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108
發言片段: 0 |
---|
陳委員培瑜:(9時25分)主委早,我們就直接切入重點,就是我們基本上是肯定有臺版ChatGPT的需求,我就直接切入執行細節,第一個,目前主委的規劃是希望它往商業應用,還是做學術研究?因為基本上,只要你去看所有的數位媒體、數位雜誌都在談,所有新創公司現在都把這一題當成是一個月內,甚至半年內就要去找天使人或天使投資人之類的,而國科會這邊的開發進度我相信一定會跟預算有關,但是在開發速度及預算的規格方面,目前主委的規劃是往商業應用還是學術研究?因為這就會影響到後續我們對於ChatGPT的期待。 |
發言片段: 1 |
主席:請國科會吳主任委員說明。 |
發言片段: 2 |
吳主任委員政忠:這個東西當然也急不得,所以第一步到年底之前,事實上我們會把基礎的、共用型的一些infrastructure建立起來,事實上商業應用在各行各業都不同的,所以那邊會…… |
發言片段: 3 |
陳委員培瑜:所以比較是偏向垂直整合的學術應用,應該這麼說…… |
發言片段: 4 |
吳主任委員政忠:應該不是學術研究,因為學術包括政府單位,還有一些大型機構,事實上這個東西出來以後,會有各個不同的sector,我們希望他們來試用。 |
發言片段: 5 |
陳委員培瑜:好,如果我們往這個部分去想,因為已經有非常多相關大學在制定ChatGPT的使用規範,我相信這個日後一定也會進入國教系統,就是中、小學、高中生,這個部分有沒有跟教育部有相關規劃跟討論?我相信也許在目前預算有限、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可能還沒有想到這個部分,想要請主委聊一下。 |
發言片段: 6 |
吳主任委員政忠:事實上我在國科會內部已經有開會,也就是未來如果提國科會的proposal,如果他用ChatGPT來幫忙寫會怎麼樣,我剛剛一開始就講,ChatGPT事實上你會用它的話,用的恰當應該是正確的方向,但是我們…… |
發言片段: 7 |
陳委員培瑜:這邊很不好意思要打斷主委,假設我們把這個東西帶進學校做數位學習及數位應用的時候,對於非常多小學生、國中生及高中生來說,例如現在我們用ChatGPT會有費用的問題,假設日後我們在學校使用,因為是臺版,我們對它的期待是,它可以友善的對應到中小學教學使用上的需求,我比較想問的是這個部分,目前有相關的規劃進度嗎? |
發言片段: 8 |
吳主任委員政忠:還沒有規劃到那邊,要把自己的引擎基本架構先建立起來,再來要用到比如說教育等等,事實上如果是教育的話,可能教育部就要進來跟我們一起協作。 |
發言片段: 9 |
陳委員培瑜:麻煩國科會要往下思考這件事情,其實在疫情這兩年,有非常多學校進入所謂數位學習和數位教學的部分,很多孩子在平板上的使用已經非常順手,如果我們到時候沒有把這個部分考慮進去,還要再疊床架屋,其實是資源的浪費,就如同主委您剛剛說的,我們的老師跟工程師都吃苦耐勞,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快速做出這個東西,所以不要讓資源再浪費。 |
另外,你剛剛已經說了,你認為臺版ChatGPT有開發的需求是因為我們很多資料和相關的個資規劃隱密性的需求,這個部分有討論到未來如何跟數位部合作,讓它符合ISO的隱私規範嗎? |
發言片段: 10 |
吳主任委員政忠:事實上,關於ChatGPT變成可信賴的對話引擎、生成式對話引擎,這個是人工智慧的一支,它不是人工智慧的全部,事實上還有很多其他需要做的,那就牽涉到人工智慧跟Big Data中間的競合要怎麼處理。現在牽涉到個資的部分是國發會那邊有一個個資法在修正,也有在想未來獨立的監理機制,這個一定是配套。 |
發言片段: 11 |
