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314

發言片段: 0
張廖委員萬堅:(9時53分)部長好。今天修公視法大概是要解決兩大核心問題,一個就是剛才講的董監事改選不管是誰執政都會面臨拖延的問題,第5屆和第7屆就是慘痛的例子,既然兩黨都有這樣的狀況,我們就應該看清楚當時的時空背景,我絕對誓死支持公共媒體保持它的公共性、多元化,但如果制度設計有問題,財源也有問題,卻不解決的話,公共化、多元性、自主性就會變成口號。
其實我和媒改社很多專家學者談過,他們認為除了這兩個議題之外,華視的問題也要解決,不能這樣拖下去。所以我是覺得,如果我們不趕快修法,真的會來不及。像昨天就有一則新聞,韓國總統尹錫悅訪問美國時去拜訪Netflix的執行長,結果人家宣布要投資韓國影視產業、內容產業、相關的影視音25億美金,相當於760億臺幣左右,等於是文化部3年半的總預算!看了以後就覺得,我們現在要修公視法,談到公共媒體的預算,部長在報告中提到日本NHK一年的預算是1,976億,英國BBC一年是1,835億,韓國KBS經費也有329億元,而我們的政府現在還停留在每年補助公視9億元,其實公視也是投入臺灣內容產業非常重要的公共媒體,但卻是這樣子杯水車薪,如果加上政府的專案補助及代執行客家台、台語台、國際影音台,明年的預算總共加起來也只有三十幾億元,請問部長有什麼看法?羨不羨慕?你新上任對文化預算有什麼想法?過去我們說要打造台流,人家韓流是讓美國的影音大亨大舉投資,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文化部史部長說明。
發言片段: 2
史部長哲:謝謝委員,我想這不是羨慕的問題,而是擔憂和危機的問題。剛剛委員講到Netflix的部分,精確來說,Netflix是invest 2.5 billion美金in K-content,也就是韓國K內容的概念,我們的擔憂在於臺灣能不能有屬於臺灣的T-content,甚至我們更擔憂未來臺灣T-content的T恐怕已經不是由臺灣所專屬,屆時是由哪一個國家所專屬,我想大家可能可以猜得到,這是我們刻不容緩要解決的問題。它是一個投資,而不是一項補助或……
發言片段: 3
張廖委員萬堅:當然是投資,它可以產生更大的效益。
發言片段: 4
史部長哲:坦白說,如果我們自己不投資自己、不建構好我們的基礎建設,那就不可能期待外國人來投資,我想這就是臺灣現在……
發言片段: 5
張廖委員萬堅:每年審查文化預算時,我都覺得我們的文化預算真的很少。
發言片段: 6
史部長哲:是。
發言片段: 7
張廖委員萬堅:剛才部長有回應我,那明年的文化預算還是這樣嗎?
發言片段: 8
史部長哲:這部分我們正在努力當中,我想大家都越來越重視所謂的臺灣內容。
發言片段: 9
張廖委員萬堅:與各國的公共媒體經費相比,我們真的是天生就營養不良,針對我們的法制,如何修法設計一些制度讓它的財政自主?坦白講,財政自主才能夠獨立自主,那真的是不容易,我們可以看到公視要籌措經費真的很不容易,因為受到公視法的嚴格限制。以現在的預算9億元來看,其實公視這二十多年來承擔了許多公共化製播的壓力和責任,它幾乎都是透過政府的補助及標案,包括國際影音系統、客家台、台語台都在執行,我們可以看到這幾年都是由公視代他們在執行去做他們的節目,以112年的預算來看,這樣加起來的經費也只有36億元。
我們現在要修法,從之前的12億元要每年減少到剩下6億元,後來到9億元就停住了,現在要把最低9億元的門檻拿掉,據本席所知,你們的版本就是要把它拿掉對不對?那有沒有一個最低的保障?
發言片段: 10
史部長哲:依照財政紀律法的規定,並不同意我們在個別的條例當中匡列經費。不過我想大家也知道既然要拿掉天花板,那我們一定是增加經費,而不可能是以減少經費的方式來拿掉天花板,這在邏輯上是矛盾的。
發言片段: 11
張廖委員萬堅:因為時間有限,所以我就簡單講,請問政府要捐助公共電視錢從哪裡來?
