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209
發言片段: 0 |
---|
陳委員靜敏:(9時45分)署長好,辛苦了,真的是壞的職缺。 |
發言片段: 1 |
主席:請教育部體育署鄭署長說明。 |
發言片段: 2 |
鄭署長世忠:我盡力服務。 |
發言片段: 3 |
陳委員靜敏:署長一職懸缺了527天,好不容易盼回署長,結果一上任就碰到這些鳥事。當然,現在真的出來很多新聞,我也知道這些都是在署長上任之前發生的事情,既然署長已經上任就要責無旁貸地一力承擔。 |
全中運的問題大概是場地在惹禍,讓這些年輕未來有potential的網球選手都要棄賽,甚至在很多場地的檢驗上even資格賽都開打了,都還可以看到場地還沒有ready,甚至連電子設備感應的問題不論是在心態上還是在表現上都會影響到球員,其實都影響非常大,特別是在網球選手出事以後,連網球大哥大盧彥勳都怒了。主要的問題是,當大家聽到「這個問題到底是場地不好,還是根本沒有讓選手有機會熟悉場地」這一句話時,這在我們護理相關學門裡就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叫做victim blaming對吧?明明就是場地沒有做好,卻還說是對方沒有去熟悉場地,所以出了事就覺得對方好可憐,我們一定要負起相關的責任,可是選手未來的職涯衰敗了,這些都對他有非常大的影響,政府怎麼可以以上對下地告訴人家說,發生這件事我同情你,但你也應該要去熟悉場地。可是場地到開賽前明明根本就沒有機會讓小朋友試打;然後現在居然跟小朋友講是你沒有去熟悉場地,這對小朋友的生涯影響有多大啊! |
以整個期程來看,3月4日選手因場地的問題受傷而棄賽,但是事實上是,到3月3日場地才完成人工草皮,而且舖沙還不平,根本也沒有機會讓小朋友試打;到了3月7日開始檢驗的時候,縣政府才掛出該場地暫不開放民眾進入,連民眾都不能夠使用的場地,居然要讓未來有職涯發展的選手進去打。更糟糕的是,場地上的網球設施和設備都還沒有整備,聽說是不是要移到竹南? |
發言片段: 4 |
鄭署長世忠:是臺中。 |
發言片段: 5 |
陳委員靜敏:所以這些選手又要 travel,他們訂的旅館這些都白訂了嗎? |
發言片段: 6 |
鄭署長世忠:臺中應該是選手們熟悉的場地。 |
發言片段: 7 |
陳委員靜敏:可是有全國的選手,請問是誰熟悉啊? |
發言片段: 8 |
鄭署長世忠:他們比較熟悉硬地的球場。 |
發言片段: 9 |
陳委員靜敏:所以很大的問題是,這些東西對他們未來的performance都會造成很大的影響,特別是跆拳道,雖然說要確定沒有問題的時候才會讓選手開始比賽,可是不論是心理還是生理的疲憊度,絕對都會影響到選手們決賽的成績。請問署長,真的有把握讓全中運在4月22日開幕,並在4月27日完美落幕嗎? |
發言片段: 10 |
鄭署長世忠:我們正在加強實施全面的總體檢,輔導委員跟競賽委員都會強力監督。 |
發言片段: 11 |
陳委員靜敏:謝謝!主辦機構真的要承擔起這樣的責任,但我認為有個比較大的問題是,why?為什麼是新竹縣?如果不是這樣子ready,你們當初為什麼會選新竹縣?當然,在您的報告裡有提到這是一個公開遴選的程序,在這個公開遴選程序裡有一個組委會,還有一個執委會,組委會的確是要負起輔導跟監督的責任,問題是執行委員會有沒有落實去執行?我去調了相關資料出來,知道新竹縣為什麼很想承辦,因為承辦了睽違47年的賽事以後,就可藉此改善整體的設施設備,但更重要的是體育署到底撥給新竹縣多少錢? |
發言片段: 12 |
鄭署長世忠:用於舉辦整個賽事跟資本門的部分有1億6,000萬元。 |
發言片段: 13 |
陳委員靜敏:看起來新聞報導可能有錯誤,但是我們也看到東京奧運申辦成功的時候大家欣喜若狂,因為這部分的費用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筆很大的經費來源。 |
體育署在109年就已經擇定由新竹縣承辦了,但2021年5月的時候卻可以看出場地其實是有問題的。以現在的組織架構來說,執委會的確應該定期開會、定期監督以確保場地是不是ready,但是我聽說縣長本來3月7日到3月14日是要出國的,有這件事嗎? |
發言片段: 14 |
鄭署長世忠:依照新聞的報導應該是。 |
發言片段: 15 |
陳委員靜敏:您要負責監督啊!如果執行期間,在場地都還沒有ready的情況之下縣長就要出國,這是多大的一個問題啊! |
發言片段: 16 |
鄭署長世忠:一般縣市承辦賽事的時候,通常會由副市長或秘書長進行跨局處的協調跟監督。 |
發言片段: 17 |
陳委員靜敏:是,所以他們有跟您回報縣長要出國嗎? |
發言片段: 18 |
鄭署長世忠:報告委員,那個時候我還沒上任。 |
發言片段: 19 |
陳委員靜敏:你那時候還沒上任,所以我應該問誰呢?不過現在的確看到,縣長是地方官,如果在他的地方發生這麼大的事情,他卻還要出國,這真的是不可思議。 |
看了整個經費後,體育署也應該要不定時地抽查,而經費補助辦法也的確告訴我們體育署有抽查的權責,請問體育署抽查了沒有? |
發言片段: 20 |
鄭署長世忠:目前已抽查了兩次,去年跟今年2月都有去抽查。 |
發言片段: 21 |
