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785
發言片段: 0 |
---|
何委員志偉:(11時55分)次長午安!今年第76屆的世界衛生大會將在5月21日舉行,目前我們尚未收到邀請。據了解,每一次的拒絕確實都是因為中國的刻意拒絕!但現在國際情勢開始有所轉變,世界各國挺臺、支持臺灣的力道正在加強,尤其馬克宏事件之後,狀況與國際氛圍都不太一樣了!不管是各式各樣的選項與各式各樣的努力,外交部各位同仁都非常努力,我歸納出目前我們爭取和宣傳的方式大概有幾種:第一,友邦的提案;第二,組織致函我們;第三,影片宣傳或投書等等。可否請次長說明好讓國人知道,從過去到現在,特別是今年,我們得到的國際支持有哪些?在國際上面為我們發聲的有哪些?相挺我們的是哪些狀態?請次長跟國人更新一下消息。 |
發言片段: 1 |
主席:請外交部李次長說明。 |
發言片段: 2 |
李次長淳:感謝委員的垂詢。委員投影片標的是2023年,上面打了四個問號,但從外交部的角度,我想我們很有信心能跟委員及國人報告,我們今年在WHA參與的支持力道不會低於去年。 |
發言片段: 3 |
何委員志偉:對,但有沒有辦法把它量化提供給我們? |
發言片段: 4 |
李次長淳:舉個例子,就在上個禮拜,G7,世界上最重要的七個工業國家的外長,才做了一個共同的聲明,在這個聯合聲明裡面,其中非常具體的談到,他們要具體的支持臺灣有效參加WHA,以及WHO的各項技術討論,這大概是過去二、三週我們看到一個很明確的發展。至於向組織致函的部分,我們可以看到,其實從去年開始,在數量上就已經超過1,300了,按照過去12個月來的發展,我們其實很有信心這樣一個支持的力道,還有它的強度只會持續的增加。 |
發言片段: 5 |
何委員志偉:好的,我想您剛剛說到的,包含像G7的聯合聲明,這些組織致函等等的,都是我們可以極力爭取很solid、很紮實的東西,我想我們要繼續加油。當然,如果討論到相關經貿談判的部分,針對我國控告印度提高資通訊產品關稅一案,我們在WTO獲得勝訴,除了要表示恭喜之外,因為一路走來真的是很辛苦,但是剛剛我卻看到有一些其他的委員在質詢,甚至在譴責,或者是講一些似是而非的話。我想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第一階段的談判裡面總共有五個議題,我覺得有一點必須要跟大家講,我們必須讓國人理解,雙方在這裡面不需要涉及修法是因為相關法令的規則已經在那裡了,本來就有母法去參考,我們只是期待在談判之後能夠更快速的對接,降低彼此之間的成本,是不是由您再說一次為什麼不需要修法,以及它的好處是什麼? |
發言片段: 6 |
李次長淳:首先,其實我們大家都知道,臺美雙方在法制,特別是經貿法制的健全程度上,在世界上都算是先進的國家。 |
發言片段: 7 |
何委員志偉:是的。 |
發言片段: 8 |
李次長淳:但是我們雙方有很多法制,您剛才提到在適用的時候其實並沒有完全的對接…… |
發言片段: 9 |
何委員志偉:因為要修一個東西,可能全部都要通盤做調整。 |
發言片段: 10 |
李次長淳:沒錯。 |
發言片段: 11 |
何委員志偉:那個立法成本非常高,對不對? |
發言片段: 12 |
李次長淳:是,但是有很多的細節,譬如說文件格式的一致化,其實對貿易商來說,這個甚至比修法來得更關鍵。 |
發言片段: 13 |
何委員志偉:所以你看我們常常要報關,每次光是paperwork可能就要好久、好久、好久。 |
發言片段: 14 |
李次長淳:沒錯。 |
發言片段: 15 |
何委員志偉:特別是生鮮類的,特別是還需要冷藏的,有時候貨櫃放在那裡一擺就是一個月,那些都是成本,是不是由您再說一下我們會降低的行政成本、我們會降低的等待成本是哪一些貨品? |
發言片段: 16 |
李次長淳:我們以這一次已經完成初步協商的五個議題裡面為例,其中一個叫貿易便捷化的議題來看,就是最明顯的,因為它裡面談到了很多,就是如同剛才講的,大家覺得沒有到修法的程度,好像似乎不是很重要,但是如果我們從貿易實務來看的話,它其實才是真正有效解決貿易成本的問題,我們剛剛提到…… |
發言片段: 17 |
何委員志偉:你要不要舉幾個例子,讓國人能夠快速理解。 |
發言片段: 18 |
李次長淳:例如文件的格式,特別是電子文件的交換,所以我們可以預先用電子化的方式來進行報關,還有美國有一個特別的制度叫AEO,就是優質的…… |
發言片段: 19 |
何委員志偉:因為國人很多時候已經進行所謂的電子報關了,未來它的進度跟推進速度會壓縮到更短嘛,對不對? |
發言片段: 20 |
李次長淳:是,沒有錯,尤其是生鮮或是易腐敗的食品,我們臺美也有做一些特別的安排,譬如說,它可以預先通關,然後再來補文件,或者壓縮整個報關的時間,雙方報關的效率都會明顯的提升。 |
發言片段: 21 |
何委員志偉:是的,而且去年美國已意識到他們有塞港的問題嘛,這些問題其實是全面去解決。 |
