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757

發言片段: 0
廖委員婉汝:(10時55分)副局長好,我想延續剛剛馬委員所提的,我的問題其實也類似。我們知道今年亞洲的博鰲論壇有提到,大概也可以從某些數據上看得出來,有33%中國大陸的CEO非常關注地緣政治的衝突,包括在臺灣的美國商會也約有47%的會員對臺灣地緣政治的調整非常憂心,代表兩岸關係和國家安全都是企業界從事投資時非常重要的因素。
最近我們可以從新聞上看到,3月底美國的官員已低調地到中國大陸去訪問,日本防衛省為了防止軍事上的偶發事件也開通了一條防衛熱線,這是不是代表美國和日本兩國都有著避險的策略?因此我想請問國安局的立場,不知臺灣有沒有避險的策略?就像我們剛剛所講的,我們真的只能靠唯一的美國嗎?還是像我們過去常常提到的,是非對錯還不一定,但包括親美、友日、和中,對此我們有沒有什麼避險的策略?在美中的角力當中,他們在經貿上都在低調地處理了,日本為了防止偶發事件,也開通了熱線,那我們臺灣有避險的機制嗎?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國安局柯副局長說明。
發言片段: 2
柯副局長承亨:我們當然必須思考避險的機制,這部分有幾個面向,第一個面向就是剛剛邱部長提到的,我們要強化自己的實力。
發言片段: 3
廖委員婉汝:備戰、避戰?
發言片段: 4
柯副局長承亨:要強化自己的實力和防衛的能力。第二個,我們必須和理念相近的友盟國家……
發言片段: 5
廖委員婉汝:希望他們來支援和救援?
發言片段: 6
柯副局長承亨:不是救援和支援,而是加強跟臺灣在各方面的合作,然後確保在印太地區和臺灣海峽不會發生衝突,總之就是不要讓這種衝突發生。第三個,這對我們來說的確非常困難,相信委員也知道,但並不是我們不願意跟中共對話,而是他們設定了一些我們沒辦法接受的前提和條件。過去我也在海基會服務過,事實上他們現在就連一些事務性的對話都不願意進行。
發言片段: 7
廖委員婉汝:是我們拒絕,還是他們拒絕?
發言片段: 8
柯副局長承亨:因為他們設定了一些不合理的前提。
發言片段: 9
廖委員婉汝:他們有設定不合理的前提?
發言片段: 10
柯副局長承亨:當然。
發言片段: 11
廖委員婉汝:在我們的國安上很難執行嗎?
發言片段: 12
柯副局長承亨:因為他們所設定的前提其實就是一中的框架。
發言片段: 13
廖委員婉汝:臺灣不能獨立。
發言片段: 14
柯副局長承亨:要求臺灣就是他們的一部分。
發言片段: 15
廖委員婉汝:他們要統一,但我們現在執政的民進黨要獨立,所以……
發言片段: 16
柯副局長承亨:要臺灣變成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相信這是臺灣全體國人所無法接受的。
發言片段: 17
廖委員婉汝:難道沒有另一條路可走嗎?
發言片段: 18
柯副局長承亨:委員應該很清楚,不是我們不願意對話,而是對方不願意對話。
發言片段: 19
廖委員婉汝:可是現在兩岸的交流都是我們在拒絕人家比較多,我聽起來就是這樣。
發言片段: 20
柯副局長承亨:我們沒有拒絕他們比較多。
發言片段: 21
廖委員婉汝:自疫情過後,陸委會都不簽啊!這是一個問題,希望你們未來……
發言片段: 22
柯副局長承亨:委員應該也知道包括小三通也逐步在開放……
發言片段: 23
廖委員婉汝:困難點在中國大陸,請你們私下來跟我說明,好不好?
發言片段: 24
柯副局長承亨:好。
發言片段: 25
廖委員婉汝:接著是另外一個問題,我們最近看到中國大陸不管是整個國防預算,還是預備役人員法都在修正,包括福建也建了很多防空洞,各省市也都成立了國防動員辦公室;至於美國也一樣,他們在我們周邊實施軍演,也部署飛彈,甚至在菲律賓還設了4個基地,而我們也是他們的彈藥庫等。看到中國大陸都在補充軍事裝備,而美國也在部署第一島鏈的安全措施,雖然國防部部長也一直在說我們臺灣一定要備戰才能避戰,但是我搞不太清楚,剛剛所講我們的避險策略到底是什麼,執政黨、政府應該有一個避險的機制,包括該如何緩和呢?美中之間在角力,我們不能當作一個棋子這樣讓人擺佈!
部長,不好意思,我等一下再請教你,我要先問副局長,國安局的書面報告提到,區域情勢變化促使美歐日等理念相近國家強化對我國建構共同安全圖像,我想問一下,國安局的共同安全圖像是什麼?
