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127
發言片段: 0 |
---|
林委員昶佐:(9時48分)部長早,這幾天我和部內同仁也一直在追蹤,我們的友邦—瓜地馬拉總統賈麥岱來臺灣時的致辭,這個問題有幾個不一樣的層次,一開始我們認為是翻譯的問題,因為他講的是「瓜地馬拉維持一貫不變的立場,支持承認臺灣為一個獨立的國家,而且是唯一且真正的國家」。當然這個語意看起來也滿奇怪,我聽完後也有馬上詢問會說西班牙話的人到底是什麼意思,連外國人聽起來也覺得有點怪怪的,因為全世界的國家很多,所以臺灣並不會是「唯一且真正的國家」。然後我跟他講但是現場翻譯成「唯一且真正的中國」,所以他也在想是否原本講稿是這樣寫,但他讀的時候才覺得怪怪的,因為臺灣就不是中國,所以連他自己也讀不出來。因此這有很多不同層次的解讀,到底這個問題是怎麼發生的,我也和部內同仁來回討論了一下,得到的消息從第一時間到現在,其實有不太一樣的版本,然而部長現在已經算是全盤瞭解狀況,請部長先說明一下。 |
發言片段: 1 |
主席:請外交部吳部長說明。 |
發言片段: 2 |
吳部長釗燮:謝謝委員提到這個問題,這個事情我就把來龍去脈跟發生的經過,向委員做一個簡要的說明。那一天我們聽到的這個話,我們部內很多懂西班牙文的同仁,他們聽到的和所呈現出來的翻譯是有不一致的地方,因此我們就再聽錄音,也去跟對方要他的講稿,的確發現他是照講稿念,這跟翻譯出來不一樣的地方,我們也去尋求是不是做簡單的澄清,要忠於你所發表的國會演說,他說好,所以我們就對外面做一個很簡單的說明。 |
發言片段: 3 |
林委員昶佐:其實我說這可大可小,比較小的部分,就是因為現在訪賓很多,我們沒辦法每個部分都很細膩,都去確定是什麼意思,包括有時候是我們部內的人要翻譯,有時候是立法院裡也有人可以幫忙翻譯、幫忙做字卡,所以有很多行政流程的關卡,究竟是哪一個部分有差錯,我們不知道。當然在未來我們可以看要如何拿捏,因為這是攸關國家定位最重要的部分,其他比如他來臺灣呈現友誼的部分,我們就不用看得很仔細,但是有關我們的國家定位、國際定位,和我們的外交政策有關係的,這個部分我們可能要把關一下。包括外交部及其他部門,也包括立法院等有可能接待訪賓的部門,你們都要溝通一下,讓他們知道我們比較重視的是什麼,然後也不要造成一些誤解。 |
第二,我知道有一種說法,總統本來的講稿是依照過去的想法來寫的,但現場唸出來的時候,突然發現裡面怎麼會寫臺灣才是真正的中國,這樣的話,他自己可能也說不出來。若是如此,因為我們在委員會聊過很多次,其實自李登輝時代到現在,我們臺灣就顯少主張我們就是全世界唯一、真正的中國,這是以前黨國時代的意識型態,所以到後來我們都是說在臺北的政府就是代表臺灣2,300萬人,民主政府就是代表投票選它的人,並不會去代表別人。總之,這個主張是我們一貫而且長期的立場,若是有邦交國還是以過去黨國意識型態之下的外交政策來看,甚至還分不清楚的時候,我就覺得這比剛才所提行政流程的問題還要嚴重,因為我們長期從李登輝時代開始立場就是如此。雖然有時並不是太清楚,但是到現在大家應該都要瞭解才對,所以第一線的外交人員是否能有一個機會,尤其是針對邦交國,讓他們能夠稍微瞭解一下? |
發言片段: 4 |
吳部長釗燮:我想這個很重要,其實我們也都一直在做這個工作,比如說我們的拉美司司長剛剛從瓜地馬拉回來,他跟總統很熟,而且他們也都很挺我們,但是對這些友邦國家來說,像我們這裡的「符號」,有時候對他們來講是非常的confusing,他們只知道:我就是支持臺灣,我就是力挺臺灣。但是到底這個臺灣應該怎麼稱呼是最好的呢?我知道officially他們都會稱呼我們是Republic of China, Taiwan,這個都不會有問題,但是我們也聽到非常力挺我們的賈麥岱總統在公開場合也講過幾次Republic of Taiwan,可見我們的symbol confusing到這種程度!我也記得以前在安排高層出訪,那時不是現在這個政府,而是過去的政府,我們到其他國家的時候,其他國家也稱呼我們是China, Taiwan,有時候就會讓我們覺得困窘,就是我們支持你們這麼多,跟你們這麼友好,你們也很力挺我們,可是稱呼我們竟然是用China, Taiwan,這就會讓我們覺得很過不去。所以我們對於友邦國家,他們如果來臺灣或者是正式跟我們交往的時候,我們都會提醒它要稱呼我們的正式國名,就是Republic of China, Taiwan;如果要簡稱的話,就稱呼我們為Taiwan就好,當然這個過程是會持續下去的。 |
發言片段: 5 |
