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162

發言片段: 0
黃委員國書:(9時44分)副主委好,水情吃緊當然會影響各個科學園區供水的狀況,水利署也對目前的水情狀況有一些燈號及一些對應的措施,有綠燈、黃燈、橙燈及紅燈,目前看來臺南是最嚴重的,中部地區現在是綠燈,但是恐怕也不樂觀。水利署創了一個名詞叫類黃燈,這是什麼意思呢?現在是綠燈,然後類黃燈是什麼意思?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經濟部水利署黃副署長說明。
發言片段: 2
黃副署長宏莆:跟委員報告,其實依照燈號,綠燈時原則上並不做任何的節水措施,我們跟園區的溝通就是自主節水,類似這個情況,雖然不到規定的節水,但是希望以自主的方式節水,因為一般民眾也感知到目前旱象的嚴峻,所以我們的想法是希望能自主節水,有一點這樣的意思。
發言片段: 3
黃委員國書:所以類黃燈是提醒的意義?
發言片段: 4
黃副署長宏莆:對。
發言片段: 5
黃委員國書:可是措施是什麼?這會影響縣市政府所有的節水措施以及如何因應。
發言片段: 6
黃副署長宏莆:是。
發言片段: 7
黃委員國書:目前來看,如果持續不下雨,中部地區多久之後會進入黃燈及橙燈?
發言片段: 8
黃副署長宏莆:跟委員報告,這2天中部地區雨還降得不錯,像德基水庫大概有20mm,所以目前狀況應該還在穩定掌握之中。
發言片段: 9
黃委員國書:很好。請教中科許局長,我們也不能仰賴這幾天有下雨,如果未來再持續不下雨、不降雨,當然也會影響,整個水情還是會影響,我們各個科學園區都要做一些因應跟準備,特別是中科,南科有再生水,南科的再生水從每天1.8萬噸成長到3.8萬噸來,中科目前是沒有再生水是吧?
發言片段: 10
主席:請國科會中科管理局許局長說明。
發言片段: 11
許局長茂新:委員好。跟委員報告,我們目前在建置中的是……
發言片段: 12
黃委員國書:在建置中?所以明年才會供應1萬噸嘛?
發言片段: 13
許局長茂新:是。
發言片段: 14
黃委員國書:那是不是足夠?如果明年還是水情吃緊,那麼科學園區準備好了嗎?特別是中科,未來5年要從今年的每日需求20.68萬噸到116年的35.51萬噸,成長了71%,所以科學園區特別是中科,南科已經在準備再生水了,中科再生水的效率比較慢,到明年才能供應,足不足以因應?而且中科用水的需求是非常、非常高,是最高的,5年內的需求要成長到71%,這都要有一些因應的作法,所以中科未來對於水情的計畫會是什麼?怎麼因應?
發言片段: 15
許局長茂新:剛剛特別跟委員報告,再生水的部分,現在再生水建置中的有水湳的1萬噸,未來后里還有1.3萬噸,整個本園區加起來,未來再生水的量是12萬噸,所以首先跟委員來做一個報告,大概是占了我們30%左右,所以這是持續配合中央跟地方,一直在建置再生水當中。至於我們的用水計畫,我們也都是密切跟水利的主管機關,包括經濟部水利署這邊,用水計畫會經過他們事先核定,才來做我們的管控,所以開源節流跟管控措施……
發言片段: 16
黃委員國書:做好準備了?
發言片段: 17
許局長茂新:是。
發言片段: 18
黃委員國書:因為今年水情這麼吃緊,都不知道能不能度過了,還好這幾天有下雨,德基水庫還有一點進帳,可是明年呢?所以再生水這個計畫是不是要持續地精進,是不是還是要成長?你們可能要提出一些相關的評估報告,還有一些作法。
再來,各科學園區都有儲水、蓄水的容量,可以撐多久?以目前來看,蓄水池容量,有的科學園區像龍潭園區平均可以供應的天數是0.2天,中科是4.1天,六個園區的蓄水池平均可以供應的天數不到一個禮拜,備援水源的量能是不是足夠?這一點你們要去評估,可不可能增加園區的蓄水空間?前年我們臺中的水情是亮紅燈,有減工18%長達61天,對科學園區的營運造成非常、非常大的衝擊。所以關於這個部分,你們有沒有去想如何增加園區的蓄水空間?有沒有相關的計畫?請副主委來回答好了。
發言片段: 19
主席:請國科會陳副主任委員說明。
發言片段: 20
陳副主任委員宗權:跟委員報告,只要地理條件OK,我們三個園區都可以做,像龍潭園區那邊也是有一些可以增加的地方……
發言片段: 21
黃委員國書:每個科學園區都有蓄水的能量,但是是不足夠的!
