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38
發言片段: 0 |
---|
張廖委員萬堅:(9時12分)主委好。最近有一個app非常受到矚目,即ChatGPT,我們先來放一段影片,ChatGPT是現在的人工智慧,到目前為止,它吸引大家的注意是因為它會跟人聊天,即聊天機器人,我們剛才上網跟它聊一段,問它現在國科會的主委是誰?請你看一下。 |
(播放影片) |
發言片段: 1 |
張廖委員萬堅:主委,你有沒有玩過? |
發言片段: 2 |
主席:請國科會吳主任委員說明。 |
發言片段: 3 |
吳主任委員政忠:張廖委員好。有,我有問過。 |
發言片段: 4 |
張廖委員萬堅:它說很抱歉,它的資料是到2021年底,當時的國科會主委是邱貴芬,所以沒有提到主委。我問這個問題是想呈現它還是會回答,它有相當的資料庫,而且它被更正之後會更新,如果你回答主委是吳政忠,它就會說:「謝謝你提醒,我已經更新我的知識」,所以它會成長。很顯然AI人工智慧的發展到了一個境界,包括聊天機器人或者做其他的應用、蒐集資訊,甚至對不同語言之間的翻譯,或者是設定一些程式作為固定業務需要的文本生成。創立的公司,即馬斯克他們都說這是為了增進人類的福祉,但它也衍生不少爭議,對不對?譬如說可能會有智慧財產權的問題、會有一些道德的爭議,會不會讓人工被取代造成大量的失業潮?會不會有抄襲的問題?它的資料庫會不會刻意建成假新聞、假訊息來影響閱讀人的認知?甚至有些公司的資訊是被保密的,可是聊天機器人被輸入資料,結果造成個資外洩。 |
我想請問一下主委,當時你也有提到我們可能要開發台版的ChatGPT,我們看到人工智慧發展到此程度,你認為AI真的會取代人類嗎?如果現在的應用還不到那個程度,未來10年內最容易被AI取代的工作有哪些?你們有沒有瞭解過? |
發言片段: 5 |
吳主任委員政忠:首先,謝謝委員提到非常重要的問題,事實上AI不會取代人類,不會使用AI的人類會被使用AI的人類取代,這是一個共識。 |
發言片段: 6 |
張廖委員萬堅:這句話你可以再講一遍嗎? |
發言片段: 7 |
吳主任委員政忠:不會使用AI的人類會被使用AI的人類取代,所以我想確實…… |
發言片段: 8 |
張廖委員萬堅:還是要會應用。 |
發言片段: 9 |
吳主任委員政忠:看起來使用ChatGPT的趨勢已經是不會變的,所以大家必須要瞭解ChatGPT到底是什麼東西。現在大家都講是台版的ChatGPT,我這邊要跟大家說明,事實上我們稱ChatGPT是生成式對話引擎。 |
發言片段: 10 |
張廖委員萬堅:對話引擎,好。 |
發言片段: 11 |
吳主任委員政忠:這個對話引擎必須要是可信賴的,這是臺灣要去…… |
發言片段: 12 |
張廖委員萬堅:我舉個例子,現在很多1999的市政府服務專線,我們打電話去,就有人回答你這個業務應該找誰,這也有可能透過AI人工智慧或用類似ChatGPT的應用模式去建立模組,其實是可以取代人力。 |
發言片段: 13 |
吳主任委員政忠:瞭解。 |
發言片段: 14 |
張廖委員萬堅:所以我才會問你,你認為未來10年內大概有哪些行業會面臨失業危機?我們說人工智慧有其好處,當然也會有一些問題。 |
發言片段: 15 |
吳主任委員政忠:我剛剛一直提到,第一個當然是律師,有很多律師…… |
發言片段: 16 |
張廖委員萬堅:你是說律師喔? |
發言片段: 17 |
吳主任委員政忠:因為律師背誦了很多法律,事實上這關係到邏輯,但律師不會被取代,而是不會使用深層式對話的律師會被取代。 |
發言片段: 18 |
張廖委員萬堅:好,瞭解,就是類似這樣。 |
你說要發展台版ChatGPT,我曾經也上網去問了這個問題:為了對抗中國置入偏見,臺灣國科會主委吳政忠說要發展臺灣的ChatGPT。它就回答了,主委我來唸,看你同不同意它這樣的說法,它說臺灣國科會主委吳政忠提出要發展臺灣的ChatGPT,目的是為了對抗中國的偏見和歪曲宣傳,ChatGPT是基於人工智慧技術的自然語言處理模型,能夠自動生成高質量的自然語言文本。透過機器學習和大數據分析,ChatGPT可以不斷學習和進化,進而提高自身的智能水平和準確性,我唸一段就好了,由於時間的關係。 |
