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130
發言片段: 0 |
---|
鄭委員正鈐:(9時25分)院長早。感謝主席今天安排中央研究院報告業務概況,並審查太空發展法還有核子事故緊急應變法的條文修正。針對中研院的業務報告,當中我看到中央研究院與國內大學的合作還有未來的規劃,其中有關國際研究生學程還有博士班學位學程,國際研究生學程有10所大學合作,加起來大概有十幾個學程;博士班學程大概有8所大學合作,其中大概只有2所私立大學──東海及慈濟,我想知道中研院跟這些國內大學合作的一些條件及門檻是怎麼去篩選?因為可能有很多學校也都希望跟中研院有一些合作。 |
發言片段: 1 |
主席:請中研院廖院長說明。 |
發言片段: 2 |
廖院長俊智:這方面我們跟各大學的合作,不分公私立,完全端視學程的必要性、適當性及其品質,那詳細的部分,請國際處處長來說明。 |
發言片段: 3 |
主席:請中研院國際處孟處長說明。 |
發言片段: 4 |
孟處長子青:鄭委員早。中研院有二個學程,一個是國際研究生,的確國際研究生學程,我們大部分合作的單位是國立大學,這邊的考量是因為我們需要有跟本院對接的跨領域系所,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篩選的條件其實是需要有比較廣的研究領域,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當然就是國立大學會比較適合在這方面研究。但是在國內的學程,其實我們有很多是跟私立大學合作,像轉譯醫學學程,其實跟國內好幾個醫學大學都有合作,包括北醫、高醫大、慈濟,還有中國醫藥大學現在也在納入當中,所以我們的考量其實是從研究的需求出發。 |
發言片段: 5 |
鄭委員正鈐:所以不分公私立,只要有相關適合的部分,其實基本上都可以去合作,這個部分是中研院主動,還是公私立大學主動? |
發言片段: 6 |
孟處長子青:這二個方向都會一併考量,有一些是由國內大學主動提出,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當然會進行相關的審核作業。 |
發言片段: 7 |
鄭委員正鈐:另外有個簡單的部分就是中研講堂,自107年開始,好像都還沒有走到新竹縣市這邊來,是不是有可能可以做一個相關的安排? |
發言片段: 8 |
廖院長俊智:當然,這個我們在規劃當中,請秘書處長作詳細說明。 |
發言片段: 9 |
主席:請中研院秘書處曾處長說明。 |
發言片段: 10 |
曾處長國祥:委員好。我們的規劃一開始是先往中南部、花東,然後離島偏鄉,慢慢也已經回到北部來舉辦,我想新竹縣或苗栗都有一些滿適合的地方可以舉辦,所以我們會在近期內規劃,謝謝委員。 |
發言片段: 11 |
鄭委員正鈐:就縣市的部分,新竹市也希望能有一些安排。 |
發言片段: 12 |
曾處長國祥:好的。 |
發言片段: 13 |
鄭委員正鈐:接下來,中研院研發次世代mRNA疫苗技術,感覺是有一個成果出來的,因為它跟高端走的是不同路徑,可不可以請院長簡單表示一下,因為在5月4日媒體報導關於中研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表示,打算要在園區當中建置代mRNA先導工廠,先導工廠是不是表示臺灣距離能夠自己研發mRNA疫苗已經為時不遠,請院長針對這個部分做個簡單的說明。 |
發言片段: 14 |
廖院長俊智:我們講的先導工廠,事實上不是一般人所謂的工廠,我們是小量、規模非常小,大概幾百劑做臨床前試驗用的基地,所以跟一般人所想像的大規模工廠不一樣,但這個先導工廠也是非常必要,因為從基礎研究、從實驗室端要進到臨床試驗之前,必須要能夠很有效率、品質能夠保證的狀況下,製造出少量、幾百劑到幾千劑的規模,這個目前的設備、設施在全臺灣,甚至是全世界都非常缺乏,所以本院在這方面做了相當的努力。 |
發言片段: 15 |
鄭委員正鈐:因為我也看到在去年1月底的時候,中研院有個新聞說領先全球率先發布Omicron次世代mRNA疫苗的成果報告,而且4天之後,就被美國衛生院及疫苗大廠莫德納做研究援引,針對這個部分,中研院當時是怎麼樣開始做mRNA疫苗,當時的決策過程是如何? |
發言片段: 16 |
廖院長俊智:因為疫情發展之後,全世界都苦於沒有疫苗的研發,可是我們看到美國2個廠──Moderna、Pfizer與德國的BNT分別進行mRNA的疫苗研發,本院過去也有一些核酸疫苗研發的基礎,所以我們就嘗試進行看可不可以也利用相同的技術,藉由已經公開發表的資訊及過去已經有的經驗,嘗試看看能不能夠合成出可用的疫苗,但是由於很多現實的考量,我們在過去的疫情當中,來不及與國際大廠合作或是競爭,所以在這方面,我們是採取一個研發的角度,為下一次的疫情來襲預作準備。 |
發言片段: 17 |
鄭委員正鈐:我想當然來不及趕上之前這二年的這波,不過因為整個疫情其實也還沒有過去,雖然5月已經降級了,可是疾管署也提到6月份疫情可能還會逐步地升高,我們還是要嚴陣以待,所以中研院有這樣的能力,我覺得是好的,也希望能夠加緊針對這部分。 |
