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771

發言片段: 0
游委員毓蘭:(12時2分)部長,在蔡英文總統擔任總統的8年之中,您二度就任教育部長,是我們宜蘭人的驕傲。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教育部潘部長說明。
發言片段: 2
潘部長文忠:委員好。謝謝委員。
發言片段: 3
游委員毓蘭:其實我也要針對大學自治以及剛剛鄭正鈐委員所提的「大學的脊梁」這本書的一些章節跟教育部相關的問題來向您請教,也讓您有機會來說明,因為這本書一出來,其實是轟動武林、驚動萬教,現在在所有的暢銷書排行榜裡面,基本上都是拔得頭籌,我們要買都不容易買得到。其實在臺大校長遴選的過程之中,教育部是有指派了3個代表,其中當時的次長也是現在的口試委員──姚立德先生,他是全程參與,他就等於是教育部的代表。此外,還有前教育部長鄭瑞城以及中研院的鄭淑珍所長。因為遴選委員會應該是採合議制,所以在遴選過程之中有問題,教育部代表應該可以當場提出,如果教育部認為遴選的結果不合法,哪有教育部次長在現場認同這個決議的道理?所以部長,是不是教育部從頭到尾都知道遴選沒有合法的問題,一開始就是在找碴?
發言片段: 4
潘部長文忠:委員,應該這樣子說,我剛才回應鄭委員的時候有說明,我有機會再回到部裡頭,我也看到對於臺大校長管校長的遴選過程當中,我們可以對這樣的訊息或制度做一些整理,這也是我認為一個政務官應該要對政策的制定來檢討。在第一次管校長遴選案的過程當中,外界對於資訊的透明公開、人員的參與確實有很多疑義,因為大學校長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遴選,對於這些疑義,教育部是希望臺大遴選委員會、學校或管校長本身可以提出說明,這個其實是一個過程,這一些可能在過往遴選辦法當中……
發言片段: 5
游委員毓蘭:發現的缺失?
發言片段: 6
潘部長文忠:確實是比較模糊的,我自己當時看到這樣的過程,結果從本來的釐清,最後變成一個大家對於教育非常不穩定的狀況,所以我負起政治責任,後來有機會再回來,我就覺得我應該針對這方面……
發言片段: 7
游委員毓蘭:就應該更正,是不是?
發言片段: 8
潘部長文忠:對於這些做一些檢討,也做了一些調整。
發言片段: 9
游委員毓蘭:書上是寫說,是賴清德不支持,所以你只好辭職,其實大家都對你的去職都覺得很不捨。不過在書中第243頁有特別提到一段,就是陳維昭前校長在接受訪談的時候,對當年的對話記憶很清楚,特別是有關地檢署約談遴選委員一事。他說他在跟蔡總統會面的時候,蔡總統馬上就講出:地檢署只是以證人身分幫忙了解而已。這就說明了其實蔡總統自己對拔管案涉入之深,對於到底要以什麼名義約談、約談什麼人,都在他的掌握之中,所以蔡總統一直說沒有政治力介入,這個是託詞,書中指證歷歷。我們要知道,大學自治攸關整個國家的競爭力也好,我們的未來也好,如果司法可以如此為政治而服務,其實這也是我們教育的隱憂。部長,您的說法呢?
發言片段: 10
潘部長文忠:這本書我沒有詳看內容,也沒有看到內容……
發言片段: 11
游委員毓蘭:我有幫你引出來。
發言片段: 12
潘部長文忠:當然書中所陳述的內容跟實際發生的情形,我比較沒辦法評論,因為我沒有參與,也不瞭解這些內容。
發言片段: 13
游委員毓蘭:但他敢講出陳維昭校長,我相信他們都有所引據。部長把教育當成志業且有幸可以二度回來,對於你剛剛講的,我其實滿感動的,你看到這過程之中有什麼問題,你回來之後負起責任,也幫它做了一些修正。我們還是要繼續捍衛大學自治,對於政治跟司法的介入,一定要堅守原則。
發言片段: 14
潘部長文忠:委員,我第一次之所以要負起這個政治責任,是因為我覺得那種疑義、訊息的透明等等也常造成各種的疑問或紛爭,所以我說要從制度面上檢討,這是政務官的責任。檢討之後,我們也發現到對於大學在遴選各方面,它能夠按照學校的自主來做成……
發言片段: 15
游委員毓蘭:好,謝謝。最後提醒一下,因為有前車之鑑,所以對於比如說廉政署的辦公室要入駐中興大學的校區,我覺得這個一定要三思。因為我們已經要求司法或警察都不能夠進入校園,如果讓他們常駐在這裡面,恐怕會有一些疑義,還是再考量一下,好嗎?謝謝。
發言片段: 16
潘部長文忠:好,謝謝委員。
發言片段: 17
主席:請邱委員顯智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140
meet_id 委員會-10-7-22-6
speakers ["范雲","陳培瑜","張廖萬堅","陳秀寳","萬美玲","林宜瑾","吳思瑤","鄭麗文","鄭天財Sra Kacaw","高金素梅","陳靜敏","邱志偉","鄭正鈐","游毓蘭","邱顯智","陳椒華","張其祿","鍾佳濱","孔文吉","伍麗華Saidhai‧Tahovecahe","王婉諭"]
page_start 73
meetingDate ["2023-03-23"]
gazette_id 1123401
agenda_lcidc_ids ["1123401_00003"]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7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6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教育部部長潘文忠、文化部部長史哲列席就「依促進轉型正義條例應辦理之轉型正義任務及 人權教育推動情形」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agenda_id 1123401_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