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439

發言片段: 0
林委員思銘:(10時7分)謝謝主席。針對今天交通部組織法的修正案,基本上我沒有意見,我現在提出幾個地方的交通議題來就教部長。第一個,楊頭高架的延伸段其總經費是匡列多少?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交通部高公局趙局長說明。
發言片段: 2
趙局長興華:原來匡列的金額不夠了,目前我們正在重算,現在初步粗估會超過1,200億,因為整個建設計畫的部分……
發言片段: 3
林委員思銘:包含顧問費及工程費全部合計嗎?
發言片段: 4
趙局長興華:包括用地。
發言片段: 5
林委員思銘:包括用地費全部合起來大概預計是1,200億嗎?
發言片段: 6
趙局長興華:一千二百多億,但是金額的部分因為整個建設計畫目前還在審定當中,還沒定案,大概是……
發言片段: 7
林委員思銘:這樣勢必會超越1,200億囉?
發言片段: 8
趙局長興華:應該會超過。
發言片段: 9
林委員思銘:那期程呢?預計何時可以動工、何時可以完工?
發言片段: 10
趙局長興華:整個環評的部分於3月15日剛通過,建設計畫預計下個月底或是5月初會報部,整個期程的部分包括用地大概要二年多,工程的部分,因為新竹路段是半半施工,先做南下線,做完才做北上線,所以期程大概到120年。
發言片段: 11
林委員思銘:你什麼時候可以動工?什麼時候可以完工?我只問這兩個簡單的議題。
發言片段: 12
趙局長興華:動工的話可能要到115年。
發言片段: 13
林委員思銘:多少年?
發言片段: 14
趙局長興華:115年。
發言片段: 15
林委員思銘:115年?
發言片段: 16
趙局長興華:是。
發言片段: 17
林委員思銘:完工日期大概是6年後?
發言片段: 18
趙局長興華:對,就是120年。
發言片段: 19
林委員思銘:所以環評通過了嘛,現在還是在綜合規劃階段嗎?
發言片段: 20
趙局長興華:現在在擬建設計畫,因為裡面有很多細節的部分。
發言片段: 21
林委員思銘:所以已經沒有在做規劃了?
發言片段: 22
趙局長興華:規劃已經做完了。
發言片段: 23
林委員思銘:所以已經定稿了?
發言片段: 24
趙局長興華:是,幾乎已經定稿了。
發言片段: 25
主席:請交通部王部長說明。
發言片段: 26
王部長國材:現在環評確定、建設計畫確定後,就是開始編列建設經費,包括用地,大概是115年到120年。
發言片段: 27
林委員思銘:瞭解。關於這個拓寬計畫,因為竹北市端這部分的居民,尤其西側的居民在前年就跟我反映希望是單側雙層的設計,但是後來高公局開過幾次會之後,經過評估還是否決啦!
發言片段: 28
趙局長興華:是,還是要兩邊。
發言片段: 29
林委員思銘:希望還是雙側單向。
發言片段: 30
趙局長興華:我們會照顧到他的感覺……
發言片段: 31
林委員思銘:我提出下列兩點建議,看看現在還能不能補救,再請高公局評估一下。
發言片段: 32
趙局長興華:是。
發言片段: 33
林委員思銘:如果要把住宅區的影響降到最低,竹北段不要採高架的方式,採平面的方式,與現在的路面平行,這在中壢段也是這樣子啊!為什麼在竹北段沒有辦法這樣做?你採高架的話,整個成本也會增加,民眾的疑慮是這樣會造成空污、安全性的問題跟噪音,民眾是這樣的陳情跟想法,難道我們不能透過平面式的方式來做規劃設計嗎?
第二個,如果是採平面的方式,我個人認為就可以規劃設置竹北第二交流道,我們都知道竹北交流道非常壅塞,我想高公局都非常瞭解,因為現在的竹北交流道是過去竹北人口還在7萬時所設計的,現在竹北人口已經達到21萬人了,所以現在竹北交流道根本不敷使用,故竹北交流道絕對有設置第二交流道的必要性,但是現在如果做高架,就這樣從竹北上面通過去,你沒有竹北第二交流道,我們認為這對竹北市整個平面車流的改善完全沒有效益。
發言片段: 34
趙局長興華:竹北路段在放下來之後,往前就是通到竹北交流道,竹北交流道所有的旁邊都是已開發地區,如果改成平面之後,那個地方會變成要往外拓寬2個車道以上,它所有的匝道都要再往外推,那邊的用地徵收是有困難的。
發言片段: 35
林委員思銘:局長的看法跟我不一樣,其實平面的話,你做高架一樣也是2個車道。
發言片段: 36
趙局長興華:高架沒有交流道。
發言片段: 37
林委員思銘:對,高架就沒有交流道,我現在講的第二交流道是設置在台元科技園區環北路那個地方,我自己親自去看過,我們一下坡就可以做一個簡易的交流道下到環北路去。
發言片段: 38
趙局長興華:我跟委員報告的不是那個位置,我是說過來之後,竹北那個地方我們過不去,就是竹北交流道所有的匝道目前都是定型的,往外的部分全部都是已開發區,如果是在那個地方……
發言片段: 39
林委員思銘:不是,你做平面怎麼會過不去呢?跟你現在做高架一樣的橋墩落點……
發言片段: 40
趙局長興華:因為它必須要先把主線往外拓寬,往外拓寬的時候,整個匝道都要往外推,往外推的時候……
發言片段: 41
林委員思銘:就是把匝道往外推嘛!怎麼會不行呢?這在工程上怎麼會不能克服呢?
