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72
發言片段: 0 |
---|
林委員岱樺:(9時14分)本席今天討論的重點是由地緣政治探討戰時災害復原之電力韌性,民眾理想的政府是預防問題的政府。簡報上「駭客任務上場?」這篇新聞借鏡國外對於地緣政治如何處理,在前年年底11月時,美國自己就國防的角度提到中國電磁脈衝武器可以導致九成美國人死亡,為什麼?因為美國很容易受到電磁脈衝武器EMP的攻擊。中國確實已經擁有超級電磁脈衝武器,並在今年夏天測試一種新型高超音速滑翔飛行器,所以簡單講,以前導彈是放核能,現在導彈不是放核能,而是放電磁脈衝武器,所以這種高超音速飛行器附屬的電磁脈衝武器可以導致美國長期停電。美國又是寒帶國家,所以受電磁脈衝攻擊會影響到長達一年的停電、導致90%的美國人口死亡,這是他們的報導,也是一個研究。 |
本席也關心電磁脈衝這個議題,在2020年我也參加了一場論壇,講到的就是對國內重大關鍵基礎設施,因應有關電磁脈衝攻擊,如何維護國土安全之議題,感謝台電也有派員出席。在此,我國的能源事業關鍵設施防護及修復量能儲備,既然講到電力韌性,我們就參考。其他部會有沒有重視?有,在去年數位發展部業務報告中就提到「戰時災害復原」這個名詞,數發部講的是網路資通訊服務的災害復原,對應於今天主題聚焦在電力網路的防護,當然有一定程度的意義。 |
台電自己也知道臺灣的電力網路是獨立組網且電廠與電網集中化發展,也就是說關鍵節點(超高壓電力線及電廠)很容易成為攻擊重點,我們的電廠集中且大型化、電網三條主幹線南北融通而形成的龍潭、中寮跟龍崎這三大超高壓變電所。我們回顧921的地震,地震之後中寮主幹線的超高壓電力線就有一組壞掉了,導致電廠的損害,也導致在921地震之後,中北部整個大停電。有鑑於此,行政院在去年3月修訂國家關鍵基礎設施安全防護指導綱要,明確講到主管機關要督導關鍵基礎設施進行風險評估、排列防護優先次序、管考並審核設施制定,感謝政府的重視,但是相關主管機關要負責督導這些事情。 |
現在台電管制仍以各主要發電廠與核心電網安全為主,本席要提醒,隨著綠能供電的比例提高,民營電廠勢必形成不同的管理需求。我們在2050年的綠能發電要達到60%以上的發電比率,原本如果集中電廠只要養護一座電廠,若事件發生之後,比如本席要再次提醒的,若電磁脈衝波攻擊本國,台電要面對的不是一個台電的主廠而已,而是上百座不同性質的綠電電廠,我們如何調配、規劃及管理就有不同的樣態。所以本席在這邊提醒經濟部應以國家能源角度,針對公、私能源事業主要能源基礎設施,及相對應災害發生後復原量能進行盤點,當然包括修復時間、設備、人員及備品,尤其是私立的民營電廠所提供的電力發電。 |
其實我也要給台電鼓掌一下,也要感謝部長,因為你們的重視,編列了10年5,645億臺幣,台電於去年11月宣布宣布強化電網韌性建設計畫,以力求分散、持續穩固、加強防衛為三大主軸,這是非常正確,本席非常認同的一個方向。你們有這五項的實行計畫:電廠直供園區、綠能分散供電、樞紐節點分群、增加配送節電、精進區域調度,但本席認為在加強防衛這個項目,你們就付之闕如了,在地緣政治的考量當中,對電磁脈衝的因應,這次應該要再投入,本席提醒你們應該再投入具體的規畫。 |
隨著淨零碳排政策的推動,綠能供電是朝向分散化、多樣化進行,目前有這三個問題:第一個,綠電分散供電,但饋電線路容量的擴增速率能否滿足偏鄉區域綠能的併網需求?第二個問題,綠能的技術開始非常的多元化了,若遇大範圍突發的事件,如地震、天災等,是否有足夠的動員量能來復原?第三個,現有的民營綠能電廠僅有規劃突波吸收(類似雷擊)這樣的機制,但是面對EMP(電磁脈衝波)攻擊事件的時候,必然形成嚴重的災損。在國家綠能配比逐漸提高的階段,如何規避大範圍、多樣態的災損問題是目前我們缺乏規劃的,所以本席要再次提醒,務必考量我國特殊的地緣政治因素。這是目前本席盤點出來,綠能供電朝向分散化、多樣化所應該思考的幾個面向。 |
