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297
發言片段: 0 |
---|
江委員啟臣:(9時56分)你們今天提到很多怎麼讓僑臺生或者是我們這些僑界的人員能夠來臺、留臺,不管是就學、工作等,我在這邊跟你分享一下,這個禮拜天是母親節,我剛好在我的服務處接待了一批來自美國的大學生,Houston的大學生,是一個教授帶他們來臺訪問的,一共來10天,第一站就到我的地方服務處,看起來都很高興,來到臺灣覺得很好,我請他們喝珍珠奶茶等等。但我要跟你們講的是,其實過程中他們老師曾經跟我講過,當初他要啟動這個program請學生報名時,有報名學生的家長打電話給他說:教授,臺灣這麼危險,你為什麼要帶小孩子去臺灣?那個地方一天到晚報導說要打仗了!不管哪一年,美國一天到晚在做兵棋推演。所以全世界現在大概hotspot中被預測最有打仗風險的就是臺灣。無獨有偶,我接見完他們之後,前天晚上,英國一家非常大的投資公司的分析師也來臺灣找我,找我吃飯,問的問題也是這個,他已經不是第一個了,外媒就不用講,已經不計其數了。這種國際級的分析師,大的投資風險評估公司來臺灣,我大概見了好幾位,他們是主動來的,都來問臺海的情勢,關於外界這些報導等,到底在你們的評估中,兩岸是不是這麼危險? |
我再讓你回顧一下,其實說臺灣很危險、臺海會衝突,已經不是只有現在,2021年2月24日在慕尼黑國際安全論壇,這是全世界最大的安全論壇,開幕當天主席說:目前全球最可能爆發軍事衝突的熱點就在臺海,這是2021年2月24日說的;去年2022年2月24日,烏克蘭戰爭爆發,就剛好相隔1年;2021年4月30日經濟學人的cover page「臺灣,地表上最危險的地方」。過去這兩年就不用談了,幾乎每個月都有相關的報導或是評估、兵推等,而且都是重要人士的談話,比如說,今年美國的四星上將米尼漢說是2025年;前美軍印太司令戴維森說2027年;美國海軍作戰部長說2023年,2023年是今年啊!我們自己的吳釗燮部長也說,中國攻臺機率升高,2027年是可能的時間點,我們自己的官員都這樣講了!歐布萊恩,美國前國安顧問來臺時,他也講中共2年內犯臺,這是5月份他所講的;5月8日巴菲特,他為什麼賣掉TSMC的持股?因為擔心地緣政治的風險;美國波士頓的眾議員莫頓說,應該要讓中國知道,如果他們入侵臺灣,美方就要炸毀臺積電。 |
再來,BERI是國際上在做風險評估的公司,business風險評估很著名的單位,他們去年最近一次的評估,我們的名次從第六名掉到第十四名,回到了1995年,也就是27年來排名最差的一次,這應該都是全世界所發出來的報導、警訊、評估、分析,而且都不是沒有名的人物,每一個都赫赫有名啊!我想要請教委員長的是,你現在要僑生來唸書、來工作,難道人家不會問你這個問題嗎?你怎麼回答?在你們各單位之間,外交部跟別人講,我們2027年很危險,兩岸現在很緊張喔!那我們的僑委會出去對外講:你們要讀書唷!這邊有工作機會喔!我們需要你喔!請問,如果你是他們的家長,你要怎麼評估這件事情?這是同理心的問題啦!如果你是家長,你的孩子要到另外一個國家去念書、去工作,然後那個地方每天報出來的就是地表上最危險的地方,2年內、3年內會打仗,你要送他去嗎?所以我今天看你們這些計畫時,我覺得很不實際,為什麼?因為整個政府的對外說詞彼此相互矛盾,你們要如何告訴大家?如果我要打你們臉也很簡單,外交部長就已經這麼講了,還叫我把孩子送去? |
發言片段: 1 |
主席:請僑委會徐委員長說明。 |
發言片段: 2 |
徐委員長佳青:委員,確實臺海的局勢是有一定的風險,不過近年來之所以會有這麼多不同的機構或單位做一些風險評估,絕大多數也是因為中國試圖在臺海造成緊張,增加很多的軍事恐嚇及軍演,事實上臺灣本身都一直處在非常…… |
發言片段: 3 |
江委員啟臣:你提到一個重點,人家不會管你們是誰要製造這個衝突,而是這個地方的風險impure,實際上的風險到底是什麼層級?他們今天來這邊,不管觀光旅遊、經商、留學,他們有辦法去管你們誰要打誰嗎?我只能care我在這個地方安不安全,對不對?所以如果連他們自己所在的國家、他們的母國都有撤僑的計畫時,雖然不見得是演練,但有計畫,日本也好、印尼也好,包括美國,他們有沒有撤僑計畫?他們絕對有撤僑計畫。 |
