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604
發言片段: 0 |
---|
張委員育美:(9時58分)次長好。今天專案報告的題目,其中之一是改善疫情後缺工。從長期趨勢來看,我國勞動力缺乏的問題主要原因在於少子化,整體出生人口下降,可以預見未來勞動力會更少。根據國發會的推估,預計2025年65歲以上人口將占總人口的20%,同時勞動人口將低於總人口數的三分之二。我們都知道勞動人口就是人力資本,對嗎? |
發言片段: 1 |
主席:請勞動部李次長說明。 |
發言片段: 2 |
李次長俊俋:張委員好。是的。 |
發言片段: 3 |
張委員育美:為了促進生育,勞動部持續推動建構友善生養職場,當中包含補助雇主設立托兒服務機構,興建者給與300萬的補助,已設置改善或者更新者1年補助50萬,也就是新的300萬、舊的50萬。請問次長,去年向勞動部申請興建以及改善托兒服務機構的事業單位有多少家? |
發言片段: 4 |
李次長俊俋:我是不是請福祉司司長跟您報告? |
發言片段: 5 |
張委員育美:好,可以。 |
發言片段: 6 |
主席:請勞動部福祉司謝司長說明。 |
發言片段: 7 |
謝司長倩蒨:不管是托兒設施或措施都在勞動部可以補助的範圍之內,如果是設施或措施,我們總共補助了415家次。 |
發言片段: 8 |
張委員育美:措施跟設施是不同的,設施就在職場裡面,措施是想出辦法可以到附近或怎麼樣的方法。 |
發言片段: 9 |
謝司長倩蒨:跟幼兒園簽約等等…… |
發言片段: 10 |
張委員育美:措施是方法,對不對? |
發言片段: 11 |
謝司長倩蒨:是。 |
發言片段: 12 |
張委員育美:你說總共是四百多家,請問設施有多少家? |
發言片段: 13 |
謝司長倩蒨:設施大概只有兩家。 |
發言片段: 14 |
張委員育美:你看嘛!只有區區兩家之外,措施當然很多,想盡辦法跟附近的幼兒園合作,請員工的小朋友到那邊去,那叫措施。所以在職場裡面有設施的只有兩家,對不對? |
發言片段: 15 |
謝司長倩蒨:對。 |
發言片段: 16 |
張委員育美:很少,對不對? |
發言片段: 17 |
李次長俊俋:是比較少一點。 |
發言片段: 18 |
張委員育美:2019年到現在,接受補助的事業單位仍在營運的托兒設施,你們回答只剩下兩家,對不對?本來我要問你設施以前有多少家、現在剩下多少家,你已經跟我講只剩下兩家,對不對? |
發言片段: 19 |
李次長俊俋:申請的很少。 |
發言片段: 20 |
張委員育美:根據性別工作平等法第二十三條,員工規模在一百人以上的事業單位應提供托兒設施或措施,即剛剛講的措施、設施,但是根據勞動部公布的111年僱用管理及工作職場就業平等概況,仍然有將近30%的事業單位絲毫未設置托兒設施或措施。再請問次長,針對未依法設置托兒設施或措施的事業單位,勞動部有哪些政策工具能夠輔導雇主進行改善? |
發言片段: 21 |
謝司長倩蒨:跟委員報告,105年修正了性別工作平等法,把100人以上的事業單位納入,必須要設立設施或措施,的確到110年大概70%有設立,且250人以上的事業單位有84.8%設立托兒設施或措施,因此105年只有51%,到110年有一些成長,在這段時間勞動部其實一直都在協助他們提供友善育兒職場,不管是入廠輔導、提供一些補助經費或舉辦說明會的方式,來協助他們設立。 |
發言片段: 22 |
張委員育美:所以我覺得應該要更進一步的去輔導雇主,因為剛剛有提到新建的補助300萬、舊設置的50萬,金額可能不是最重要的,可能還有其他原因吧?補助金額還是要注意到現在的物價高漲、通膨等等,是不是太杯水車薪了?其實設施需要很大的空間,現在還有將近30%事業單位沒有設置,對不對? |
發言片段: 23 |
謝司長倩蒨:另外也跟委員報告,經過我們統計處調查,發現這些事業單位之所以沒有設托兒設施或措施,其實33.8%是因為員工將小孩送到住家附近的托兒機構、幼兒園或保母,將近33%的原因是事業單位沒有空間可以設立。這都是目前我們調查事業單位沒有辦法提供托兒設施的原因。 |
發言片段: 24 |
張委員育美:你說33.4%送到附近的托兒機構,32.4%是沒有空間設立,請問你,沒有空間設立,譬如工業區的工廠,本來就沒有好的環境可以設立,這就是設施很少的原因,就是需要檢討,因為環境不適合托育。 |
發言片段: 25 |
謝司長倩蒨:沒錯,的確是有現實上的困難,所以我們也鼓勵企業,剛剛有提到…… |
發言片段: 26 |
張委員育美:怎麼鼓勵啊? |
發言片段: 27 |
謝司長倩蒨:員工把他的小孩送到住家附近的幼兒園或保母…… |
發言片段: 28 |
張委員育美:那個叫做措施。 |
發言片段: 29 |
謝司長倩蒨:對,所以雇主對於他的員工把孩子送到幼兒園,會給一些津貼的補助。 |
發言片段: 30 |
張委員育美:措施也有補助就對了。 |
發言片段: 31 |
謝司長倩蒨:對。 |
發言片段: 32 |
張委員育美:怎麼補助呢? |
發言片段: 33 |
謝司長倩蒨:我們也會依據他給員工的津貼去酌予補助,每家最高可以到60萬。 |
