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187

發言片段: 0
蘇委員巧慧:(9時17分)部長好。我們今天要討論長照政策,剛剛聽您的報告,我覺得這幾年衛福部真的做很多,包括從2016年不足50億預算,一直到今(2023)年已經將近650億了,照顧人數也從10萬擴大到你剛剛說的45萬,我真的覺得衛福部很辛苦,也把長照部分方方面面的擴大。我今天想要從比較高一點的層次來跟部長就教,剛剛您談到非常多細節,包括社工的點數等等,我想衛福部是專業的,我們都儘量支持,如果找到點的話,我們再說。可是,從整個長照量能來講,我最後的結論可能應該會是這個社會的照顧量能是國家非常重要的資源,所以我們要來講怎麼配置。
首先,第一個要跟部長請教,在照顧量能裡面,你覺得家庭看護工占比多少?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衛福部薛部長說明。
發言片段: 2
薛部長瑞元:委員好。以目前來看,如果是外籍家庭看護工,大概有20萬人。
發言片段: 3
蘇委員巧慧:有關衛福部掌理的部分,在我們這樣看起來,衛福部大部分是居家照護?
發言片段: 4
薛部長瑞元:居家、社區和……
發言片段: 5
蘇委員巧慧:等於長照照顧這個部分其實包含居服員、照服員等等,可是家庭看護工的督導主責機關是誰?
發言片段: 6
薛部長瑞元:是在勞動部。
發言片段: 7
蘇委員巧慧:在勞動部,所以反過來講,當其他部分都如同你剛剛報告的可以細到這樣的層次,包括提供服務的居服員等等,包括社工的點數,你都可以在這邊詳細報告,可是一比較下來,就我現在統計的狀況長照照顧服務員是9萬人,你剛剛回答家庭看護移工是20萬人,在這樣的狀況下,衛福部對家庭看護工的標準、提供的服務以及協助有哪些?衛福部可以說得出來嗎?
發言片段: 8
薛部長瑞元:委員的問題我分兩個部分回答。第一個部分就是家庭看護和長照照服員的工作性質不太一樣。
發言片段: 9
蘇委員巧慧:非常不一樣,因為時間等等都不一樣。
發言片段: 10
薛部長瑞元:他是全天候一對一的照顧。
發言片段: 11
蘇委員巧慧:是。
發言片段: 12
薛部長瑞元:這是最耗費人力的照顧。
發言片段: 13
蘇委員巧慧:我的調查看得出來,越嚴重的、越失能者,用家庭看護工的比例是越高的。
發言片段: 14
薛部長瑞元:有可能,如果在機構照顧的話,有些家庭不太能接受送到機構去。
發言片段: 15
蘇委員巧慧:對,這是社會文化的問題,我們的長輩大部分還是喜歡在家裡。
發言片段: 16
薛部長瑞元:但是如果一直這樣下去,我們的人力永遠都不夠。
發言片段: 17
蘇委員巧慧:沒有錯,部長看到的是現況。
發言片段: 18
薛部長瑞元:第二點要跟委員報告的是,家庭看護移工也可以用到某部分的……
發言片段: 19
蘇委員巧慧:喘息服務。
發言片段: 20
薛部長瑞元:對。
發言片段: 21
蘇委員巧慧:但是其實不好用,因為我們也用過,在臨時的狀況下,人並不好找,就算找到人來以後我還要重新跟對方講,家裡的阿嬤就是8點要吃藥、接著要拍背,到9點的時候要推出去,然後介紹阿嬤的習慣,像是他很喜歡某隻狗,不喜歡某隻貓,光是把這些講解完,就不知要耗掉多少喘息服務的時數,這才是現況,不是嗎?
發言片段: 22
薛部長瑞元:目前勞動部是規劃要讓家庭看護移工可以有定期休息的時間。
發言片段: 23
蘇委員巧慧:對,我完全同意,而且他們也需要。
發言片段: 24
薛部長瑞元:我們希望這樣的配套能夠跟長照2.0的喘息服務結合得更好,也就是在他休息的時候,民眾就固定找這一家,這樣在時間上會比較好安排。
發言片段: 25
蘇委員巧慧:好,但部長又講到了第二個問題,在這樣的狀況下,就要有一個通盤的督導機構,要瞭解需求端以及配送端,要兩邊都能掌握才能有所match對不對?所以你提到的就等於是一種仲介平台的概念,你同意未來就會是這樣的機制吧?
