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283

發言片段: 0
張廖委員萬堅:(10時12分)副主委早。今天討論的議題其實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臺灣是一個島,非常缺乏天然資源,能在這個情況下發展這麼多的產業並不容易,可是近幾年因為天候異常、全球氣候變遷的關係,臺灣大概也脫離不了這個問題,所以我們開始討論水與電的問題,如果我們要繼續發展產業的話。
現在尤其是台積電的擴廠在三個科學園區都有很大的園區,大家都擔心水電的問題,尤其最近水情吃緊,先從南部開始,中部最近也開始吃緊,甚至在夜間離峰的時候從晚間11時至翌日5時減壓供水,其實這個都很有感,民眾都跟我說有時候晚上水龍頭出來的水是一滴、一滴的,所以我們要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從產業用水來講,產業要發展,不能不用水,產業又不能不發展,現在問題就來了。我記得前年(2021年)臺中的工業區就看到很多水車在工地排隊,這些水車抽取地下水之後再載去工業區,也就是所謂的水車大隊。水車大隊會不會重現?國科會與經濟部是不是能保證?做好準備了沒有?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國科會陳副主任委員說明。
發言片段: 2
陳副主任委員宗權:委員早。水的問題其實從開源、到底有多少水源可以用來講,我想這幾年主管機關經濟部非常努力地做了一些相關的設施。另外一個就是調節,我們也可以看到這次可能是南科……
發言片段: 3
張廖委員萬堅:我剛才提了一個重點,就是我們產業要繼續發展,三個科學園區都不斷在擴廠,對不對?
發言片段: 4
陳副主任委員宗權:是。
發言片段: 5
張廖委員萬堅:我們中部也在擴廠,我們看到它的用水一定是逐年增加。剛才也有委員問到,不要講之後,我們看2026年就好了,根據你們自己的評估,竹科要從每天24.2萬噸變成39萬噸,中科會從19.3萬噸變成25.1萬噸,南科會從27.1萬噸變成37.4萬噸,光是這幾年每天就會增加30.5萬噸。我看你們的報告裡面提到再生水,我們唯一能夠處理的就是把再生水收回來再用,這樣的目標到2030年,竹科是9.7萬噸,中科是9.86萬噸,南科是12.35萬噸,我們把這些加起來,到2026年三個科學園區每天大概會增加30.5萬噸,對不對?可是再生水的日水用量要到2030年才可以達到31.91萬噸,換句話說,再生水在2026年已經達到要增加的30萬噸目標,可是要到2030年才足夠使用。像這樣子的數據要我們怎麼相信我們的水的備援、各方面的整備上面是足夠的?產業如果缺水,會產生什麼狀況?
發言片段: 6
陳副主任委員宗權:關於2026年的用水,其實我們在開發之前都會跟經濟部、相關主管機關去做規劃……
發言片段: 7
張廖委員萬堅:我知道。
發言片段: 8
陳副主任委員宗權:所以這個部分是用了自來水再加上再生水,一起規劃進去。
發言片段: 9
張廖委員萬堅:我知道,就是不夠之後全部再用自來水備援。自來水其實是一般民生在用,對不對?若去支援工業用水之後,會不會產生資源排斥?比如要輪流供水或類似的措施,會不會產生這個問題?你看看2021年大旱,去年還好,今年又開始有這個現象,是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如果這成為常態要怎麼辦?除了再生水以外,我們的具體抗旱對策是什麼?
發言片段: 10
主席:請經濟部水利署黃副署長說明。
發言片段: 11
黃副署長宏莆:報告委員,剛剛委員關切整個園區的供水部分,原則上再生水還沒上場之前,我們都會經過區域調度來供應園區的供水,委員問說這個水從哪裡來,其實我們目前正在做一個珍珠串計畫,也就是把水源跟管線全部串起來,未來西部從臺北翡翠水庫以下,一直到雲林,目前各個水庫可以互相調度,我們會配合園區開發的時程。
發言片段: 12
張廖委員萬堅:好,你說這個調度就是北水南用、南水北用或是中水……。
發言片段: 13
黃副署長宏莆:對。
發言片段: 14
張廖委員萬堅:請問這個調度的時間要什麼時候才能完成?
發言片段: 15
黃副署長宏莆:這個時間OK!大概是116年到117年之間。
發言片段: 16
張廖委員萬堅:116年,即2027年才能夠完成,才能夠做水的調度?
發言片段: 17
黃副署長宏莆:對。
發言片段: 18
張廖委員萬堅:水的調度是一定要的啦!
發言片段: 19
黃副署長宏莆:我們是逐步上場,不是工程好了就上來了。
發言片段: 20
張廖委員萬堅:它是逐年做?
