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652
發言片段: 0 |
---|
劉委員建國:(11時5分)次長好。我先就教李次長,我講一個歷史背景,102年應該是立院的第8屆,當時我們還是同事,你應該有個記憶猶新的事情,在101年10月時說勞保基金將提前在116年破產,加上政府對於是否負起最終支付責任說辭反覆,引發勞工恐慌,掀起一波嚴重的勞保擠兌潮。根據當時勞保局統計,這個報導是102年時,101年10月和11月申請勞保老年的一次給付金額分別為436億、332億,也就是說短短兩個月,勞保基金就被提領了768億,較平均值暴增數倍,當時是叫勞委會來說明12月提領的狀況,且強調已經趨緩,那時歷史背景是這樣。 |
我們在那個當下有排了勞保年金改革的專案報告,公布報導所講的101年10月及11月的狀況,當時也創下了勞保自1950年實施以來提領的次高紀錄,僅低於2008年7月勞保年金三讀通過時的454億。以101年11月擠兌潮的狀況來講,當時還是保留二萬五千多件案子,每個月經常就是300、400億在支出,如果我沒有記錯,勞保年金在101年的10、11月到隔年(102年)的1、2月,短短的時間內將近被領了快一千七百多億元出去。我記得當時我每每回到地方去跑行程,只要有機會、有晚會的地方、有人聚集的地方,我都特別跟他們拜託不要再一次提領了,如果一次領未來真的會後悔。我們一直跟百姓做這樣的宣導,當時的政府卻反其道而行,我那時候真的是驚訝到不行,怎麼會這樣子?我記得那個時候的主委應該是潘主委,潘主委在專案報告是說他們有強力去宣導,但是效果不是很好,這很奇怪,我自己每天晚上跑行程,我都在宣導,但是我沒有看到任何一個當時勞委會的相關單位,在各地方去宣導政府會負起最終撥補的責任,所以那個時候才會爆發這麼嚴重擠兌潮,而且講趨緩,實際上也沒有多趨緩。 |
我為什麼講這個歷史背景?我們開了專案報告,我們要求一定要趕快把相關制度重新盤點、檢討,然後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會議,不管怎麼樣,最終撥補的責任一定是在政府,這個不用再多講了,政府可以撥補到什麼時候也不用去想,但是如果只有用這種方式基本上對勞工是沒辦法交代的。這是在102年的事情了,我那時不只排了專案報告,也出來宣導這些事情。 |
我現在給次長看這個數據,這個越看越恐怖,我現在從105年民進黨執政之後來講,勞保老年年金請領人數從八十幾萬,106年是一百萬初,以此類推的話,每年將近增加成長10萬到12萬,到111年是159萬。現在我要說一個情境,102年的時候,因為勞工已經碰過一次了,知道政府會負起責任,所以就比較不擔心,就比較不會去拚一次領,但是假設到時候又有人危言聳聽,畢竟現在什麼認知戰等等亂七八糟一大堆事情,然後公部門到時候又疏於宣導的情況之下,萬一又要一次領,從105年的88萬等等來看,如果是一次領,以平均每人領200萬來計算,次長有算過要多少錢? |
發言片段: 1 |
主席:請勞動部李次長說明。 |
發言片段: 2 |
李次長俊俋:劉委員好。這個數字很恐怖。 |
發言片段: 3 |
劉委員建國:多少呢?1,700多億。 |
發言片段: 4 |
李次長俊俋:現在符合的人數是312萬人。 |
發言片段: 5 |
劉委員建國:是啊!如果以現在我所提這個圖表的人數來算就好了,上面的300多萬就不再講了,就我提的這個人數,如果105年要一次領的話,平均一個勞工如果領200萬,就需要1,700多億;如果111年來講,數字就double、就要3,000多億。我為什麼要用這樣的方式來比喻,其實這個工程也滿浩大,剛才次長有特別提到有相關精進的辦法要提到立法院來,但這個大家也沒有共識,所以才沒有辦法再走下去;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除了用政府負最終撥補責任,我覺得還是需要去思考開闢新財源,這是我個人的淺見,因為持續由政府做最終撥補,就是有其必然,政府也一定要負起這個責任,但這就足夠讓這些勞工安心嗎?