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405
發言片段: 0 |
---|
鄭委員麗文:(10時49分)我們看到廖院長應天下經濟論壇的邀請,曾經以臺灣如何達成淨零排放為目標發表演說。全世界都在努力地面對人類最嚴重的挑戰,對臺灣來講當然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看到院長在這項演說裡頭特別點出來高效太陽光電的研究選項,無非就是讓現在的太陽能光電板的效能能夠提高,但是太陽光電板現在在臺灣事實上是充滿了高度的爭議,對於生態環境的破壞,還有對於地方上生態、人文、歷史,甚至於對其整個經濟結構產生非常重大的衝擊,所以引起很大的反彈。我看到中研院的報告裡,事實上也有提到這些都是可預見的。 |
首先,我們來看現在行政院所提出的淨零排放目標,事實上大家都知道不可能,在2030年想要達到的目標達不到,到2050年更是天方夜譚。可是即便是像這樣的目標,就太陽光電的部分,預計在2025年要達到20GW設置裝置容量,但是一直到今年3月為止,地面型太陽光電是3GW,屋頂型太陽光電是7GW,anyway加起來大概只有10GW左右,換句話說,跟我們預期的目標還非常非常的遙遠。那麼現在中研院想要提升效能,從轉換20%到30%的部分,也要一直到2030年,我看你們的計畫是預計2030年才會達到,也就是事實上在2030年有關於太陽光電想要達成的減碳目標跟設置容量的目標,其實已經很明顯是達不到了。 |
我想在這邊其實就是要跟中研院討論,到底太陽光電還值不值得我們積極地去研發跟設置?對臺灣到底適不適合?很重要的太陽光電產業雖然臺灣曾經有、現在也有,但是光電板對我們來講,其實過去主要都還是輸出到國外,那麼現在全世界都在研發效能提高這樣的目標,但問題是如果就臺灣本身──我的意思是這是兩個不一樣的目標,一個就是幫臺灣減碳,設置太陽能光電板;另外一個就是把它變成一個產業,我們可以外銷。那麼在這邊很明顯的,我剛剛講到,太陽光電要達成我們現在這麼小的目標,這其實是一個很小的目標都達不到,但即便這樣一個小的目標,都可能讓臺灣付出無法回復的代價。 |
最近因為政府非常積極地推動太陽能光電,我相信院長也都很清楚,第一個,大家在討論的就是有關於20年後的廢棄潮怎麼辦?這些太陽能光電板被廢棄回收的相關技術,到目前為止,全世界都還沒有一個很好的研發,那麼未來都會成為對環境上一個龐大的負擔,那麼我想要知道的就是,同時在研究高效能太陽光電發電的時候,第一個,有沒有去思考過到底臺灣適不適合?第二個,相關的配套,就我剛剛講的回收技術,就好像我們在討論核電廠,就一定要討論核廢料怎麼處理,不可能在研發核電的時候,完全不去碰核廢料怎麼處理。同樣的,太陽光電的回收技術也是一個很大、無法突破的地方,我剛剛講了,就中研院所整理的資料、就官方資料所整理出來的,如果現在經濟部、農委會等盤點出來所謂的可用地面面積裡,使用30%或40%的話,還需要三百多到四百多平方公里面積來設置太陽能電板,整個臺北市才271平方公里,換句話說,如果是按照政府的目標的話,全臺灣要用超過一個臺北市大的部分去設置太陽能光電板,可能嗎?對於我剛剛說的環境、文化、歷史、生態、經濟、產業的衝擊等怎麼辦?比如現在有很多漁電共生,尤其是臺南,爭議很大,在地反彈的聲音也很大,在沿海61號濱海公路的右邊已經設置了就設置了,以左靠海的這一塊,臺南市政府也已經答應當地居民不再設置了,因為爭議太大,我們好不容易全世界非常稀有、瀕臨絕種的黑面琵鷺,也因為過去長達30年的努力,而且不是只有臺灣努力,還有牠們在北邊的棲息地,包括韓國跟中國大陸也非常努力地復育,因為牠們要北飛的時候才會繁殖,然後來臺灣,臺灣是棲息地,我的意思是這是一個跨國30年的努力,才讓黑面琵鷺慢慢地復育了,而現在因為在臺南的海邊開始設置這些太陽能光電板,已經非常明顯衝擊了黑面琵鷺的棲息地,還因為牠是世界珍稀的保育類動物,所以引起大家的關注,更不要講整片的溼地,溼地裡的整個生物多樣性,它不是只有一樣黑面琵鷺而已,而是所有鳥類的棲息,還有在溼地裡頭所包含各種生物的棲息地,以及當地的景觀、當地的生活品質,這個我們可以講很久,我的意思就是當中研院在研發的時候,最近我們也看到很多新聞,所謂的漁電共生根本就是謊言,很多文蛤暴斃,根本養不出來,那麼在臺灣如果要推行太陽光電的話,勢必如同我剛剛講的,回收技術一定要有完整的配套,還有在設置太陽光電的同時如何能夠不對生態造成這麼嚴重的衝擊,如果這些配套沒有做好研究的話,光只是發展更高效的太陽能光電,恐怕也沒有辦法來解決這些問題,在我們臺灣能夠承受的、能夠接受的程度其實是非常非常困難的,不知道這一點中研院有沒有思考過? |
