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492

發言片段: 0
何委員志偉:(13時10分)主委午安。我最近有調一個數據,截至110年底,不包含大陸地區及港澳地區,我國的外籍榮眷配偶人數高達2,610人,平均歲數是47.5歲,其中30到39歲是531人,40到49歲是1,090人,total兩千多人的就業率才31.1%,他們大部分都還滿年輕的,才47.5歲,其中將近七成都沒有就業。我想就教主委和相關同仁怎麼看待他們三個人裡面不到一個人有在工作的現象?你們怎麼解讀?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退輔會就業處池處長說明。
發言片段: 2
池處長玉蘭:跟委員報告,其實根據我們的瞭解,新住民配偶之所以沒有就業的意願,是因為委員剛剛提到的中高齡的年齡因素,還有因為他幾乎是家庭的主要照顧者,另外還有語言的障礙,以及如果就業和職訓機構距離比較遠的話,會產生交通費用的額外負擔,這些都會影響他們的就業意願。但是像我們後疫情時代照服人力的訓練在北、中、南開了三個班,有82個人來報名,在24位眷屬裡面有6位是新住民,整個參訓比率高達25%,相較於新住民占榮眷比率只有9.53%來看,其實參訓比率並不是很低。當然,我們會根據上述影響新住民榮眷就業意願的因素做個改善,比如說我們全省有一萬五千多個職訓班隊,讓他們就近參訓、就地就業,另外很重要的是,我們也會結合勞動部的相關津貼,包括職訓生活津貼或者是缺工獎勵等措施,儘量鼓勵他們再就業。
發言片段: 3
何委員志偉:現在國內的移工已經有72.8萬,創歷史新高,少子化加上疫情後慢慢在復工,面對這麼嚴重的缺工潮,其實大家會注意到這一塊的人力,以及他們來到臺灣之後,其實也期待可以融入臺灣社會,所以工作和家庭照顧兩邊其實是可以平衡的。就業輔導方面,剛剛處長有說到勞動部這一塊,第二塊就是如果他們大部分都是家庭的主要照顧者,我看到退輔會有和衛福部、地方政府主導一個照顧服務員訓練專班,而且是全額補助學費,但是有趣的事情是,從108年到111年停辦了4年,這次在這超過1,800人裡面,就只有6個人報名,所以我還是不太理解,為什麼提供了這麼多誘因,又是他們平常熟悉的事務,甚至工作之後會有一個額外的收入,還可以更加融入社會,為什麼就只有6個人報名?歷經4年的停辦,在112年恢復辦理,就只有6個人來!這怎麼解釋呢?
發言片段: 4
池處長玉蘭:跟委員補充報告,剛剛已經說明會影響他們就業意願的因素特別是家庭照顧,還有一些人其實會工作,但可能是就近找一些並不是正規的……
發言片段: 5
何委員志偉:臺灣的高齡化時代已經來臨了,他們也很熟悉這一塊,這可能只是幾千個選項的其中一個,我的問題就是,這兩千多人裡面,你們開班招募的狀況通常都不會太好,是因為你們自己設想要幫他們開什麼班,還是有蒐集他們的意見?是由下而上還是由上而下?剛剛講的數字已經呈現一個現象出來了,你們有沒有去問他們,看看這些中高齡的人最希望得到什麼樣的專業、專長的訓練呢?
發言片段: 6
池處長玉蘭:其實我們開班都會針對他們的需求進行調查,特別是我們有一個精進作為,就是大部分的配偶想上哪些班,我們也做過問卷,所以今年以來我們就開了一些,舉例來講專門for他們的坐月子班,或者是時尚工藝、美甲,類似比較符合他們需求的班;我們有做過調查,然後就開這樣的班。我們當然要結合他們的地區就業需求,這方面都會同步考量,此外我們當然也會結合勞動部的資源,因為勞動部也有開很多類似、比較符合新住民需求的一些班,我們也會引介,這都是資源共享。
發言片段: 7
何委員志偉:請教處長,有些訓練通常你們不能自己辦,是不是這樣?像衛福部這一塊,你們不能辦,對不對?
發言片段: 8
池處長玉蘭:衛福部照服員班我們職訓中心是不可以辦的,因為在訓練的項目裡面沒有這一項,但是我們就有委外班,剛剛有報告,我們過去、甚至於今年,特別北、中、南都開了照服員班,這都是必須要去符合地方政府和衛福部相關單位的規定……
發言片段: 9
何委員志偉:其實我在講照服員的收入是高的,而且他的時間成本相對會壓低很多,在社區裡面或者在什麼村之類的,它是有這個需求可以產生的,所以就不太懂,為什麼只有6名?而且收入其實不會太差,剛剛講到,像坐月子或美甲等等的,這個部分很多地方政府都會做,甚至一些社區大學,甚至是里長,他們自己都在辦,所以我現在還是不是很清楚,我們的問卷也好,他們回饋回來,他們真正認為有可能會產生市場的是哪些東西?
第二件事情就是我們長照的需求,我覺得臺灣的長照不是政府單方面增加預算而已,民間也要有力量能夠支撐得起來,通常中高齡者最理解中高齡者,中高齡者也很能夠照顧其他中高齡,這是我們借鏡日本回來的經驗,所以我再請教,就以他們回饋想要上的課或開的班或做的訓練,這是一塊,有沒有可能再強化一下下?因為剛剛講到坐月子等等,甚至網路的課程,都有可能直接做得到了,就整個長照的系統來講,我認為照顧服務員的訓練是應該要提升了,你也要讓他們知道進來這裡訓練之後,取得可能是license或者是認證等等的,對他之後可以產生的經濟收益會是多少,同時去彌補我們現在長照人力的不足,我看到的是這一塊,1,000、2,000人才來6個,我真的覺得數量是太少了。
發言片段: 10
池處長玉蘭:跟委員報告,因為我剛剛有講,我們現在八十幾個人裡面已經結訓六十幾個,都是我們有到班徵才,現在有一百多個職缺的機會,我們在鼓勵這些已經受過訓也取得證照的人能夠投入長照的市場,我們持續努力。
發言片段: 11
何委員志偉:好,我覺得這一塊我們可以再去強化,因為1,000、2,000的人力其實會補足很多,好不好?所以……
發言片段: 12
池處長玉蘭:是。
發言片段: 13
何委員志偉:這一塊是我們可以再去加強的,感謝。
發言片段: 14
主席:請李委員貴敏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44
meet_id 委員會-10-7-35-19
speakers ["江啟臣","林昶佐","羅致政","陳以信","吳斯懷","廖婉汝","劉世芳","王定宇","趙天麟","何志偉","李貴敏","蔡適應","邱臣遠","林靜儀","馬文君","吳欣盈","張其祿","湯蕙禎"]
page_start 1
meetingDate ["2023-05-18"]
gazette_id 1125801
agenda_lcidc_ids ["1125801_00002"]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7會期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第19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報告「面對高齡化時代,榮院醫療服務整合發展暨榮家 長照能量建置與運用規劃」,並備質詢
agenda_id 1125801_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