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716

發言片段: 0
林委員為洲:(11時17分)今天討論環境影響評估法增訂第十六條之二條文草案,對此,本席原則上支持修訂。今天本席想討論另外的問題,也就是資源回收場到底該如何管理?到底有多少非法的資源回收場?以及管理方式為何?我先讓大家知道一些資料,這些上網搜尋就查得到。每個月都有大火,去年的就不談了,光是今年就有4月4日屏東塑膠廢棄場大火;4月2日淡水塑膠工廠大火;3月29日臺東清潔隊回收車火燒車;3月30日臺南關廟回收場大火;3月14日桃園會稽垃圾掩埋場大火;3月13日土城回收場大火;2月23日八里回收場大火,造成大嵌國小24日停課一日;2月24日嘉義市環保局資源回收場大火,連忙緊急疏散,要民眾關閉門窗,外出戴口罩;2月2日高雄鳥松區回收場大火,這屬於高雄市環保局管理的回收場;1月22日臺中資源回收場大火;1月17日苗栗縣造橋鄉資源回收場大火,不幸造成一死;1月15日苗栗竹南鎮塑膠廠大火!每個月都發生資源回收場或掩埋場大火,請署長說明一下,這會產生哪些有害物質?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環保署張署長說明。
發言片段: 2
張署長子敬:委員好。可能產生一些空氣污染的污染物。
發言片段: 3
林委員為洲:所以戴奧辛什麼的都有可能?
發言片段: 4
張署長子敬:要看燒的是什麼。
發言片段: 5
林委員為洲:對,大家都知道資源回收場塑膠類的東西最多了。對此有沒有什麼管理機制?你們是管理這些資源回收場的,請問有無稽核機制?多久稽核一次、檢查一次?有沒有防火演練?有沒有?
發言片段: 6
張署長子敬:有,跟委員報告……
發言片段: 7
林委員為洲:既然有,那就提報告過來,不然每個月一直發生、一直發生……
發言片段: 8
張署長子敬:這幾年我們一直在加強這部分。
發言片段: 9
林委員為洲:你知道情形有多嚴重嗎?平均下來每個月都好幾次!大火燃燒所產生的污染是最嚴重的,因為沒有經過設備,譬如集塵、集灰設備,所以污染比火力發電廠或焚化爐更嚴重!焚化爐或火力發電廠至少還有一些設施處理,可以減少有害物質產生,也會蒐集煙塵做處理,但回收場的大火完全沒經過處理!
我再請教,到底你們是怎麼稽核的?為什麼會一直發生大火?又是怎麼做演練?還是非法的太多?當中有多少非法?多少合法?這個你們要提報告給我,數目也要給我,告訴我你們如何做稽核?如何做防災演練?把報告給我!
我要強調一點,這種每個月到處發生的大火,所造成的空氣污染是最嚴重的!因為都是沒有經過管制與設施所控制、所散發出的有害物質!這些發生大火的都是營利機構,當然,一般民間很難避免會有意外,問題是這些都是營利機構,一旦發生大火有無罰則可罰?所排出的污染物難道就這樣隨他去嗎?有何罰則?
發言片段: 10
張署長子敬:依照空氣污染防制法規定,應做適當防制而未能做適當防制,當然是有……
發言片段: 11
林委員為洲:所以重點來了,你們平常到底有沒有在稽核?有沒有設置適當的防災設備或防災演練?其堆置方式是否符合規定?這些就是重點!如果平常沒有稽核,任由業者隨便放,當然很容易發生火災!有害物質是一個問題,且所散發出的物質絕對比焚化爐、比火力發電更有害,因為毫無防制設施可言!臺灣很多有害物質恐怕就是常常從這種火燒之後排放出來的!
請教署長,這些碳排算誰的?現在不都在計算碳排?所有的營利機構,舉凡管制得到的煙囪都要計算碳排,將來再據此課徵碳費,所以是要付代價的,請問回收場一直燒,東西就這樣燒掉了,請問碳費算誰的?要不要課徵碳費?有這個機制嗎?
