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65

發言片段: 0
李委員昆澤:(9時24分)部長好。民眾對於交通部的基本要求就是希望平安的出門、平安的回家,維護民眾的交通安全是交通部最重要的責任,但是我們從道安資訊查詢網來看道安事故的死亡人數是逐年在增加,2020年事故的總件數是36萬2,393件,死亡2,972人;2022年事故的總件數達到37萬5,632件,死亡3,085人。2022年年底時,我在質詢時要求行政院跟交通部都要具體說明,希望事件的總數及傷亡人數能下降5%以上,這是低標,但是我們再來看看2023年的1至2月,事故件數是6萬6,630件,對比前年增加了9.2%,死亡人數為526人,對比前年增加了10%,行人路口事故有39人,對比前年增加了8.3%,更令人痛心的是兒童死亡人數有5人。
部長,你們在去年年底跟社會大眾承諾死亡人數要下降5%,但今年1至2月卻增加了10%,每一件交通意外所造成的傷亡,對於受傷者、罹難者及其家屬都是永久的傷痛,我們沒有辦法降低傷亡,卻反而增加,我們定下交通安全這個目標,但這個科目快要被民眾當掉了,請部長說明一下3至4月的狀況。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交通部王部長說明。
發言片段: 2
王部長國材:李委員好。的確這幾年除了111年人數有一點下降以外,其他都是持續增加,我覺得道安問題不僅是一個交通問題,它更是一個社會問題,所以這部分我個人感覺非常的愧疚,在全國道路安全這部分沒有做得很好,這部分我們大概有幾個方向正在進行中,這邊的交通事故裡,最多的是機車,大概有六成,所以我們今年也給地方發了一個「改善機車交通環境原則及作法」,即交通部有一個指引並跟地方一起合作,交通部跟營建署也願意給經費來進行。
第二個就是這裡談到的行人部分,我們今年4月10日也給地方一個指引「人行空間改善原則及作法」,同樣也告訴地方要如何降低行人事故……
發言片段: 3
李委員昆澤:我簡單的問部長,3至4月跟1至2月對比起來,目前狀況是如何?
發言片段: 4
王部長國材:3、4月有稍微下降一點,但是1、2月的確非常嚴重……
發言片段: 5
李委員昆澤:我把臺灣跟日本做一個比較,我們的人口數大約是日本的19%,但是我們的事故件數是日本的1.24倍,死亡數是日本的1.18倍,日本2022年的人口是1.2億人,臺灣是2,326萬人,但是日本的事故件數有30萬1,193件,臺灣人口只有日本的19%,竟有37萬5,632件,我們是人家的1.24倍,在死亡人數方面,日本是2,610人,我們是3,085人。部長,這不只是愧疚而已,是汗顏啦!對於民眾的交通安全,這個責任我們做得非常不好,這個應該是要公開道歉的,日本2022年的件數跟傷亡人數還是歷年來最低,但我們卻是逐年增高。我們來看看路口事故三大肇事原因,依照道安資訊平臺的統計,2022年路口交通事故前三大肇因,第一個,未依規定讓車;第二個,未注意車前狀況;第三個,左轉彎未依規定。過去十年來,這三大主因逐年增加,而且肇事的原因都沒改變,但交通部一直拿不出辦法。
另外,對於交通安全,當然交通改善最重要的是大家都有的一個基本概念,就是3E,包括交通教育、交通工程跟交通執法,交通部最重要就在於交通教育跟交通工程相關政策的制定,交通執法最主要的是警政署,但是在教育的部分,我們必須加強跟學校教育與監理機關的合作,並將教育跟宣導更加細緻化,而且還要針對不同的族群進行不同的教育跟宣導方式。
接下來我們來討論工程的部分,工程的部分也是一個讓人很痛心的問題,讓大家對交通部很有意見,就是交通部提出易肇事路段的改善,現在易肇事路段的改善已經進行到第39期了,而且改善的地點號稱達到191個地點,但是最令人感到莫名其妙的是,改善後事故件數卻增加的地點有68處(占35.6%),這是改善後事故反而增加的。另外,沒有顯著改善的地點有38處(約占20%),所謂沒有顯著改善是改善之後減少的件數少於3件。部長,這樣等於一半都沒有改善啊!有6成是改善之後短期間內事故有減少,但是一段期間之後又馬上恢復,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這是靠交通執法減少的,是靠警政署而不是靠交通部,當強力執法過了之後,肇事件數又會恢復甚至是增加。部長,為什麼這些易肇事路段的改善成效會這麼糟糕?
發言片段: 6
王部長國材:跟委員報告,剛才委員談到教育、工程及執法,工程做了,但是如果教育或執法這二項沒有到位的話,就會有同樣的狀況,就像你剛才談到的,執法期間內是有效的,但是執法期間過了之後就沒效,這表示在駕駛行為上可能有其問題,當然……
發言片段: 7
李委員昆澤:沒有執法,事故就增加,這樣是不對的!
