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535

發言片段: 0
王委員婉諭:(10時27分)次長好,我有看到衛福部的資料,其實我們都知道臺灣少子化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去年更是跌到13.8萬人,創下歷史的新低,我們要如何讓少子化的問題能夠被解決?我想除了在生產或育兒的時候給予津貼、補助之外,其實對於從產前到生產這整個過程都應該一起來思考,然後全方位的來支持孕產的家庭,我想次長對這個方向應該很瞭解,也希望能夠朝這個部分來做努力。在產前應該要準備什麼呢?我想在生產的準備過程當中,不論是產婦或其配偶,都好像被丟入一個未知的叢林裡面,通常都是靠大家自己來摸索,但我們如何能夠協助這個部分?我相信衛福部其實很清楚,所以不論是在孕婦的健康手冊,又或者是在爸爸孕產育兒衛教手冊裡面都提到應該要去上一些產前教育的課程,讓大家理解產前教育其實可以在懷孕以及生產過程中給予相關的協助,包括國建署也在衛教手冊中強調產前教育的重要性,實際上落實的情況如何?我想這個宣導很多了,但是我們會看到不論是產婦又或者是陪產者,做產前教育的比例其實非常低,未做的部分超過六成。所以想請教次長以及衛福部是否知道這樣的情況可能是什麼原因所導致的?大家都知道,我們也很努力在做宣導了,但是實際上落實的程度其實很差,而且很有大幅度進步的空間。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衛福部國健署賈副署長說明。
發言片段: 2
賈副署長淑麗:有關產前教育的部分,這個比例其實有慢慢在上升,在110年7月1日開始,我們把產檢從10次提到14次之後,也特別在產檢的時候又增加兩次的教育機會,除了專門的課程之外,企圖在例行性的檢查裡面,也能夠接觸更多產前的相關教育。
發言片段: 3
王委員婉諭:是,但我們希望這個推動力道可以大幅的加速,我想分享我們各自的經驗,也就是我們覺得產前教育非常重要,我們在懷孕的過程中,也試圖要去找產前教育,但是一查會發現產前教育好像少數是由醫院提供,大部分都來自於哺乳用品或是懷孕用品的廠商來做提供,其實我們就會覺得疑惑,到底他提供的是一個正確的產前教育資訊,還是是為了一些行銷的策略來做這樣的產前教育提供,又或者是我們有看到有一些是來自於民間團體舉辦的,可能收費都是4,000元以上,所以這其實就是大量影響生產者以及伴侶可能參加產前教育的可行性。
相對來說,我們看到其他國家怎麼做,包括我們看到英國、瑞典都有提供一些免費的課程,而且是大幅度的部分,雖然臺灣現在有推動兩次的可行性,可是之前在審議過程當中也知道,配偶或伴侶如果希望能夠做產前協助,其實他的假是非常少,遠遠不足的,現在即便是提供兩次,時數也是非常不足,我覺得是沒有辦法做好一個產前教育,又或者是落實產前教育的可能性,所以我們希望的是,能不能提高到12次,以及是不是能夠提供一個清楚的管道,包括到底其他的課程可以在哪邊上,我覺得這部分其實衛福部應該可以來做個盤點,並且推薦給我們的孕婦以及他的家庭能夠做一個更清楚的協助。
發言片段: 4
主席:請衛福部王次長說明。
發言片段: 5
王次長必勝:好,我們會來盤整。
發言片段: 6
王委員婉諭:好,所以這部分什麼時候能夠有具體的資訊或具體的期程,從兩次的機會有沒有可能朝著12次的產前教育來做努力,以及後續大概是什麼時候從兩次持續增加,如果沒有辦法由政府提供,哪些課程是適合的、哪些課程是適當的,能不能給大家做個了解?
發言片段: 7
王次長必勝:好,我們會去研議,我們也有檢討為什麼現在的比例還是不夠高,是不是接觸的點……
發言片段: 8
王委員婉諭:非常少,因為也不知道怎麼選擇。
發言片段: 9
王次長必勝:點太少了,資訊不夠擴及……
發言片段: 10
王委員婉諭:我想至少資訊的提供是在不增加現在的預算或者是現在人力的情況之下,其實衛福部應該大力來做一些事情,至少推薦大家哪些是你們認同也覺得適合的內容、正確的內容,讓大家能夠知道如何選擇。
發言片段: 11
王次長必勝:我想這個部分,我們會全面檢討,至於次數的部分,我想我們再研議一下。
發言片段: 12
王委員婉諭:是不是能夠在一個月內給我們一個比較清楚的方向,什麼時候來做這樣的盤點,提供給產婦、孕婦以及他的家庭、配偶們能夠瞭解,至少從推薦一些比較少量的名單開始,逐步的增加,我想這是一個必要的過程,也是可以做得到的。
發言片段: 13
王次長必勝:我們一個月內再跟委員報告好了。
發言片段: 14
王委員婉諭:好,感謝次長。
接下來就回到生產過程當中,生產中孕婦、產婦需要些什麼,臺灣出生人口數在持續的下降,但是相對來說,讓助產師接生的比例其實是增加的,以及現在助產師協助的絕大多數比較是偏向在居家生產的部分,我們看到是這樣的情況,助產師能夠協助到生產,讓大家在生產上有一個良好的經驗,以及能夠更清楚知道自己生產需求是什麼的情況,其實應該是要大力鼓勵,包括雖然臺灣在助產師的接生比例是增加的,可是相對OECD這些已經發展的國家,健康產婦都是以助產師為主要的照顧人力,大概有六成到九成的比例,相較之下,臺灣其實還是非常少的。而助產師能夠提供的協助又或者是思考助產師能夠協助的方向,我想這件事情衛福部也是清楚的,所以其實在2014年就已經提出友善多元溫柔生產醫院的試辦計畫,規劃了助產師以及醫師共照制度的試辦,當時的試辦結果其實是非常好,超乎我自己所預期的,有91.6%的產婦是滿意的,可是這樣試辦之後,我們看到其實就是沒有然後了。所以想請教的是,如果衛福部認為這是一個可能可以思考的方向,讓大家有一個美好的生產經驗,是我們在生產過程中可以給與協助的可能性,也推出試辦計畫,試辦結果也非常好,為什麼後來就無疾而終了?
