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444
發言片段: 0 |
---|
邱委員泰源:(10時9分)部長好。因為看到莊競程委員,我想起來上禮拜有跟行政院的高層做一點會晤上的互動,莊委員很關心3月20日鬆綁以後的很多措施是否會引起醫療院所的擔心,包括臺大醫院等許多大醫院今天都在開相關的應變會議,因為鬆綁以後相關措施就不繼續鼓勵他們了,而通訊診療的法定地位也沒有了,這樣是不是會讓病人在社區跑來跑去,甚至都會跑到醫院去?在此我還是要向部長及大家報告及說明一下,在去年個案非常多的時候,臺北市一天就有一萬個確診病人,當時當時是輕症比較多,我們很感謝部長長久以來在防疫方面給予醫療院所最大的支持,當時有一項政策是輕症確診的居家照護,其實在這項政策還沒有實施之前,大家就已經體認到國家有事情就是醫界的事情,所以醫院和基層都衝出來做居家照護,其實他們那時根本不知道會有多少錢,甚至連代碼要key哪一個都還不知道,只是大家都認為防疫如作戰,所以就拚下去了,也因此不要誤解基層醫療是為了有一些特別的鼓勵才願意投入戰役,這部分在此要特別向大家說明一下。 |
最近因為320鬆綁的過程引起醫療院所的擔心,甚至醫療院所都說只要給他們通訊診療的法定地位,那麼病人在家裡發現是陽性的時候就可以不用跑到診所來,使得其他病人都嚇壞了。現在診所乾脆叫病人去醫院,所以醫院今天開始研究要不要設立防疫門診,也因此有好幾個科開始非常緊張,所以不要小看這種動作。醫界也說只要給他們項目讓他們有辦法做這件事情就好,即使沒有獎勵、沒有補助他們都還願意接受,或者是看經費有多少就給多少都沒關係,總是要把防疫的成果守護住。這樣的心聲要先向部長報告一下,其實今天沒什麼時間,因為等一下還要討論再生醫療的問題,在此要拜託部長關心這件事情,好嗎? |
發言片段: 1 |
主席:請衛福部薛部長說明。 |
發言片段: 2 |
薛部長瑞元:好的。 |
發言片段: 3 |
邱委員泰源:現在來討論再生醫療的問題,個人站在立法委員的立場,我還是會守護行政院版本,基本上我們會用這樣的方式儘量讓它能夠快速走下去,但我還是要講一些醫學的專業,以及過去臺灣許多值得尊敬的醫療專業人才的努力。我們都知道國際間在發展先進醫療有四個pillars(支柱),第一個是藥物的發展,過去藥界前輩不斷的努力,我在藥界的好朋友非常多,從大學時代到現在已經幾十年了,就是跟藥界的朋友一起成長,我深切瞭解他們對國家的貢獻,這是一條可以再繼續發揮照顧人民功效的路。其次,現在一直在積極推動biologics,也就是生物製劑產品,各位可以查一下Google就很容易瞭解它的相關內容,包括疫苗等等都是在這個部分。第三根柱子就是醫療器材,這也發展得非常好,所以我們在幾年前也通過了醫療器材的管理專法,專法通過之後,這些老師、學生就開始有一個專業領域可以去教學、研究或發展,對國家進行專業的貢獻,所以設立專法是非常重要的。第四個是細胞的治療,我想這部分就是再生醫療的主軸,當然有部分結合生物製劑產品。其實這四個方面都是獨立在做,然後共同合作來照顧人民的健康及需要,所以政府應該要瞭解這樣的方向,對每一個專業予以個別輔導,促進他們個別專業的尊嚴,共同提供民眾安全有品質的治療。 |
部長你今天會很輕鬆,因為我不會讓你回答太多,主要都是由我來講。我們上禮拜開了一場FISS,這在三年前召開的時候,有幾位得諾貝爾獎的國際級免疫專家到臺灣來,今年3月26日要在長庚醫院召開,屆時也會有很多國際級的專家參與,賴副總統也要我代表他去現場關心、致詞、鼓勵。 |
各位看到這張照片可能會嚇到,當時大概有500位唸生命科學系、微生物、免疫學的研究生都來參加,這幾年來針對細胞治療的部分,他們是真正一生投入在這個部分,我們有沒有給他們專業的領域?他們才是專家,他們絕對比醫師還專門。我認為一定要給生命科學一個專業的領域,不然現在大學聯考要開始填志願了,你看哪一個系是名聲不錯但前途很差?那就是生命科學系,生命科學系以前在臺大就是動物系,我們的陳院長正是出身於此,當然他把生命科學發展到醫療衛生領域、貢獻極大、令人敬佩。這每一個將來都是可能會得諾貝爾獎的學生,我們在訂定相關法案時有沒有尊重他們,讓他們有相關的發展?這是我們這幾年念茲在茲、永遠不敢放棄的目標。醫界絕對沒有延宕法案,醫界只是希望讓這些人能夠真正發揮,讓法案更周全,讓我們的人民得到更有品質、安全的治療,今天我們還是要走下去,但是我們不要忘記該堅持的還是要堅持。 |
