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482

發言片段: 0
馬委員文君:(10時42分)局長,想請教一下,白宮前國家安全顧問歐布萊恩來訪,這次他相對比較低調,來5天之後直到24日才舉行記者會,現在好像有一種看法,認為越重要的人來,他的行程會越低調,是這樣嗎?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國安局蔡局長說明。
發言片段: 2
蔡局長明彥:這要看每個政要來臺他自己的規劃,政府這邊大概都會配合。
發言片段: 3
馬委員文君:因為我們聽到的是這樣,如果是這樣,那上次裴洛西議長來臺,他豈不是太不重要了?因為他非常高調,也造成很大的風波。所以我想不管是誰來,只要對臺灣友好、友善,我們都非常歡迎,可是歐布萊恩提到美國想要把臺灣打造成豪豬,不曉得局長有什麼看法?
發言片段: 4
蔡局長明彥:那個豪豬戰略的討論已經有十幾年,主要目的就是提升臺灣嚇阻的能力,來增加中共犯臺的成本。
發言片段: 5
馬委員文君:我們已經提了十幾年,尤其是近幾年可能更加清楚,可是我們真的有落實讓我們成為豪豬嗎?我們得到了什麼?
發言片段: 6
蔡局長明彥:這部分可能可以請國防部來說明,但就我的理解來講,比較聚焦的重點在於不對稱戰力的提升,這可能牽涉到飛彈武力、反艦武力、空防武力及資通電系統的整合。
發言片段: 7
馬委員文君:因為這不是口頭講的,所謂打造成豪豬,就是希望我們有不對稱戰力,然後我們有具備這樣的武器裝備,可是我們這幾年提升了非常高額的國防預算,至少約近6,000億的預算付出去了,我們還沒有拿到錢,因為俄烏戰爭的緣故,全程的耗彈量遠遠超出預期,現在所有北約的成員國全部加起來,他們製造這些彈藥的能力也不及中國大陸的十分之一。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我們付了錢,沒有拿到魚叉飛彈,雖然我們用戰備急需去買的,可是期程要10年,現在就刺針、標槍,所有的我們都沒有拿到,顯然在這麼短的時間也製造不出來,我們要怎麼成為豪豬?局長有什麼看法?
發言片段: 8
蔡局長明彥:對於這部分我不適合代表外交部和國防部發言,但在跨部會討論當中有談到這個問題,就是希望……
發言片段: 9
馬委員文君:局長,現在我已經把結果說出來了,我們目前在這樣的緊張態勢之下,俄烏戰爭也造成這樣的影響,耗彈量都已經遠遠超出預期,而我們都沒有辦法,付了錢我們還拿不到,我們憑什麼成為豪豬?前顧問歐布萊恩提到,美國希望打造臺灣成為豪豬般那樣,就局長的看法,以目前的局勢,我們可以成為豪豬嗎?代價會是什麼?
發言片段: 10
蔡局長明彥:第一個部分是……
發言片段: 11
馬委員文君:針對這個說明就好了。
發言片段: 12
蔡局長明彥:好,就這部分來講,主要是針對我們採購的軍備,希望美國能夠加速遞交,這是第一個部分。第二部分,要執行豪豬戰略,我們要能夠承受中共的第一擊,所以就我們相關的彈藥儲存量也能有規劃會比較好,這大概是我們從安全的角度來評估……
發言片段: 13
馬委員文君:現在顯然沒有,這個國安局可能要注意,我剛剛已經提到,我們所買的、已經付了錢的但拿不到,所有的武器裝備全部都延宕,包括我們國防自主的部分。現在如果他們的耗彈量這麼高,我們自己還編了特別預算,但也來不及做,所以講我們是豪豬,這其實也是誇大了,如果有什麼樣的風險,國安局應該時時掌握,而且必須提供相對的訊息,就其影響與危害可能也要注意,而不是來了都跟我們說非常冠冕堂皇的話,可是他們沒有給我們東西,針對這部分我們還是提醒。
發言片段: 14
蔡局長明彥:好,謝謝委員。
發言片段: 15
馬委員文君:此外,針對可能在國內是最引起關注的事件,雖然現在其新聞性已經比較弱了,可是我覺得它所衍生的問題比較嚴重,就是之前二膽島上兵落海的部分。究竟他是不假離營、逃亡、投共,或者意外落水,甚至他想自殺,我們不知道,因為都沒有訊息。之前包括國防部、海巡署、陸委會、海基會都不知道,不是猜測的就是看媒體報導,他們甚至沒有任何管道。唯一的現在跟對岸之間,在情治系統上面我們有掌握到什麼樣的訊息嗎?
