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635

發言片段: 0
邱委員顯智:(11時34分)副主委,2021年9月我在竹科辦理交通會勘,主要是在於竹科的交通,包括事故或壅塞的部分,一直是新竹人心中永遠的痛。9月辦理會勘之後,10月時我就在教文會、在此質詢科技部部長就竹科交通要如何改善,部長也當場承諾成立專案小組以檢討竹科園區內的交通部分。上個禮拜的21日,我受邀至竹科管理局參加交通安全改善及車道優化規劃期末成果發表,我非常感動,確實竹科管理局在局長帶領之下,真的非常認真研究要如何改善竹科的交通而有成果發表。我是在交通委員會,3月16日,也就是前兩週,針對竹科周邊的交通我們也辦了一場會勘,包括光復路、新竹交流道周邊以及慈雲路,交通部也大力支持對於竹科周邊的交通應進行改善,因為有一、二十萬人在這邊工作及生活。
副主委,我想有一個問題,竹科的交通也好,包括其周遭有時候空氣中有些異味,或者需要消防隊支援的火警之類,工業園區之發展為我國創造了很多工業產值,也增加許多就業機會,但同時也產生一些外部性的問題,國科會或科管局都應該面對、處理,基本上我的態度是這樣。舉個例子,為了讓自竹北過來的經過經國大橋、慈雲路,往竹科方向的車流不致於在慈雲路上壅塞,因此慈雲路的綠燈時間就特別長,導致周邊巷弄住戶、原來的居民就出不來,類似這樣的狀況,這也是外部性的問題;或者是居民一再反映在光復路和慈雲路上的台電高壓電塔是否能夠遷走。我跟台電也溝通非常多次,結果台電的理由在於,因為電力送來後要進去科學園區之時,必須要加壓一次再送進去,所以要遷走非常困難,居民承受了這個外部性的問題。竹科周邊有13個里,其所面對的可能就是壅塞或類似電塔設在旁邊的問題,或者某種程度的污染、噪音等其他狀況。
我想請教副主委,處理外部性的問題,就科學園區管理局,不只是竹科,包括中科、南科等,這部分訂有補助地方政府建設經費處理原則,規定營業額千分之零點三以下的金額可以去編列。去年竹科的營業額應該有1.6兆,局長,事實上你大概可以編到4.8億左右,但我們看到實際上112年總共才編列9,400萬、不到1億,其中新竹縣是3,700萬,而新竹市只有4,600萬左右,其實相當少。4,600萬,說實在的你要去改變竹科周邊交通或者其他外部性的問題,都非常困難,而且我覺得這也說不過去,這些外部性的問題都是由周邊的龍山里、金山里、高峰里等里民承受嗎?副主委,改善地方交通或外部性問題之時,在補助地方政府建設經費處理原則裡面,有沒有可能提高,讓它可以跟上竹科的建設及跟上它的產值?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國科會陳副主任委員說明。
發言片段: 2
陳副主任委員宗權:報告委員,園區的設置我們當然希望和地方在地共榮共好,我想改善周遭的環境和建設是我們都相當支持的,當然這個經費處理、編列預算的細節是竹科在編,我們再請局長來說明一下。
發言片段: 3
邱委員顯智:好,局長,局長應該非常清楚啦!
發言片段: 4
主席:請國科會竹科管理局王局長說明。
發言片段: 5
王局長永壯:對,委員好!首先感謝委員對新竹園區交通建設的支持,你剛剛提到9,400萬,那是常態性的,事實上,我們專案性的還有很多補助,平均每年差不多有3億元,譬如高峰路的擴寬、光復路1段525巷的擴寬……
發言片段: 6
邱委員顯智:這個都非常支持啦!
發言片段: 7
王局長永壯:對、對、對,所以如果這個交通有需求,對環境改善有幫助,我們都樂意來支持。
發言片段: 8
邱委員顯智:是,副主委和局長,確實有這個需求,我這張表你可以看一下,就是竹科前十大肇事路口,從2020年1月到隔年8月,根據保二總隊的統計,就發生了643件事故,我剛剛提到,竹科的交通改善小組、科管局所邀請的有一個期末報告,這個我們當然非常肯定,但是那個改善路口是在竹科園區裡面的,但是我現在要提的是針對竹科外面的,竹科外面的有沒有可能能夠提高這個經費補助的上限,而且它規定是到千分之0.3,現在看起來,如果0.3是要4.8億,現在的9,400萬看起來距離這個其實非常遙遠啦!
最後,另外一個問題,大家也在講,像交通部一直在提倡的電動車,也會補助輕軌182先導公車開到竹科裡面,如果鼓勵大家多運用這個大眾運輸交通工具,不要自己開車出來,當然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剛剛提到提高經費補助以及電動公車、推動公共運輸非常重要這一塊,它其實也需要非常大的成本,是不是可以請國科會及竹科去研議有沒有機會協力改善,並且和地方政府可以合作,讓這個大眾運輸工具可以增加?
發言片段: 9
主席:這些都請送給邱委員辦公室好嗎?
發言片段: 10
邱委員顯智:讓副主委稍微回應一下。
發言片段: 11
陳副主任委員宗權:好,這個我們來研議。
發言片段: 12
邱委員顯智:OK。
發言片段: 13
陳副主任委員宗權:我們來研議。
發言片段: 14
邱委員顯智:希望能夠大家一起來努力啦!謝謝副主委,謝謝局長。
發言片段: 15
主席:請洪委員孟楷發言。(不在場)洪委員不在場。
請林委員靜儀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460
meet_id 委員會-10-7-22-7
speakers ["張其祿","林宜瑾","黃國書","鄭正鈐","張廖萬堅","吳思瑤","陳培瑜","鄭麗文","林德福","陳靜敏","邱顯智","林靜儀","陳椒華","萬美玲","陳秀寳","李德維","范雲","邱臣遠"]
page_start 407
meetingDate ["2023-03-27"]
gazette_id 1123601
agenda_lcidc_ids ["1123601_00007"]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7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7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及經濟部列席就「科學園區因應未來缺水及缺電可能之對策,以及如 何與不同產業園區之資源強化合作機制」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agenda_id 1123601_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