發言片段: 42
趙局長興華:因為用地取得不了,因為這涉及拆遷的部分。
發言片段: 43
林委員思銘:不是,現在是怎樣?我聽不懂,你現在做高架一樣要落墩嘛!
發言片段: 44
趙局長興華:高架的部分……
發言片段: 45
林委員思銘:現在你只是不要做高架,改成平面而已啊!只是高度降低而已。
發言片段: 46
趙局長興華:如果高架化,竹北交流道所有的匝道都是跨越過去的,沒有再往外徵收用地,竹北交流道不動,在竹北交流道往南的部分,其平面會拓寬1個車道,只有這一個部分,高架的部分也還是在上面。
發言片段: 47
林委員思銘:我聽不太懂,可能我們兩個的想法不一樣,你是說做平面的話可能沒辦法跨越竹北交流道?
發言片段: 48
趙局長興華:我再拿圖跟委員報告。
發言片段: 49
林委員思銘:我想這就是橋墩落點的問題,你在竹北光明六路那邊的跨距可以大一點嘛!所以這還是跨過去啊!怎麼會跨不過去呢?
發言片段: 50
趙局長興華:假設剛剛委員講的台元科技園區那邊……
發言片段: 51
林委員思銘:沒關係,這一點是我的建議,你們還是要去做詳細的研擬,這個部分你再給我書面報告,告訴我為什麼不可行,我覺得這個要詳細來討論一下。
發言片段: 52
趙局長興華:是。
發言片段: 53
林委員思銘:另外我還有一個建議是國道3號,現在在新竹縣境內的國道3號有關西交流道、有竹林交流道、有寶山簡易交流道,但是我跟部長報告這3個鄉鎮市的人口,關西鎮大概是2萬7,000人,芎林鄉目前大概2萬人,寶山鄉是1萬4,000人,竹東鎮大概10萬人,竹東鎮是這麼大的一個鎮,車流量這麼大,如果要進出國道3號時要繞到芎林交流道去,因此造成市區平面道路的壅塞,現在竹東鎮民都強烈地告訴我,也強烈地要求我,交通部勢必要考量國道3號是否能夠再增設竹東中興交流道,現在竹東鎮除了臺68以外,中興路是我們往新竹市唯一一條主要道路,竹東鎮的區域內現在有工研院,未來還有竹科三期,我前天也質詢了內政部,部長也說未來這個案子會確定,另外我們現在有科技產業園區、有科技服務園區、有二重埔的星都心、環球市、環宇市,那個大社區帶來非常多人口,所以絕對有設置中興交流道的必要。
發言片段: 54
趙局長興華:當時在選交流道時就是有一些顧慮,因為頭前溪北邊比較平緩,一過頭前溪之後就是爬坡,坡度大概也有3%左右,那是已經……
發言片段: 55
林委員思銘:局長、部長,我想以現在的工程技術這都可以克服,我們現在看很多地方都可以設置簡易的交流道,技術其實不難啊!
發言片段: 56
趙局長興華:那個坡度……
發言片段: 57
林委員思銘:坡度我看根本也不是問題。
發言片段: 58
趙局長興華:而且它距離原來的……
發言片段: 59
林委員思銘:有心沒有心的問題啦!真的是有心沒有心的問題。
發言片段: 60
趙局長興華:目前是在寶山那邊……
發言片段: 61
林委員思銘:一個10萬人口的鎮竟然沒有交流道!
發言片段: 62
王部長國材:跟林委員報告,當時楊頭公路的精神是bypass,就是不要進入新竹,所以當時因此設了一個現在的環北,其他都是bypass,其結果就是從竹北到新竹會比較清爽一點,過境的,比如要往臺中的會比較少,所以當時在這種思維下,它的交流道其實很少。
發言片段: 63
林委員思銘:所以我就要挑戰你這種思維,部長,我剛才一直提到過去竹北交流道設置時,竹北市只有7萬人口,現在是21萬人耶!你認為那個交流道目前的現狀可以供這麼多車輛出入嗎?根本不夠嘛!
