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2

發言片段: 0
陳委員椒華:(13時50分)主席、各位同仁。本席等13人臨時提案,有鑑於臺灣身為多地震的國家,應特別重視地質調查之重要性,並進行研究。然而目前的政府組織改造版本,地調所將該稱為「礦業管理與地質調查中心」並不恰當。
有鑑於地質調查是國家國土規劃與重大建設的基礎,組改實在不應該草率的進行,而且也不應該弱化地質調查工作,讓地質調查所實質降級了。故現今行政院規劃的「礦業管理與地質調查中心」應更正名稱,將「地質調查」放在前面。是否有當?敬請公決。
發言片段: 1
第一案:
本院委員陳椒華等13人,有鑑於台灣身為多地震的國家應特別重視地質調查與研究,然而目前的政府組織改造版本,地調所將改稱為「礦業管理與地質調查中心」並不恰當。查日本311大地震、土耳其206大地震,台灣921大地震的經驗,社會應該要了解台灣就是一個高度地震風險的國家,要強化在地質上的研究與衍生的科技服務。特別是最近有幾次造成損害的大地震,都是由盲斷層引起,也凸顯台灣需要有更多的地質調查工作,才能讓政府與民眾平時就做好準備工作,因應可能的地震風險,並且因應科學證據制訂該有的國土計畫,確保國家的永續發展。又查全世界至少58個國家都稱為「XX地質調查所」的單位,如美國地質調查署(USGS),掌管全國的國土地質、資源(礦產與能源)、自然災害的調查。現今行政院提出「礦務管理與地質調查中心」,此名稱實不知為何單位?台灣礦務僅剩下水泥與土石產業;全世界的礦產調查與管理都是屬於地質調查所其中之一的業務;若以「台灣地質調查所」稱之,既簡單清楚,也符合國際專業名稱。又因應台灣要達到2050淨零目標,地質調查工作也是再生能源發展基礎。最直接的就是地熱資源盤點,地調所今年提出台灣有40GW的地熱資源蘊藏,是未來可以取代火力發電的穩定再生能源,過去由於偏頗的能源政策忽視,導致忽視地質調查工作在再生能源發展的重要性,目前地調所已經將過往及目前的地熱探勘資訊公開,促進國內地熱能源投資甚鉅。凸顯我國地質調查工作與時俱進的實質效益。政府組織再造應該要提升地調所的層級,而非與礦業管理整併。再針對自然災害(地震、山崩地滑與土石流)、綠能(地熱)、二氧化碳地質封存場、高階放射性核廢料儲存場等等都需要長期的地質調查,這些都屬於國土基礎科學調查研究則是需要投入大規模的人力與預算。有鑑於此,地質調查是國家國土規劃與重大建設的基礎,組改不應該弱化地質調查工作,讓地質調查所實質降級。故現今行政院規劃的「礦業管理與地質調查中心」應更正名稱為「地質調查與XXXX」。是否有當?請公決案。
提案人:陳椒華  
連署人:曾銘宗  鄭天財Sra Kacaw   李德維  游毓蘭  陳以信  邱顯智  萬美玲  廖婉汝  張其祿  洪孟楷  賴士葆  黃秀芳  
發言片段: 2
主席:本案作如下決議:「函請行政院研處。」請問院會,有無異議?(無)無異議,通過。
報告院會,臨時提案均已處理完畢,下午2時30分繼續開會進行質詢,現在休息。
休息(13時51分)
繼續開會(14時31分)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184
meet_id 院會-10-7-3
speakers ["蔡其昌","傅崐萁","莊競程","賴士葆","黃秀芳","陳秀寳","高金素梅","賴品妤","林俊憲","林文瑞","蔡易餘","江啟臣","陳培瑜","林德福","許智傑","吳玉琴"]
page_start 103
meetingDate ["2023-03-14"]
gazette_id 1122301
agenda_lcidc_ids ["1122301_00004","1122301_00005"]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7會期第3次會議紀錄
content 施政質詢 對行政院院長提出施政方針及施政報告繼續質詢─ 繼續質詢─
agenda_id 1122301_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