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257
發言片段: 0 |
---|
林委員宜瑾:(9時56分)署長好。我們體育署去年為了拉抬運動風氣,所以有宣布要增加全中運的補助經費。 |
發言片段: 1 |
主席:請教育部體育署鄭署長說明。 |
發言片段: 2 |
鄭署長世忠:委員好。是。 |
發言片段: 3 |
林委員宜瑾:從原本的7,000萬一口氣提高到1億6,000萬。新竹縣這回是睽違了42年再度舉辦全中運,所以去年它也反映了它有很多球場有長年失修的問題,包括縣立體育場、體育館、游泳館等等,我們體育署也允諾核撥2.18億來挹注修繕,我相信在全運會開幕前體育署能幫的都幫了,但新竹縣政府最後呈現的是狀況連連,甚至連最基本、最重要的選手安全都沒有做到,這其實令體育署真的是情何以堪! |
我們看到網球場的場地釀成選手受傷,比賽決定延期,原本賽場打算移師到竹南,昨天再度更換場地,說要到臺中球場舉辦,但現在我們如果上全中運的官網,網球比賽資訊還停留在舊的資訊,完全沒有被更新。 |
上週末的跆拳道比賽,電子設備出現異常,沒有辦法顯示選手的得分,比賽一度中斷,甚至動用到電信警察來。署長,我知道你很有心,在跆拳道對打項目設備出狀況的當下,您本來在HBL的決賽現場,還為這個馬上趕到新竹去坐鎮,不過同樣的,這些電子設備難道在賽前不應該進行測試嗎?最後是整組電子設備更換,比賽繼續進行,但是比賽就進行到深夜才結束,所有的選手、家長、老師都身心俱疲,而且選手的表現也一定會受到影響。這個是我納悶的地方,比賽一定要當天結束嗎?沒有更好的處置措施嗎? |
網球場地和跆拳道電子設備接連出包,新竹縣政府在競賽場館和器材設備上賽前就明顯地準備不足,現在發生問題,體育署一直在妥善善後,我們當然重點是要防範未然,所以我們再來一定要檢視我們預計要開賽的重大賽事準備的狀況如何。署長,我剛剛跟您提問的那個部分是不是先請你回答,我們再來看未來怎麼處理。 |
發言片段: 4 |
鄭署長世忠:報告委員,特別針對跆拳道的部分,前幾天發生事情的時候,我有跟楊局長建議,以我過去辦全大運的經驗,我都會要求廠商在1個月前要開始保養它的儀器,因為過去的全中運、全大運的確陸陸續續發生過這樣的情況,但是去年全大運在國體大的時候就很順利,因為我們做了這件事情,所以這個部分我會提供給他建議啦!再來是…… |
發言片段: 5 |
林委員宜瑾:比賽為什麼那1天一定要結束? |
發言片段: 6 |
鄭署長世忠:就這個部分我剛剛其實有回答了其他的委員,就是當下他們其實有召開技術會議,裁判長和技術委員,還有各隊的領隊、教練其實有坐下來談到底要怎麼樣進行比較好,當時大家的共識,我想這也是跆拳道他們本身的一個決定,就是他們希望當天把比賽比完,當然我也很憂心,所以我有過去瞭解家長、選手的狀況啦! |
發言片段: 7 |
林委員宜瑾:對。 |
發言片段: 8 |
鄭署長世忠:當然我也看得出來選手一定會有疲累的現象,一定有,所以這個部分我們也真的再告訴新竹縣,拜託不要再發生了。 |
發言片段: 9 |
林委員宜瑾:OK。過去全中運組委會的競賽小組賽前到承辦縣市去實施所謂的現場會勘,次數大概有2次,而且看起來都在2月中旬左右就會結束這個實地會勘的工作,可是我們比賽通常是3、4月才陸陸續續來舉辦,所以中間這段時間,署長,我們是不是為了維護選手的安全或者賽場的品質做更多的準備?特別是新竹縣這個例子又發生了,像是實地會勘的次數是不是要增加或者賽前是不是要針對這些所謂的賽事場館進行更進一步的總體檢?我想這個部分我們未來一定要來做更進一步的加強。 |
另外,組委會競賽小組到承辦縣市內賽事場館會勘的檢核內容,我覺得也要加強與核實,包括器材設備的項目及競賽場館休整的重要時間點也都應該納入這個檢核,例如修整建工程的招標、發包、採購、施工時間、驗收、認證等等流程,我覺得應該要確實掌握各場館的修繕進度,當然主辦單位是各縣市政府,可是我想體育署還是有這個責要去做一個總流程的掌握。署長,你認同嗎? |
發言片段: 10 |
鄭署長世忠:這個我完全認同。 |
發言片段: 11 |
林委員宜瑾:好。我想從一場比賽對於場地、設備的準備,我們就可以看出我們是對運動員、體育選手夠不夠尊重,像全運會今年10月21日要在臺南市舉辦,再來的全國原住民運動會3月24日就要在臺北登場,我想這個都是非常重大的賽事,所以希望體育署能夠快去瞭解主辦縣市目前準備的狀況,為選手的安全多把關,提前排除潛在的問題,善盡督導的責任,讓各項的措施能落實,預算被有效運用,我想這個才是最重要的。署長,能不能做得到? |