發言片段: 4 |
徐委員長佳青:委員,我相信這個臺海局勢是全球關注的事實,不過在這個困難當中,其實我們第一個除了穩定自己做一個區域穩定的維護者之外,還是要持續對外說明,而且該做的工作,以我們僑委會來講,我們沒有辦法做國安風險評估,但是我們能做的是…… |
發言片段: 5 |
江委員啟臣:我當然知道僑委會不是負責主要的國安工作,但僑委會應該去反映這樣的現況,對你們的業務是會造成困難的、造成挑戰的,要怎麼解決、怎麼化解?你們怎麼樣能夠…… |
發言片段: 6 |
徐委員長佳青:跟委員報告,在實際的數字上,從去年到今年,雖然有這些風險,但是我們進來讀書的孩子是以非常快的速度成長,不管是一般的僑生從5,000人上升到6,000人,或者是我們產攜班的學生,從二千四百多人上升到四千五百多人,這都是一個實際的數字,所以這些並沒有造成他們的影響。 |
發言片段: 7 |
江委員啟臣:那我問一下,僑委會去年10月訂定海外生源學校聯繫輔助要點,這是你們10月訂定的,今年1月1號開始實施嘛! |
發言片段: 8 |
徐委員長佳青:是。 |
發言片段: 9 |
江委員啟臣:這半年你們的實際成效是什麼?還有剛才你提到國發會就業金卡的部分,實際上七千多人,可是這中間到底多少具有僑民身份?能不能identify的問題。這實際上是要證明你們的績效,到底績效是什麼?這兩個部分你能回答嗎?一個就是生源學校的聯繫輔助要點,一定有新的補助,對不對? |
發言片段: 10 |
徐委員長佳青:是,生源輔助要點的部分我們現都有按照計畫逐步執行,都在進度上,這個沒有問題。 |
發言片段: 11 |
江委員啟臣:那成效是什麼? |
發言片段: 12 |
徐委員長佳青:我們今年7月統一公布完以後,就會把所有的招生的狀況跟委員做一個報告,目前還有部分在招生中,產攜班已經結束了,但是…… |
發言片段: 13 |
江委員啟臣:目前還沒有結果? |
發言片段: 14 |
徐委員長佳青:還沒結束,因為要到6月15日。 |
發言片段: 15 |
江委員啟臣:什麼時候結束? |
發言片段: 16 |
徐委員長佳青:6月15日。 |
發言片段: 17 |
江委員啟臣:好,這個結束以後…… |
發言片段: 18 |
徐委員長佳青:6月15日之後我們要審查,審查完之後7月底才會公布。 |
發言片段: 19 |
江委員啟臣:OK。那在臺就業的部分呢? |
發言片段: 20 |
徐委員長佳青:關於在臺就業的部分,因為我剛剛有提到評點制,是由勞動部來管理的,所以這部分其實也在逐年增加,扣除掉疫情期間,我有看到近幾年的趨勢還是在成長,但疫情期間我們的人數也沒有減少,留下來的學生人數還是在成長,每年還是有幾百個,甚至上千個,今年預估…… |
發言片段: 21 |
江委員啟臣:他們留下來的都留多久?你們有沒有追蹤他留多久?在哪些領域工作?這個有沒有資料? |
發言片段: 22 |
徐委員長佳青:老實跟委員說,關於這部分我們有一些不是很完整的資料,我們現在正在強化這一部分,每一個學生在畢業5年後我們都會持續追蹤…… |
發言片段: 23 |
江委員啟臣:你們不能只是一個籠統的數字或是一個籠統的交代,你應該具體地告訴我們…… |
發言片段: 24 |
徐委員長佳青:是,主要在前三個,有製造業、批發零售業、服務業…… |
發言片段: 25 |
江委員啟臣:對,我們請他們來的或是我們吸引他們來臺就讀的這些僑生其最後留下來的比例是多少?到底留下來的是多少?如留1年的比例、留2年的比例、留3年的比例、留4年的比例,再來,他們都在哪一些領域、哪一些行業工作,這個你們應該要有追蹤。 |
發言片段: 26 |
徐委員長佳青:有,我們有繼續跟勞動部做資料的比對,因為有些資料必須從勞動部跟經濟部那邊取得,我們才能彙整在一起。 |
發言片段: 27 |
江委員啟臣:因為你只有透過追蹤這些資料,你才能夠回來修正他到底應該留在那裡,或者希望他能夠留久一點,或者你用什麼誘因能夠讓他留久一點,然後進入我們需要的產業。 |