發言片段: 16
蔡局長明彥:我想真正的動機可能要當事人才有辦法對外說明。就相關的狀況,金門地檢署已經發布通緝,接下來就看我們的警方或法務部有沒有針對這個進行引渡。
發言片段: 17
馬委員文君:這都是後續的,我剛剛提到很重要的一點在於,我們完全失去了跟對岸雙邊的情報資訊,過去有啊!你們透過各種管道,包括商人或者什麼的,可能布局在各個部分,可是現在以這個事件看來,顯然完全都沒有。這是一個警訊,如果連這樣的基本的情報統統都沒有的話,這是非常嚴肅的問題,你沒有辦法掌控對岸的黨政軍到底是怎麼想的、想怎麼做,或者我們現在跟他們之間有什麼樣的管道。統統沒有的話,對我們而言要想知己知彼,或者你認為就最大的假想敵,我們時時都在提他們、每天都在講,可是我們對他們完全沒有辦法掌握,都只能從媒體那邊聽到,或者透過其他民間的管道,非常不智,而且顯示我們的情治單位都沒有功能,這個非常嚴重。
發言片段: 18
蔡局長明彥:謝謝委員的關切,我簡單說明。事實上在我們國家情治的相關單位裡面,兩岸共打的部分雙方還是有一些互動溝通的機制、這部分還有,針對……
發言片段: 19
馬委員文君:共打的部分,像88槍事件,他們可能也還是有想法的嘛!才會送回來。很多都已經是已讀不回,這部分還是要提醒局長,因為顯然你現在也沒辦法指出到底是什麼原因,除了當事人以外。
發言片段: 20
蔡局長明彥:對。
發言片段: 21
馬委員文君:所以我們沒有任何情報的掌握,這是一個警訊,就是我要提的,針對對岸的部分。
另外是我們對內的部分,之前日本經濟新聞的報導,雖然新聞性已經過了,可是他們提到國軍充斥太多外省人,九成退役軍官會出賣情資。這個的嚴重性為何?今天顯然地好像整個事件看起來是一種認知作戰,因為有人想要藉由外媒報導,引導國內媒體去散布仇視國軍的思維,包括現役和退役人員。大家對他們的認知會變成是這樣,國軍都是外省人,外省人都是會出賣臺灣的。這對我們的國軍、整個國家的形象以及大家的士氣而言是嚴重的打擊,這個國安局有掌握嗎?因為外媒不會隨便問路人甲、普普通通的一個人,然後把他說的話當成是他們的新聞而發布,國內的媒體也不會這樣子照轉,甚至還有一些是有出入或偏頗。就這部分國安局有什麼掌握?這個人是誰?就成份上,他一定是相當重要的,那他會不會是匪諜?因為他破壞了我們國內的團結,讓所有國人對國軍不信任哪!這個人是誰,國安局有沒有掌握?
發言片段: 22
蔡局長明彥:他們的這個報導是錯誤的,我們的理解是,報導的那個記者只採訪了一位受訪者,就把他的意見完整地做相關說明。
發言片段: 23
馬委員文君:有查出這個人是誰嗎?被採訪者,因為很重要喔!
發言片段: 24
蔡局長明彥:被採訪者不知道,因為採訪單位都基於新聞來源……
發言片段: 25
馬委員文君:我剛剛講了那麼多,不是講這則新聞或其新聞性,我現在提到的是這個人的發言,如果他只是一般人、個人的發言,我覺得對此媒體都太草率了,採用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所說的話,然後他們就來講這麼大的事情,這是第一個部分。所以當你在說假訊息的時候,我們不是一直要辦嘛!甚至全動法都想要修法、要管控媒體。但是像這樣子我們連辦都不辦,這個沒有嚴重影響到我們的軍心士氣、沒有嚴重打擊到我們所有的軍人,尤其是退役軍人的形象嗎?為什麼我們連一個動作都沒有?甚至連講這個話的人我們都還沒有辦法掌握!我剛剛提到,亦即他是不是匪諜,因為他在分化我們國內的團結,是否局長可以掌握有關被採訪者的部分,到底是因為他個人的言行,還是他另有所圖,是不是應該查清楚?
發言片段: 26
蔡局長明彥:這部分日經已經對外說明,他們以後在採訪過程當中會更嚴謹。
發言片段: 27
馬委員文君:我們要的不是日經的說明,我們要的是國內自身針對這個是誰講的部分,因為他已經造成嚴重的影響,包括退輔會主委都可以講這麼重的話,表示這是很嚴重的,尤其他當過國防部長、擔任退輔會主委,他都有這樣的感受,其他人也會有這樣的感受,對國人也會有影響。國安局應該查察這個人是誰,好不好?我們要的不是日經說他們的想法或是什麼,我們要的是掌握這個人到底是什麼想法、為什麼散布這樣的訊息或看法,可不可以?
發言片段: 28
蔡局長明彥:可以,謝謝委員的關切跟意見。
發言片段: 29
主席:請廖委員婉汝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62
meet_id 委員會-10-7-35-7
speakers ["江啟臣","林昶佐","吳斯懷","羅致政","林靜儀","劉世芳","邱臣遠","馬文君","廖婉汝","王定宇","蔡適應","何志偉","趙天麟","游毓蘭","張其祿","賴士葆","王鴻薇","李德維","邱志偉","陳椒華","湯蕙禎","陳以信","陳明文","楊瓊瓔"]
page_start 1
meetingDate ["2023-03-22"]
gazette_id 1123301
agenda_lcidc_ids ["1123301_00002"]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7會期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第7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國家安全局局長、國防部副部長、外交部次長、大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海洋委員會海巡署 副署長、行政院國土安全辦公室主任報告「近期印太區域情勢對我國影響之研析與因應」,並備 質詢
agenda_id 1123301_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