陳委員靜敏:非常好,還請貴部於兩星期內提出檢核的相關報告。更重要的是,根據教育部體育署補助推動學校體育運動發展經費原則第十條之二,在新竹縣政府沒有改善場地的狀況之下,可以暫緩撥補該經費,甚至可以廢止其後各期經費的補助。此外,經費補助辦法第十條之一中的「得」是不是要改成「應」?既然你們是主管機關,你們就應該要去確認場地是不是足夠的,可以嗎? |
發言片段: 22 |
鄭署長世忠:報告委員,我會帶回去要求。 |
發言片段: 23 |
陳委員靜敏:非常謝謝署長,你非常有肩膀。最後我關心的,當然是馬上要在5月6日到5月10日舉辦的全大運,我們不希望這樣的憾事再次發生,而承辦的中原大學已經如火如荼地進行了。 |
發言片段: 24 |
鄭署長世忠:這部分我已經親自介入,希望他們在選擇場館上可以做一個總檢視。 |
發言片段: 25 |
陳委員靜敏:非常好。 |
發言片段: 26 |
鄭署長世忠:因為過去承辦的縣市會希望透過中央的補助改善縣內現有的場館,但是我最近已經責成同仁,在未來的遴選機制上,還是要以選手的角度而不是以縣市的方便性來考量。 |
發言片段: 27 |
陳委員靜敏:知錯能馬上改,我覺得這樣非常好。最後的一個小問題是在安全的把關上,我們發現全大運的計畫書跟全中運的計畫書是不一樣的,譬如全大運的計畫書中有告知要設醫護站,而且明定要有幾名醫生及幾名護士,但是在全中運的計畫書裡卻沒有,也沒有告訴我們第一線緊急處理的狀況要怎麼做,我覺得這是非常危險的。這種全國性的運動賽事是不是應該要有統一的規範?除了確保整個運動員的安全以外,觀眾的安全也非常重要。 |
關於對運動員健康的把關,因為我是護理人員出身,知道在學校的養成教育裡要怎樣讓學校教育就重視這件事,特別這些都是學童。過去學校都有開設所謂健康與護理的課,且是由具護理背景的人來擔任老師,但是在目前的三百多位老師裡面只有二百五十多位有護理背景,足見有非護理背景的老師進來,我覺得這一點可能要請教育部研議。如果要為運動員把關,這樣做是非常危險的,因為這方面的教育本來就應該要普及,小朋友自己都要知道怎麼自救。像這種路跑活動都有規定,但全國性的賽事卻沒有,所以是不是請署長…… |
發言片段: 28 |
鄭署長世忠:報告委員,我本身也是醫事人員,所以我對這個很重視,所以剛剛委員講的我非常認同,在路跑賽事的部分,其實過去我在輔導萬金石馬拉松和臺北馬拉松的時候,做到每500公尺就有1個EMT和救護人員…… |
發言片段: 29 |
陳委員靜敏:對,是啊!可是…… |
發言片段: 30 |
鄭署長世忠:所以其實我是很強調這個部分的。 |
發言片段: 31 |
陳委員靜敏:我們全國性的賽事你都沒有在這上面有一個嚴格的規定…… |
發言片段: 32 |
鄭署長世忠:是。 |
發言片段: 33 |
陳委員靜敏:所以我覺得這個可能要拿回去重新再檢討一下。 |
發言片段: 34 |
鄭署長世忠:好。 |
發言片段: 35 |
陳委員靜敏:最後一個就是教育部帶頭低薪,你看到全國性體育團體經費補助辦法補助基準,護理師每小時300元,署長,基本工資多少錢啊! |
發言片段: 36 |
鄭署長世忠:也是200多元。 |
發言片段: 37 |
陳委員靜敏:真的太過分了!真的太過分了!你看其他的地方,你知道臨時支援的每小時的時薪都有800到1,000,你只補助人家2、300,會有人願意去嗎? |
發言片段: 38 |
鄭署長世忠:報告委員,這個部分我們帶回去檢討。 |
發言片段: 39 |
陳委員靜敏:好,謝謝! |
發言片段: 40 |
鄭署長世忠:謝謝委員! |
發言片段: 41 |
主席(陳委員培瑜代):請林委員宜瑾發言。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186 |
---|---|
meet_id | 委員會-10-7-22-5 |
speakers | ["范雲","萬美玲","陳秀寳","李德維","陳培瑜","陳靜敏","林宜瑾","張廖萬堅","吳思瑤","黃國書","張其祿","鄭麗文","高金素梅","楊瓊瓔","陳亭妃","洪孟楷","陳椒華","王婉諭","蔡易餘","陳以信","鄭正鈐"] |
page_start | 135 |
meetingDate | ["2023-03-16"] |
gazette_id | 1123001 |
agenda_lcidc_ids | ["1123001_00004"]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7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5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邀請教育部部長潘文忠列席就「強化112年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競賽事宜之督導查核機制」進行 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
agenda_id | 1123001_00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