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1200
發言片段: 0 |
---|
蔡委員易餘:(12時10分)主委好。今天討論灌排渠道的改善,事實上也想借用這個機會我們聊一下農村的狀況,主委,因為我們是在農村長大,我在農村跑跑跑,我都覺得現在農村主要有一個很大的麻煩就是農村建地不足,而建地不足是來自於持分的問題。 |
發言片段: 1 |
主席:請農委會陳主任委員說明。 |
發言片段: 2 |
陳主任委員吉仲:委員好。那是共有的。 |
發言片段: 3 |
蔡委員易餘:對,共有的,所以在農村就算青農返鄉,但房子要買在哪裡?我不會買在家鄉農村那邊,比如我在嘉義就會在朴子買透天厝,那邊有建商會蓋房子,我就不會去整理以前長輩的三合院並住在那裡,為什麼?因為那邊有持分。 |
發言片段: 4 |
陳主任委員吉仲:我知道,因為那都是好幾百個持分,要蓋房子很麻煩。 |
發言片段: 5 |
蔡委員易餘:是啊!蓋房子是不可能的,印章都蓋不出來,光管理就很麻煩,所以我覺得我們農委會要正視農村的持分問題,這件事我和內政部講也是無解,因為卡到…… |
發言片段: 6 |
陳主任委員吉仲:委員,我這樣講不知道對不對,在這次的組改中,我們的水土保持局本來就有水土保持和農村再生,現在變成水土保持及農村發展署,因為都市計畫由營建署負責,還有專法,我們是屬於都市計畫外的,都沒有專法,我是希望能訂一個專法,以後鄉村就區分為農業生產區、住宅區、製造和集貨包裝區,希望專法裡面將這些共有的部分寫在裡面,透過政府這樣的方式來處理…… |
發言片段: 7 |
蔡委員易餘:所以你希望用專法來成為土地法的特別法,是這樣嗎? |
發言片段: 8 |
陳主任委員吉仲:這個都還沒成熟,只是我們的願景。 |
發言片段: 9 |
蔡委員易餘:是。 |
發言片段: 10 |
陳主任委員吉仲:現在農地都在生產,但是農業發展條例裡面有說到十分之一可以蓋農舍,但是如果都在農地個別蓋十分之一的農舍,其實很破碎,不如把這十分之一保留,可以在您剛才說的…… |
發言片段: 11 |
蔡委員易餘:你說用集合式的…… |
發言片段: 12 |
陳主任委員吉仲:用集合式的,保有他同樣十分之一的權利,以後大家才會居住在一個地方,生產也在一個地方,集貨包裝製造也是在一個地方,這樣的鄉村才是我們所希望的。 |
發言片段: 13 |
蔡委員易餘:主委這樣說是很好,不過也是…… |
發言片段: 14 |
陳主任委員吉仲:我知道很複雜。 |
發言片段: 15 |
蔡委員易餘:這很複雜。 |
發言片段: 16 |
陳主任委員吉仲:可是我們會在組改時跨出第一步,未來的水土保持及農村發展署來訂定相關專法,這會有一個規劃的規範和依據。 |
發言片段: 17 |
蔡委員易餘:主委,我給你看這個圖,事實上你都很清楚,鄉村區就是紅色這一塊,大概就是庄頭。 |
發言片段: 18 |
陳主任委員吉仲:可以住的地方。 |
發言片段: 19 |
蔡委員易餘:不過事實面就是我剛剛講的,年輕人在紅色區塊這邊是沒有辦法蓋房子的,逼得他一定要去找農舍,不然就要去都市計畫區找房子,所以鄉村越來越窮,都市的地方就會集中,但是我覺得這樣不是一個好的、我們所期待的鄉村未來景觀,所以主委提到未來要用專法,我覺得我們有什麼想法要趕快推出來,讓大家來討論。 |
發言片段: 20 |
陳主任委員吉仲:是,只要組改後,水土保持局變成水土保持及農村發展署,我們的專法也從現在開始在籌備,相關農村規劃的這些…… |
發言片段: 21 |
蔡委員易餘:主委,可是我要跟你說,等我們要推出這些法案時,可能要注意避免掉有爭議性的。 |
發言片段: 22 |
陳主任委員吉仲:當然。 |