發言片段: 26
柯副局長承亨:跟委員報告,共同安全圖像當然就是……
發言片段: 27
廖委員婉汝:臺美聯盟、軍事聯盟、臺日軍事聯盟還是環太平洋的……
發言片段: 28
柯副局長承亨:不是,我們必須要確保臺海以及區域的和平,所謂的共同圖像,因為這些都是跟我們理念相同或相近的國家……
發言片段: 29
廖委員婉汝:現在國會議員訪來訪去就是理念相同,就是支持臺灣!問題是共同圖像非常空泛,我不曉得這是什麼,你能不能具體一點?
發言片段: 30
柯副局長承亨:其實這個範圍很廣,包括經貿、文化、科技,甚至在網路安全、認知作戰上……
發言片段: 31
廖委員婉汝:我們只要建構起來,就可以保護顧臺灣的安全?
發言片段: 32
柯副局長承亨:我覺得強化理念相同的國家跟我們在這方面的合作,當然對我們的安全有幫助。
發言片段: 33
廖委員婉汝:支持臺灣,但是會怎麼樣防衛臺灣或保護臺灣,或是讓臺灣不至於陷入戰爭的狀況,這個可能性也不高,我現在常常覺得他們只是口號支持臺灣而已!
我請教一下部長,共同安全圖像讓我覺得國際當中都非常支持臺灣,尤其蔡英文總統訪問美國麥卡錫的時候,我們看到他也說支持臺灣、希望國際支持自由民主的臺灣,然後希望軍售讓臺灣能夠強大,對不對?以這些來講,我覺得很奇怪!不管是第一島鏈的國家或者是歐美、歐盟或英美國家等等,日本也是一樣,講了那麼多口號,但是環太平洋軍演、協同作戰的經驗,為什麼不讓我們參與呢?
發言片段: 34
主席:請國防部邱部長說明。
發言片段: 35
邱部長國正:我跟委員報告,很多地方……
發言片段: 36
廖委員婉汝:大陸還是觀察員,我們連觀察員都不是!
發言片段: 37
邱部長國正:我想委員也很清楚我們國家的處境,我們不是聯合國的成員之一,所以很多……
發言片段: 38
廖委員婉汝:所以拒絕?
發言片段: 39
邱部長國正:不是拒絕,我們有很多想要獲得的,不管是武器裝備或者跟我們國防科技有關的……
發言片段: 40
廖委員婉汝:只有美國願意提供?
發言片段: 41
邱部長國正:不是只有美國願意,別的國家就算有這個能力要提供的時候,中共會出面打壓,所以在這種狀況下……
發言片段: 42
廖委員婉汝:就是只有美國不怕它!
發言片段: 43
邱部長國正:我們當然也希望避戰,剛才委員一開始講說,它投資多少錢、不斷強化軍備,我跟委員報告,我們要這樣比嗎?這樣比的話,就會變成一場軍備競爭,我們沒這個能耐,也沒有必要!
發言片段: 44
廖委員婉汝:所以我們要有相關的避戰策略、避險策略。
發言片段: 45
邱部長國正:避戰策略就是……
發言片段: 46
廖委員婉汝:備戰?
發言片段: 47
邱部長國正:強化我們自己的準備,這就是避戰。
發言片段: 48
廖委員婉汝:從這幾年的國防預算都看得出來,都是我們非常支持國防部強化自己,讓我們能夠備戰、能夠避戰。問題是在這種聯合作戰的演習當中,我們連觀察員都不是,或許可能有幾個軍官可以上去,但是未來真的要支援臺灣或是協防臺灣的話,整個陸海空軍的協防系統、指揮系統會不會出問題也不知道,請問怎麼來協防臺灣或者是保護臺灣?這個就是讓我覺得非常有疑問的地方。
接下來,我再問一下軍備局,國防部也一起說明,部長,剛剛馬委員有提到,542旅、333旅都有一些營級單位在與美國做交流,現在也有很多美國的軍事人員在臺灣,增加了將近三倍左右,包括剛剛講的彈藥庫也要過來,像這些種種的因素有沒有辦法增加我們參與環太平洋軍演的機會?
發言片段: 49
邱部長國正:我跟委員報告,環太平洋軍演……
發言片段: 50
廖委員婉汝:都是軍事交流,然後看我們到底有沒有強化而已。
發言片段: 51
邱部長國正:我剛剛有跟委員報告,我們不是聯合國會員國之一的話,很多軍演有別的國家……
發言片段: 52
廖委員婉汝:所以就卡在不是聯合國會員國,那我們現在的先決條件就是加入聯合國才重要!
發言片段: 53
邱部長國正:這不是我們跟美國單方面的問題,如果有很多國家參與,我們加進去的話,別的國家會有什麼反應,我們不知道,所以基本上平常只要保持通聯、相互有一個認知以及資料提供……
發言片段: 54
廖委員婉汝:通聯就OK,不用實際軍演嗎?在兩岸兵凶戰危的時代,萬一真的爆發戰爭或是未來兩岸之間發生衝突的情況之下,他們怎麼來協防?我就搞不清楚!指揮體系到底怎麼去處理?
