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513

發言片段: 0
高委員嘉瑜:(11時9分)關於最近的im.B事件,確實重創檢調的形象,不僅傳出調查局人員有投資1,300萬元不敢講,甚至也傳出有明星檢察官涉入,我覺得法務部非常需要積極偵辦、重視這個案件,因為這已經對於外界、對於檢調的信任都產生了影響,所以現在對這件事情,當務之急是趕快把這些外界的爭議,能夠迅速地釐清,到底有沒有調查人員投資或是有沒有明星檢察官涉入,這樣的偵辦需要多久時間?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法務部蔡部長說明。
發言片段: 2
蔡部長清祥:跟委員說明,這一切刑事責任的偵辦都在地檢署,都是檢察官在掌握……
發言片段: 3
高委員嘉瑜:行政調查現在已經在進行了嗎?其實你們內部的行政調查應該要先開始啊!
發言片段: 4
蔡部長清祥:行政調查也同時在進行。
發言片段: 5
高委員嘉瑜:所以大概要多久時間?如果這項爭議持續延燒,對檢調及法務部都會有影響,請問你們需要多久時間?
發言片段: 6
蔡部長清祥:行政調查現在是由高檢署負責,當然整個進度的掌握是在高檢署那邊……
發言片段: 7
高委員嘉瑜:那你有沒有希望多久之內可以趕快把這部分釐清?至少釐清到底有沒有明星檢察官涉入營業、究竟是怎麼樣的情況可以對外界說明?或是有沒有調查員投資?有多少人投資?只有一位嗎?還是「呷好道相報」?這些過程你們有沒有去瞭解?還是說滾雪球爆一個,像切西瓜一樣你們才講一個?
發言片段: 8
蔡部長清祥:他們有全盤去瞭解,我們也不希望外界有很多的傳言,如果真的有,我們把它處理了……
發言片段: 9
高委員嘉瑜:因為現在政論節目每天都在講,他們說這樣的im.B詐騙,如果連調查局人員也有投資,或是有檢察官涉入,那是不是一個共犯結構等等,這對於你們的形象是一個很大的傷害,如果你們不趕快釐清、趕快說明清楚的話,讓大家一直這樣講下去,對於檢調人員也不公平吧!
發言片段: 10
蔡部長清祥:是的,所以……
發言片段: 11
高委員嘉瑜:所以你們偵辦的腳步一定要趕快,尤其行政調查這個部分是你們自己可以先釐清的。
發言片段: 12
蔡部長清祥:但是行政調查也有它的侷限,我會把委員的要求轉達給地檢署及高檢署……
發言片段: 13
高委員嘉瑜:不要讓民眾認為「敵人就在本能寺」,就在自己人裡面,好不好?
發言片段: 14
蔡部長清祥:好。
發言片段: 15
高委員嘉瑜:另外大家也質疑像曾國緯這樣的人早就是一個通緝犯,在2016年就已經判刑確定,結果逃亡7年之後還可以到處跟高官吃飯,搖身一變變成財團,甚至還有公益形象。像這樣的人,在相關過程中,我們對於通緝犯的追捕到底出了什麼樣的問題?
發言片段: 16
蔡部長清祥:針對通緝犯,現在只要檢察官傳拘不到、認為有必要就會通緝,如果通緝的話,我們就會公布,而且也會通知司法警察單位……
發言片段: 17
高委員嘉瑜:像他這樣子用一個化名,然後去整容,結果就沒有人知道,其實在這些過程中,也有警政高層與他有接觸,請問像這樣子的人,是不是只要換名、整形之後,就可以繼續逍遙法外?會讓外界有這樣的……
發言片段: 18
蔡部長清祥:我們不希望有這樣的情形發生……
發言片段: 19
高委員嘉瑜:但現在就已經發生在你面前,究竟該如何去杜絕?
發言片段: 20
蔡部長清祥:針對這樣的情形,我們來檢討……
發言片段: 21
高委員嘉瑜:大家要問的是如何杜絕?會不會再有下一個這樣的狀況發生?通緝犯就在我們身邊,但我們卻不得而知,而且不只是在我們身邊,還出現在高官、警政高層的身邊,那是多可怕的一件事情啊!
發言片段: 22
蔡部長清祥:是的,針對追緝通緝犯,司法、警察機關大家也要共同來努力。
發言片段: 23
高委員嘉瑜:這不是用嘴巴講講就好,大家都在問如果他去整形、換個臉,是不是就追緝不到了?是這樣嗎?
