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598
發言片段: 0 |
---|
劉委員世芳:(11時17分)院長平安。院長,前幾天您在本院答詢的時候,特別提到備戰才能避戰,能戰才能止戰,我認為這是對臺灣全民最大的宣示;你還特別提到臺灣現在最大的威脅就是來自對岸的中國,和平是要我們有能力,而且是要雙方一起努力。我認為這樣的發言對於全臺灣的人都有警示的作用,也有鼓勵的作用,所以院長的答詢真的非常好。但是上個禮拜我看到報導,國安會顧立雄秘書長特別提到「中共對臺認知戰越演越烈,估大規模干預明年總統大選」,那要如何備戰?院長可能得知這樣的訊息。其實我們的備戰非常重要,所以我今天的重點在於三戰裡面的輿論戰或認知作戰的範圍。 |
同時,國安局在3月份金門防衛指揮部上兵失聯的報告裡面特別提到,我們要密切注意中國藉此操作認知作戰,其中有三項,就是思想滲透、訊息操弄及內部分化。院長及部長,我想請教一下,我整理了從今年1月初、2月初到3月的相關新聞,包括美軍售我火山布雷系統,或者是媒體報導防衛動員令的管制及優先使用媒體,我認為不管是中國透過社群網路,不是只有一般傳統的媒體,包括對我們的內部分化、打擊我們的政府、訊息的操弄及思想的滲透,甚至只是單純的軍紀問題,這些問題其實在臺灣媒體的報導是沸沸揚揚、講得非常多,但是我認為跟國防部相關的部分並沒有很快地反應。我查了一下,1月底陳院長上任主持行政院院會的時候特別提到,希望各部會在議題的回應上跟澄清上,要即時、快速,而且院長也特別提到假訊息、假新聞的傳播,確實對我們的施政造成很大的衝擊,其實這就是我們現在面臨所謂的三戰裡面的認知作戰必須要加強的部分。 |
院長,我舉一個例子,全動法修正案在爭議高峰期的時候,我去看了Google關鍵字趨勢(Google trends),全動法是2月21日開始預告,在2月26日網路開始熱蒐,2月27日至3月2日大概有6、7天以上的時間是屬於網路熱蒐高峰期,3月6日預告期結束之後才下降,到最後Google trends才比較少。但是我們看到的媒體報導,我認為對於全動法已經到達了污名化的地步,所以全動法不得不在預告的時候先收回來。我想請教院長,有關全動法的爭議,這樣的訊息出來的時候,院長有沒有曾經指示哪一個部會,譬如行政院、國防部或是NCC等其他部會負責這方面的回應?為什麼造成這麼大爭議的時候並沒有即時回應? |
發言片段: 1 |
主席:請行政院陳院長答復。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208 |
---|---|
meet_id | 院會-10-7-4 |
speakers | ["蔡其昌","陳以信","陳瑩","王美惠","吳怡玎","溫玉霞","吳斯懷","陳雪生","劉世芳","馬文君","鄭正鈐","洪孟楷","陳椒華","陳玉珍","吳秉叡","邱議瑩","陳素月","何欣純","劉建國","張育美","湯蕙禎","廖國棟Sufin‧Siluko","邱志偉"] |
page_start | 111 |
meetingDate | ["2023-03-21"] |
gazette_id | 1122601 |
agenda_lcidc_ids | ["1122601_00004"]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7會期第4次會議紀錄 |
content | 施政質詢 對行政院院長提出施政方針及施政報告繼續質詢─ 繼續質詢─ |
agenda_id | 1122601_00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