你看它的語言生成並不是臺灣習慣用的語法,質量應該是指品質吧!也就是我們講的智能水平應該是智慧水準,也就是我們正常臺灣用的語法,所以主委你說你要發展臺版的ChatGPT,請問具體如何執行? |
發言片段: 19 |
吳主任委員政忠:具體的話,事實上生成式的對話引擎基本上有幾個要點,一個是它的算力,就是computing power;另外一個就是背後數學的類神經網路深度學習的邏輯。再來餵大量資料給它,而且這資料必須要…… |
發言片段: 20 |
張廖委員萬堅:你已經啟動臺灣的所謂臺版ChatGPT? |
發言片段: 21 |
吳主任委員政忠:因為事實上臺灣的資源相對美國沒有那麼大,所以必須要對焦,第一個,必須要讓國內所有專家合作,公私協力;第二個,必須要去找臺灣有特色的,譬如說,像政府的或者是金控的一些資料,不能隨便去亂問外國的,而是你一問它就知道你在想什麼東西,所以我們必須要發展一個共用的模型,就是我講的,我們要發展一個生成對話的引擎,讓國內的…… |
發言片段: 22 |
張廖委員萬堅:那這個計畫啟動了嗎? |
發言片段: 23 |
吳主任委員政忠:已經啟動了。 |
發言片段: 24 |
張廖委員萬堅:預計什麼時候可以完成? |
發言片段: 25 |
吳主任委員政忠:希望年底有一個…… |
發言片段: 26 |
張廖委員萬堅:今年年底以前? |
發言片段: 27 |
吳主任委員政忠:有一個基本的模型可以讓需要垂直應用的一些sector來開始合作。 |
發言片段: 28 |
張廖委員萬堅:預計投入經費是多少? |
發言片段: 29 |
吳主任委員政忠:我們說到錢就比較傷感情。 |
發言片段: 30 |
張廖委員萬堅:沒關係。 |
發言片段: 31 |
吳主任委員政忠:微軟投資OpenAI高達100億美金。 |
發言片段: 32 |
張廖委員萬堅:那我們預計呢? |
發言片段: 33 |
吳主任委員政忠:我們沒有那麼多,我們今年的科技預算總共才1,327億,所以我們現在儘量…… |
發言片段: 34 |
張廖委員萬堅:你說年底會出來嗎?預計投入這些專家學者…… |
發言片段: 35 |
吳主任委員政忠:我們儘量把專家學者的頭腦,然後國網有「台灣杉二號」,雖然沒有微軟的 OpenAI那麼大,但是基本上是可以用我們自己特色…… |
發言片段: 36 |
張廖委員萬堅:這樣預計要投入多少錢支援? |
發言片段: 37 |
吳主任委員政忠:我現在的經費沒有那麼多。 |
發言片段: 38 |
張廖委員萬堅:我知道你勤儉持家。 |
發言片段: 39 |
吳主任委員政忠:因為年度已經……我有的就是跨部會緊急用…… |
發言片段: 40 |
張廖委員萬堅:我想你要趕快,如果有這個計畫的話,請提供資料給我,包括預算的花費。 |
發言片段: 41 |
吳主任委員政忠:好,謝謝。 |
發言片段: 42 |
張廖委員萬堅:其實針對臺版ChatGPT也有不同的意見,科技雜誌主編李柏鋒就說為什麼臺灣政府要發展,剛才主委有講,他提了二個意見,不知道主委有什麼看法?首先,他說其實也不用開發自己的,只要善用OpenAI,就可以建置譬如我剛才講的取代1999,就不用請那麼多人在回答,它可以回答一些基本的問題,如果還是不了解才去用人工,可以省掉很多人力;或者我們去公家單位申請資料,去的時候很多被退件又要重來一次,如果人工智慧可以告訴你,你只要告訴它公式,所有歷程全部都會出來,可以提升很多效率,我們應該是在應用方面去加強。第二個,他說要對抗中國的資訊戰,其實現在FB或者YouTube裡已經有很多違反著作權、亂改的、扭曲的內容,那個就可以加強取締,用著作權法取締就可以了,社群平臺的問題應該去社群平臺解決,應該是拿OpenAI的運用來增加政府的服務效率,你的看法如何? |
發言片段: 43 |
吳主任委員政忠:那是Yes and No,就是Yes的話,我們當然要善用所有可信賴的資料,但是你在問它的同時,資料都已經被它蒐集起來了,所以我們有一些是confidential,比如說金控或者是政府的一些機密資料,必須要有自己的模型。 |
發言片段: 44 |
張廖委員萬堅:要有一個資安外洩的管控。 |
發言片段: 45 |