另外再提醒今天要討論的另外一個子題,感謝工研院提供本席臺灣儲能產業供應鏈的資料,這邊的重點是在儲能產業當中,對於尖峰時段的高電力需求樣態,如何有彈性地支援系統?我們來看看儲能,在我們國家的儲能系統當中,依照簡報的這張圖,從左到右,左邊我們要有這個儲能系統產品的整合,它有能源管理的軟體(EMS),它有功率調節的系統(PCS),它有電源管理系統(BMS),之後到了整合商進行儲能系統的產品整合,這整個來講,除了電源管理系統,尤其是電池,我們還沒有辦法國產化之外,其他全部我們都可以國產化了。本國這樣子的一個電池機動的儲能櫃有什麼特色?能量密度高、輕量化載重、安全性高、20呎的貨櫃就可以儲2.5MW、40呎的貨櫃就可以儲5MW、壽命可長達10到15年。目前台電在規劃的是1,000MW的儲能裝置,其中160MW由台電自建,其餘全部釋出給業者。同時,被列在用電大戶條款及因應國際RE100的這些大型的製造廠,也都有自建再生能源儲能系統的需求,所以光是臺灣本地的儲能商機,就足夠臺灣儲能相關業者來發展,所以如何策略性扶植本國業者,經濟部是責無旁貸的。 |
為什麼本席在這邊主張,也希望政府重視、投入、支持?為什麼要有這個機動性的儲能櫃?我們來看到底尖峰發電的成本是多少?簡報上的第1項到第7項雖然寫了一長串,但這1到7項都是你們台電所提供的,是我要求你們給我的資料。包括離岸風場的商轉規模、年發電量預估度數、離岸風場開發費用、預估的躉購費用,以及你們對於離岸風電補貼的總金額,現在算到淨尖峰能力,你們算出來是6%,這是你們的數據,還有淨尖峰能力的年發電總量。這是本席辦公室算出來的,到底每度的單位淨尖峰發電量補貼是多少?每度是13.41元,這個數字我們先把它記起來。我要釐清第二個觀念,也就是上週,我相信台電的熱門關鍵字叫做「需量競價」,需量競價就是以電費折扣作為誘因,誘使用電大戶在特定時間內減少使用電量。由需量競價降低用電尖峰的使用需求量,媒體報導指出每度是10元。簡單講,就是要你們這些用電大戶不要用電,但是我補貼你1度10元。現在再回到剛才本席所算的淨尖峰發電補貼,它是在尖峰的時候,再多增加電量,這樣的概念是淨尖峰發電。增加的電量,我當然也算出了這個補貼,你們這樣每度補貼多少錢?13.41元,所以真的在尖峰發電的發電量是每度13.41元,這才是你們的實際成本,可是你們沒有算出來,也沒有去想到淨尖峰發電,你們用需量競價的部分其實是補貼10元,所以多了三點多元,由誰吸收了?當然是台電,只是你們沒有算。 |
再來,也因為淨尖峰的成本那麼高,我也可以算出貨櫃儲能的成本,我先講這個機動性的儲能貨櫃,它的好處在那裡?目前儲能設施若要單獨設置,依照你們的規定,一定要在經濟部編定的工業區內設置,若能利用機動運送的特性,裝滿儲能的小型貨櫃,也就是剛才講的─20呎貨櫃,可以儲能2.5MW,40呎的貨櫃可以儲能5MW,而且它的壽命可以有10到15年,這樣子的小型貨櫃於饋配電容量不足的綠電場完成充電之後,採點對點的運作方式,到各編定工業區,我講的是到饋電線路的熱點工業區內去做釋電,降低電網改善的作業壓力與期程。我舉兩個案例,目前在澎湖的電是多的,是大量的,可是它的問題是沒有辦法併網運到本島;另外東部的地熱,也因為地處偏僻及饋線的問題,導致它沒有辦法併網運到西部,所以今天如果能夠讓多餘的電運送到電力需求尖峰及需要的熱點來,而且是饋電線路熱點,這樣的話就可以解決問題了。 |