萬一有一些風吹草動、萬一又有人大肆在那邊危言聳聽,會不會進而造成擠兌潮,就是整個再來一次,而政府承受得住嗎?我覺得政府還是承受得住,但可能讓一些勞工本來可以領月退的,他就會改為一次領,造成莫大的損失,這是沒辦法補救的,但我們政府有責任,不能讓這事情再發生一次。你們可知當初101年、102年選擇一次領,但一直想要改回月領的人真的很多,真的是哀鴻遍野,在這麼短的期間內,我現在只是期待不要讓這個事情再次發生,剛好俊俋兄來當次長,請問你有沒有什麼好的、智慧的解決方式?至於如何做到讓勞保年金改革可以趨於穩定,我想還是必須要有一段時間來進行磨合,關於我講的這個事情,是不是請次長簡單回應一下? |
發言片段: 6 |
李次長俊俋:劉委員提出來的是一個事實,101年一次領的有15萬多、102年是14萬多,到103年降下來到9萬多,確實101年、102年一次領的人真的很多,但現在又因為整個社會結構高齡化跟少子化,所以這個情形會更加嚴重,進而對基金的衝擊會越來越大,我們現在嘗試的方法包括費率的提高、延緩退休年限等各種方式。今天我已經說明過非常多次,目前為止,勞資雙方能夠共同接受的共識,就是暫時先由政府撥補,但是暫時先由政府撥補也不可能完全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還是要從其他方向來做處理,比如說剛才劉委員提到的開拓新財源,是不是增加一些,就是大家多繳一點,但現在很困難的是,所有勞工朋友的共識就是要少繳多領,若少繳多領的話,這個基金就永遠都是虧損的,所以這個部分我們持續努力當中。 |
發言片段: 7 |
劉委員建國:次長前面講的,我覺得很OK,但後面那句話怪怪的,可能要修正一下,我不覺得勞工一定認為要少繳多領。 |
發言片段: 8 |
林委員淑芬:那也是要看雇主的需要。 |
發言片段: 9 |
劉委員建國:勞工應該是不會有這樣的想法,我相信臺灣人民的知識水準都很高,然後共體時艱的共識也都很強烈。從1950年以來,然後又有2008年的狀況、又有102年的狀況,其實勞工對勞保年金的情況基本上都很清楚,而且老化速度這麼快、少子化這麼嚴重,大家也非常清楚,所以整個制度的修正,講真的,提出一個有智慧的、好的方法並公諸於世,讓大家來討論,或許也是一個處理的方式,至於應該朝什麼方向、什麼方式來處理,當然也要提出來我們才有辦法來討論,好不好? |
發言片段: 10 |
李次長俊俋:好。謝謝。 |
發言片段: 11 |
主席:接下來登記發言的李委員貴敏、鄭委員正鈐及廖委員國棟均不在場。 |
請陳委員琬惠發言。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118 |
---|---|
meet_id | 聯席會議-10-7-36,26-3 |
speakers | ["謝衣鳯","賴香伶","曾銘宗","湯蕙禎","王婉諭","王鴻薇","溫玉霞","鄭運鵬","吳琪銘","江永昌","張育美","劉建國","林淑芬","陳琬惠","張其祿","吳欣盈","莊競程","吳玉琴","蘇巧慧","林思銘","賴惠員","邱泰源","黃秀芳"] |
page_start | 63 |
meetingDate | ["2023-05-17"] |
gazette_id | 1125502 |
agenda_lcidc_ids | ["1125502_00003"]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7會期司法及法制、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兩委員會第3次聯席會議紀錄 |
content | 審查委員賴香伶等24人擬具「立法院公共年金改革委員會組織規程草案」案 |
agenda_id | 1125502_00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