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609

發言片段: 0
賴委員品妤:(11時49分)部長、署長早,因為時間有限,我就儘快切入主題。我想部長也知道本席非常關心今天這個議題,近年包含海外人口販運事件,其實之前的報導也有寫,我們萬里的鄉親就有人被騙出去,然後被營救回來。包含個資外洩事件、網路治理的亂象,這些問題真的都是越來越嚴重,我從去年中就一直持續在追蹤跟監督,雖然這些案件的樣態都非常不一樣,但是這幾種樣態衍生的問題大部分都與詐騙犯罪的行為有高度相關。
在我調查個資外洩事件的歷程中,其實國安局在我詢答的時候也認證了,衍生的詐騙行為已經成了嚴重的國際犯罪問題,而且林部長在2月視察刑事警察局的時候也公開說了,詐騙不只是治安問題,同時它更是一個國安問題。根據你們提供的資料,2022年的全般詐欺案總共有2萬9,509件,財損數到達73.3億元,這個數字遠遠超過過去5年的平均值,而且這個還是有報案的數據,實際的狀況一定更多嘛!因為可能很多民眾覺得我被詐騙了,比如說幾千元、幾百元,他根本沒有報案,自己摸摸鼻子就算了,顯見詐騙不但越趨嚴峻,也造成民眾很重大的財產損失。
當然我也知道政府對這件事情不是完全沒有反應,行政院在去年7月有核定「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綱領」,浩浩蕩蕩地成立「打詐國家隊」,宣稱「防詐騙、毀工具、擋金流、清集團」是終極目標,但是我必須很遺憾地說,從去年到現在已經10個月過去了,所謂的打詐國家隊也被社會質疑是不是淪為一場表演,為什麼?因為行政院看似將這麼多的部會納入共同打擊詐騙案件的體系,可是打詐國家隊的幕僚機關依然是由早在2016年就成立的任務編組─刑事警察局的打詐中心去負責。它有幾個嚴重的問題,第一個衍生的問題就是人力問題,截至3月中為止,打詐中心的人力其實只有15個人,而且因為是任務編組,這15個人還全部都是從各個單位臨時借調過來的,臨時借調的15個人。也就是說,口口聲聲說是國家隊,可是卻由一個早就成立的任務編組負責,我覺得這個不是打詐國家隊欸!我會覺得它是不是「打假球國家隊」?
再來,最諷刺的就是刑事局似乎自己也受不了了,我不知道你有沒有看到,他們在3月12日發布的新聞稿中,針對個資外洩衍生的詐騙事件,竟然公開指出已經函送7個部會(而且有列出這7個部會)共計上百家疑似外洩個資的電商,但是發動行政檢查要求改善者占少數、僅1成,而且近一年來均無裁罰的紀錄,對於罔顧資安之不肖電商業者並無約束力,迄今均未有具體作為。這真的是非常嚴厲的字眼啦!一個政府單位發布的新聞稿居然會指出其他部會沒有拘束力、沒有作為,這種事情真的是前所未見、聞所未聞,甚至是滑天下之大稽,刑事局的基層公務同仁不知道是受到多大的委屈,才會在公開的聲明稿去講出這件事情。尤其是作為一個附屬的四級機關,竟然還要這樣子促請其他二級部會繼續努力,我想一來是證明其他的部會沒有作為,二來也顯示出現在打詐國家隊的組織設計跟協調管考的機制有非常非常大的漏洞,所謂的國家隊根本還是刑事警察局「一個人的武林」。
針對這個部分,我想要問部長,雖然當初計畫是由國發會來訂定打詐國家隊的管考措施,但是本席追查之後,發現相關的進度在行政院治安會報會議中,其實還是常態地由警政署報告,那你身兼治安會報的執行長,作為打詐國家隊幕僚機關的首長,是不是能夠針對我剛剛的問題簡短地回應?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內政部林部長說明。
發言片段: 2
林部長右昌:賴委員好。好,這有幾點,第一點跟委員報告,我們不會讓刑事警察局寂寞,所以我一上任之後就非常重視這個事情,現在會議都是由我部長親自主持,然後在院長要開會之前,我與羅政委會分頭主持相關的幕僚會議,羅政委也協助整合相關的部會,目前已經把新設立的數發部也納入整個打詐的機制裡面。
我要強調一點,打詐國家隊不是只有政府機關,打詐國家隊未來要把民間的力量也納進來,所以包括你剛剛提到的電商或者是社群平台,甚至包括金融業者,未來都應該在這個打詐國家隊裡面,因為打詐不是警政署的事情而已,也不是內政部,而是整個政府的機關要動起來。剛剛委員特別提到的相關問題,我們在1.5的策略綱領裡面都已經有列進來,而且針對問題來做處理跟解決。
發言片段: 3
賴委員品妤:因為時間的問題,剛好部長也有回應到我幾個建議,本席在這裡具體地要求,第一個就是人力、人力、人力,人力就是一個最大的問題,所以一定要跟相關的單位,包含行政院人總去研商增補打詐中心的人力,因為沒有人力的話,講再多我們都很難做事。第二個是剛剛部長有講到數發部的角色,拜託要通盤檢討其他部會的角色跟主動性的服務,尤其是數發部,一直以來都被詬病嘛!宛如技術外包單位,沒有什麼角色,你們一定要把它拉進來,這點非常重要,因為面對日趨嚴峻的詐騙行為,跨部會的協調整合非常重要。第三個,現在打詐國家隊的召集人是政務委員,要儘速跟他去檢討現行的管考機制跟進度追蹤,去協調相關的問題。以上研議結果麻煩兩週內給我書面回復。