發言片段: 23 |
蔡委員易餘:爭議性的要避免提出。 |
發言片段: 24 |
陳主任委員吉仲:而且還要跟大家商量,這是一個很大的工程。 |
發言片段: 25 |
蔡委員易餘:因為最近我們嘉義為了農業區和河川區的轉換搞得天翻地覆,所以我的意思是我們應該先解決現在的問題,對於高度爭議的問題應該要先擱置,趕快解決現在的問題。 |
發言片段: 26 |
陳主任委員吉仲:對於委員所說的,我要特別說明,針對三萬多公頃在河川地生產的蔬菜,主要蔬菜的部分…… |
發言片段: 27 |
蔡委員易餘:有瓜類、蔬菜,包括有種玉米的。 |
發言片段: 28 |
陳主任委員吉仲:有瓜類和少數的水果,我們希望它不要全部劃入國土保育區,而是要劃入農業發展區,因為要讓種作河川地的農民也可以加入農保。第一個,我們有這樣的看法,因為面積約有四萬多公頃、還是三萬多公頃,這是很重要的,這不會影響到防洪的功能;第二個,針對宜農宜牧的部分,本來就有三十幾萬公頃的山坡地,如果種植像茶及果樹,不會影響水土保持問題的,我都希望它劃在農業發展區的農三。 |
發言片段: 29 |
蔡委員易餘:是啊!但是看起來仍需要溝通嘛!這部分…… |
發言片段: 30 |
陳主任委員吉仲:對內政部六、七萬多公頃的部分,我們已經爭取大部分回來了,只剩大概1、2萬公頃,我們還要再繼續地確認。 |
發言片段: 31 |
蔡委員易餘:主委,沒有喔!你看在義竹的河川旁邊,實際上也是在耕種,卻整片要劃為河川區,大家都非常擔心會影響到他們的農保資格,而且他們的土地從一般農業區變成河川區,價值馬上不見了。 |
發言片段: 32 |
陳主任委員吉仲:我當然知道啊!所以這個只要…… |
發言片段: 33 |
蔡委員易餘:這部分你們如果可以將其保留,它一樣是屬於農業,因為種植是事實嘛!讓它一樣保留成農地,事實上地方的居民就滿意了。 |
發言片段: 34 |
陳主任委員吉仲:是啊!所以我們現在就是在跟內政部溝通這件事情。 |
發言片段: 35 |
蔡委員易餘:好,這部分再拜託你們積極處理。 |
發言片段: 36 |
陳主任委員吉仲:這部分應該很快會有結果,就像我剛剛講的,類似宜農宜牧的山坡地劃設在農業發展區的農三一樣。 |
發言片段: 37 |
蔡委員易餘:好,這部分拜託主委再積極處理一下。 |
發言片段: 38 |
陳主任委員吉仲:我們在很久以前,大概一個多月前就已經在盤點,並跟內政部溝通了。 |
發言片段: 39 |
蔡委員易餘:好。再跟主委討論一下,現在臺灣要推動2050年淨零排放,農委會也成立了淨零排放的辦公室。我想要跟主委講,主委應該也都知道,像是在山上種植竹筍、海裡養殖蚵仔,竹筍跟蚵仔在成長的過程是吸收二氧化碳,所以它大概可以創造碳匯,讓農業可以因為碳匯又創造價值。主委,這件事情你們現在有啟動了嗎?要怎麼去計算他們的碳匯到底有多少價值? |
發言片段: 40 |
陳主任委員吉仲:當然有。跟委員報告,我們所有的計算要有一套方法學,不是我們說的算,而是要經環保署同意,所以我們已經將大部分的方法學提供給環保署,甚至連水車…… |
發言片段: 41 |
蔡委員易餘:是,省電水車、節能水車。 |
發言片段: 42 |
陳主任委員吉仲:這套方法學他們認定了。第二個,執行要確定有到位,這個碳匯就留下來;第三個,環保署有兩套的機制在氣候變遷法的相關規定中,環評增量的會更快,只要算出來就可以…… |
發言片段: 43 |
蔡委員易餘:主委,你認為在提供方法學之後,大概要多久的時間?我們可以確定養蚵、種植竹筍,或者是你剛剛說的利用節能水車來取代傳統水車,這中間創造碳匯所產生的價值會在多久後發生? |
發言片段: 44 |
陳主任委員吉仲:委員,那要先把產生的碳匯算好,真正的價值要轉成碳權,碳權才能買賣…… |