發言片段: 26
薛部長瑞元:性質還是不太一樣,像仲介的部分,衛福部大概就沒有能力處理。
發言片段: 27
蘇委員巧慧:這應該不是仲介,而是一個督導的轉銜機制。
發言片段: 28
薛部長瑞元:對,目前的長照也有類似的機制,像照專就是在評估,評估後對這個對象的管理就會經由這個給支付制度核定,以及後續的稽查。另外,我們還有一個A個管,就是在辦理委員講的……
發言片段: 29
蘇委員巧慧:應該是這樣,今天的質詢聽起來是比較亂一點,但我們在擬今天的題目時就發現長照的問題,經過抽絲剝繭之後,還是千頭萬緒,在社會文化和政府的量能以及社會端的需求中,三者是交替的,而且政府在提供服務,甚至是督導的時候就會分由兩個部會在做,一個是衛福部,但目前社會的另一個照顧大宗其實是家庭看護工,而督導他們的責任又落在勞動部身上,所以在這兩者當中要怎麼互相配合,讓國家都能督導到照護的量能,令其品質有一致的標準並符合社會文化的需求。
其實我也發現,就連我們自己有時候都沒有辦法提出完整的配套,這跟我們上次講到長照、健保的部分其實是有關係的。所以衛福部的責任真的很大,而且工作也真的很困難,我今天在這裡會謹就討論的部分,給衛福部的長照政策提供一個短、中、長期的建議。這個建議從社會面來看,第一、照護人力確實就是不足,尤其是在疫情之後,因為大量的家庭看護工就是現在的照護主力,但他們又以外籍人士為主,在疫情之下,外面的人沒有辦法進來,就有點像缺蛋之類的現象,所以當短期稀缺而有急需的時候,我們是不是能快速地補足照護量能的部分?上禮拜我們通過的就服法第五十八條,在某個程度上也是增加這個問題的解方之一。以上是短期的部分,不知部長是否認同這樣的修法?
發言片段: 30
薛部長瑞元:你講的是……
發言片段: 31
蘇委員巧慧:就服法第五十八條。
發言片段: 32
薛部長瑞元:你是指將3個月的等待期縮短嗎?
發言片段: 33
蘇委員巧慧:是啊!
發言片段: 34
薛部長瑞元:我很贊同。
發言片段: 35
蘇委員巧慧:那個修法就等同是在短期的部分要加速提升照護的量能,包括來臺看護工的國別或國籍等,我覺得這些都可以討論,所以第一點就是加速補足量能。而第二點就是部長剛剛所提的中間轉銜機制,我覺得政府對此就應該要介入,而且衛福部也應該要處理到家庭看護工。然而,就目前來看家庭看護工的部分,有點都是勞動部在處理,可是勞動部卻沒辦法做到像你們對長照居服員的品質管理那樣要求得這麼細緻,這是我覺得比較可惜的,尤其是剛剛也講到兩邊的需求跟供應要能夠對接,所以我覺得衛福部是一定要更大幅度地進入,把這個機制建構起來。至於第三個其實就是最長期,而我也覺得是最有道理,且衛福部也應該要繼續做的部分,譬如由國家建構優質的住宿型照護機構。
在配合國家社會住宅政策的時候,醫養專區是可以擴大量能去興建的,這部分我上次也跟你討論過,像這個禮拜后里就出現了全國第一件醫養專區,而新北市也提出很久了,可是衛福部和當地地方政府社會局似乎意見並不一致,畢竟新北有不同的狀況,所以這件事情到底是中央要積極一點,還是地方應該積極一點?如果地方不積極,全部由中央扛會不會又有縣市不公平的狀況?站在國家的立場,當然會有資源配置的問題,但我覺得這個計畫其實是最能解決社會文化中老有所終,讓民眾能終老在自己家的方式,但現在事實上又需要讓國家整體的照護資源進來。這個計畫就是讓社會住宅變成讓人可以在自己的家接受國家提供的醫養照護資源與長照資源而不用去長照機構,所以觀念不用轉換得那麼快。我覺得這會是個解方,當然這部分要花的時間可能會最長,所以我剛剛才會建議分成短、中、長期來做,我認為我們的長照政策其實可以做得更寬廣,這是我的建議,不曉得部長可不可以給我一個回應?
發言片段: 36
薛部長瑞元:委員提的短、中、長程規劃,我們是非常贊同。另外,委員還提到新北市的那個案子,不知道委員指的是不是三重的那個計畫?
發言片段: 37
蘇委員巧慧:我當然是講我所在的板橋、樹林這個地方啊!
發言片段: 38
薛部長瑞元:原來是樹林的那個。
發言片段: 39
蘇委員巧慧:對,當然是我們的樹林醫養專區,這個案子我講了3年。
發言片段: 40
薛部長瑞元:這個案子好像有在推動啊!
發言片段: 41
蘇委員巧慧:部長,我們在這裡不討論個案,但是你可以把個案的資料拿到我辦公室來討論,只是我認為這是一個值得國家全面推廣的政策,配合社會住宅的興建,建構醫養專區是我認為可以推動的。
發言片段: 42
薛部長瑞元:這個基地夠大,要做是OK的,但可能還要再跟營建署溝通,所以問題應該是卡在……
發言片段: 43
蘇委員巧慧:新北市就是要中央出全部的錢,就是這樣,謝謝部長
發言片段: 44
薛部長瑞元:謝謝。
發言片段: 45
主席:社會住宅要有醫養的設施,相信這應該是未來的趨勢。
請溫委員玉霞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558
meet_id 委員會-10-7-26-10
speakers ["吳玉琴","蘇巧慧","溫玉霞","洪申翰","莊競程","張育美","邱泰源","王婉諭","陳椒華","蔡培慧","邱顯智","鄭天財Sra Kacaw","林為洲","黃秀芳","陳靜敏","賴香伶","劉建國","張其祿","陳瑩","楊曜","廖婉汝","賴惠員","吳欣盈","楊瓊瓔"]
page_start 491
meetingDate ["2023-04-26"]
gazette_id 1124701
agenda_lcidc_ids ["1124701_00008"]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7會期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第10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衛生福利部就一、「長期照顧2.0政策整體實施現況」、二、「長照及身障機構就後疫情時 代之因應機制」、三、「改善社會福利服務採購之作為」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agenda_id 1124701_0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