發言片段: 22
陳副主任委員宗權:對,我們都有持續在找,然後再增加蓄水能力的計畫。
發言片段: 23
黃委員國書:好,我們或許可以度過今年,但是明年呢?如果明年吃緊該怎麼辦呢?
發言片段: 24
陳副主任委員宗權:有關於明年的部分,因為今年吃緊,行政院這邊有統籌經濟部調度一些建設在進行,我想還有一些其他水源的開源,經濟部那邊都有在做,我們也會跟它密切地協調,包括調度的管線這些,我們會密切再跟他們配合。
發言片段: 25
黃委員國書:好,我瞭解。對於各個科學園區的營運,用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個關鍵,我們不可能都要靠天吃飯,有下雨就度過,沒有下雨怎麼辦呢?我們總是要做最好的準備,科學園區其實就是提供各個產業發展非常重要的基地,如果我們沒有辦法把基地的供水問題做最好的支援,當然會影響到整個國家的競爭力,所以這個部分,請國科會還有各科學園區要提出一些相關供水的計畫,好不好?
發言片段: 26
陳副主任委員宗權:是。
發言片段: 27
黃委員國書:好。接下來我想問一下臺版的晶片法案,我要請教經濟部工業局楊副局長。千呼萬喚始出來了,我們晶片法案三讀了,相關實施的細節,現在子法在訂定了,大家都在關切,研發的費用跟研發的密度要達到一定規模,當然可以抵減,現在問題來了!研發費用的門檻到底要訂在多少?目前來看,有的說法是要訂在50億到100億左右,但是我們很擔心,如果這個門檻太高,可能不到一成業者可以適用,但是門檻如果太低,大家就雨露均霑,恐怕也失去了鼓勵的意義。我想先問一下,以目前工業局的規劃,研發費用的門檻到底會訂在多少?
發言片段: 28
主席:請經濟部工業局楊副局長說明。
發言片段: 29
楊副局長志清:是,跟委員報告,目前就研發的門檻,我們是持續跟財政部溝通,因為有一些數據必須要看過去大家所投入的情形,然後去找一個比較適當的標準,當然產業界也有意見,我們也持續傾聽大家的聲音。
發言片段: 30
黃委員國書:大概會訂在多少?
發言片段: 31
楊副局長志清:有關這個部分,我們還在跟財政部持續地做一些法規上面跟條文的溝通……
發言片段: 32
黃委員國書:還沒有定案嘛?
發言片段: 33
楊副局長志清:還沒有。
發言片段: 34
黃委員國書:什麼時候會定案?
發言片段: 35
楊副局長志清:跟委員報告,子法訂定有一個過程,就是要辦公聽會,還有聆聽大家的意見……
發言片段: 36
黃委員國書:我瞭解。
發言片段: 37
楊副局長志清:所以這還有一些程序要做處理。
發言片段: 38
黃委員國書:好。那麼研發的密度呢?之前聽說研發密度規劃是5到10%,但是財政部的意思是要訂在8%左右,可是訂在8%,舉台積電來做例子,它研發的密度大概也只有7到8%,如果這個密度的門檻要很高,晶片法上路之後,恐怕也沒有一個公司能夠適用,所以這個研發密度的要求是什麼?