我們可以看到106年臺灣醫界聯盟由55名最令人尊敬的前輩領導,同時也在林世嘉團隊的努力之下,找了很多專家提出先進醫療產品條例。他們當時的立法相當完整,它是針對再生醫療產品、細胞治療產品、基因治療產品的方式,其實後來醫界有很多人都是用這個版本一直在研擬其他版本。107年11月因為衛福部提出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所以我們就召開公聽會,後來當然也開過不少會。108年醫師公會全聯會經過一段時間的研議之後,在2月26日提出再生醫療製品管理條例,希望讓它更周全,而且希望它是一個專法,以合乎我剛剛在提案說明時所提到的原則。後來三法提出來的時候,也不曉得為什麼前面的部分不見了,anyway當時對三法的原則我就不重複了。即使後來發現不走下去不行,醫界也勉強同意後來行政院所提的公告並提出許多建議,但是並沒有被採納,雖然醫界頗為遺憾,但我們還是要感謝針對幾個必要的重點行政院高層非常有見識還是予以堅持,在此要特別向行政院高層致上最大的感謝。 |
我現在已經不是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醫師公會的團隊過去多年來無私無我,雖然我們都沒有在做再生醫療,但我們可能有一天需要施打也不一定。我們一直都支持相關法案能夠早日通過,我們更希望藉由三讀通過的法案,未來大家能夠攜手致力於讓病人的健康及生命權利得以回復;針對再生醫療的專業,讓一生投入的老師和學生們能夠有其專業領域,給他們好的發展;就人民的健康維護而言,我們希望能夠讓國內很辛苦在發展的生技產業優先予以保護,讓他們能夠發展,同時也讓國家能夠正常發展,變成三贏的局面。天佑臺灣人民,感謝大家! |
發言片段: 4 |
薛部長瑞元:謝謝委員。 |
發言片段: 5 |
主席(邱委員泰源):請莊委員競程發言。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262 |
---|---|
meet_id | 委員會-10-7-26-5 |
speakers | ["邱泰源","邱議瑩","林靜儀","吳玉琴","劉建國","賴惠員","溫玉霞","莊競程","王婉諭","蘇巧慧","洪申翰","張育美","徐志榮","楊曜","黃秀芳","李貴敏","蔡培慧","林為洲","陳椒華","楊瓊瓔","陳瑩","吳欣盈","馬文君"] |
page_start | 107 |
meetingDate | ["2023-03-20"] |
gazette_id | 1123101 |
agenda_lcidc_ids | ["1123101_00004"]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7會期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第5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一、審查(一)行政院函請審議「再生醫療法草案」案、(二)台灣民眾黨黨團擬具「再生醫療發展 法草案」案、(三)台灣民眾黨黨團擬具「再生醫療施行管理條例草案」案、(四)委員邱議瑩等16 人擬具「再生醫療發展法草案」案、 ( 五) 委員謝衣鳯等18 人擬具「再生醫療發展法草案」案、 (六)委員林靜儀等20人擬具「再生醫療發展法草案」案、(七)委員林靜儀等20人擬具「再生醫療 施行管理條例草案」案、(八)委員張育美等16人擬具「再生醫療發展法草案」案、(九)委員林為 洲等17人擬具「再生醫療發展法草案」案、(十)委員林為洲等17人擬具「再生醫療施行管理條例 草案」案;二、審查(一)行政院函請審議「再生醫療製劑條例草案」案、(二)委員邱議瑩等17人 擬具「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草案」案、(三)委員吳玉琴等16人擬具「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草 案」案、(四)委員邱泰源等26人擬具「再生醫療製品管理法草案」案、(五)委員劉建國等19人擬 具「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草案」案、 ( 六) 委員謝衣鳯等18 人擬具「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草 案」案、(七)委員徐志榮等18人擬具「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草案」案、(八)委員邱議瑩等16人 擬具「再生醫療製品及技術管理條例草案」案、(九)委員林為洲等16人擬具「再生醫療製劑管理 條例草案」案、(十)台灣民眾黨黨團擬具「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草案」案、(十一)委員張育美 等17人擬具「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草案」案 |
agenda_id | 1123101_00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