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1485
發言片段: 0 |
---|
何委員志偉:(14時12分)針對金門上兵事件,大家一直在追蹤,我注意到幾件事情,國安局報告指出,製造有利於中共的輿論、打擊我國政府施政,這就是所謂的認知作戰。而我這兩天一直密切關注,發現不管是就環球時報或人民日報等官媒來看,目前對岸的動作是全部進行消息上的封鎖,沒有大肆宣傳,也沒有投共或不投共這種消息出來,與過往他們第一時間會隨便歪樓、扭曲等大外宣相差甚遠,這點反而讓我看得有點擔憂。我想就教政戰局與國安局,你們認為這起事件就目前看來,未來走向會怎麼樣?或是有哪些選項、有什麼可能以及因應對策與方案? |
發言片段: 1 |
主席:請國防部政戰局楊局長說明。 |
發言片段: 2 |
楊局長安:委員好,其實對於中共要出什麼招,現在我們內部也已做好各種應變措施,比如如果對方釋放出統戰訊息,我們也可以馬上回應,所以我們就這方面已在研擬各項方案。 |
發言片段: 3 |
何委員志偉:可能的方向呢?或是你們預測他們可能會出哪些招啊? |
發言片段: 4 |
楊局長安:關於這方面,當然我現在也不敢臆測,但是我覺得我們必須秉持料敵從寬原則,各種可能都有。 |
發言片段: 5 |
何委員志偉:現在先不論他們官媒的作為,網路上的確已經開始出現討論度了,依我看到的討論,有些是似是而非的。我們都曾經被假消息隨便扭曲、隨便攻擊過,半真半假,也有些是穿鑿附會。目前指控陸委會與國防部故意拖延引渡這名上兵的消息已經慢慢出來了,那我方現在的動作是什麼呢? |
發言片段: 6 |
楊局長安:這件事情必須跨部會協調,看看這名金門上兵什麼時候可以遣返回來。說實在的,現在各種臆測都沒有經過調查,所以…… |
發言片段: 7 |
何委員志偉:我認為部長今天面對幾乎每一位委員質詢時態度是對的,因為在沒有確切證據、不清楚的狀況下,不可以隨便蓋棺定論,因為我們是民主、自由的體制。發生這樣的事情,我們都負責、肩膀是扛起來的,共同面對,但是的確已經開始出現這些假消息了。但假消息有時候只是一點點聲音,若我們用太大聲量去回也怪怪的,當中怎麼拿捏呢? |
發言片段: 8 |
楊局長安:這種假訊息由於事涉較為敏感,所以對於任何訊息的發布,我們都要求證,還必須跨部會協調。 |
發言片段: 9 |
何委員志偉:你一直強調跨部會,但是對於國民或國外關心臺灣、愛惜臺灣的朋友來講,政府是一體的、國民是一體的、國民與政府是一體的,以我的認知─至少從我的瞳孔與邏輯來看,應該對社會交代得很清楚,因為今天還有人問什麼時候要通緝、什麼時候要引渡。我認為可以簡單一點,把民主制度國家可能會走的路徑─不管是司法路徑或其他路徑都先釐清,提出簡單表格,讓各界知道其中還會產生哪些變數。因為遇到這樣的事情對我方士氣的影響,很多媒體朋友可能也正在關注,甚至想扭曲的人也要見縫插針。與其這樣,不如列出可能的時間表或不確定因素,畢竟事件還在發展當中。有沒有機會把相關方案釐清、簡化,向國民說明、讓國民安心?對於這個部分,你認為可以做這件事嗎? |
發言片段: 10 |
楊局長安:謝謝委員的指導,我們回去之後,內部會再做個研議。 |
發言片段: 11 |
何委員志偉:好。 |
請教部長,今天大家一直在問該上兵是否有救生衣,因為4.4公里要游過去,相對應的防寒設備是勢必、一定要做好的。從監視器畫面看不清楚,因為他一定有易容或可能易容,而且必須做好禦寒工作,這是人之常情下一定會做的,所以看不清楚這一點我能夠理解,可是中間仍有太多巧合。我今天在質詢臺上就不一一論述,但我想就教:第一,什麼是逃兵、什麼是投共?針對這部分,你可不可以站在部長的高度向大家解說一下? |
發言片段: 12 |
主席:請國防部邱部長說明。 |
發言片段: 13 |
邱部長國正:何委員好。目前為止,為什麼有這麼多讓人家猜疑的地方?譬如剛才委員提到的救生衣問題,我們也都是耳聞、沒有看到,但就內部調查,救生衣並沒有少,這是第一點造成很多紛擾的。 |
發言片段: 14 |
何委員志偉:就是從邏輯來推演。 |
發言片段: 15 |
邱部長國正:對。 |
第二是逃兵與投共。對於投共與逃兵,若按照其界定,「跑了」對我們來講就是逃兵;至於逃到哪裡去,就看他的後續作為。所以我們為什麼急於把這個人找到?因為找到以後才可以了解他是不慎滑落水被沖過去,還是有意去的。去了也不見得是「投」,可能是要找艘船逃跑到其他國家,這些我們都不能揣測。但是目前對我們來講,他離開了駐地,卻沒有經過報備,這是事實。 |
發言片段: 16 |
何委員志偉:確定是逃兵? |
發言片段: 17 |
邱部長國正:這是事實,他沒有經過報備就離開了,而且還逃。通緝令發了,就代表他是逃兵,但他是為了投共或是什麼目的,我們不能定論。 |
發言片段: 18 |
何委員志偉:關於我們現在比較擔心的事,我其實很想問,就是對於這位上兵,如果我們有機會把他引渡回來,會確認他是絕對不適用的,對不對? |
發言片段: 19 |