吳主任委員政忠:是。所以兩邊是善用,包括我們的cyber security或者是可信賴的,臺灣是有利基,還有臺灣的晶片是很厲害的,未來一定會有一些垂直應用需要特殊的晶片,我們可以整合起來。 |
發言片段: 46 |
張廖委員萬堅:你等於是回答了他的質疑啦!就是我們還是有需要做,因為我們有自己的科技實力,有自己的資安要保護,他的意見是另外一個層次,是另外要去處理的問題。 |
好,謝謝,因為時間的關係,我本來還要問你,主席再給我1分鐘。我要關心中科二期的擴建進度,好像在前天都審又沒過,好不容易2月8日環評過了,已經延後交地了,2奈米要在中科二期裡,大概規劃兩期、4座晶圓廠,有2個廠要先擴建,要投入了不少錢,臺中市政府前天都審,都審為什麼沒有過?又卡在哪裡? |
發言片段: 47 |
主席:請中科管理局許局長說明。 |
發言片段: 48 |
許局長茂新:謝謝委員關心,都審會我們去年3月14日送件,2次專案小組都通過,都審大會就是希望我們再修正一些相關資料,再送會繼續審查。 |
發言片段: 49 |
張廖委員萬堅:修正什麼東西? |
發言片段: 50 |
許局長茂新:就是包括一些交通還有空污的問題或是一些需要再做調整的問題。 |
發言片段: 51 |
張廖委員萬堅:空污還有交通等其實這也是本席所重視的,南科的屏東及嘉義園區或許在這方面比較單純,跟中科二期是同步在2022年1月核定,它們已經打算在下個月要動工了,中科二期好像到目前為止有各種因素,已經要三度延後了,本來5月要交地,現在變成8月,這次都審又延,也可能要延到11月,就是三度延後,到底這個時程有沒有辦法好好管控? |
發言片段: 52 |
許局長茂新:跟委員報告,我們都跟進駐的廠商有密切聯繫,後續我們會跟臺中市政府積極的溝通。 |
發言片段: 53 |
張廖委員萬堅:其實聯外交通也非常嚴重。 |
發言片段: 54 |
許局長茂新:對、對、對。 |
發言片段: 55 |
張廖委員萬堅:所以東大路你那時候承諾說要…… |
發言片段: 56 |
許局長茂新:東大路在都市計畫外的部分就是屬於臺中市的權責,區內範圍這段,我們已經有承諾了,這個部分經費會由我們來負責。 |
發言片段: 57 |
張廖委員萬堅:所以整個區的聯外是市政府負責就對了。 |
發言片段: 58 |
許局長茂新:對。 |
發言片段: 59 |
張廖委員萬堅:市政府的部分,它可以要求你們,可是我們這邊要求不到它們,其實那邊也塞得很嚴重,在我的選區。 |
發言片段: 60 |
吳主任委員政忠:好,我們全力來促成。 |
發言片段: 61 |
張廖委員萬堅:好啦,我想進度應該要好好溝通,不要一延再延,這個也不利啦!好,謝謝。 |
發言片段: 62 |
吳主任委員政忠:好,謝謝。 |
發言片段: 63 |
主席(張廖委員萬堅代):請陳委員培瑜發言。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424 |
---|---|
meet_id | 委員會-10-7-22-4 |
speakers | ["張其祿","張廖萬堅","陳培瑜","陳秀寳","鄭正鈐","黃國書","鄭麗文","吳思瑤","林宜瑾","范雲","李貴敏","陳靜敏","湯蕙禎","萬美玲","高金素梅","莊瑞雄"] |
page_start | 371 |
meetingDate | ["2023-03-15"] |
gazette_id | 1122901 |
agenda_lcidc_ids | ["1122901_00007"]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7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4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邀請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吳政忠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 |
agenda_id | 1122901_00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