第二個部分再請教一下,這一次我們看到中國將對臺灣進行所謂貿易壁壘的調查,這件事某個邏輯很有趣,因為過去中國長期把臺灣的貿易或臺灣整體的問題當成是它內政、內部的問題,某個邏輯來講,您怎麼看它這一次用體制內的手段來處理,你認為它背後的目的是什麼? |
發言片段: 22 |
李次長淳:這一次它是透過它在WTO的代表團通知我們的WTO代表團,至少目前為止,我看到的訊息,就是反映出中方認為這是因為臺灣沒有落實WTO的承諾,所以這是一個WTO問題,所以才由中國駐WTO代表團,然後以我們駐WTO代表團為對象來進行通知。我們也回應說,我們願意在WTO體系下,雙方進行諮商。 |
發言片段: 23 |
何委員志偉:我就教一下,依照正常一般的時程,這樣子的調查會是多久呢?剛剛好像沒有太多著墨的地方。 |
發言片段: 24 |
李次長淳:按照中國的調查程序,其內部規定是四到六個月。 |
發言片段: 25 |
何委員志偉:四到六個月? |
發言片段: 26 |
李次長淳:對,它最長最長會到明年的1月12日完成調查。 |
發言片段: 27 |
何委員志偉:在這個過程當中,時間長達四到六個月,因為我們很清楚臺灣跟中國分明就是互不隸屬的關係,但是臺灣又是全世界認知作戰或外國介選最嚴重的國度之一,我們必須要問,關於這個調查,您剛剛說時間是四到六個月,算一算離總統大選非常的接近喔。 |
發言片段: 28 |
李次長淳:對,靠近。 |
發言片段: 29 |
何委員志偉:算一算,因為離總統大選非常接近,這四到六個月的調查過程當中,它會階段性的釋放哪些消息?你可能可以預測到,如果帶著敵意,特別又有介選的目的存在的話,會發生哪些事情?可能的assumption、可能發生的威脅。 |
發言片段: 30 |
李次長淳:按照中方過去的作法,確實這些可能性都是存在的,不過我想就事論事回到本案來看,中國現在啟動這個調查程序,按照過去WTO很多的判決,這個調查程序未來還是要回到WTO的程序裡面,譬如說它要提告,或是要跟臺灣進行雙邊諮商來解決這個貿易爭端,所以中方其實是沒有地位跟權利單方的、片面的去解決任何它認定的所謂貿易糾紛。 |
發言片段: 31 |
何委員志偉:是的,所以我說這又是認知作戰的可能嘛,它可能在過程當中一有進度就隨便對外發言,甚至介入我們的大選,我覺得這一塊可能要非常非常的小心。 |
發言片段: 32 |
李次長淳:是,我們有一定會適時的反應、說明…… |
發言片段: 33 |
何委員志偉:而且我的認知是,隨時有任何的進度即將發生前,我們一定一定要隨時把它盯好,好不好? |
發言片段: 34 |
李次長淳:沒問題。 |
發言片段: 35 |
何委員志偉:而且我們要產出一個對策,因為我今天特別提醒這個調查背後一定有它的目的,至於時間點的部分,您剛剛講到四到六個月,太巧了、太巧了。我再說一次,在國際上面,特別在外交的邏輯裡面,很多時候,大部分都是意內而非意外啦。以上,謝謝。 |
發言片段: 36 |
李次長淳:是,我們會密切觀察。 |
發言片段: 37 |
何委員志偉:我們已經先預測到會發生這個問題了,好不好?謝謝。感謝主席跟各位同仁。 |
發言片段: 38 |
主席:請羅委員致政發言。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136 |
---|---|
meet_id | 委員會-10-7-35-12 |
speakers | ["江啟臣","林昶佐","邱臣遠","劉世芳","林靜儀","趙天麟","陳以信","吳斯懷","王定宇","陳椒華","游毓蘭","賴香伶","邱顯智","王鴻薇","賴士葆","張其祿","何志偉","羅致政","蔡適應","邱志偉","廖婉汝","馬文君","陳明文","吳欣盈","楊瓊瓔"] |
page_start | 73 |
meetingDate | ["2023-04-20"] |
gazette_id | 1124302 |
agenda_lcidc_ids | ["1124302_00003"]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7會期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第12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邀請外交部部長、經濟部次長、衛生福利部次長、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副署長、行政院經貿談判辦 公室副總談判代表報告「近年參與國際組織及推動經貿外交之成果與未來策進作為」,併請內政 部警政署、交通部列席,並備質詢 |
agenda_id | 1124302_00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