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289

發言片段: 0
羅委員致政:(10時2分)局長早、次長早。這兩天除了馬英九前總統的新聞之外,大家關心大國之間的外交博弈,同一個時間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到了印度之後又到了烏克蘭,然後跟澤倫斯基站在一起,可是同一個時間習近平訪問俄羅斯,跟普丁站在一起,局長,你覺得這代表的最重要的訊息是什麼?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國安局蔡局長說明。
發言片段: 2
蔡局長明彥:我覺得這反映的還是大國角力,場域不斷地擴增,參與角力的相關國家越來越多。
發言片段: 3
羅委員致政:所以大家是選邊站?
發言片段: 4
蔡局長明彥:有這樣的態勢出來。
發言片段: 5
羅委員致政:日本跟印度,甚至跟烏克蘭站在一起,中國選擇跟俄羅斯站在一起,次長你也同意吧?
發言片段: 6
主席:請外交部田次長說明。
發言片段: 7
田次長光中:是的,因為日本跟印度也是印太戰略裡面很重要的兩個角色。
發言片段: 8
羅委員致政:之所以Indo-Pacific中Indo那個概念就是把印度拉進來,所以除了大國之間的外交角力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他們事實上在集結當中,事實上在選邊站當中,所以臺灣的角色、臺灣如何選或能不能選,這是很關鍵的。在這個格局上,我們來看到今天的新聞,就是所謂馬英九訪中跟兩岸之間的關係,這個待會再回過來談。
局長、次長,這兩張圖是不是有點像?馬英九訪中的行程跟國民黨流亡到臺灣來的圖有沒有像?你不好回答,那我考你一題好了,馬英九的行程裡面有一個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局長,你知道是什麼檔案嗎?
發言片段: 9
蔡局長明彥:應該是關於對日抗戰當時的一些……
發言片段: 10
羅委員致政:錯、錯、錯,你們都沒有研究這個歷史檔案館是幹嘛的,誰知道?國安局沒有人知道嗎?在南京,我去過,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放的是從1912年到1949年中華民國歷史的檔案,就是中華民國史。抱歉,結束了,對他來講叫做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馬英九被安排去這個館,告訴你這是過去的歷史了。還有一個叫做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這總知道了吧?我也去過,還在那邊拍過照,前面有個牌子寫著:中華民國1912年到1949年。叫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也就是過去國民政府後來很短時間1948年5月到1949年4月所設的南京總統府。
回過頭來講,次長,你是研究國際關係的、從事外交的,局長也是國際關係學出身的,我在大學、研究所是教中國外交史,中國在處理外交,尤其是這種元首外交的時候,排行程是非常重要的。柯林頓第一次不是直接到北京,而是先到西安,再進北京,為什麼?因為西安是西方朝貢的地方,要先去西安,再去北京,所以每一個行程安排都是很重要的。次長或局長,或許你們不方便回答馬英九怎麼想,但是我問你中共怎麼想?次長或局長可不可以回答我,中共為什麼同意安排這個行程?外交是看人、時、事、地、物,局長,你告訴我,這個時間點它想幹嘛?
發言片段: 11
蔡局長明彥:關於這個時間點,我一開始在回復其他委員時有提到,因為今年是一國兩制臺灣方案民主協商的元年……
發言片段: 12
羅委員致政:只有這個嗎?
發言片段: 13
蔡局長明彥:這個是他們的政治考量。第二點,在時間點上,可能剛好跟蔡總統規劃的出訪時間有點重疊,時間上是有這樣的……
發言片段: 14
羅委員致政:另外一個很簡單,我剛剛提到,大國格局裡面大家選邊站,透過一個前國民黨主席或是前中華民國總統來塑造一個形象是,臺灣是跟中國站在一起,間接又跟俄羅斯站在一起,有沒有這種意涵在裡面?中國的動機是什麼?我不講馬英九怎麼想,馬英九有他自己的想法,你也猜不到,但是你認為中國是要幹什麼?
發言片段: 15
蔡局長明彥:中國在做相關外國政要的規劃,都有它的一些政治評估和盤算在裡面。
發言片段: 16
羅委員致政:次長覺得呢?他要向國際社會釋放什麼訊息?
發言片段: 17
田次長中光:我也同意局長剛剛講的。
發言片段: 18
羅委員致政:對不對?沒有錯吧?也就是說,在大國的格局裡面,中國大陸想塑造一個臺灣跟它站在一起,釋出所謂和平的假象跟和平的帽子,這樣沒錯吧?是喔!所以我不管馬政府或馬英九先生個人怎麼想,但中國的動機才是你們國安局要去研究的,人、時、事、地、物,包括剛剛講的路線圖,馬英九被坑是他們家的事,國民黨願意被坑也是他們家的事,但他的訊息是很清楚的,參觀南京國民黨的遺址或是所謂中華民國的遺址,是要向全世界證明中華民國已經結束了,就這麼簡單嘛!但更讓我擔心的是反日遺址,你看到他安排了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日軍受降儀式地點、重慶抗戰博物館、張自忠烈士陵園、四行倉庫紀念館,這叫什麼?我認為是反日、抗日的行程,局長,你覺得這個行程有沒有意義?如果日本人問你為什麼排這個,你要怎麼回答?