陳委員培瑜:這個部分拜託主委一定要納入規劃,因為如同你所說的,您剛剛在前一位委員質詢時也說了,很多相關資料必須要有臺灣自己的保護機制,包含每一個使用者、每個user上去跟它聊天,促成它的學習、促成它的生成,其實這個部分我覺得也要照顧到臺灣使用者相關隱私規範的需求。 |
發言片段: 12 |
吳主任委員政忠:瞭解。 |
發言片段: 13 |
陳委員培瑜:請主委納入規劃。 |
發言片段: 14 |
吳主任委員政忠:可以,謝謝。 |
發言片段: 15 |
陳委員培瑜:謝謝。我們本來是要求三個月內提出相關規劃,但聽起來可能有點太趕,拜託主委、國科會相關同仁把相關的規劃放進未來一年的工作計畫當中,這個部分是可行的嗎? |
發言片段: 16 |
吳主任委員政忠:我們儘量來做。因為這個突然間冒出來,真的是全世界都有點訝異,AI這麼快就進到我們的生活裡面,這個部分我們可以滾動的修正,但是可以先提出來。 |
發言片段: 17 |
陳委員培瑜:那就麻煩國科會,也許不是三個月內,但是在相關的期程規劃中,務必把我剛剛說的,將與學童們相關須嫁接教育部的部分還有相關的隱私規範部分,跟數位部或是國發會有相關的合作和討論,這個部分是可行的嗎? |
發言片段: 18 |
吳主任委員政忠:我可以請教育部、數位部跟國發會一起來討論。 |
發言片段: 19 |
陳委員培瑜:這部分就謝謝主委。我們快速進入下一題,上次在跟主委聊到關於科普內容的時候,聽到主委對於科普內容的推廣其實非常有心而且有一些熱情,所以我們幫主委整理了一些資料跟主委分享。其實國科會已經做了非常多相關的科普內容,這個我們就快速跳過,這個部分我們的同仁或者是我們身邊的朋友自己玩起來、看起來、用起來都覺得很滿意,但是我們往下發現,最新一次更新是3個月前,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預算不足,或者是相關的內容開發可能有點太慢,觀看最多的一次也不到1萬次,這是5個月前。我們在想公部門常常有很多地方是做了好的素材,它可能真的勝過很多民間的出版社,但是這個素材因為少了推廣的力道,它就被放在那邊浪費了,不知道國科會在這個階段有沒有相關的推廣想法? |
另外一個也是跟推廣有關,就是國科會過往在做科普環島列車,直到2022年都有舉辦非常多精彩的活動,這個我們非常表示肯定,而且如同上次主委所提到的,其實您對於偏鄉小孩的科學教育這件事情也非常在意,所以我們幫你找了一個資料,為了確保主委是明白的。以花蓮站為例就做了這些相關的科學教案,像蝶豆花飲料、科學蛋塔、二氧化碳相關的課程,而且這個課程的開發是找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 |
我們發現在課程的相關開發上,看起來國科會確實有考慮到所謂的地方知識,可是我們如果回到課程本身,你會發現它其實就是一般的科學知識,我們當時在討論的時候有想到,有沒有可能例如花蓮有三到四堂課,可是其中一堂課必須跟社區知識相關,假設我們帶人到太魯閣,我們可以看到的是地質相關的知識,那可不可以訴請這些跟國科會合作的地方大學在設計相關教案的時候,除了原本我剛剛說的,假設有四堂課,其中有一堂課就放入跟地方知識有關的,因為其實這幾年臺灣在談地方創生也好、談里山,其實我們更在意的是更多地方的知識被看到、被重視,當孩子們理解到,原來這個東西跟我課堂上所學的並沒有那麼遠,這就是我的家鄉的事情、一些know-how,是不是可以在這個部分有多一些加強的力道?這裡我們想要強調的是,是不是可以請主委加強相關YouTube頻道的宣傳規劃?或者在科普環島列車部分,其中有些課程能跟地方知識有一些結合? |
發言片段: 20 |
吳主任委員政忠:謝謝委員的肯定,這個建議非常好,比如說那個列車開到臺東的時候,史前博物館就在那裡,還可以瞭解一些考古科學。 |
發言片段: 21 |
陳委員培瑜:對。 |
發言片段: 22 |
吳主任委員政忠:這個我們會來努力。事實上,這二、三年我們科國處的同仁也做了滿多改變,但是我期許他們還要精進,就是你要怎麼讓更多人來知道這些東西其實是重點。 |
