他能夠師出有名,否則他也沒辦法著墨,所以還是請委員長多關心,看看各僑界僑團裡面過去曾經擔任過職務、現在沒事做,但是看別人有名義、頭銜卻沒做事,心又很著急的僑民,所以請委員長定奪一下,看看…… |
發言片段: 4 |
徐委員長佳青:謝謝湯委員的提醒,如果有具體的人脈或許可以提供給我們,我們也很願意。確實我們在海外的很多工作都是拜託我們僑界的領袖,我們有促進委員、僑務顧問、諮詢委員,僑務顧問本身因為只有180位,是由總統聘任,但是其他三種榮譽職都是我們可以主動邀約,請他們來服務。 |
發言片段: 5 |
湯委員蕙禎:這些委員或者顧問的頭銜都能給他們名義,他們會賣命、賣力,我想這是很好的運用。 |
發言片段: 6 |
徐委員長佳青:好。 |
發言片段: 7 |
湯委員蕙禎:本席到馬來西亞有去參訪臺灣學校,這些臺灣學校是臺灣教育的延伸,也是臺灣文化外交的重要基地。在休會期間,我們去看了這些學校以後,發現臺商跟臺校教職員的付出跟努力,我們認為還是要多關心他們。 |
發言片段: 8 |
徐委員長佳青:是。 |
發言片段: 9 |
湯委員蕙禎:我們那天有跟教育部講,因為教育部有一些補助,但是他們認為既然我們僑民在那邊居住,臺僑或工商界旅外的他們子女在那邊讀書,也給他們有一個正規的教育,使用的課本也都和臺灣的學校相同,師資也都是我們國內正式的老師、校長,所以我們希望委員長這邊也多給他一些關心。 |
發言片段: 10 |
徐委員長佳青:會,我們跟吉隆坡的臺灣學校互動非常密切,每年的各種教材也都是由我們來提供補助,以及自聘教師的補助也是由我們提供,所以相關部分我們會繼續加強。 |
發言片段: 11 |
湯委員蕙禎:我想我們臺灣各個相關部會能夠去給他們多關心,他們會認為他們為臺灣打拚是值得的。 |
發言片段: 12 |
徐委員長佳青:是,謝謝湯委員關心,謝謝! |
發言片段: 13 |
湯委員蕙禎:好,以上。 |
發言片段: 14 |
主席:請溫委員玉霞發言。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56 |
---|---|
meet_id | 委員會-10-7-35-4 |
speakers | ["江啟臣","林昶佐","邱臣遠","羅致政","林靜儀","劉世芳","廖婉汝","吳斯懷","王定宇","馬文君","陳以信","趙天麟","湯蕙禎","溫玉霞","楊瓊瓔","何志偉","洪孟楷","蔡適應","陳椒華","邱志偉"] |
page_start | 1 |
meetingDate | ["2023-03-09"] |
gazette_id | 1122701 |
agenda_lcidc_ids | ["1122701_00002"]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7會期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第4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邀請僑務委員會委員長徐佳青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 |
agenda_id | 1122701_00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