發言片段: 12 |
鄭署長世忠:我做得到,可以。 |
發言片段: 13 |
林委員宜瑾:好。另外,我想WBC棒球經典賽剛落幕,這個過程中全臺灣人團結一心,球場觀眾的加油聲也讓全世界驚豔,我們對於棒球的熱情其實也讓全世界的媒體非常驚訝,雖然比賽的結果在A組我們5隊的戰績都是2勝2敗,可是因為它的規則是比失分率,所以我們就沒有辦法晉級。臺灣隊雖敗猶榮,可是我們的下一步呢?棒球的下一步呢? |
曾任臺灣隊教頭的洪一中直言指出,像日本的甲子園有5,000隊,臺灣的青棒包括黑豹旗、社區棒球其實才有100、200隊,這個差距真的相當大,我們的學校想組隊其實沒有經費和場地;他也曾提到他赴日的一些經驗,他瞭解二軍的訓練環境,他說人家燈一打開,就有自動化的機器可以輔助進行精準練習,並紀錄選手的一些訓練數據來做參考,臺灣的選手還在1天投7個多小時苦練。職棒教練也是前中華職棒聯盟的秘書長馮勝賢也曾經說過,我們需要更多的簡易球場,學校裡面其實光要傳接球,常常會被禁止,我們也要去善用所謂的運科中心,運科中心不只是學術所謂的運科,它要把大數據和AI結合起來,用來選手培訓的各項培訓計畫,就是科技來協助選手的訓練。署長,各界的意見我想你也聽很多,可是對於臺灣棒球的訓練或所謂的運科怎麼樣介入棒球的培訓,還有運科中心怎麼樣主動提供資源,我想也聽聽你的說法。 |
發言片段: 14 |
鄭署長世忠:報告委員,當然我們的人口數沒有像日本這麼多,加上少子化的影響,但是整個臺灣在過去5年,包括樂樂棒球、學校社團數及學生棒球聯賽的報名,其隊數跟人數並沒有顯著的下降,所以體育署針對各校棒球的部分也都強力的支持,說實在的比其他的運動種類好非常地多,這部分我們會持續再加強。運科的部分,當然這也是我本身的專業之一,我們現在也在籌組運科中心,包括其董事的成員,我們都會把運科人員、科技業的人士及產業結合起來,希望我們運科中心可以實際發揮它的效益。 |
發言片段: 15 |
林委員宜瑾:現在的運科中心不是只提供職業選手或比較高階的選手,我認為從國小的棒球選手就應該好好地利用運科中心來訓練他們。 |
發言片段: 16 |
鄭署長世忠:沒錯。 |
發言片段: 17 |
林委員宜瑾:或者讓教練可以透過運科的機器,可以知道選手們的數據,我想這個要充分運用在基層棒球裡面。 |
發言片段: 18 |
鄭署長世忠:我回應洪一中教練的講法,基本上我們會從質的部分及運科的部分去加強,對教練的素養部分也會加強;在運科的部分,我們當然會好好地辦理這件事情,不是只有針對頂尖選手,事實上我希望透過全民跟學校體育都能夠享有這樣的資源。 |
發言片段: 19 |
林委員宜瑾:好,以上。謝謝署長! |
發言片段: 20 |
鄭署長世忠:謝謝委員! |
發言片段: 21 |
主席(陳委員靜敏代):請張廖委員萬堅發言。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186 |
---|---|
meet_id | 委員會-10-7-22-5 |
speakers | ["范雲","萬美玲","陳秀寳","李德維","陳培瑜","陳靜敏","林宜瑾","張廖萬堅","吳思瑤","黃國書","張其祿","鄭麗文","高金素梅","楊瓊瓔","陳亭妃","洪孟楷","陳椒華","王婉諭","蔡易餘","陳以信","鄭正鈐"] |
page_start | 135 |
meetingDate | ["2023-03-16"] |
gazette_id | 1123001 |
agenda_lcidc_ids | ["1123001_00004"]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7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5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邀請教育部部長潘文忠列席就「強化112年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競賽事宜之督導查核機制」進行 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
agenda_id | 1123001_00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