發言片段: 64
王部長國材:現在是這樣,比如原來國1平面的有很多是往苗栗以南在走,但它都經過新竹段,我想這部分是不是留給他們來談?這意思是說……
發言片段: 65
林委員思銘:我知道你們的規劃設計。
發言片段: 66
王部長國材:對,bypass。
發言片段: 67
林委員思銘:你們原本說楊頭就是要紓解車流,讓中長程能夠過去,紓解下竹北、經過竹北的車流,但是我現在的意思是說我們不是只有解決這個問題,而是竹北市民要進出國1的交通流量問題,你不是解決中長程的問題而已。
發言片段: 68
趙局長興華:跟委員報告,我們不反對再增加交流道。
發言片段: 69
林委員思銘:對,要增設。
發言片段: 70
趙局長興華:但應該是新竹縣政府就交流道要在哪個位置去做一個評估之後,我們再來協助。
發言片段: 71
王部長國材:這樣好不好……
發言片段: 72
林委員思銘:因為時間關係,我希望我這幾個建議交通部都用書面答復我,你要怎麼做,希望你告訴我,如果縣府要怎麼做,也請你具體用書面答復我。
發言片段: 73
趙局長興華:是。
發言片段: 74
王部長國材:這沒問題,就是竹北跟竹東……
發言片段: 75
林委員思銘:是,謝謝。
發言片段: 76
主席:請鄭委員運鵬發言,鄭委員詢答結束後休息5分鐘。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66
meet_id 聯席會議-10-7-36,23-1
speakers ["劉建國","邱臣遠","李昆澤","陳椒華","邱顯智","蔡培慧","林淑芬","林思銘","鄭運鵬","吳怡玎","湯蕙禎","賴香伶","陳素月","林俊憲","江永昌","許智傑","王鴻薇","吳琪銘","鍾佳濱","楊瓊瓔","游毓蘭","洪孟楷","曾銘宗","謝衣鳯","魯明哲"]
page_start 1
meetingDate ["2023-03-29"]
gazette_id 1123701
agenda_lcidc_ids ["1123701_00002"]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7會期司法及法制、交通兩委員會第1次聯席會議紀錄
content 一、併案審查(一)行政院函請審議「交通部組織法修正草案」、(二)委員何欣純等16人擬具 「交通及建設部組織法草案」、(三)委員李昆澤等17人擬具「交通部組織法第十五條及第十六 條條文修正草案」、(四)委員洪孟楷等16人擬具「交通部組織法修正草案」及 (五)台灣民 眾黨黨團擬具「交通部組織法修正草案」案;二、併案審查(一)行政院函請審議、(二)委員 許智傑等20人、(三)委員何欣純等17人、(四)委員陳歐珀等17人、(五)委員陳明文等17 人、(六)委員洪孟楷等18人、 (七)委員李昆澤等17人、(八)台灣民眾黨黨團、(九)委 員林俊憲等19人、 (十)委員陳玉珍等18人、(十一)委員賴品妤等18人及(十二)委員陳素月 等18人分別擬具「交通部觀光署組織法草案」案;三、併案審查(一)行政院函請審議、(二) 委員李昆澤等17人及(三)委員洪孟楷等17人分別擬具「交通部中央氣象署組織法草案」案; 四、併案審查(一)行政院函請審議、(二)委員洪孟楷等17人、(三)台灣民眾黨黨團及 (四)委員陳玉珍等18人分別擬具「交通部公路局組織法草案」案;五、併案審查(一)行政院 函請審議「交通部高速公路局組織法第五條及第七條條文修正草案」及(二)委員洪孟楷等16人 擬具「交通部高速公路局組織法第五條條文修正草案」案;六、併案審查(一)行政院函請審議 及(二)委員洪孟楷等16人擬具「交通部鐵道局組織法第二條及第五條條文修正草案」案;七、 併案審查(一)行政院函請審議、(二)委員洪孟楷等16人、(三)台灣民眾黨黨團及(四)委 員陳玉珍等18人分別擬具「交通部民用航空局組織法草案」案;八、併案審查(一)行政院函請 審議、(二)委員洪孟楷等16人及(三)台灣民眾黨黨團分別擬具「交通部航港局組織法草案」 案;九、併案審查(一)行政院函請審議、(二)委員洪孟楷等16人及(三)台灣民眾黨黨團分 別擬具「交通部運輸研究所組織法草案」案
agenda_id 1123701_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