林委員昶佐:其實我相信部長也知道在國際法上有不一樣的意思,就是我們不只是為了爭名稱、不只是有沒有confusing而已,而是我們自己定義我們就是一個國家,至少在國際上就不會陷入內戰的問題,因為就像之前有人在講雙重承認,而雙重承認是否代表兩個?像東西德或是南北韓,此時我們會自己把臺灣陷入一個內戰的結構裡面,所以我們除了爭取這個名字不要被confusing以外,最重要的是讓國際社會知道臺灣自己的國家定位是什麼,讓國際社會、媒體、輿論不要再用內戰的架構來解釋臺灣。用那個來解釋臺灣,就會有統一的問題,但如果我們就講臺灣政府,代表是臺灣民主選出來的、代表2,300萬人,那它就不是一個內戰結構,我們就是一個民主國家,所以這個在論述上,我們在委員會已經聊過滿多次,但是我們也知道,其實這不只是國號的問題,而是定位的問題,而且時間久了就比較不會陷入過去的限制。 |
發言片段: 6 |
吳部長釗燮:對,沒有錯,我也跟委員作一下補充說明,在與非邦交國在討論到這一塊的時候,反而會比較容易,因為非邦交國一定是稱呼我們為Taiwan,他們就是支持臺灣這個民主政體,支持臺灣的人民,這是很好去解釋的。至於邦交國的部分,因為有很長久的邦交歷史,像與有些邦交國的邦交甚至達70年、80年,在這個部分的解釋,可能有時候會比較複雜一點。 |
發言片段: 7 |
林委員昶佐:再來我要追問一個問題,就是前幾年因為被利誘而與我斷交、與中國建交的國家,像索羅門群島跟吉里巴斯共和國,這幾年看起來他們國內的政治應該是有些改變。索羅門群島在接受中國高額貸款投資後,慢慢發現這對他們的社會有不良的影響;他們的馬萊塔省,也跟我們一直保持一個很好的互動,雖然他們也要選舉了,但卻被他們的現任政府用奇怪的理由給延遲了。另外,吉里巴斯也決定重返太平洋島國論壇,就我的觀察,這些國家因為國內政治還有島國之間要團結抵抗中國的滲透,所以都還在一個動態的可能性當中,對此,我們的掌握狀態如何?此外,未來是否有這個可能性,比如說循斐濟的模式取得類似外交承認的等級,看起來樂觀嗎? |
發言片段: 8 |
吳部長釗燮:謝謝委員提出這個問題,索羅門群島跟吉里巴斯是在不久之前、2019年跟我們斷交的,所以還有很多的好朋友,還是跟我們保持非常密切的聯繫。但是也要非常坦誠的跟委員說明,因為中國勢力全面介入他們的內部政治,甚至連媒體,似乎都受到中國的牽制,所以之後若要影響他們的國內政治,似乎是有一些困難。例如美國要在吉里巴斯設立大使館,看起來現在這個政府也在多方的掣肘當中,所以到底他們在政治上,這些友我的人士是不是能夠產生一些從質到量的變化,我們都在仔細觀察中,但是到目前為止都還是有一些困難。 |
發言片段: 9 |
林委員昶佐:當然我們會有一些樂觀期待,因為就我觀察他們國內的發展,難免會期待能有一些好的可能性,也請部長再繼續追蹤。 |
發言片段: 10 |
吳部長釗燮:我知道有些國家跟我們斷交之後,他們的人民感受到,錢都是進到政府的口袋,中國的承諾並沒有辦法照顧人民,所以很多人都還懷念我們,如果說有機會的話,當然我們也會繼續來追求。 |
發言片段: 11 |
林委員昶佐:好的,謝謝部長。 |
發言片段: 12 |
吳部長釗燮:謝謝委員。 |
發言片段: 13 |
主席:請羅委員致政發言。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252 |
---|---|
meet_id | 委員會-10-7-35-17 |
speakers | ["蔡適應","林昶佐","羅致政","劉世芳","林靜儀","陳以信","江啟臣","王定宇","廖婉汝","趙天麟","馬文君","邱志偉","吳欣盈","邱臣遠","吳斯懷","張其祿","陳明文"] |
page_start | 181 |
meetingDate | ["2023-05-10"] |
gazette_id | 1120752 |
agenda_lcidc_ids | ["1120752_00005"]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7會期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第17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一、邀請外交部部長吳釗燮、僑務委員會、財政部、經濟部、教育部、衛生福利部、行政院農業 委員會報告「近五年我國國際合作發展政策執行項目暨外交部『國際合作及關懷』預算支用情形 檢討」,並請臺灣土地銀行、中國輸出入銀行列席,並備質詢;二、審查及處理院會交付 112年 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決議,外交部主管預算凍結案等 17案 |
agenda_id | 1120752_00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