那利用貨櫃儲能的成本有沒有比較低?剛才離岸風電的躉購每度是4.5元,儲能成本每度是6元,所以整個離岸風電的發電跟儲能,預估建置成本是10.5元。 |
發言片段: 1 |
主席:林委員,你已經超過5分鐘了,沒有問完的,是不是就提書面? |
發言片段: 2 |
林委員岱樺:若技術可行,應可以每度10.5元的優惠價格在尖峰放電的綠電當中來做收購,而且這也比淨尖峰時候的補貼費率─每度13.41元還便宜,所以既可大幅擴增淨尖峰的供電量,並提高綠電成為基載供電的可行性,而不是一個不穩定的電量來源。 |
今天本席的兩個重點,第一個,針對電磁脈衝的因應,我們的基礎建設、電力韌性有沒有規劃?第二個,針對尖峰當中的彈性運用,可不可以積極地導入機動性的儲能貨櫃?所以這邊我有幾個建言,第一個,請經濟部能源局建立全國一致性的民營電廠電磁脈衝防護規範,並研擬輔導方案,提升民營電廠抗EMP的能力,以降低EMP惡意攻擊造成國家電力供應危機,千萬不要認為它只是民營電廠,本席認為這是國安問題。第二個,台電應該將民營綠能電廠增列於目前台電各區域災損復原能量的規畫內,因為我們的綠能占比到2050年會到60%,如果這60%都是民營電廠,你的災復能源沒有去規劃,那對國家當時的電力穩定會是一個很大的隱憂。第三個,請經濟部規範未來核准儲能案場的必要條件,除電池模組外,一律均採用國產品設備,來鏈結我國的產業發展政策。第四個,請經濟部能源局規劃機動儲能結合綠能發電的應用,作為饋電線路施作困難區域與國家尖峰電力來源的補充方案。部長,針對這次的建議,請你簡單回應一下。 |
發言片段: 3 |
主席:部長,請簡單說明,因為已經超過10分鐘了。 |
請經濟部王部長說明。 |
發言片段: 4 |
王部長美花:好,這個議題都滿大的,我們再詳細跟委員回報。每一個議題都需要比較細緻的規劃跟說明,我們會就…… |
發言片段: 5 |
主席:請再跟林委員報告。謝謝。 |
發言片段: 6 |
林委員岱樺:好,我們後續再討論。謝謝。 |
發言片段: 7 |
主席:請蘇委員治芬發言。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194 |
---|---|
meet_id | 委員會-10-7-19-15 |
speakers | ["呂玉玲","林岱樺","蘇治芬","廖國棟Sufin‧Siluko","陳亭妃","陳明文","孔文吉","邱議瑩","陳超明","賴瑞隆","邱志偉","吳怡玎","邱臣遠","洪申翰","游毓蘭","劉世芳","蔡易餘","洪孟楷","楊瓊瓔","陳椒華","翁重鈞","蘇震清","廖婉汝","賴香伶","林德福","江啟臣"] |
page_start | 133 |
meetingDate | ["2023-04-24"] |
gazette_id | 1124602 |
agenda_lcidc_ids | ["1124602_00007"]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7會期經濟委員會第15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邀請經濟部部長率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就「台電強化電網韌性相關計畫執行現狀、經費 編列與具體成效」進行報告,並備質詢 |
agenda_id | 1124602_00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