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701

發言片段: 0
蔡委員培慧:(11時25分)陳主委好!我很開心可以來這裡質詢。在質詢NCC之前,我想先講兩個小故事,一個是5歲的小朋友跟父母或親戚拿手機,想要看「魷魚遊戲」這部韓劇;另一個就是現在的長輩們都很想知道健康訊息。我們都知道最近在LINE裡,大家最常傳的就是防範新冠肺炎,但是它是個假消息。我想假消息的傳播各式各樣,相信主委已經聽了非常多,但今天我要特別針對兒童部分,為什麼呢?雖然你的簡報中有提到這部分,但是我認為我們不應該只是敘述一些我們已經在做的兒童防範措施,而是應該要有更具體作為。我說的更具體作為是非常直接的,一個5歲的小朋友看「魷魚遊戲」,還會唱裡面的韓語歌曲,為什麼?因為他喜歡,但這裡頭的暴力傳遞,難道沒有人去遏止嗎?我覺得那已經不是遏止,而是在一個孩子制式的成長過程中,它傳遞了這些訊息,將來會不會內化成他內在的一部分?這我不敢講,因為我覺得兒童教育也是一個專業,所以我特別把聯合國的十點建議點出來,我覺得第八點是最重要的,即政策制定者,也就是NCC,應擬定以兒童權利為基礎的錯誤及假訊息規範。剛剛你在簡報時,我只是約略的聽到,現在我想更進一步知道你們的具體作法。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通傳會陳主任委員說明。
發言片段: 2
陳主任委員耀祥:報告委員,根據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在具體落實上,我們是依照兒少福利及權益保障法,和衛福部及教育部等共同成立一個iWIN機制,也就是臺灣針對兒少在網路上的防護,是委託iWIN機制來處理,由各部會共同參與。目前來講,在NCC的網際網路傳播業務中,最重要的就是邀請這些所謂的平臺業者,共同成立一個平臺自律機制來處理相關議題,尤其是在兒少保護部分,我想兒少保護基本上是全世界的共識。
發言片段: 3
蔡委員培慧:好,你剛剛還是沒有回答我的具體問題,你們成立一個平臺,然後找業者來合作,這些都是事實,但你只要回答我,一個5歲的小朋友想要拿手機,我們要怎麼防範他去點到「魷魚遊戲」?因為我還有很多問題要詢問,所以我就繼續往下講……
發言片段: 4
陳主任委員耀祥:報告委員,基本上這應該是識讀的問題,是親子之間……
發言片段: 5
蔡委員培慧:父母親權的問題,我知道。但是最近我們都知道要辨識假訊息,希望讓媒體素養更有規範,這部分教育部也在做,但我覺得在媒體素養本身,你們的簡報提到辦了幾場研討會等等,我覺得這完全不行啦!我就以性別平等為例,性別平等的師資培訓,會針對不同的對象,譬如來自農村、來自偏鄉地區的孩子或偏鄉地區的婦女,和來自都會區的孩子或婦女,或者是不同的性別認同者,他們會針對不同對象,以不同的情境去創造出你要來遏止的這個假訊息,或是讓他們在數位媒體的接觸上,有一些不同的對應,這部分我覺得應該要做,為什麼呢?因為不管是孩子們,譬如5歲的小朋友,或是70歲、80歲的老人家,他們利用LINE的訊息傳遞接收健康方面的相關訊息,可能LINE群組就是這麼一小部分人,或者他用的是YouTube,或是現在更多各式各樣的平臺,譬如小紅書等,我們都應該要有不同的情境、不同的遏止功效。另外,誰來引導?這就呼應了你剛剛講的親權,像孩子們不要玩手機,這是爸爸媽媽規範的;而老人家健康訊息的傳遞,要由誰來告訴他這是假訊息、是不對的?這些我們都忽略了。我的意思是不管是媒體識讀也好,或是假訊息的防範也好,之後都需要有一個引導機制,為什麼?因為光要查證到底是不是假訊息,我可以告訴你,你去問一個65歲、75歲以上的長輩,他們沒有這個能力,那誰來幫助他?或是青少年朋友,他們可能看了一個事件,就會一直仿效、一直擴散,這部分誰可以來遏止?另外,譬如相關民生議題,像前一陣子的衛生紙和最近缺蛋問題,大家也是一直傳遞,所以我要說的是,這部分必須要有一套很完整的規範,我特別要提出來,媒體識讀上的課、培訓的師資,以及受眾是誰等等,真的太少了啦!當然,這些事情未必是你的責任,可是你也應該請教育部針對媒體識讀的部分增加課程吧!希望你可能在未來的一個月內給我一個規範,比方說要從28場變成280場,這也是一個數字;或是2,800場,那更好啊!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你的報告中有強調自製節目,剛剛也有很多委員質詢這個議題,請問陳主委,你來自哪裡?你的家鄉在哪裡?
