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321
發言片段: 0 |
---|
林委員宜瑾:(10時55分)次長早!我們才剛合力把特殊教育法送出委員會,本月6日監察委員田秋堇和范巽綠就針對南部某特教學校性平事件仍頻傳這個問題,申請主動調查,十多年前,這間特教學校就發生過集體性侵事件,當時被監察院清查出疑似性侵和性騷的狀況就有164起,學校不但沒有依法採取性侵害事件和性騷擾防治措施,也沒有建立安全的校園空間,導致很多學生受害,身心嚴重受創。處置如此嚴重的問題,我知道教育部也有組成各式專業團隊駐校,投入很多輔導資源,後續也請大學接管這個學校,到今天已經十多年了,這些狀況是否有獲得改善,請問次長? |
發言片段: 1 |
主席:請教育部劉次長說明。 |
發言片段: 2 |
劉次長孟奇:跟委員報告,從109年到111年底,我們有一個性平事件防治計畫,我們進入學校協助了16次,近5年的性別事件通報是60件,我們有在掌控,當然離理想情況還很遠,我們也會再繼續入校查察,這是目前的狀況。 |
發言片段: 3 |
林委員宜瑾:根據監察委員的新聞稿,我們可以發現這間學校就如同您說的,在101學年度到109學年度都還屢屢發生性騷、性霸凌、性侵害的案件,當然是違反兒童權利公約跟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對學生本身的權利也是巨大的危害。剛剛有提到這些年間發生的性平案件,甚至還疑似有國中小的被害學生升到高中轉為加害人的案例,這是一項相當嚴肅的課題,這是用最直接的方式說明了我們的教育無力改善學生的困境,還讓悲劇一再重演,只是角色抽換了。所以我們很納悶到底還要耽誤多少人的人生,還要製造多少受害者,還要讓多少段青春支離破碎?教育部到底掌握了多少?該校性平事件不斷發生的原因到底是什麼?還是教育部到底有什麼解方?次長。 |
發言片段: 4 |
劉次長孟奇:目前這個的確是被列管為非常重要的事項,是不是可以請副司長回應?因為這是個案的具體情形。 |
發言片段: 5 |
林委員宜瑾:好。 |
發言片段: 6 |
主席:請教育部學務特教司黃副司長說明。 |
發言片段: 7 |
黃副司長蘭琇:跟委員報告,有關於特教學生的性平事件,在本部的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都列為每個年度的重大工作計畫,都有持續加以列管,學校的相關輔導措施以及改善作為都必須在我們每年召開的4次性平大會的相關分組會議持續列管跟討論。針對特教學生的身分,在相關的調查跟處置上都要有特教專業的專家學者共同參與,本部跟國教署都會持續掌握特教學校的性平事件,包括相關人員的知能研習還有調查處理,本部都會持續掌握。 |
發言片段: 8 |
林委員宜瑾:因為這所學校近年又開放其他障礙類別的學生來就讀,多重障礙的學生比例增加,教育部到底有沒有提供多重障礙的學生遇到性別案件所需要的協助管道,或者說有沒有辦法針對不同的障礙類別給予相應的自保或是自救的知識?這部分是不是可以說明一下。 |
發言片段: 9 |
劉次長孟奇:我想目前應該是說所有學生是有管道,不過委員這個建議我想滿重要的,因為的確可能多重障礙學生有他們的特殊性…… |
發言片段: 10 |
林委員宜瑾:對。 |
發言片段: 11 |
劉次長孟奇:這部分是不是讓我們再研議? |
發言片段: 12 |
林委員宜瑾:好。因為我很清楚知道校園其實是一個相對特殊的環境,它是由學生、教師跟行政人員組成的,它其實還算一個半封閉的生態系,它有一套所謂的生活規範,不論在高中、國中端或者國小端,這些未成年學生的身心其實也都還在發展,他們沒有什麼社會經驗,所以我覺得他們被特別關注跟引導相當重要。如果他們不幸遇到所謂的不友善的師長或同學,將會影響他們未來的身心,甚至影響整個未來的人生。在傳統的觀念裡,為人師表其實是一個道德操守的保證,可是近年來慢慢發現,這一群未成年的學生每天生活的校園中,其實那些握有權力的師長們所扮演的角色當然相當關鍵,理由是校園霸凌、性侵或者性騷擾事件,很可能是因為師長的不作為而發生,甚至這些師長自己就是加害者。所以,我真的還要請教育部要加把勁,特別在這樣一個所謂的特教學校裡面,拜託教育部要做出成績,好不好? |
另外,我要跟次長討論一下學校教育的問題。最近有民眾持納粹的旗幟出現在臺北歐洲學校門口,以色列跟歐盟的駐台機構都對這件事情表示非常的關心,不只如此,中一中、彰中跟建中非官方的臉書粉絲專頁,也都在近期接連出現納粹的萬字符號發文。外交部昨天特地發新聞稿表示,仍有少數民眾未能正確瞭解納粹標誌所代表對種族歧視及人權侵害的負面意義,呼籲國人務必要遵守文明世界的規範,尊重各國人民的感受跟各族群不同的立場。我想藉由這個事件跟次長探討一下,我國人權教育到底目前辦理的現況如何? |
