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213
發言片段: 0 |
---|
陳委員秀寳:(9時45分)部長早。呼應剛才張廖萬堅委員質詢時沉痛的表達,其實針對轉型正義這個議題,我們一直都在努力,也在教育我們的孩子要尊重人權,但是在校園裡面的同理心卻都做不到位,才使得今天有這樣的遺憾發生,這是我們彰化的孩子,所以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我心裡也非常難過。剛才萬堅委員已經跟部長討論了很多,希望教育部能夠更嚴謹地來落實,剛剛部長也承諾,對於沒有跟上的學校、做得不夠好的學校要嚴加督促,而且針對這個事件事後所做的檢討,也希望你們可以給我辦公室一份報告。 |
發言片段: 1 |
主席:請教育部潘部長說明。 |
發言片段: 2 |
潘部長文忠:委員好。好。 |
發言片段: 3 |
陳委員秀寳:讓我們瞭解,發生這樣遺憾的事件之後,教育部到底做了什麼改善的方案,而且真的要預防這樣的事情再發生。 |
接下來請教部長,您本身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吧? |
發言片段: 4 |
潘部長文忠:有。 |
發言片段: 5 |
陳委員秀寳:所謂的信仰應該是給我們力量跟正向的信念,也讓我們心裡有個藉慰,如果信仰變調了,而且實際上影響到孩子的話,部長會覺得擔心嗎? |
發言片段: 6 |
潘部長文忠:當然會。 |
發言片段: 7 |
陳委員秀寳:這陣子某影音平臺上映紀錄片,就在討論某些人利用信仰,透過傳教來做一些犯法的事情,這個攝理教其實在2005年的時候就被週刊踢爆,隨著現在紀錄片上映,越來越多學生在Dcard平臺分享自己的經歷,本席看了真的覺得非常憂心和擔心,要怎麼面對、認識宗教,又要怎麼來保護自己?尤其是以學生分享的內容來看,教會已經可以說是滲透到各大校園,這樣的嚴重性,教育部應該要審慎面對這樣的狀況。 |
信仰沒有錯,我們都應該有個正向、正確的信仰,但是如何教育這些孩子可以合理分辨信仰也非常重要,尤其這些宗教教義模糊、學生對教義懵懂,並營造出良好的氣氛及較良善的這些教友,有時候孩子遇到挫折、傷痛,剛好被他們抓住,以同理來切入,就很容易讓孩子們無法分辨在這裡面得到的是友誼、關心,還是在宗教上有個正確的方向。關於這個部分,部長怎麼看? |
發言片段: 8 |
潘部長文忠:跟委員報告,宗教的信仰是取決於個人,作為教育機關或學校機關,本身在這方面不能以特定的方向去要求…… |
發言片段: 9 |
陳委員秀寳:我們應該教育孩子在宗教傳教的過程中,如何去分辨尺度跟範圍,在怎樣的情況下要保護自己或者避免被影響,我們該教育的是這一塊。宗教信仰是正向的,本席剛剛也說,我們都應該有個正向的宗教信仰作為信念,但是如何教育、教導孩子,如果有不正確的方式在引導他們的時候,要如何保護自己,這是教育部該去思考的。 |
發言片段: 10 |
潘部長文忠:是。 |
發言片段: 11 |
陳委員秀寳:所以針對這個部分,教育部是不是也研擬一下如何來協助孩子們,正確地認識宗教、面對宗教,分辨怎樣的情形是合理的範圍,怎樣的範疇之外應該要退出以保護自己?這個部分教育部是不是來研擬一個方向? |
發言片段: 12 |
潘部長文忠:是,信仰本身是個別的,教育部要提醒學校的可能是像剛剛委員特別舉的例子,如果已經對於學生有負面影響的時候,我們應該要特別提醒學校,在這方面要特別留意。 |
發言片段: 13 |
陳委員秀寳:部長,針對剛才本席所提的這個部分,看怎樣可以輔導這些學生、教育這些孩子,研擬一個方式給我,我們再來討論如何在校園裡面切入。 |
發言片段: 14 |
潘部長文忠:是。 |
發言片段: 15 |
陳委員秀寳:謝謝部長。 |