發言片段: 6
陳主任委員耀祥:我是屏東人。
發言片段: 7
蔡委員培慧:屏東人,你認為屏東最近最大的地方新聞是哪一則?
發言片段: 8
陳主任委員耀祥:屏東最大的地方新聞?
發言片段: 9
蔡委員培慧:對。
發言片段: 10
陳主任委員耀祥:就是屏東消防隊參與土耳其救災的新聞。
發言片段: 11
蔡委員培慧:好,那是什麼時候的新聞?
發言片段: 12
陳主任委員耀祥:大概是上個月。
發言片段: 13
蔡委員培慧:你有沒有發現是上個月,而且是消防隊的新聞?我告訴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線電視規定要有地方的媒體平臺……
發言片段: 14
陳主任委員耀祥:對,地方頻道。
發言片段: 15
蔡委員培慧:對,但是這個地方頻道怎麼製播節目、內容如何,我們沒有辦法一一瞭解,可是我可以告訴你,現在這部分是越來越少,現在打開電視或是LINE的訊息,除了假訊息外,全部都是廣告訊息;新聞也是,甚至地方媒體的報導大部分就兩種,第一個是哪裡好吃,第二個是哪裡好玩。
發言片段: 16
陳主任委員耀祥:大部分都是地方民生訊息比較多。
發言片段: 17
蔡委員培慧:不是,不是民生訊息,是for觀光客、外地人的,針對當地則是沒有地方新聞的,比如前一陣子馬祖物資短缺、交通有問題;南投的交通也有問題,畢竟我們現在是在交通委員會,屏東的部分,未來有高鐵延伸到屏東,可是進度怎麼樣都沒有人知道,所以我認為NCC在規範所有媒體的時候是不是應該強化地方新聞?
發言片段: 18
陳主任委員耀祥:當然,地方頻道應該要強化。
發言片段: 19
蔡委員培慧:對,請你告訴我要怎麼強化?
發言片段: 20
陳主任委員耀祥:關於地方頻道製播的部分,我們會在地方公共資訊的製作跟分析方面予以強化。
發言片段: 21
蔡委員培慧:真的要啦!因為我很清楚,我可以在臺北看全世界的新聞,但是我看不到南投日月潭的新聞。
發言片段: 22
陳主任委員耀祥:因為最近有關委員的新聞都是競選期間的。
發言片段: 23
蔡委員培慧:那個不是,那跟我想關心的地方新聞沒關係,我覺得還是要跟地方建設發展有關,所以我也要麻煩你們,把具體的計畫、要怎麼督促告訴我,時間上我並不要求要多快,但是我覺得要做;詐騙我們也講了;另外還有一個資訊平權,我知道我們做了很多基地台,可能有人有意見,但我可以很誠實地跟你講,偏鄉的部分,現在教育部已經讓每個小孩有平板了,可是如果平板的網路寬頻不夠,訊息就會一直delay,所以這個也要麻煩您,謝謝。
發言片段: 24
陳主任委員耀祥:我們會加強落實基礎建設,謝謝。
發言片段: 25
主席:請魯委員明哲發言。魯明哲委員發言完畢請幫我代理一下,謝謝。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78
meet_id 委員會-10-7-23-3
speakers ["陳雪生","洪孟楷","陳椒華","趙正宇","傅崐萁","邱顯智","林俊憲","何欣純","陳素月","李昆澤","蔡培慧","魯明哲","許智傑","林楚茵","王鴻薇","游毓蘭","鄭麗文","劉世芳","劉櫂豪","邱臣遠","林靜儀","陳歐珀","孔文吉","張其祿","賴香伶"]
page_start 1
meetingDate ["2023-03-15"]
gazette_id 1122901
agenda_lcidc_ids ["1122901_00002"]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7會期交通委員會第3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主任委員陳耀祥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
agenda_id 1122901_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