剩下一點時間,但是這個非常重要,我就簡短地講。我接下來要非常快速地跟部長及NCC的翁副主委討論,一樣是因為政府權責不清,造成一個非常嚴重沒有辦法根除的詐騙行為的問題。今天在內政部的報告中有提到,2022年發生數量前三名的詐欺樣態分別是假網路拍賣、投資詐欺及解除分期付款詐欺,我自己有進一步去調資料,發現位居第一的假網路拍賣其實這幾年的數字都是維持在差不多的狀況,第二名的投資詐欺則是在2021年首度超越解除分期付款詐欺,而且是持續地在成長。也就是說,綜觀這兩種詐騙樣態的成長狀況,顯示出它跟數位科技進步以及網路社群平台的興盛有高度相關。
我簡單地講,在投資詐欺的樣態中,一來是有很多詐騙集團利用社群平台去投遞詐騙的資訊,二來是近期發生很多名人名號遭到盜用於投資詐欺的狀況,接下來本席要說的第三種型態更是防不勝防,而且我覺得是你們還沒有回應到的,很嚴重,就是不肖人士盜用民眾的社群帳號,例如說Telegram、Twitter、LINE、Facebook,藉此企圖去取得盜用帳號民眾親友的信任。這些樣態都跟社群平台的管理及治理有高度相關,但是一來在臺灣沒有明確的主管機關,二來有許多平台的業者甚至根本沒有在臺灣落地,所以常常導致民眾投訴無門,造成金錢財產或是社群資本,甚至是個人社交名譽不可逆的損失。
我知道金管會在3月9日有邀集Google、Meta等公司討論,但是目前這個防堵詐騙廣告或社群的機制是偏向政府提出舉報,然後兩個平台配合下架,其實並沒有讓民眾直接聯繫的機制,這個時間一拖延就會造成損失。如果沒有涉及詐騙,純粹是盜用帳號,這樣的搶救跟處理樣態其實都沒有被明確討論到,所以在這裡我有幾個明確的要求,副主委,NCC在打詐國家隊中主要負責的是堵詐,也即將要設立網際網路傳播治理處,陳耀祥主委有公開承諾說將要跟各個網路社群平台業者建立多方利害關係人的定期溝通機制,請問你可不可以承諾將帳號被竊取的樣態以及民眾可以主動檢舉和回報的機制也納入跟網路平台業者的溝通事項?因為這個非常重要,現在都是隔著一層紗,其實民眾非常的無奈。再來,針對沒有在臺灣落地設立公司的Telegram、Twitter等各種社群平台,也邀集跨部會討論,然後去提出這個跨國的溝通機制跟計畫,可不可以做到?
發言片段: 4
主席:請通傳會翁副主任委員說明。
發言片段: 5
翁副主任委員柏宗:報告委員,所有數位平台之間要透過多方利害關係人的會議,針對網路的投資詐騙或者是名人的肖像被盜用,我們會把它提到數位平台的多方利害關係人去討論,如果有凝聚共識,它會有一個例示框架出來,儘速地來處理。
發言片段: 6
賴委員品妤:好,這個部分一個月內給我報告,前面的部分麻煩內政部兩週內給我報告,謝謝部長,謝謝副主委,謝謝主席。
發言片段: 7
主席:請陳委員玉珍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230
meet_id 委員會-10-7-15-9
speakers ["陳玉珍","李德維","羅美玲","游毓蘭","陳琬惠","鄭天財Sra Kacaw","伍麗華Saidhai‧Tahovecahe","張宏陸","莊瑞雄","黃世杰","王美惠","賴品妤","林文瑞","林德福","洪孟楷","王鴻薇","楊瓊瓔","邱顯智","劉世芳","邱志偉","湯蕙禎","張其祿","廖婉汝"]
page_start 161
meetingDate ["2023-04-10"]
gazette_id 1124101
agenda_lcidc_ids ["1124101_00003"]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7會期內政委員會第9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內政部部長、移民署署長、警政署署長、海巡署署長、法務部次長、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副 主任委員及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就「近來不法偷渡集團橫行、新興黑道幫派崛起及詐 騙案件猖獗,導致民心不安之各部會相關措施檢討與精進」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agenda_id 1124101_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