發言片段: 15
主席:請衛福部醫事司劉司長說明。
發言片段: 16
劉司長越萍:因為在推動的過程中,我們現在是利用優化兒童醫療網裡面強化周產期照護,有做開放醫院這個部分,開放醫院的部分,如果是在產房,可以優先聘用所謂的助產師。另外像我們去年開始,雲林這邊其實有跟附近的產科診所合作,助產師的部分我們也一併做研議,目前是往這個方向去處理。
發言片段: 17
王委員婉諭:所以從2014年推出這些計畫之後,到現在2023年了,大概經過9年的時間,我們有看到一個實際上的結果或是未來應該要朝哪個方向來做努力嗎?
發言片段: 18
劉司長越萍:有關這部分,怎麼樣讓助產師跟婦產科醫師能夠有一個合作的模式來推動,其實我們目前是往這個方向研議,2014年之後試辦計畫中間好像有落差的部分,其實醫事司這邊並沒有找到相關的資料,所以在這個地方,過去2014年到民國110年,也就是2021年,我們推動優化兒童醫療網,這中間的落差的部分,我們其實也在找相關的資訊,因為……
發言片段: 19
王委員婉諭:雖然我們有努力推動,但是現階段我們得到的資料顯示有99%仍然是由婦產科醫師接生為主,讓助產師介入或是協助的可能性,其實比例還是非常低,尤其我們也看到其他國家由助產士、助產師的照護情況,其實是非常積極來做鼓勵,而且是包括醫療轉介等等,都會讓他們能夠一起來做努力。我想並不是說醫生的技術不好,或是要否認醫生的專業,但是我覺得如何能夠讓孕婦、產婦們有良好的生產經驗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在接生階段可能比較需要助產師慢慢的陪伴他,在進入生產的最後期間是由醫生來協助,讓他生產前期就能夠有一些人一起來做協助,我覺得這才是一個我們希望的方向,所以我覺得助產師的推動、助產師的協助,共照制度其實真的需要衛福部這邊也大力的來做思考,因為不論是這個制度實際上試辦之後的滿意度比例其實是很高的,參考國外的經驗也會看到這的確有它的好處,而且在生產過程中,有一個非常明確協助到產婦的情況之下,我認為我們也是應該要具體來做推進,當然我們現在有,但是我覺得顯然是不足,或是顯然沒有辦法再讓大家能夠理解,因為我相信還有很多產婦其實不知道有助產師的存在,所以我覺得這部分其實都很希望衛福部能夠一起來做努力。
發言片段: 20
王次長必勝:好。
發言片段: 21
王委員婉諭:謝謝,我們希望共照制度的部分能夠持續的發展。
發言片段: 22
王次長必勝:是,謝謝委員。
發言片段: 23
主席:請莊委員競程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192
meet_id 委員會-10-7-26-13
speakers ["吳玉琴","蘇巧慧","王美惠","林淑芬","邱泰源","洪申翰","溫玉霞","賴惠員","王婉諭","莊競程","徐志榮","黃秀芳","張育美","林昶佐","林為洲","劉建國","陳靜敏","楊瓊瓔","楊曜"]
page_start 119
meetingDate ["2023-05-17"]
gazette_id 1125502
agenda_lcidc_ids ["1125502_00004"]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7會期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第13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一、審查(一)委員吳玉琴等19人擬具「職能治療師法第十二條條文修正草案」案、(二)委員莊競 程等21人擬具「職能治療師法第十二條條文修正草案」案、(三)時代力量黨團擬具「職能治療師 法第十二條條文修正草案」案、(四)委員吳玉琴等18人擬具「職能治療師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案、(五)委員林為洲等17人擬具「職能治療師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案、(六)委員王美惠等25人 擬具「職能治療師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案、(七)台灣民眾黨黨團擬具「職能治療師法部分條文 修正草案」案;二、審查(一)委員劉建國等18人擬具「營養及健康飲食促進法草案」案、(二)委 員吳玉琴等16人擬具「營養及健康飲食促進法草案」案、(三)台灣民眾黨黨團擬具「營養及健康 飲食促進法草案」案、(四)委員蘇巧慧等23人擬具「國民營養及健康飲食促進法草案」案、(五) 委員林為洲等17人擬具「營養及健康飲食促進法草案」案、(六)委員楊瓊瓔等17人擬具「營養及 健康飲食促進法草案」案、(七)委員張育美等17人擬具「國民營養及健康飲食促進法草案」案、 (八)委員邱泰源等19人擬具「國民營養及健康飲食促進法草案」案、(九)委員陳靜敏等18人擬具 「營養及健康飲食促進法草案」案、(十)委員林淑芬等19人擬具「營養及健康飲食促進法草案」 案
agenda_id 1125502_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