發言片段: 21
黃副署長宏莆:對,因為我們工程很多。
發言片段: 22
張廖委員萬堅:你是說到117年,即2028年的時候都可以全部完成?
發言片段: 23
黃副署長宏莆:116年、117年……
發言片段: 24
張廖委員萬堅:116年、117年才可以全部完成?
發言片段: 25
黃副署長宏莆:對,但中間的區域,像有些比較快的,可能再3、4年,即114年……
發言片段: 26
張廖委員萬堅:這是一個調度。
發言片段: 27
黃副署長宏莆:對。
發言片段: 28
張廖委員萬堅:工業用水和民生用水跟各方面都不會影響?
發言片段: 29
黃副署長宏莆:對,絕對不會影響。
發言片段: 30
張廖委員萬堅:其實前年的抗旱我們都印象深刻,我看到工業區舊有的備援水大概是兩年,我們現在要求,比如竹科、中科、南科都有新的園區,而新園區的備援水大概是多少?幾天?
發言片段: 31
黃副署長宏莆:依照用水計畫審查的時候,它必須要有72小時以上。
發言片段: 32
張廖委員萬堅:3天。
發言片段: 33
黃副署長宏莆:但現況是新的開發園區大概都有3天以上,其實連廠商的部分加進來應該會不少天。
發言片段: 34
張廖委員萬堅:我想這個水大家都很重視。再來,還有一個我們比較重視的,其實前年在缺水的時候有去挖地下水。臺灣的伏流水,即地表水聽說非常豐厚,所以我們看到前瞻基礎建設計畫裡面不斷有去各地鑿井的動作,鑿井這部分又產生一個問題,張良正教授有提過,他研究地表水,他覺得臺灣的水量非常豐厚,所以我們挖了非常多的水,但是因為都會區不斷開發,以前農田還有滲那個水,會補注水,下雨也會補注水,如果是都會地區,田也減少了,開發面積增加了,雨又不下了,補注的水量也不足,我們這樣子抽水會不會產生其他副作用?
發言片段: 35
黃副署長宏莆:第一個,有關抽水的安全,其實水利署是主管機關,所以針對像最近屏東和臺中的抽水,這個部分我們都會有地下水觀測網,也就是觀測井網,我們會設定管理值,如果超過那個值以下,我們就應該要節制、停抽,所以有關安全的部分,我們可以利用資訊公開來管制。
發言片段: 36
張廖委員萬堅:過度抽一定會地層下陷,對不對?
發言片段: 37
黃副署長宏莆:對,像彰化、雲林有地層下陷的紀錄,所以這個部分,目前我們不增抽這邊的地下水。
發言片段: 38
張廖委員萬堅:其實各地在挖井的時候,地方里長都在擔心。
發言片段: 39
黃副署長宏莆:我們都會選。
發言片段: 40
張廖委員萬堅:比如七期那邊的大樓挖那麼深,或在公園那裡抽,會不會產生這個問題?
發言片段: 41
黃副署長宏莆:像臺中主要是抽水可以用,我們才使用。
發言片段: 42
張廖委員萬堅:所以我想水利署在管理的時候,曾經有人提出地下水要裝設水表管理收費,它還是要做總量管制,你的看法怎麼樣?
發言片段: 43
黃副署長宏莆:這個部分其實我們今年2月1日開徵耗水費就有這個效果。
發言片段: 44
張廖委員萬堅:耗水費?
發言片段: 45
黃副署長宏莆:對,耗水費的徵收。
發言片段: 46
張廖委員萬堅:跟誰徵收?
發言片段: 47
黃副署長宏莆:使用者必須要把年度用水量一噸記三塊錢,所以他很自然地就會把數字更精確化,我想逐步實施之後整個……
發言片段: 48
張廖委員萬堅:您剛才說的耗水費是什麼時候開始實施?
發言片段: 49
黃副署長宏莆:2月1日開始。
發言片段: 50
張廖委員萬堅:今年2月1日開始實施?
發言片段: 51
黃副署長宏莆:對。
發言片段: 52
張廖委員萬堅:現在全國各地已經挖了一千多井,未來是不是都會有類似耗水費的管制?
發言片段: 53
黃副署長宏莆:耗水費是針對大用水戶,一千七百戶以上的……
發言片段: 54
張廖委員萬堅:我現在講的是有關這個地表水過度抽取……
發言片段: 55
黃副署長宏莆:地下水的部分,我們有地下水管制辦法,也就是針對這些水量會導致地層下陷的部分,我們都不再發水權狀,針對違法水井的部分就應該要依法處理。
發言片段: 56
張廖委員萬堅:你們怎麼做總量管制?