發言片段: 39
楊副局長志清:是,跟委員報告,目前這個法還是針對國家關鍵的產業,而且也應該要看歐美日韓這些國家支持的力道,因此在研發密度的訂定上,不可能訂到沒有人能夠適用,所以也讓我們有一些作業時間,把這些過去大家所投入的情形做一個務實的檢討跟反映。
發言片段: 40
黃委員國書:好,非常好。我們也希望這個子法要快點上路,產官學界討論之後,要儘快有一個方向出來,因為現在各個產業端都在觀望。
發言片段: 41
楊副局長志清:是。
發言片段: 42
黃委員國書:好。再來,半導體人才的缺口怎麼辦?去年半導體人才的缺口是3.4萬,年增幅39.8%,是近7年最高的。國科會有一個半導體技術開發跟人才培育的服務計畫,預算是9億,每一年大概培育了2,100位高階的半導體研究人才,但是跟我們整體國家半導體人才的缺口是有落差的,當然教育部這邊是有半導體學院,而國科會的人才培育服務計畫是屬於高端的,可是這樣的人力夠嗎?有關這個部分,國科會是不是可以回答一下?
發言片段: 43
陳副主任委員宗權:跟委員報告,我想缺口的問題就是一個供、一個需,因為這幾年半導體產業非常蓬勃,所以需求端不斷地增加;而供給端的部分,目前不管是教育部或是國科會相關的部會,甚至於經濟部都有一些課程,我們會加強補足這些缺口的一些措施。
發言片段: 44
黃委員國書:對,每一年其實我們都在談半導體研發人才缺口的問題,我們的人才其實外流得很嚴重,被挖角得很嚴重,如何留住人才、如何培育人才,這是國科會非常重要的課題。
再來,IC有一個前進基地的計畫,可能要到歐洲去,這個預算規模是多少?什麼時候會推動?我們留不住人才要去國際攬才,這樣很好,這個計畫也很好,但我想瞭解大概會有多大的預算規模?何時會推動?
發言片段: 45
陳副主任委員宗權:不好意思,這不是我督導的業務範圍,所以細節不太清楚,但我知道有這件事情。
發言片段: 46
黃委員國書:有這件事情,但你現在沒有辦法回答?
發言片段: 47
陳副主任委員宗權:會後再給委員補充報告好不好?
發言片段: 48
黃委員國書:好。我最後再問一個問題,不曉得你知不知道,臺美科技合作會議5月馬上就要登場了,你有掌握嗎?
發言片段: 49
陳副主任委員宗權:這個我……
發言片段: 50
黃委員國書:這個你也沒有掌握?
發言片段: 51
陳副主任委員宗權:雖然不是我督導的,但是我知道一些。
發言片段: 52
黃委員國書:既然你知道一些,你就來跟大家講一下,美方與會的單位和層級是什麼?
發言片段: 53
陳副主任委員宗權:美國內部還在協調,我們合作的單位,諸如NSF、NIH等是確定會來。
發言片段: 54
黃委員國書:確定會來?
發言片段: 55
陳副主任委員宗權:對。
發言片段: 56
黃委員國書:預期的效益呢?這個合作會議對臺灣未來的科技發展非常重要也非常關鍵,都已經談一年多了,5月要來了……
發言片段: 57
陳副主任委員宗權:其實我們跟NSF、NIH、NIST、NOAA都已經談好要實際合作的項目,這次會更具體地談進度,我們都已經與這些單位談過很久了。
發言片段: 58
黃委員國書:好,希望國科會能掌握這次的科技合作會議對臺灣會產生什麼樣的效益,你們要非常密切地重視這個議題好不好?
發言片段: 59
陳副主任委員宗權:好,謝謝委員。
發言片段: 60
黃委員國書:謝謝副主委。
發言片段: 61
主席:請鄭委員正鈐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460
meet_id 委員會-10-7-22-7
speakers ["張其祿","林宜瑾","黃國書","鄭正鈐","張廖萬堅","吳思瑤","陳培瑜","鄭麗文","林德福","陳靜敏","邱顯智","林靜儀","陳椒華","萬美玲","陳秀寳","李德維","范雲","邱臣遠"]
page_start 407
meetingDate ["2023-03-27"]
gazette_id 1123601
agenda_lcidc_ids ["1123601_00007"]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7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7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及經濟部列席就「科學園區因應未來缺水及缺電可能之對策,以及如 何與不同產業園區之資源強化合作機制」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agenda_id 1123601_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