發言片段: 1 |
主席:請中研院廖院長說明。 |
發言片段: 2 |
廖院長俊智:鄭委員早。委員講的,在我們的政策建議書裡面都有提到,我們政策建議書提到各種面向,但是我們只聚焦在科技方面,剩下的部分…… |
發言片段: 3 |
鄭委員麗文:是,我剛剛講的就是科技方面,因為我看到你們的報告裡頭有寫說,對於當地的反彈、當地居民很多的意見,必須要長期的溝通,錯!這是科學的問題,我不是要來談跟當地居民的溝通,因為當地居民的溝通很複雜,有很多涉及的是收買,所以我剛剛要講的不是這個,我要講的是回收技術,這是科技,我要講的是怎麼樣設置不會衝擊生態,這是科技,如果可以做到的話,我們當然覺得太陽光電、任何可以用的綠電,我們都歡迎,但是如果這二個做不到的話,我剛剛已經講過了嘛,在研發核能的時候,不可能不研發核廢料怎麼處理,所以當我們選擇高效能太陽光電的時候,只是讓產業協助臺灣的產業呢?還是臺灣自己要用這個光電板?如果臺灣自己要用這個光電板的話,那相關配套的研究有沒有到位?不能說我只負責研究高效能的光電板,其他這些都是科學研究,大家做不出來的回收怎麼辦?如果今天我們可以做出很好的、厲害的太陽光電板的回收,搞不好全世界的光電板可以送來給我們回收,所以我問的是科技的問題。 |
發言片段: 4 |
廖院長俊智:這方面事實上科技已經解決了,全世界都有很多…… |
發言片段: 5 |
鄭委員麗文:解決了嗎? |
發言片段: 6 |
廖院長俊智:至少技術方面是解決了,很多國際廠商已經在做回收,國內我比較不清楚,但是國際上有很多廠商投入這方面的工作跟研發,當然委員講的也很對,我們在研發高效光電的同時,我們要考慮研發出來將來回收要怎麼做,這個會列入我們將來研發的一個項目,國內據我瞭解,過去應該是工研院也做了一些相關的研究,但這方面的內容,我比較不清楚。 |
發言片段: 7 |
鄭委員麗文:所以我剛剛已經講得很清楚了,就是我們如果要選擇研發太陽能光電的話,應該要整體的配套…… |
發言片段: 8 |
廖院長俊智:這個對…… |
發言片段: 9 |
鄭委員麗文:否則的話,這個研發很可能也是白費了,沒有辦法。 |
發言片段: 10 |
廖院長俊智:是的。 |
發言片段: 11 |
鄭委員麗文:最後,我其實一直很想問一個問題,這是比較根本性的問題,中研院的存在長期以來都是由政府編列預算,所以預算唯一的來源是政府編列的預算嗎?是吧? |
發言片段: 12 |
廖院長俊智:是的。 |
發言片段: 13 |
鄭委員麗文:這樣講好了,你覺得這個預算夠嗎?因為長年來,尤其近十幾、二十年來,我們發現真的要延攬國際重量級的人才,事實上是不是中研院的待遇已經有點落後國際的標準? |
發言片段: 14 |
廖院長俊智:全國的待遇都落後國際標準,您剛剛提到中研院的預算夠不夠,當然永遠都是不夠的!我想最重要的是有沒有用到有效率,我們希望帶動全臺灣一起來做這件事情。 |
發言片段: 15 |
鄭委員麗文:我現在想要向院長提出並請大家想一想的意思是,就像我們很多大學、公立大學也是一樣,你們有沒有想過自己去找財源?我的意思不是產業合作而是去募款,對於這個部分有沒有相關的思考? |
發言片段: 16 |
廖院長俊智:作為公家的政府研究機構,有法規明定我們不得對外勸募。 |
發言片段: 17 |
鄭委員麗文:對,所以我的意思就在這。 |
發言片段: 18 |
廖院長俊智:我們可以接受捐款、我們不能去募款。 |
發言片段: 19 |
鄭委員麗文:你們有沒有思考過如何能夠…… |
發言片段: 20 |
廖院長俊智:我們可以接受捐款、我們不能主動募款。 |