邱部長國正:對。 |
發言片段: 20 |
何委員志偉:是不適任的嘛? |
發言片段: 21 |
邱部長國正:不適任。 |
發言片段: 22 |
何委員志偉:但我現在比較擔心的是我們必須開始把情況模擬出來,包括他回來之後會幹嘛、他回來會做什麼、他回來後會講什麼,甚至他在那裡的6天、7天、8天、9天或10天,會在現場做出什麼事情?其實今天很多人都已有所討論,我們要準備好。關於我所謂的準備好,我剛才聆聽部長回應質詢時提到二膽島沒有需要再加強兵力、沒有需要重新大幅度部署,是不是? |
發言片段: 23 |
邱部長國正:不,我是不會換一批人去。至於增加或減少,未來不管任何時間,只要主官到了經過檢視認為不足,向我們報備的確要增加,我們就會增加。剛才很多人問的是事件一發生,島上駐軍、部隊要整個移防,就像早期跑掉一個人就把當地陣地人員全部換一批來,我目前沒有要這樣作為,這很清楚。 |
發言片段: 24 |
何委員志偉:好。 |
今天我自己、我個人還沒注意到,部長有沒有什麼話需要對二膽島現場的士官兵呼籲的? |
發言片段: 25 |
邱部長國正:沒有,我對國軍的要求就是照顧官兵是幹部共同的責任,但兵之間要互相…… |
發言片段: 26 |
何委員志偉:在現場,他們的心應該是亂的,我認為大家都在關注這起事件。 |
發言片段: 27 |
邱部長國正:我覺得不會亂,幹部只要情緒穩當,每個人各有其責,我對國軍很有信心。坦白講,一個人逃跑可能造成大家心裡很鬱悶、很難過,因為搞不清楚嘛!但是了解狀況以後,大家就會穩定,不會想對該士兵撻伐等等,而是都很平靜,因為每個人都各自有各自的工作。 |
發言片段: 28 |
何委員志偉:原則上,我們也很清楚、慢慢釐清了…… |
發言片段: 29 |
邱部長國正:對,要釐清嘛! |
發言片段: 30 |
何委員志偉:這是個人行為,不是現場二膽島士官兵的狀況,請他們要安心。 |
發言片段: 31 |
邱部長國正:對,就其他官兵來講,我對他們都是很肯定的,不認為一個人如何就代表一島的人或這個單位的人如何,這種年代已不復存在了,應就事論事。但該哪個人負責,我一定會好好算帳的! |
發言片段: 32 |
何委員志偉:接下來是大家一直在問可預期的時間點,我覺得當中還有很多變數,畢竟人已經在那裡了,對於他回來之後還是不是同一個人,這點我也打問號,但我還是期待國防部應該即刻溝通。我覺得這是溝通講求精準與快速的年代,大家一直在問時間點,包含什麼時候可以引渡、把他帶回來等時間點,即使目前還有很多變數,但該給國民知道的相關部分,我認為應該清楚溝通,不要再用新聞稿的方式表達。或者,我剛才看到羅委員質詢時指出軍聞社其實可以提供非常精美的說明以及在社群媒體上作業,這點國防部要快速去做,因為認知作戰時時刻刻都在發生,好不好? |
發言片段: 33 |
邱部長國正:好,我們要強化,這種資訊要強化。 |
發言片段: 34 |
主席:登記發言委員除不在場委員以外均已發言完畢,報告及詢答結束。 |
本日會議有委員陳明文、張其祿提出書面質詢,列入紀錄,刊登公報,並請相關機關於兩週內以書面回復。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330 |
---|---|
meet_id | 委員會-10-7-35-5 |
speakers | ["蔡適應","林昶佐","邱臣遠","江啟臣","羅致政","陳以信","吳斯懷","林靜儀","劉世芳","王定宇","廖婉汝","馬文君","楊瓊瓔","李貴敏","林德福","游毓蘭","陳亭妃","郭國文","李德維","趙天麟","王鴻薇","孔文吉","陳椒華","湯蕙禎","何志偉","陳明文","張其祿"] |
page_start | 245 |
meetingDate | ["2023-03-15"] |
gazette_id | 1122801 |
agenda_lcidc_ids | ["1122801_00007"]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7會期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第5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一、邀請國防部部長邱國正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二、邀請國防部部長邱國正、國家安全 局、大陸委員會、法務部、海洋委員會海巡署、內政部移民署及警政署報告「陸軍金門防衛指揮 部上等兵失聯事件」,併請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列席,並備質詢 |
agenda_id | 1122801_00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