發言片段: 13 |
劉次長孟奇:跟委員報告,我想這三個特別是發生在學校粉專的事情,這個我們非常高度重視,所以我們立刻聯繫學校,因為它是非官方的粉專,所以他們也立刻聯繫那邊,請對方要撤下。另外,他們做一個非常重要的動作,我想可以比較有效的嚇阻,就是報警。現在我想必須要讓這一些人知道,因為當然也不一定是那些學校的學生,這個我必須先聲明,因為這部分目前還無法判斷,但是一定要表達,我們現在是要求學校,學校當然也知道要表達一個非常明確的態度,只要有這種事情就報警,這是屬於不可容忍的事情。 |
發言片段: 14 |
林委員宜瑾:對。當然從這個事件我們也可衍生出,其實人權教育相當重要。促轉會現在已經轉到教育部,變成教育部的責任了,我也知道現在教育部已經把人權教育這個網站架起來了,所以再來在人權教育的落實上,教育部現在辦理的現況如何? |
發言片段: 15 |
劉次長孟奇:跟委員報告,人權教育屬於我們現在課綱裡面的重要議題之一,所以本來就應該在我們的課綱裡面要落實,特別是在我們的國民教育。我覺得像目前這一些重要的個案,可能還是必須再回到我們的課綱在落實的時候要特別去檢討,是不是在這些部分要再透過比較有效的教案,或者比較有效的教法來加以強化。這部分是不是讓我們再做一下討論,看怎樣在現有的,因為這畢竟是課綱本來就重視的議題。 |
發言片段: 16 |
林委員宜瑾:好。最後想跟您探討的,當然我很清楚知道,柯文哲日前喊出低薪的一大理由是教育出了問題,因為部分科系教出來的學生沒有價值。我知道上個禮拜你有回應過秀寳委員了,所以這個禮拜我換一個問法向您請教。教育部是否會因應柯文哲所認知的價值去安排大學科系的編制,或者說讓學校成為所謂的職業訓練所?當然我也要藉這個機會請次長向國人說明,教育部辦理大學教育跟人才培育的核心精神是什麼? |
發言片段: 17 |
劉次長孟奇:跟委員報告,當然我們不會因為一個單一的面向來考慮大學科系的規模或存廢,因為很重要的是,譬如我們說職業,職業帶來也不是只有薪水,也要看它是不是帶來個人的滿足感,它對社會的價值、個人的價值,這些都很重要。社會的各行各業都有它的價值,所以我們也不會把所謂的職業跟一個大學的價值兩邊對立,我覺得這是很奇怪的,我們也不能變成以整個職業的某一個面向來評斷,不管是科系或者個人,變成評斷的唯一標準。大學重視的是全人教育,當然他的就業生涯發展一定是全人教育中的一環,但是不會僅止於此,就像我們人的生活不會僅止於你的工作一樣…… |
發言片段: 18 |
林委員宜瑾:對。 |
發言片段: 19 |
劉次長孟奇:大學應該是替我們所有接受大學教育的人,讓他們在往後的人生階段所應該具備的知識技能還有態度方面做準備,這是大學教育的一個比較完整的理念。 |
發言片段: 20 |
林委員宜瑾:好,謝謝次長,還滿不錯的回答。好,次長加油了。謝謝主席。 |
發言片段: 21 |
主席(張委員其祿):請范委員雲發言。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356 |
---|---|
meet_id | 委員會-10-7-22-15 |
speakers | ["張其祿","張廖萬堅","陳秀寳","吳思瑤","黃國書","鄭正鈐","陳靜敏","廖國棟Sufin‧Siluko","林宜瑾","范雲","萬美玲","王婉諭","陳培瑜","陳椒華"] |
page_start | 313 |
meetingDate | ["2023-05-10"] |
gazette_id | 1120752 |
agenda_lcidc_ids | ["1120752_00007"]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7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15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邀請教育部、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行政院主計總處、銓敘部、財政部列席就「如何在制度上提 升公立大專院校治理效率,並強化大學自主及管理彈性,以增進高等教育競爭力」進行專題報 告,並備質詢 |
agenda_id | 1120752_00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