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394
發言片段: 0 |
---|
鄭委員麗文:(10時)謝謝主席。今天大家在關心原能會被降級的這件事情,全球首見!我剛剛看到副主委很認真地在幫這樣的降級辯護,但我還是覺得非常心寒跟悲哀,之前的主委謝曉星曾經說過,不能接受降級,連當二級機關都還不夠,希望原能會「至少」能像NCC一樣,不但是個獨立的單位,而且未來也不只是二級機關,還能爭取直接隸屬總統府,能設立成如同中央研究院那樣的層級,這當然不是前主委自己的大放厥辭,而是全世界的慣例。 |
放眼美國、日本和韓國,三者都是太平洋週邊且就位在我們旁邊的重要核能大國,包括中國大陸在內也是核能大國,他們都是採委員制,由總統或總理逕行任命,經國會認可的。因為總統制和內閣制不同,所以算是直屬領導人可直接向總統報告這麼高的等級,但今天臺灣完全反其道而行。過去臺灣成立原能(委)會多年,這個機關的年紀比我還大,在歷經臺灣幾番政黨輪替後,都能秉持一定的專業,剛剛我看到副主委對此也很引以為榮。原能會過去都扮演了非常專業的角色,所以對臺灣的輻射值、輻射污染或核能電廠的核安都做了非常嚴謹的把關,而且也都符合國際最高的標準。但今天為什麼被降級?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所謂「非核家園」的願景,在執政者的眼中,未來不會有核電廠,而且永遠都不會有,所以這種發電方式已經被結紮,也不會再生了,如此要原能會何用?給原能會這麼高的等級做什麼? |
剛剛講二級單位的獨立機關名額有限,但要先砍誰?誰可以被犧牲掉?所需的獨立機關恐怕還不只三、四個,為什麼不是因應整個世界的局勢,而是把原能會降級?我剛剛之所以覺得很悲哀,因為那不就是想斬草除根、趕盡殺絕嗎?就跟當時民進黨趁月黑風高,趕快把核四的燃料棒運走的心態一樣,但這是非常短見的,也扼殺了臺灣原能安全和原能人才培育,是非常粗暴、無知且反智的做法。 |
今天大家在這邊捍衛,不能接受原能會被降級,而身為原能會的你們似乎也只能雙手一攤,接受自己悲慘的命運。我剛剛講了,科學是日新月異,經過多次討論,包括中研院都不敢說不要做這方面的研究,就是因為未來的核能會有更多更新的發展,而且現在都已有重大的突破,很可能在幾年之內就可以達到商轉運用的程度。所以不管是小型的核電廠,還是過去10年前大家還覺得遙遙無期的核融合,面對日新月異的科技,我們卻把它當作洪水猛獸、妖魔鬼怪一般。 |
30年前的反核願景,在30年後顯得荒謬且無知,而我們卻無法隨著國際科技的腳步日新月異,甚至無法理性對話和討論。枉費臺灣有這麼高的知識與教育水準,還有這麼多世界一流的人才,可是你們的聲音卻完全無法在臺灣的政策討論中被重視。不要講今天核能科技日新月異,我剛剛就開宗明義地講了,我們的周邊國家各個都是核能大國,甚至都有核能武器,美國有、中國有,連北韓也有,我們的核能安全並不是只要求4個核電廠都除役就沒事了,怎能如此井底之蛙呢?這不啻是坐井觀天、可笑至極! |
這次日本輻射污染水對太平洋生態的衝擊引起所有太平洋國家的高度關切,但今天原能會能怎麼樣?居然要把這個責任推給外交部!但這就是今天原能會為什麼要繼續存在的原因。不只是日本,我剛剛已經講了,南韓、北韓、中國大陸、美國各個都是核能大國,甚至還都有核子武器,難道臺灣的原能會就只管臺灣島內的陸地而已嗎?任何一個國家發生核能災難,我們馬上就首當其衝,要是他們沒處理好,我們也會首當其衝。 |
我剛剛已經講了,有必要把核子科技在臺灣斬草除根、趕盡殺絕嗎?真是笑死人了!臺灣就是個這麼無知的地方嗎?一個完全無法討論科學的地方嗎?一個實施錯誤的政策,全以意識形態掛帥,沒有人能喊煞車,也沒有人能喊卡的地方嗎?即使擁有非常高的學歷,只要碰到政治就統統往旁邊站,只剩下意識形態掛帥,導致臺灣如此嚴重的倒退和虛耗,試問以後這些相關科系是不是都要關門了呢?還是要讓我們培養的人才去美國、日本、南韓或大陸,因為臺灣不需要也用不到了嗎?連對核食,臺灣要如何說未來都不可能會再有核輻射的考慮?你們自己也講了,光是核廢料都還要處理幾十年,但若只是處理核廢料的話,難怪民進黨會覺得降成三級機關就已經不錯了,但我們是萬萬無法接受,且也感到非常悲哀與可笑的,謝謝。 |
發言片段: 1 |
主席:請原能會劉副主任委員說明。 |
發言片段: 2 |
劉副主任委員文忠:謝謝委員指教。 |
發言片段: 3 |
主席:請吳委員思瑤發言。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306 |
---|---|
meet_id | 聯席會議-10-7-36,22-1 |
speakers | ["劉建國","曾銘宗","鄭正鈐","萬美玲","陳秀寳","鄭運鵬","賴香伶","吳怡玎","鄭麗文","吳思瑤","湯蕙禎","林思銘","林宜瑾","陳靜敏","張其祿","陳培瑜","林淑芬","張廖萬堅","范雲","江永昌","王鴻薇","陳椒華","黃國書","楊瓊瓔","吳琪銘","謝衣鳯"] |
page_start | 123 |
meetingDate | ["2023-04-24"] |
gazette_id | 1124502 |
agenda_lcidc_ids | ["1124502_00004"]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7會期司法及法制、教育及文化兩委員會第1次聯席會議紀錄 |
content | 一、併案審查(一)行政院函請審議、(二)委員林宜瑾等20人、(三)委員黃國書等17人、(四)委員 吳思瑤等17人、(五)委員范雲等18人、(六)委員賴品妤等18人、(七)台灣民眾黨黨團及(八)委員 張廖萬堅等22人分別擬具「核能安全委員會組織法草案」案;二、併案審查 (一)行政院函請審 議、(二)委員林宜瑾等21人、(三)委員吳思瑤等17人、(四)委員范雲等18人、(五)委員賴品妤等 17人及(六)委員張廖萬堅等20人分別擬具「國家原子能科技研究院設置條例草案」案 |
agenda_id | 1124502_00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