發言片段: 28 |
徐委員長佳青:沒錯。 |
發言片段: 29 |
江委員啟臣:你錢花下去了,你要拿出你的績效出來,如果是要呈現績效,你就給我data,你們資料到底是什麼嘛? |
發言片段: 30 |
徐委員長佳青:是,委員的建議非常實際,我們會朝這方向來努力。 |
發言片段: 31 |
江委員啟臣:因為這部分我到現在還沒有看到。 |
發言片段: 32 |
徐委員長佳青:是。 |
發言片段: 33 |
江委員啟臣:最後我想告訴你,不要小看臺海情勢這件事情,海外的氛圍是會發酵的,我相信你去過那麼多國家,每個臺商都會問你到底會不會打起來,我講白一點就是這樣,這些事情並不是你用嘴巴講講人家就會相信,如果國際上的報導跟訊息一再地去強化這種印象的時候,其實這對臺灣是很不利的,我們的風險評估等級是會下降的,也會影響來臺的投資,就算不是具體的投資,股市、金融部門的投資也會變得很保守,這個恐怕會影響到整個臺灣經濟的表現,所以你看第一季,我們第一季表現並不好,原因當然有很多,但是不要忘了,你自己報告裡面也有提到,就是地緣政治風險的問題。 |
發言片段: 34 |
徐委員長佳青:是,委員今天的建議我也會反映到我們的相關部會…… |
發言片段: 35 |
江委員啟臣:我覺得你們應該要把這些訊息帶到國安層級去,政府不要跟著炒熱臺灣好像很危險的氣氛。 |
發言片段: 36 |
徐委員長佳青:我想我們不會這樣做。 |
發言片段: 37 |
江委員啟臣:我會提這個是因為你在對國際丟一個錯誤的message。 |
發言片段: 38 |
徐委員長佳青:我們不會這樣做,我們只是說要強化我們自身的實力。 |
發言片段: 39 |
江委員啟臣:包括在立法院接見從各國來臺灣的國會議員,不管是第一次來的、來過的或沒有來過的,國際媒體報導臺灣是這麼地危險,當他們坐在立法院跟我們對話的時候也說沒有他們想像中的那麼危險,那為什麼會這樣?這是我們對外宣傳有問題。 |
再來是兩岸的部分,如何能夠讓兩岸tension的情勢能夠down下來,這是相當重要的,否則你對外再怎麼拼、再怎麼努力,人家還是覺得臺灣是全地表最危險的地方,叫人怎麼來?不管是不瞭解或者是誤解,我覺得這是我們會付出相當大成本的地方。 |
發言片段: 40 |
徐委員長佳青:是,謝謝委員提醒,我會照您剛剛建議的來跟相關部會溝通,謝謝。 |
發言片段: 41 |
主席:請陳委員以信發言。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400 |
---|---|
meet_id | 委員會-10-7-35-18 |
speakers | ["江啟臣","劉世芳","林昶佐","羅致政","陳以信","廖婉汝","溫玉霞","何志偉","湯蕙禎","王定宇","趙天麟","馬文君","邱志偉","蔡適應","邱臣遠","林靜儀","吳斯懷","張其祿"] |
page_start | 339 |
meetingDate | ["2023-05-17"] |
gazette_id | 1125401 |
agenda_lcidc_ids | ["1125401_00006"]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7會期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第18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一、邀請僑務委員會委員長報告「因應世界經濟動能變化,運用全球僑力升級僑商能量、串連海 內外,壯大我產業人力之具體策略與進程」,並備質詢;二、處理院會交付 112年度中央政府總 預算決議,僑務委員會主管預算凍結案等16案 |
agenda_id | 1125401_00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