接下來我要請問文化部次長,這次韓團來臺灣開演唱會非常非常轟動,相對地黃牛票也非常猖獗,黃牛票的票價最高竟然是原票價的10倍,部長也說要祭出重罰,這個方向本席是認同的,因為本席也提了法案想要來修正對於黃牛票的規範,因為黃牛票這樣的行為本來就是不應該。本席要提醒的是,不僅僅是重罰,文化部是不是可以跟業界討論來建立一個合理、合法的交換平臺?部長之前也有這樣的想法,但是目前為止文化部跟各界溝通的進度是如何? |
發言片段: 16 |
主席:請文化部王次長說明。 |
發言片段: 17 |
王次長時思:委員好。其實我們都有在跟平臺業者來談,有些業者也有做籌備,不過現在面臨到兩個關卡,一個是在售票的部分可以建售票平臺,可是因為它需要活動端,就是舉辦活動的promoter來做認證,所以在這個接軌上其實還有一些需要處理的地方,因此這個部分我們還在推進當中,業者什麼時候可以成立這個二手交換的平臺,還是要透過跟他們的協商才…… |
發言片段: 18 |
陳委員秀寳:次長,本席要跟你們提醒,其實現在很多社群上也有換票轉讓的平臺,但這樣的平臺是不是安全?其實民眾也不知道。本席相信真的有很多民眾是很不容易才搶到非常難買的票,但是他臨時有事情不能去,如果讓這個票白白浪費掉就可惜了,他可以把這個票轉讓給同樣想要去觀看表演的民眾,所以建立這個平臺是非常必須的。 |
其實未來不只是演唱會,很多藝文活動還有體育賽事都可以用到這個換票平臺,我相信對許多經常觀看演出或參加藝文活動的民眾而言,都覺得這個平臺是有幫助的。本席希望是由公部門來做,如果由公部門來做的話,讓民眾可以信任,也可以避免在假的平臺上被釣個資或是有被詐騙的疑慮。次長,你覺得呢?可以規劃嗎? |
發言片段: 19 |
王次長時思:跟委員報告,因為這部分還是牽涉到比較多的商業行為,公部門直接來做的話可能有困難,因為不管是售票端或者是活動端,大概要跟公部門接軌,然後要把利潤的部分算清楚,公部門在經營這件事的時候,到底是可營利或不可營利?營運的費用是用公部門的預算來做,還是可以從售出的商業票價裡面來補償?這恐怕會花一段時間。尤其臺灣現在有退票機制,所以如果有買到票但不能去,又不想利用這個獲利的話,其實可以透過退票機制;現在問題是出在如果你有票,但想要獲得暴利的時候,才會出現所謂消保法的爭議。 |
發言片段: 20 |
陳委員秀寳:這就是我們要遏止的部分嘛! |
發言片段: 21 |
王次長時思:對,所以這部分我想對於文化部來說,比較重要的仍然是協助售票平臺跟活動平臺可以對接起來,願意把共同二手票的市場建立起來,可能才是現在比較…… |
發言片段: 22 |
陳委員秀寳:那我們可以先做這一塊,也希望儘快跟業者還有所有演出單位來做協調跟溝通,儘快把平臺建置起來。 |
發言片段: 23 |
王次長時思:對,我們會繼續努力。 |
發言片段: 24 |
陳委員秀寳:使整個黃牛票猖獗的狀況可以不要讓民眾感到困擾。 |
接下來本席跟您討論有關AI創作的議題,昨天新聞報導金曲歌后陳珊妮有製作一首單曲,讓AI歌手去詮釋,結果很多人分不出來是真人還是AI歌手唱的。次長,我請教你,AI創作是歌曲創作的一環嗎? |
發言片段: 25 |
王次長時思:它是創作的一環,但是不是可以被認定為傳統定義上自然人所創作的歌曲,這一點是有爭議的。 |
發言片段: 26 |
陳委員秀寳:如果AI歌手所演唱的這首歌曲參加金曲獎,您覺得會引發爭議嗎? |
發言片段: 27 |
王次長時思:會。 |
發言片段: 28 |
陳委員秀寳:本席之前也有針對AI繪圖的部分來詢問過文化部,本席希望文化部可以跟業者,甚至是創作者,來溝通討論,試圖來定義AI創作的範疇,也要訂定相關的規範。我不是反對AI創作,但是有多少AI的成分,甚至當AI不再只是為歌聲來做潤飾、修飾,而是以AI歌手來演唱全曲,他們這種表達得很細膩的歌聲,甚至可以用一些技巧表達到讓你聽不出來是真人還是AI歌手,這樣我們要如何去釐清這個爭議?本席希望文化部應該要儘快去思考這個方向,包括如何訂定範疇還有我們要如何去規範它? |
發言片段: 29 |
王次長時思:我想這個對全人類來說都是巨大的衝擊,恐怕不只是文化部受到衝擊而已,我們對人類智能的界線,以及到底怎麼樣去定義自然人跟非自然人所創作的作品,要怎麼認定,包括我們要獎勵的是誰…… |