發言片段: 45 |
蔡委員易餘:沒有錯啊!但是現在的碳匯到底要多久才能算出來? |
發言片段: 46 |
陳主任委員吉仲:在方法學通過以後,其他就要農委會來提供協助,我們甚至在農科院已經成立一個叫作盤查驗證的機構。不好意思啦!因為我們農民不像企業那麼大規模的…… |
發言片段: 47 |
蔡委員易餘:規模量。 |
發言片段: 48 |
陳主任委員吉仲:如果農民自己去跟環保署申請,都要幾百萬元,哪裡有可能?所以他們就交給農委會,我們會來執行,只要盤查完,確認有了,以後會發放類似碳匯的證明,這樣才能轉成碳權。 |
發言片段: 49 |
蔡委員易餘:好啊!這件事就請積極去辦理…… |
發言片段: 50 |
陳主任委員吉仲:我們的淨零辦公室可以去跟委員報告。 |
發言片段: 51 |
蔡委員易餘:我們現在很期待未來的碳匯如果可以轉成碳權、創造價值的話,對務農的農民來說,這是新的經濟來源。 |
發言片段: 52 |
陳主任委員吉仲:委員,我們的目標是這樣,將一年1,000萬公噸以前叫作廢棄物的,現在叫作剩餘資材,全部都透過碳匯可以賺錢,你看以前的竹林,林務局甚至已經引進國外的方式,看要怎麼處理,它可以資源化…… |
發言片段: 53 |
蔡委員易餘:燃料棒。 |
發言片段: 54 |
陳主任委員吉仲:經過能源化、資源化及材料化的使用,這些都可以讓農民賺錢的。我們會將225萬公噸的雞屎,全部製成有機質的肥料,以前是請人來清理雞屎,現在是雞屎可以買賣,但前提是要在畜牧場進行乾燥跟熟成,我們絕對會讓這1,000萬公噸的廢棄物進行轉化;像委員說的,山區有很多果樹的樹枝,我們把它進行破碎、粉碎製成燃料棒跟生物炭,像現在燃料棒的價格都已經出來了,市場也有需求,就不用走碳匯的部分,所以有要減量或增匯的才會走這條路,循環的部分就直接走我剛剛講的方式,這也是增加農村收入最快的方式。 |
發言片段: 55 |
蔡委員易餘:好,再請農委會努力一下,謝謝! |
發言片段: 56 |
陳主任委員吉仲:好,謝謝。 |
發言片段: 57 |
主席:請鄭天財Sra Kacaw委員發言。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138 |
---|---|
meet_id | 委員會-10-7-19-9 |
speakers | ["呂玉玲","楊瓊瓔","陳亭妃","孔文吉","廖國棟Sufin‧Siluko","李貴敏","邱志偉","蘇治芬","陳超明","賴瑞隆","邱顯智","蘇震清","鍾佳濱","江啟臣","陳琬惠","蔡易餘","鄭天財Sra Kacaw","游毓蘭","廖婉汝","何欣純","陳椒華","邱議瑩","林岱樺","賴香伶"] |
page_start | 67 |
meetingDate | ["2023-03-30"] |
gazette_id | 1123701 |
agenda_lcidc_ids | ["1123701_00003"]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7會期經濟委員會第9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邀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就「排灌溉渠道建設及改善,與農田水利非事業用不動產活化執 行現況」進行報告,並備質詢 |
agenda_id | 1123701_00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