發言片段: 8
王部長國材:跟委員報告,駕駛文化或是交通文化可能需要長時間的養成……
發言片段: 9
李委員昆澤:部長,我今天不是來跟你講教育跟文化啦,你們必須提出具體的改善辦法,交通部跟行政院在去年年底就說今年肇事件數跟傷亡人數要下降5%,但是1至2月的數字是明顯地不及格,沒有減少反而還增加大約10%,部長,這樣會被當掉耶!
另外,關於我今天所提的公路法修正草案,就是道路建設應該納入道路基礎設施的安全管理規範,部長,對於道路營運的整體生命週期,從基礎建設的設計到營運都必須要納入相關的安全管理規範,包括規劃與設計、建造與履勘、通車、維護更新、事故改善、大規模改建及更新等階段都要符合安全規範。也就是從規劃設計就要進行詳細完善的調查及規範。
除了道路基礎設施安全管理規範必須要納入之外,更重要的是輔導各縣市建立道路安全檢核,當然交通部對於交通教育跟交通工程是從政策方面著手,但各縣市的安全考核更是重要的工作,我的具體建議包括:第一,道路交通安全檢核必須由第三方專家組成的道路安全檢核團隊來負責;第二,要列出詳細的檢核任務,包括計畫中可能面臨的安全課題,例如弱勢用路人的保護等等;第三,要製作正式檢核報告內容提交主管機關及設計機關;第四,設計及工程團隊對檢核結果的回應報告及改善。部長,最後讓你說明一下。
發言片段: 10
王部長國材:第一個,委員所提的道路安全檢核,我非常贊成,也就是說,中央給了一些規範,地方到底有沒有執行,確實應該建立一個比較客觀的檢核方式,這是第一個。第二個,跟委員報告,現在行政院院長非常支持,我們現在有二個很重要、比較根本的改善,第一個是下個會期會提出交通安全基本法,把各縣市、跨部會要做的事情及經費都在這個基本法裡面規範。第二個是行政院現在正在審議核定「永續提升人車安全計畫」,這是一個從112年到118年總共410億元的計畫,這410億元的經費大部分會來補助地方做剛才談到的交通安全的相關工作。
我想的確教育、工程及執法這三個是缺一不可,現在在這二個大方向之下,例如剛才有談到教育,事實上教育部也會進來,包括營建署、警政署都會進來,我想整個交通安全勢必是中央跟地方一起合作來做,交通部沒有做好的部分,我非常抱歉,現在是包括院長也非常支持,我們會盡全力,把中央該扮演的角色完全扮演好,也會透過安全檢核機制來督促地方落實去做好。
發言片段: 11
李委員昆澤:部長,最後我要以最嚴肅的態度再次提醒你,行政院跟交通部在去年年底向社會大眾承諾相關交通肇事的件數及傷亡人數要減少5%,這是低標中的低標,這也是一個重要的承諾,但是從今年1至2月的數字來看是明顯的不及格,成績反而更糟糕,所以你們必須提出具體有效的改善,全國民眾都在看!
發言片段: 12
王部長國材:好,我們全力以赴。
發言片段: 13
主席:部長,這個部分如果明年還沒有改善,李昆澤委員再站在那邊質詢你,你就不好意思了!要有明顯的改善,回去可能要給點壓力,公路總局、路政司、警政署等相關單位,自己要給自己一點壓力,好不好?
請陳委員椒華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336
meet_id 委員會-10-7-23-11
speakers ["陳雪生","李昆澤","游毓蘭","陳椒華","洪孟楷","趙正宇","蔡培慧","何欣純","林俊憲","邱顯智","傅崐萁","劉櫂豪","高嘉瑜","魯明哲","陳琬惠","江永昌","鄭天財Sra Kacaw","許智傑","楊瓊瓔"]
page_start 265
meetingDate ["2023-05-24"]
gazette_id 1125902
agenda_lcidc_ids ["1125902_00006"]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7會期交通委員會第11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一、繼續審查委員高嘉瑜等18人擬具「公路法第二十七條條文修正草案」案;二、審查委員林俊 憲等19人擬具「公路法第二十七條條文修正草案」案;三、審查委員游毓蘭等19人擬具「公路法 第三十三條及第五十八條條文修正草案」案;四、審查委員李貴敏等28人擬具「公路法增訂第三 十四條之一條文草案」案;五、審查委員李昆澤等33人擬具「公路法第五十八條及第八十一條條 文修正草案」案;六、審查委員江永昌等18人擬具「公路法第六十一條之一條文修正草案」案; 七、審查委員羅致政等21人擬具「公路法第七十五條條文修正草案」案
agenda_id 1125902_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