發言片段: 34 |
張委員育美:就是送到附近的托兒所也有補助? |
發言片段: 35 |
謝司長倩蒨:送幼兒園,公司給員工一些托育的津貼,勞動部就會相對提一些補助企業,鼓勵企業照顧員工。 |
發言片段: 36 |
張委員育美:我跟你講,一般企業的平均值是1.3%設置。 |
發言片段: 37 |
謝司長倩蒨:設置當然會比較困難一些。 |
發言片段: 38 |
張委員育美:有一個表現比較好的行業,就是我以前的行業─醫療行業,醫療保健業有5.4%設立托兒服務機構,希望讓員工有育兒環境能夠安心工作,不過還是有四成的人覺得空間不足。其實新建一家醫院成本是很高的,硬體成本就是一般建築的1.5倍,醫療專業設備當然是以醫療服務優先,所以它的空間真的比一般工廠還不夠。醫療事業已經是表現最好的,比一般行業好,一般平均值是1.3%,它已經是5.4%了,但是醫療行業要蓋大樓的時候,還要經過衛生主管機關同意,有些程序很不方便,勞動部是不是可以跟內政部建管單位、衛福部三個部會跨部會進行溝通,瞭解法規上的瓶頸,給予協助?醫療行業已經不錯了,優於其他行業,政府是不是可以讓它作為表率,增加對它的補助,或者幫助醫療院所強化它的友善職場? |
發言片段: 39 |
李次長俊俋:謝謝張委員對這個問題的關心,據我瞭解,有的醫院的托兒機構其實不是設置在醫院,因為醫院的成本本來就比較高,它是設置在宿舍區,比如嘉義長庚就是設在宿舍區,宿舍區的成本相對就沒有那麼高。所以張委員提的這個部分,我們都可以再來討論,是不是給予願意提供員工這項服務的醫療院所多一點的補助,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鼓勵企業照顧好我們的小朋友。 |
發言片段: 40 |
張委員育美:照顧好我們的下一代。 |
發言片段: 41 |
李次長俊俋:對。 |
發言片段: 42 |
張委員育美:我們的人力資本。 |
發言片段: 43 |
李次長俊俋:但是跟張委員報告,我們只有鼓勵性質,我們沒有政策工具可以裁罰。 |
發言片段: 44 |
張委員育美:所以我今天提出來就是問有沒有更好的政策工具,既然醫療行業表現優於其他產業,當然它的醫療設備很貴,我們就不要用它的醫療設施、建築物,因為很多醫院都有自己的空地,可以另外興建,做培育下一代的優良示範,讓大家覺得臺灣非常重視下一代的教育、養育,還有人力資本的培養,你覺得這樣好不好? |
發言片段: 45 |
李次長俊俋:這個我們當然可以討論,勞動部甚至可以考慮提高補助措施。 |
發言片段: 46 |
張委員育美:不僅補助措施,我覺得是很多政策的支持,謝謝次長。 |
發言片段: 47 |
李次長俊俋:是。 |
發言片段: 48 |
主席:報告委員會,待會邱泰源委員質詢結束就休息10分鐘。 |
現在請王委員婉諭發言。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232 |
---|---|
meet_id | 委員會-10-7-26-14 |
speakers | ["吳玉琴","賴惠員","蘇巧慧","溫玉霞","張育美","王婉諭","徐志榮","邱泰源","黃秀芳","洪申翰","張其祿","鍾佳濱","林德福","李貴敏","吳怡玎","賴香伶","陳瑩","楊曜","莊競程","吳欣盈"] |
page_start | 149 |
meetingDate | ["2023-05-18"] |
gazette_id | 1125801 |
agenda_lcidc_ids | ["1125801_00005"]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7會期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第14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一、邀請勞動部、經濟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交通部、內政部就「疫後改善缺工擴大就業方案 之規畫進度期程」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二、邀請勞動部、教育部、經濟部、法務部、衛生福 利部、數位發展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原住民族委員會、國家發展委員會、金融監督管理委員 會、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交通部就 ( 一) 「降低工安事故提升職場安全之具體推動方案」、 (二)「投資青年就業方案之成效與第二期規畫進度期程」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
agenda_id | 1125801_00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