另外一個問題,剛剛也有委員提到老虎小組的問題,過去軍售都是從國務院,現在轉由國防部成立的老虎小組,請問有沒有差別?
發言片段: 55
邱部長國正:我覺得對於加速我們的軍購速度是絕對有幫助的,這等於是成立一個專案小組……
發言片段: 56
廖委員婉汝:對於我們的需求……
發言片段: 57
邱部長國正:完全針對這件事情哪邊延宕……
發言片段: 58
廖委員婉汝:過去都是國務院要賣我們什麼,我們就接受什麼,現在是國防部來主導的話,對我們的需求有沒有比較有利?
發言片段: 59
邱部長國正:跟委員報告,當然比較有利!
發言片段: 60
廖委員婉汝:我們不好意思說,國務院大部分都是軍火商在做決定!
發言片段: 61
邱部長國正:第一個,專案小組就像我剛剛講的,本來軍購按正常管道、正常程序的話可能有些延宕,延宕的原因很多,有環境、國際及商業等因素,但是有了這個小組以後可以幫我們更加督促,讓速度變快、變正常,平常我們就有很多管道,不光是……
發言片段: 62
廖委員婉汝:所以從國務院拉到國防部的話,會加速、強化我們的國防採購需求。
發言片段: 63
邱部長國正:是的。
發言片段: 64
廖委員婉汝:謝謝部長。不好意思,主席,最後一點時間問一下國安局副局長,部長你請回。
田次長,外交部現在一直在喊雙重承認!是什麼時候開始喊的?我們吳釗燮部長喊出了雙重承認。
發言片段: 65
主席:請外交部田次長說明。
發言片段: 66
田次長中光:委員好。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這四個字好像部長並沒有提。
發言片段: 67
廖委員婉汝:誰提的?
發言片段: 68
田次長中光:是媒體在揣測吧!
發言片段: 69
廖委員婉汝:媒體揣測的嗎?那我們……
發言片段: 70
田次長中光:這四個字沒有出自部長的口裡。
發言片段: 71
廖委員婉汝:謝謝。副局長,雙重承認會不會形成一個政策?
發言片段: 72
柯副局長承亨:跟委員報告,外交部都沒辦法回應,我想這個我們也不能……
發言片段: 73
田次長中光:我有回應……
發言片段: 74
廖委員婉汝:所以你們沒有討論過這些問題、沒有討論過這件事?
發言片段: 75
柯副局長承亨:沒有……
發言片段: 76
廖委員婉汝:因為時間上的關係,我跟你講,在李登輝總統時代、我們有30個邦交國,那時候就曾經使用過雙重承認,後來的成效就是一個一個走掉,現在我們只剩13個邦交國,如果再雙重承認,則我覺得要形成政策才喊話!如果是媒體講的,那我們再來查證一下。
我要提醒,如果雙重承認的話,一定要形成一個政策,不然13個邦交國真的會慢慢流失!為什麼?你們一開放、門一打開,他們進來後,中國絕對不承認雙重承認,一定用金錢外交、用其他外交方式把你幹掉!我們的邦交國可能更少。
如果國安局、外交部要走雙重承認這條路的話,那很簡單,蔡總統現在在美國,就叫美國給我們雙重承認就好了,美國只要登高一呼,雙重承認的國家就很多了,而且還是歐美國家、歐盟國家或者是更強的國家,並非剩下這13個邦交國家。而不是為了吳部長要一塊遮羞布,現在又斷了宏都拉斯,未來可能巴拉圭也危險,才弄個雙重外交、雙重承認!
所以我認為要提出這些政策的時候,就算是媒體提的,好,你們要重新思考這個雙重外交,李登輝總統時代也使用過,這種外交方式對我們來講是非常危險的!好不好?謝謝。
發言片段: 77
主席:現在休息5分鐘。
休息(11時8分)
繼續開會(11時13分)
發言片段: 78
主席:現在繼續開會。
請林委員德福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258
meet_id 委員會-10-7-35-11
speakers ["江啟臣","羅致政","劉世芳","林靜儀","陳以信","王定宇","馬文君","廖婉汝","林德福","李德維","李貴敏","楊瓊瓔","游毓蘭","洪申翰","趙天麟","王鴻薇","何志偉","張其祿","湯蕙禎","洪孟楷","蔡易餘","林昶佐","吳斯懷","邱臣遠","蔡適應","邱志偉","賴香伶"]
page_start 183
meetingDate ["2023-04-06"]
gazette_id 1123802
agenda_lcidc_ids ["1123802_00009"]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7會期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第11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國防部部長、外交部次長、國家安全局副局長報告「地緣政治下臺美深化軍事、外交合作現 況及對國家安全之影響評估」,並備質詢
agenda_id 1123802_0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