發言片段: 21 |
鄭委員麗文:喔!所以你們可以捐款? |
發言片段: 22 |
廖院長俊智:我們可以接受,但是不能主動勸募。 |
發言片段: 23 |
鄭委員麗文:哇,這個要大聲講三次,大家不知道! |
發言片段: 24 |
廖院長俊智:我們可以接受捐款。 |
發言片段: 25 |
鄭委員麗文:這要大聲講給臺灣的業界聽,中研院不能跟你們募款,可是如果你們要捐款的話,我們非常樂意接受! |
發言片段: 26 |
廖院長俊智:是的! |
發言片段: 27 |
鄭委員麗文:我只是思考在預算不夠的情況底下,事實上臺灣藏富於民,民間財富真的很豐沛,然後產業界如果願意支持這種臺灣基礎科學研究、如果能夠獲得來自於民間的捐助的話,或許會是一個新的財源。 |
發言片段: 28 |
廖院長俊智:非常同意! |
發言片段: 29 |
鄭委員麗文:謝謝,謝謝院長! |
發言片段: 30 |
廖院長俊智:謝謝。 |
發言片段: 31 |
主席:請萬委員美玲發言。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102 |
---|---|
meet_id | 委員會-10-7-22-17 |
speakers | ["范雲","蘇巧慧","鄭正鈐","陳秀寳","張廖萬堅","吳思瑤","黃國書","高金素梅","張其祿","林宜瑾","鄭麗文","萬美玲","陳培瑜","鍾佳濱","陳椒華","陳靜敏"] |
page_start | 45 |
meetingDate | ["2023-05-18"] |
gazette_id | 1125801 |
agenda_lcidc_ids | ["1125801_00003"]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7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17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一、邀請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二、審查 11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 算有關中央研究院主管預算(公務預算)解凍案4案;三、審查(一)行政院函請審議「太空發展法 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案、(二)台灣民眾黨黨團擬具「太空發展法第二條條文修正草案」案、(三) 委員萬美玲等19人擬具「太空發展法第二條條文修正草案」案、(四)委員謝衣鳯等19人擬具「太 空發展法第二條條文修正草案」案、(五)委員陳明文等20人擬具「太空發展法第二條條文修正草 案」案、(六)委員陳秀寳等21人擬具「太空發展法第二條條文修正草案」案、(七)委員張廖萬堅 等17人擬具「太空發展法第二條條文修正草案」案、(八)時代力量黨團擬具「太空發展法第二條 條文修正草案」案、(九)委員吳思瑤等17人擬具「太空發展法第二條條文修正草案」案、(十)委 員林宜瑾等21人擬具「太空發展法第二條條文修正草案」案、(十一)委員賴品妤等17人擬具「太 空發展法第二條條文修正草案」案、(十二)委員蘇巧慧等32人擬具「太空發展法部分條文修正草 案」案、( 十三) 委員萬美玲等16 人擬具「太空發展法增訂第十八條之一及第十八條之二條文草 案」案、(十四)台灣民眾黨黨團擬具「太空發展法第十八條之一、第十八條之二及第二十二條條 文修正草案」案;四、審查(一)行政院函請審議「核子事故緊急應變法第三十一條之一、第三十 一條之二及第四十五條條文修正草案」案、(二)台灣民眾黨黨團擬具「核子事故緊急應變法第三 十一條之一、第三十一條之二及第四十五條條文修正草案」案 |
agenda_id | 1125801_00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