發言片段: 12
史部長哲:編列預算。
發言片段: 13
張廖委員萬堅:除了編列預算之外,我覺得還有一個可以考慮的做法,像英國、韓國、日本都有收視費,但我們的公視大概不太可能有收視費,也有學者說廣電基金有錢,可是我看每年的金額都很少。其實我曾經跟之前的部長講過,NCC每年拍頻譜的權利金都是一千多億元,可是我們只看到它補助業者進行硬體改善,當時我就質疑為什麼只有硬體改善而無內容產製?難道不應該從裡面取一部分投入臺灣的內容產製嗎?臺灣的內容產製投入真的太少了,韓流也不是一天造成的,他們也經過30年的時間,他們的政府投資了多少錢才讓內容產業發展起來,而我們投資了多少?請問部長的看法如何?執照費、頻譜費要不要去爭取?我覺得你們在這方面好像都非常消極。
發言片段: 14
史部長哲:我完全同意委員的看法,基本上,擁有頻道或通路者應該要投入頻道和通路上的內容產製。
發言片段: 15
張廖委員萬堅:講一個簡單的概念,5G的頻譜權利金這麼多,結果NCC把它繳回國庫,而國庫拿多少來投入內容產製?還不是只補助業者做一些硬體設備的改善。我們有好的硬體,臺灣的5G很綿密,結果播放的內容卻是中國、美國、歐洲、韓流的節目,這樣就是不平衡嘛!所以我希望部長在爭取明年的預算時能夠注意這一點。人家去投資韓流,其實韓流已經不是席捲臺灣,而是席捲全世界,打造台流並不是口號,就是要投入更多資源。
在修正公視法的同時,我們也希望華視的問題趕快解決。因為時間真的很有限,我們明天逐條審查的時候可以再來討論,包括華視的問題要怎麼解決?要不要修法編列經費給華視?當年華視併入公媒,整個股權都已經移轉給公視基金,它每年虧損,我們卻不能補助它,它明明捧著金飯碗,結果卻被形容是在要飯。這已經行之多年,很多媒改社的學者專家都認為這次沒有修正這部分有點可惜,當然我也知道要取得共識還有一點問題,由政府編列預算買回民股可能也有問題。像韓國的MBC也是公媒,它有95%都是靠廣告收入,它就是加以區隔啊!角色定位的問題其實都可以討論,我們在逐條審查時還可以討論。針對華視的部分,請問部長的看法怎麼樣?
發言片段: 16
史部長哲:華視的問題涉及很多面向,我想這也不必由我多說,因為我上任時間的關係,所以我們先致力於公視法的修法,我們先把核心的問題解決,這是第一點。其次,現實上華視的問題需要更多溝通及討論的時間……
發言片段: 17
張廖委員萬堅:已經討論很久了。
發言片段: 18
史部長哲:現在的問題是我們溝通討論的時間不足。
發言片段: 19
張廖委員萬堅:它每年都在虧損。
發言片段: 20
史部長哲:問題是以現在修法的進程來講,今天和明天幾乎已經是這個會期最後的時間了,現實上的會期時間確實不容許我們有多餘的時間去討論華視的問題。我承認華視的問題並非不需要解決,它的確是需要解決的問題,但恐怕不在這次修法的……
發言片段: 21
張廖委員萬堅:修正公視法很重要的問題就是看到美國投資韓流的例子,另外還有文化預算、公視法修法及其財政問題的解決,我覺得高門檻應該是要修正,我的版本就是三分之二,謝謝。
發言片段: 22
史部長哲:謝謝委員。
發言片段: 23
主席:請陳委員秀寳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364
meet_id 委員會-10-7-22-11
speakers ["范雲","曾銘宗","鄭正鈐","林思銘","李德維","張廖萬堅","陳以信","吳思瑤","陳秀寳","林宜瑾","黃國書","鄭麗文","陳靜敏","張其祿","陳培瑜","萬美玲","邱顯智","鄭天財Sra Kacaw","孔文吉","蘇巧慧","林楚茵"]
page_start 311
meetingDate ["2023-04-26"]
gazette_id 1124701
agenda_lcidc_ids ["1124701_00005"]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7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11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一、審查行政院函請審議「公共電視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案;二、審查委員陳秀寳等19人擬具 「公共電視法第十三條條文修正草案」案;三、審查委員何欣純等21人擬具「公共電視法部分條 文修正草案」案;四、審查委員江永昌等19人擬具「公共電視法第三條及第七條條文修正草案」 案;五、審查台灣民眾黨黨團擬具「公共電視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案;六、審查委員賴品妤等 21人擬具「公共電視法第七條條文修正草案」案;七、審查委員萬美玲等17人擬具「公共電視法 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案;八、審查委員游毓蘭等17人擬具「公共電視法第三條、第七條及第八條 條文修正草案」案;九、審查委員莊瑞雄等16人擬具「公共電視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案;十、 審查委員鄭麗文等16人擬具「公共電視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案;十一、審查委員魯明哲等18人 擬具「公共電視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案;十二、審查委員林宜瑾等17人擬具「公共電視法部分 條文修正草案」案;十三、審查委員范雲等 16 人擬具「公共電視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案;十 四、審查委員吳思瑤等17人擬具「公共電視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案;十五、審查委員陳培瑜等 19人擬具「公共電視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案;十六、審查委員張廖萬堅等23人擬具「公共電視 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案
agenda_id 1124701_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