發言片段: 19
蔡局長明彥:這部分我們尊重馬前總統……
發言片段: 20
羅委員致政:我尊重馬英九,我也尊重他,但是他的訊息是什麼?日本人看到是什麼行程?我跟你講,這個行程出來之後,我聽到了日方人士,我不講官方,他們覺得沒辦法理解,這個行程裡面沒有一個反共的遺址,只有一個武昌起義紀念館,是反清朝啦!裡面沒有一個反共的點,只有反日,還有為中華民國悼念的遺址。你們很為難,只能配合,他送出來的訊息,當我們認為是跟……
因為這是中國的認知作戰,他要疑美、反美、疑日、反日的時候,用這樣的行程安排跟包裝塑造出來的結果就是如此,我可以這麼解讀。馬英九可以自己來說明,但是我認為是這樣子,但這個才是我們要因應的問題,國安局要因應喔!它是認知作戰的一環,是整個對國際宣傳的一環,我們要怎麼因應?這才是我們的考驗。我沒辦法去改變馬英九要怎麼去,你剛剛講他已經解除管制了,但是因為這個訪問所造成所謂的中共要操弄的議題,請問國安局準備好了嗎?
發言片段: 21
蔡局長明彥:一開始我還是先強調,我們尊重委員的分析。針對馬前總統訪問期間,中國會不會有一些認知作戰的操作?這部分我們會密切注意。
發言片段: 22
羅委員致政:好,回過頭來講,我就要談中國認知作戰的部分。這幾期,包括最近這一期經濟學人雜誌的封面「The Struggle for Taiwan」,裡面分析了很多東西,而最新的一篇美國之音的報導又特別提到,中國把金門逃兵的問題作為認知作戰最新利器的一種操演,兩岸戰爭早就開打了,那個戰爭叫做認知作戰,局長同意嗎?
發言片段: 23
蔡局長明彥:對,同意,這也是我們現在工作的重中之重。
發言片段: 24
羅委員致政:但是問題出現了,你要去分析、去瞭解中國在認知作戰的戰略目標是什麼?局長怎麼看?
發言片段: 25
蔡局長明彥:當然是要影響臺灣的民心。
發言片段: 26
羅委員致政:那是很抽象的,具體來講,它的目標什麼?
發言片段: 27
蔡局長明彥:主要是影響臺灣民眾對於整體的,不管對外關係、兩岸關係的……
發言片段: 28
羅委員致政:對外關係影響什麼?達到什麼目標?
發言片段: 29
蔡局長明彥:當然就是要弱化臺灣民眾在國際連結及國際交流的信心。
發言片段: 30
羅委員致政:對嘛!疑美、反美或對自己的國防沒信心,所以你們必須把它的戰略目標訂清楚,然後它用什麼樣的戰術去處理,最後我們的反制作為是什麼?這一塊我私下也跟局長討論過,你們要瞭解得非常清楚,接下來再看馬英九的行程安排有沒有反映到它的戰略作為、它的戰術運用,然後我們如何反制?這一塊我真的要拜託局長,因為我跟國防部也不斷地要求,早就在打仗了,只不過這個戰叫認知作戰,每一天都在打,它對臺灣每個作為的背後都暗藏著認知作戰的目的,疑美、反美、疑日、反日就是他們認知作戰的目標,而我很遺憾、很擔心的是,對於馬英九這次的訪問,他個人怎麼想是一回事,但中共會放大或操作它的戰略目標,叫做疑美、反美、疑日、反日,這是我們要擔心也要因應的課題。
發言片段: 31
蔡局長明彥:尊重委員的分析。
發言片段: 32
羅委員致政:好,謝謝。
發言片段: 33
主席:請林委員靜儀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62
meet_id 委員會-10-7-35-7
speakers ["江啟臣","林昶佐","吳斯懷","羅致政","林靜儀","劉世芳","邱臣遠","馬文君","廖婉汝","王定宇","蔡適應","何志偉","趙天麟","游毓蘭","張其祿","賴士葆","王鴻薇","李德維","邱志偉","陳椒華","湯蕙禎","陳以信","陳明文","楊瓊瓔"]
page_start 1
meetingDate ["2023-03-22"]
gazette_id 1123301
agenda_lcidc_ids ["1123301_00002"]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7會期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第7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國家安全局局長、國防部副部長、外交部次長、大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海洋委員會海巡署 副署長、行政院國土安全辦公室主任報告「近期印太區域情勢對我國影響之研析與因應」,並備 質詢
agenda_id 1123301_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