發言片段: 57
黃副署長宏莆:其實我們針對九大的地下水供水區,委員其實很內行,也就是說,我們每年年報會針對一年的降雨量評估起來大概補注多少,有時候會多、有時候會少,它是波動的;另外也會就其區域性的地質狀況,像彰化、雲林因為……
發言片段: 58
張廖委員萬堅:我瞭解,所以張教授有提過是不是應該針對抽多少量就要付出多少,因為地方也在關心。
發言片段: 59
黃副署長宏莆:是。
發言片段: 60
張廖委員萬堅:尤其是已開挖區,我提到的都會區連公園裡面都在鑿,我們水湳經貿園區的公園也在鑿井、七期的潮洋公園也在鑿井,每次鑿井,我們都被驚動,聽說中央來鑿,我們就趕快跑去。你們一直保證,可是問題是我們不瞭解那個水,像現在水情很緊張,我們到底能夠抽多少?這有沒有透明的管理機制?
發言片段: 61
黃副署長宏莆:只要用這些水,我們都會在網路上每天公告這些相關水位。
發言片段: 62
張廖委員萬堅:有公告嗎?
發言片段: 63
黃副署長宏莆:對。
發言片段: 64
張廖委員萬堅:好,公告的部分讓我們知道,好不好?
發言片段: 65
黃副署長宏莆:是。
發言片段: 66
張廖委員萬堅:我想這是一個管理,不管是否要裝表或者不收費,可能它今年補注得不錯,明年缺水可以抽,可是如果連續一、兩年都乾旱,那怎麼辦呢?這是一個問題。
最後,我問一下有關電的問題,電也是大家要擴廠時很需要重視的部分,有關再生能源的占比,因為淨零碳排路徑的關係,我們有訂目標,針對2030、2040、2050年分別是25%、45%、100%,可是現在的光電實際上占竹科、中科、南科三個園區的比例只有2.37%、3.35%及2.83%,如果2022年是這樣,到2030年真的能夠達到25%嗎?請問副主委,這是有關再生能源占比的問題和園區發電量的問題。
發言片段: 67
陳副主任委員宗權:跟委員報告,簡報上看到這些光電占實際用電的比例,這是我們園區裡面自設的。至於再生能源的使用,其實整個政府會有……
發言片段: 68
張廖委員萬堅:我知道,就是請他們去買電。
發言片段: 69
陳副主任委員宗權:所以左邊講的是使用再生能源的比例。
發言片段: 70
張廖委員萬堅:請問三個園區現在使用多少?數字是多少?
發言片段: 71
主席:請經濟部能源局李副局長說明。
發言片段: 72
李副局長君禮:報告委員,因為我們的電力系統是用全國去統計的,全國的電透過電網輸送到各個地方,所以目前來講,我們並沒有特別去計算,也沒有辦法計算科學園區用了多少,我們是平均在每一度電,目前我們……
發言片段: 73
張廖委員萬堅:不是,這樣不對,你說你沒辦法計算,那園區規劃的25%、45%要怎麼算出來?
發言片段: 74
李副局長君禮:這個是園區裡面裝置的容量。
發言片段: 75
張廖委員萬堅:因為時間的關係,請你把詳細的數字給我。
發言片段: 76
李副局長君禮:好的。
發言片段: 77
張廖委員萬堅:我也知道我們園區的廠商去用再生能源的占比,你卻跟我說你算不出來,但自設的光電只有這些趴數,到底要怎樣達成這個目標?這個當然要讓我們知道,你懂我的意思嗎?
發言片段: 78
李副局長君禮:瞭解,就是說它的裝置量是多少。
發言片段: 79
張廖委員萬堅:你把到目前為止這三個園區裡已經使用再生能源的占比給我知道,好不好?
發言片段: 80
李副局長君禮:是。
發言片段: 81
張廖委員萬堅:好,謝謝。
發言片段: 82
主席:請吳委員思瑤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460
meet_id 委員會-10-7-22-7
speakers ["張其祿","林宜瑾","黃國書","鄭正鈐","張廖萬堅","吳思瑤","陳培瑜","鄭麗文","林德福","陳靜敏","邱顯智","林靜儀","陳椒華","萬美玲","陳秀寳","李德維","范雲","邱臣遠"]
page_start 407
meetingDate ["2023-03-27"]
gazette_id 1123601
agenda_lcidc_ids ["1123601_00007"]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7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7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及經濟部列席就「科學園區因應未來缺水及缺電可能之對策,以及如 何與不同產業園區之資源強化合作機制」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agenda_id 1123601_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