發言片段: 12
張署長子敬:目前沒有這個機制……
發言片段: 13
林委員為洲:所以放把火燒了最快!
發言片段: 14
張署長子敬:因為是回收收購來的,所以不會故意燒;至於是否有管理照顧好?這確實是我們要加強的。
發言片段: 15
林委員為洲:所以你們到底有沒有在做稽核機制與防災演練?為什麼會一直發生?而且越來越多,沒有減少的趨勢?今年才到4月,我剛剛就念了十幾二十幾起!你就放著任其火燒,而且是一直燒?請提供報告給我,也給所有委員,到底你們要怎麼管制?你們到底是怎麼管的?處罰機制為何?這些請以書面報告向大家說明。
其次,請教署長,有八成國人不知道2050國家淨零轉型路徑,足見環境教育需要檢討!根據臺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所公布的2022年第五屆能源轉型民意調查顯示,有68.3%的人不知道2050溫室氣體減量的目標,可見大家都搞不清楚!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之後又做了一次調查,居然有高達80.7%不知道!顯見環境教育越做越倒退,同樣的機構所做的民意調查,半年前做有百分之六十八點多的人不知道淨零路徑與2050目標為何,搞不清楚,也聽不懂;去年8月又做一次,變成百分之八十幾的人不知道!請問你們的環境教育到底在做什麼?你們的組織法是要改為環境資源部,還是什麼部?叫什麼名字?
發言片段: 16
張署長子敬:環境部。
發言片段: 17
林委員為洲:環境部?要增加人,增加預算,問題是你們這段時間很多政策根本沒有落實!雖然有環境教育,但民眾完全不知道,還越做越倒退!署長要說明一下嗎?
發言片段: 18
張署長子敬:對2050淨零排放的項目,我們確實需要繼續加強宣導。以前有講到氣候變遷、節能減碳,但目前所提出的目標跟時間……
發言片段: 19
林委員為洲:你知道這是需要全民共識……
發言片段: 20
張署長子敬:是,所以我們會……
發言片段: 21
林委員為洲:這個是國家重大政策,而且是要跟國際接軌的國家重大政策。
發言片段: 22
張署長子敬:我們會加強努力來做。
發言片段: 23
林委員為洲:而且也定出目標了,就是要做到位,民眾都應該了解,包括中小企業、民眾都應該知道國家的政策跟它的時程、路徑,都要清楚才有辦法做。譬如5年後要做到什麼程度,10年後要做到什麼程度,2050要做到淨零碳排,連這個最基本的時程都不知道,你說可能達到目標嗎?
好,這部分請你們提供書面報告,說明目前這些環境教育,不管是對民眾或對企業做了哪一些、要怎麼改善?因為顯然從3月的調查看起來有百分之六十八點多的人不知道,結果8月再調查卻有百分之八十幾的人不知道,根本講不出內容,所以你們做的成效很差。針對現在的環境教育如何對企業及民眾宣導,以及將來你們又有什麼樣的改善計畫,請提供書面給本席,也給所有的委員。多久?包括前面那個報告跟這個報告,兩個禮拜?
發言片段: 24
張署長子敬:好。
發言片段: 25
林委員為洲:兩個禮拜內提供給本席,謝謝。
發言片段: 26
張署長子敬:謝謝。
發言片段: 27
主席:請陳委員亭妃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102
meet_id 委員會-10-7-26-7
speakers ["邱泰源","王定宇","賴惠員","溫玉霞","蘇巧慧","洪申翰","王婉諭","莊競程","吳玉琴","張育美","徐志榮","林為洲","陳亭妃","黃秀芳","楊瓊瓔","陳椒華","陳瑩","楊曜","陳以信","吳欣盈"]
page_start 33
meetingDate ["2023-04-06"]
gazette_id 1123901
agenda_lcidc_ids ["1123901_00003"]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7會期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第7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審查委員王定宇等20人擬具「環境影響評估法增訂第十六條之二條文草案」案
agenda_id 1123901_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