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612
發言片段: 0 |
---|
張委員育美:(10時58分)林秘書長及次長,大家好。今天審議的法案與勞保年改議題有關。回顧2016年,蔡總統剛上任就火速成立了總統府國家年金改革委員會,表示年金改革是最迫切的議題,現在不做,馬上就會後悔。2017年政院版雖然擬定了勞工保險條例修正草案,煞有其事的要推動勞保年改,但是草案進入立法院後就從此石沉大海。 |
我們回顧勞保基金整體財務狀況,2017年基金首度出現入不敷出的情形,該年保費收入和給付收支短絀275億,此後每年皆短差兩百多億。2020年因傳出勞動部將啟動勞保年改引發擠兌潮,該年短絀擴大到486億。2021年入不敷出到288億,但2022年又擴大到386億,連續6年入不敷出。2022年勞保基金投資收益還慘賠589億,對於勞保財務更是雪上加霜。許銘春部長在5年多的任期內曾多次提到,勞保改革不容易凝聚共識,甚至稱撥補是勞保改革的唯一共識,但是民間團體近期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民眾擔心勞保恐在2028年破產,有65%以上受訪者表示支持勞保立即年改,而且大家要知道,越年輕支持比率越高。勞動團體專家學者呼籲,為了確立勞保改革方向,應該儘速召開國是會議,請問次長,隨著勞保破產年限逼近,勞保改革已逐漸形成社會的共識,請問召開國是會議儘速確定勞保改革方向,是不是勞動部的選項之一? |
發言片段: 1 |
主席:請勞動部李次長說明。 |
發言片段: 2 |
李次長俊俋:謝謝張委員,其實委員剛剛也有說明,勞保2017年開始出現虧損…… |
發言片段: 3 |
張委員育美:對,6年了。 |
發言片段: 4 |
李次長俊俋:所以我們想盡各種方法,102年、106年我們都曾經送版本到立法院來…… |
發言片段: 5 |
張委員育美:都是石沉大海啊! |
發言片段: 6 |
李次長俊俋:對。也因為屆期不連續,所以這個部分就沒有,我們現在想盡各種辦法,包括費率提高、延後退休,或者是其他的方法,我今天說明過非常多次,目前為止大家唯一的共識,就是用政府撥補的方式暫時穩定住這個基金。年金改革最重要的原則,就是我們希望世代永續,我們朝這個方向來進行,至於現在包括費率的提升,勞資雙方也有非常多不同的意見,我們還在持續努力當中。 |
發言片段: 7 |
張委員育美:我們的勞動部長甚至說:撥補就是勞保改革的唯一共識。而看起來撥補不是唯一方式,還有其他方向,對不對? |
發言片段: 8 |
李次長俊俋:各種方式,剛剛有討論過,有五種方式,第一種,就是就是大家多繳;第二種,就是少領…… |
發言片段: 9 |
張委員育美:所以不是勞動部長說的唯一方式啦! |
發言片段: 10 |
李次長俊俋:當然有很多種方式,但現在這個是唯一有共識的方式。 |
發言片段: 11 |
張委員育美:是目前唯一有共識的? |
發言片段: 12 |
李次長俊俋:對,有共識的方式。 |
發言片段: 13 |
張委員育美:請問你,在過去1年,我們召開過幾次的專家學者會議及公聽會呢?如果說我們重視的話,我們召開幾次會議呢? |
發言片段: 14 |
李次長俊俋:其實在勞動部內部,我們不斷地在跟學者專家,還有我們的勞工朋友…… |
發言片段: 15 |
張委員育美:有幾次,不是一次而已,對不對? |
發言片段: 16 |
李次長俊俋:絕對不是一次而已。 |
發言片段: 17 |
張委員育美:你聽到哪些專家學者的意見呢? |
發言片段: 18 |
李次長俊俋:我們目前整理起來,專家學者跟勞方、資方的意見都不一樣,專家學者希望費率的部分可以調整到12%或是如OECD的18%,這個是專家學者的意見;勞方的意見是如果超過10%,勞方就會負擔不了,所以不能超過10%,但現實上已經到11%了;而資方的部分是認為現在要負擔70%,希望降為60%,所以在這裡大家就意見不一樣了。 |
發言片段: 19 |
張委員育美:所以有聽到各方的意見…… |