發言片段: 30 |
陳委員秀寳:文化部現在對於要怎麼訂定相關的規範已經有一個概念了嗎? |
發言片段: 31 |
王次長時思:我們跟所有人一樣都是在AI的震撼中摸索著往前進。 |
發言片段: 32 |
陳委員秀寳:所以你們還不知道,只是在震撼中? |
發言片段: 33 |
王次長時思:我們還在思考中,但沒有答案。 |
發言片段: 34 |
陳委員秀寳:還在思考中,那你們要開始跟這些創作者及業者討論了嗎? |
發言片段: 35 |
王次長時思:我想最重要的恐怕是要知道AI的進程,因為AI現在的進程遠超過大家的想像,我們本來在過去對AI的判斷是3年之內才會達到…… |
發言片段: 36 |
陳委員秀寳:AI一直在進步,你不能一直在等。 |
發言片段: 37 |
王次長時思:沒錯,所以現在的問題是我們無法預期到底AI的終點會在哪裡,很有可能在未來的這些行為…… |
發言片段: 38 |
陳委員秀寳:你們不能因為無法預期而都不做啊!你們還是要試著去討論。 |
發言片段: 39 |
王次長時思:對,所以現在繼續在思考當中,但是我也必須跟委員說,其實全世界的人類面對到底怎麼分辨AI智能跟人類智能這個問題恐怕都還沒有答案,因為AI基本上是人類智能的總集合。 |
發言片段: 40 |
陳委員秀寳:所以要定出一個規範,既然我們無法分辨,就要用我們所定的規範去規範它。 |
發言片段: 41 |
王次長時思:我們繼續認真思考,因為那個規範的界線在哪裡仍然是現在最重要的議題。 |
發言片段: 42 |
陳委員秀寳:次長,思考不能思考太久,該做的事還是要做。譬如說,我們有可能增設一個最佳AI歌曲創作的獎項嗎? |
發言片段: 43 |
王次長時思:下一個問題就是誰能判定誰是最佳的AI創作得獎人,因為AI如果是人類集體智能,那判斷誰是最優的人類集體智能的創作者,這顯然又是另外一個人類集體智能,所以會出現那個評審可能不是自然人的問題,由於這個一層又一層對人類智能的衝擊,因此我們一直在摸索那個界線到底在哪裡。 |
發言片段: 44 |
陳委員秀寳:次長,本席在這邊還是要請您不要再思考了,要儘快來研擬,謝謝。 |
發言片段: 45 |
王次長時思:謝謝委員。 |
發言片段: 46 |
主席:請萬委員美玲發言。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140 |
---|---|
meet_id | 委員會-10-7-22-6 |
speakers | ["范雲","陳培瑜","張廖萬堅","陳秀寳","萬美玲","林宜瑾","吳思瑤","鄭麗文","鄭天財Sra Kacaw","高金素梅","陳靜敏","邱志偉","鄭正鈐","游毓蘭","邱顯智","陳椒華","張其祿","鍾佳濱","孔文吉","伍麗華Saidhai‧Tahovecahe","王婉諭"] |
page_start | 73 |
meetingDate | ["2023-03-23"] |
gazette_id | 1123401 |
agenda_lcidc_ids | ["1123401_00003"]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7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6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邀請教育部部長潘文忠、文化部部長史哲列席就「依促進轉型正義條例應辦理之轉型正義任務及 人權教育推動情形」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
agenda_id | 1123401_00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