除了針對mRNA疫苗,中研院有一個成果之外,我也看到在今年中研院132億3,800萬元的預算當中增列3億1,326萬9,000元,主要係新增淨零碳排的部分要做前瞻性的研究跟開發。我看目前整個臺灣發電的狀態,到去(2022)年,火力發電的占比高達81%,包括燃煤、燃油、燃氣,汽電共生超過81%,這表示整個臺灣的能源政策跟淨零碳排其實有一點點背道而馳,我們要怎麼去解決這個問題?國際能源總署表示在未來20年內,全球核電規模可能要擴大一倍才能夠達到全球淨零碳排的目標,除此之外,歐洲議會也表示已經將核能列為永續性綠色能源,也提到要藉著綠色能源的部分,與風能及太陽能合作可能是一個比較好的淨零碳排的電網結構。針對這樣的說法,院長怎麼看?對於臺灣發展SMR小型核電廠的部分,是不是有可能有這樣的能力自己可以去研發? |
發言片段: 18 |
廖院長俊智:誠如委員所講,本院在去年底公布了臺灣淨零科技研發政策建議書,裡面四百多頁,最主要的精神是,假如利用現有的技術要達到2050年淨零排放,全球不只是臺灣,都是非常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但是我們仍然要非常努力,至少從科技的角度儘量朝這方向前進,從科技角度,我們就要密切關注各種新科技的發展,所以我們在建議書裡面有作非常詳盡的說明。 |
發言片段: 19 |
鄭委員正鈐:因為我在想針對淨零碳排這個目標,因為各國都在想辦法,我們看到一個狀態,不管是IEA或是整個歐盟議會的部分,大家對於核能的價值跟定位開始有一些調整,包括美、加、英、日等等,包括芬蘭,很多國家都重新推動第四代核能,針對這個部分,中研院是否有相關計畫?我還看到一個狀態,很多國際媒體都陸續報導在2030年左右,很多國家的SMR就會開始運作,包括菲律賓,該國媒體甚至報導在2027年到2028年菲律賓就可能開始運作SMR。在全球針對第四代核能的價值開始給予不同定位時,中研院從研發角度來看,是不是會先去接觸或進行研究的動作? |
發言片段: 20 |
廖院長俊智:這方面本院目前並沒有核能相關的研究,也沒有這方面的人才,但我們會密切關注各種多元能源的科技發展,詳細的部分可以請陳于高主任來做說明。 |
發言片段: 21 |
主席:請中研院環變中心陳主任說明。 |
發言片段: 22 |
陳主任于高:跟委員說明,核能的發展需要很長的時間,SMR的技術聽起來在這幾年將要上市了,我們有關注它的發展,在過去一段時間,國內並沒有這方面的技術及人才,不過誠如委員所說,如果該技術成為世界上重要的選項,我想我們也應該在這方面投入一些人力及財力來關注。謝謝。 |
發言片段: 23 |
鄭委員正鈐:我希望中研院能抓緊新趨勢的腳步,也不要落在國際之後。以上,謝謝。 |
發言片段: 24 |
廖院長俊智:謝謝。 |
發言片段: 25 |
主席:請陳委員秀寳發言。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102 |
---|---|
meet_id | 委員會-10-7-22-17 |
speakers | ["范雲","蘇巧慧","鄭正鈐","陳秀寳","張廖萬堅","吳思瑤","黃國書","高金素梅","張其祿","林宜瑾","鄭麗文","萬美玲","陳培瑜","鍾佳濱","陳椒華","陳靜敏"] |
page_start | 45 |
meetingDate | ["2023-05-18"] |
gazette_id | 1125801 |
agenda_lcidc_ids | ["1125801_00003"]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7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17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一、邀請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二、審查 11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 算有關中央研究院主管預算(公務預算)解凍案4案;三、審查(一)行政院函請審議「太空發展法 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案、(二)台灣民眾黨黨團擬具「太空發展法第二條條文修正草案」案、(三) 委員萬美玲等19人擬具「太空發展法第二條條文修正草案」案、(四)委員謝衣鳯等19人擬具「太 空發展法第二條條文修正草案」案、(五)委員陳明文等20人擬具「太空發展法第二條條文修正草 案」案、(六)委員陳秀寳等21人擬具「太空發展法第二條條文修正草案」案、(七)委員張廖萬堅 等17人擬具「太空發展法第二條條文修正草案」案、(八)時代力量黨團擬具「太空發展法第二條 條文修正草案」案、(九)委員吳思瑤等17人擬具「太空發展法第二條條文修正草案」案、(十)委 員林宜瑾等21人擬具「太空發展法第二條條文修正草案」案、(十一)委員賴品妤等17人擬具「太 空發展法第二條條文修正草案」案、(十二)委員蘇巧慧等32人擬具「太空發展法部分條文修正草 案」案、( 十三) 委員萬美玲等16 人擬具「太空發展法增訂第十八條之一及第十八條之二條文草 案」案、(十四)台灣民眾黨黨團擬具「太空發展法第十八條之一、第十八條之二及第二十二條條 文修正草案」案;四、審查(一)行政院函請審議「核子事故緊急應變法第三十一條之一、第三十 一條之二及第四十五條條文修正草案」案、(二)台灣民眾黨黨團擬具「核子事故緊急應變法第三 十一條之一、第三十一條之二及第四十五條條文修正草案」案 |
agenda_id | 1125801_00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