發言片段: 20 |
李次長俊俋:各方的意見我們持續在蒐集當中。 |
發言片段: 21 |
張委員育美:之後才有共識,對不對? |
發言片段: 22 |
李次長俊俋:對。 |
發言片段: 23 |
張委員育美:好,最後我再請問次長,目前距離蔡總統卸任任期只剩1年,勞動部是否有可能在蔡總統任內提出勞保改革的方案呢?剛才講那些都是專家學者…… |
發言片段: 24 |
李次長俊俋:其實我剛剛說明過了,102年、106年我們都曾提出來過,但是立法院也沒有共識且屆期不連續,針對這個部分,我們會繼續爭取勞方、資方的共識。 |
發言片段: 25 |
張委員育美:好,你還沒回答我啊!你還是講那些!我是說在這1年內,有沒有明確提出勞保改革的方案? |
發言片段: 26 |
李次長俊俋:我們繼續努力啦! |
發言片段: 27 |
張委員育美:對嘛,所以還沒有完全的整合的方案。 |
發言片段: 28 |
李次長俊俋:我們現在還沒有共識的話,沒有辦法斷然地提出說我們一定要這樣做,所以會繼續來努力。 |
發言片段: 29 |
張委員育美:好,我再問一個問題,勞動部部長在4月12日備詢的時候,答復國內的社福移工缺口達3萬人,且衛福部長在4月16日向勞動部喊話呼籲放寬機構外籍看護工的門檻,增加機構可聘僱外籍看護工人數。但是衛福部目前提供給勞動部修正方案是將目前「外國人數合計不得超過本國看護工人數」規定,即原先外籍看護工和本國籍的比例要一比一,建議修法放寬為「合計不得超過本國看護工與護理人員人數」,請問這是否為可行的方案呢?次長,本來外籍看護工和本勞是一比一,但是衛福部向勞動部建議外籍看護工加上護理人員這樣算一比一,這樣有可行性嗎? |
發言片段: 30 |
李次長俊俋:我們跟衛福部討論過了,已經達成共識會調整這個…… |
發言片段: 31 |
張委員育美:會調整嗎?還是一比一,但是有加上護理人力? |
發言片段: 32 |
李次長俊俋:對,沒有錯。 |
發言片段: 33 |
張委員育美:如果照衛福部提議這樣的情況,我們對護理之家、慢性病床,還有呼吸照護病床的外籍看護跟本國人力是不是也可以這樣比照? |
發言片段: 34 |
李次長俊俋:這個都一樣。 |
發言片段: 35 |
張委員育美:可以這樣子嘛!所以醫療人員、呼吸照護病房(RCW),還有慢性病床,可以這樣比照? |
發言片段: 36 |
李次長俊俋:我們達成共識是全部一致照這樣的方式來做。 |
發言片段: 37 |
張委員育美:OK,謝謝次長。 |
發言片段: 38 |
主席:接下來登記發言的楊委員曜及林委員思銘均不在場。 |
請劉委員建國發言。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118 |
---|---|
meet_id | 聯席會議-10-7-36,26-3 |
speakers | ["謝衣鳯","賴香伶","曾銘宗","湯蕙禎","王婉諭","王鴻薇","溫玉霞","鄭運鵬","吳琪銘","江永昌","張育美","劉建國","林淑芬","陳琬惠","張其祿","吳欣盈","莊競程","吳玉琴","蘇巧慧","林思銘","賴惠員","邱泰源","黃秀芳"] |
page_start | 63 |
meetingDate | ["2023-05-17"] |
gazette_id | 1125502 |
agenda_lcidc_ids | ["1125502_00003"]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7會期司法及法制、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兩委員會第3次聯席會議紀錄 |
content | 審查委員賴香伶等24人擬具「立法院公共年金改革委員會組織規程草案」案 |
agenda_id | 1125502_00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