發言片段: 23 |
陳委員培瑜:所以有可能在三個月內提交相關規劃方案嗎?我們看到你點頭就代表可以了嘛。 |
發言片段: 24 |
主席:請國科會科國處葉處長說明。 |
發言片段: 25 |
葉處長至誠:報告委員,謝謝您的指教,我們在這方面會進一步再加強,例如科普列車,我們會在站點方面來強化跟地方的結合。 |
發言片段: 26 |
陳委員培瑜:強化跟在地的知識有關,我沒有說全部的課程都要調整,我覺得這個部分其實也會加強這些青少年學子對於鄉村地區、對於自己家鄉的認同。 |
發言片段: 27 |
葉處長至誠:是,這方面我們可以做…… |
發言片段: 28 |
陳委員培瑜:另外一個就是頻道的宣傳…… |
發言片段: 29 |
吳主任委員政忠:我們做一些修正的部分再提供給委員。 |
發言片段: 30 |
陳委員培瑜:好,謝謝主委,相關的規劃我們就期待可以看得見。 |
最後一個題目,這兩年心理健康的問題並不是只有大學生,其實很多中小學生也有相關的議題,我們看到國科會在2020年已經開始補助相關的研究計畫有6案,其中已經有1案完成相關成果報告,當然網路上都可以下載得到。只是我們在想,就國科會獎勵研究補助的角度,可不可以鼓勵更多的相關專家學者、教授針對國人的心理健康或是青少年心理健康做一些本土化的研究?這個部分可以從國科會的角度來做一些努力嗎? |
發言片段: 31 |
吳主任委員政忠:謝謝委員的提醒,這個的確非常重要,比如說大家都離不開自己的手機,這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事實上,這些我可以請我們人文社會處來做這方面討論,邀請更多學者來…… |
發言片段: 32 |
陳委員培瑜:因為教授們不提不代表沒有這個預算,我相信如果國科會站在鼓勵的角度,相關專家學者、教授提出相關的研究報告,甚至有機會轉換成一般民眾可以讀得懂的科普素材,又回到剛剛前一題的部分,這個部分希望國科會可以就鼓勵研究的角度跟相關科普推廣的角度,把心理健康的議題更深入然後更靠近一般民眾的需求,這個部分…… |
發言片段: 33 |
吳主任委員政忠:這個我們來精進。 |
發言片段: 34 |
主席:請國科會人文社會處蘇處長說明。 |
發言片段: 35 |
蘇處長碩斌:都會做。 |
發言片段: 36 |
陳委員培瑜:都可以?太好了,謝謝主委。 |
發言片段: 37 |
主席:請陳委員秀寳發言。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424 |
---|---|
meet_id | 委員會-10-7-22-4 |
speakers | ["張其祿","張廖萬堅","陳培瑜","陳秀寳","鄭正鈐","黃國書","鄭麗文","吳思瑤","林宜瑾","范雲","李貴敏","陳靜敏","湯蕙禎","萬美玲","高金素梅","莊瑞雄"] |
page_start | 371 |
meetingDate | ["2023-03-15"] |
gazette_id | 1122901 |
agenda_lcidc_ids | ["1122901_00007"]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7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4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邀請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吳政忠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 |
agenda_id | 1122901_00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