發言片段: 24
蔡部長清祥:當然我們不能限制人家去整形,究竟有沒有其他行政措施能夠來瞭解,這是大家要共同思考的。
發言片段: 25
高委員嘉瑜:因為像這樣的通緝犯有槍砲彈藥前科等等,他可能是危險性比較高的,或者是針對他種種的問題,我們必須立刻針對這些人加以整理並加強追緝,可是看起來在這7年之間,好像也沒有特別針對他有任何的通緝犯追捕行為,所以讓他好像可以繼續無視於自己是通緝犯的身分。
發言片段: 26
蔡部長清祥:確實追緝通緝犯是我們在執行技巧上要予以加強,否則讓通緝犯逍遙法外,這也不是我們所樂見的。
發言片段: 27
高委員嘉瑜:這不是嘴巴說說就好,因為民眾看在眼裡,所以最近有很多關於司法檢調的調查,根據民間團體所做的民調,有六成民眾認為檢方會收賄,我覺得像這樣的民調對檢察官來講是非常不公平的,所以我們希望法務部能夠積極去澄清與說明。
另外,今天主要是審查信託法,針對信託法,我們關心已久,也開過多次記者會,我們最不能接受的是長期以來放任財團藉由信託達到節稅、避稅的目的,甚至讓財產不斷暴增,尤其現在是繳稅的季節,我們看一下這五大財團是多麼的離譜,包括台塑、宏泰、宏達電、漢民和奇美這五大財團,以他們的公益信託基金來講,他們取得的賦稅優惠高達20%,分別為七十幾億、60億不等,但是他們每年的慈善支出最高竟然只有2.1億、1.8億、四千多萬等等,相較於他們每年的現金入帳,以台塑來講,他們每年的現金入帳有170億,但是它拿來做公益的金額卻只有2.1億,只占0.96%而已,像這樣的慈善公益信託,我們的社會能接受嗎?大家覺得公平嗎?在這種情況下,信託法的修正絕對要趕快做。我們發現這些財團資產不斷膨脹,有不斷投資自家人的狀況,甚至是左手捐給右手,這更離譜!所謂的公益信託、公益支出美其名是做公益,但其實都是捐給自家人。在這五大財團裡面,包括林堉璘宏泰教育基金會有43%都是捐給自己,王長庚社福基金會有85%是捐給自己,其他也是一樣、如出一轍,這些財團都很會鑽法律漏洞來避稅,雖然我們的政府知道,但是到底有沒有在改呢?像這樣的監督,到底有沒有在監督啊!以宏泰集團來講,林堉璘委託國泰世華銀行成立的公益信託林堉璘基金會,其監督及信託基金單位全部都是集團自己人,包括林鴻南、林樹旺等等,全部都是自家人,請問這樣有在監督嗎?對民眾來講,公益信託能不能真的用到公益上面是最重要的,所以今天我們提出修法,也希望能夠杜絕過去這些弊端,真正讓公益信託回歸到公益的本質,而不是成為這些財團的小金庫,做為節稅的手段,甚至拿來做私人投資,還可以去買電視台或進行各式各樣的投資。針對信託法的修法,我們希望法務部能夠積極爭取杜絕過去長期以來的問題,這次我們也特別參照美國相關法令及做法,明定公益信託支出須占信託財產總額5%或年度總收入之最低比率60%,杜絕假公益、真避稅或真自肥的現況,謝謝。
發言片段: 28
蔡部長清祥:謝謝。
發言片段: 29
主席:接下來登記發言的廖委員婉汝及劉委員世芳均不在場。
請吳委員玉琴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366
meet_id 委員會-10-7-36-20
speakers ["劉建國","吳玉琴","洪申翰","高嘉瑜","曾銘宗","謝衣鳯","湯蕙禎","吳怡玎","游毓蘭","江永昌","李貴敏","賴士葆","陳椒華","郭國文","王鴻薇","林淑芬","鄭運鵬","林思銘","楊瓊瓔","吳琪銘","賴香伶"]
page_start 315
meetingDate ["2023-05-25"]
gazette_id 1125901
agenda_lcidc_ids ["1125901_00006"]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7會期司法及法制委員會第20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一、邀請法務部部長、法務部調查局、內政部警政署、外交部、數位發展部、大陸委員會、國家 通訊傳播委員會等列席就「有關我國各機關、風景區等不斷收到『詐』彈信恐嚇,政府相關機關 如何因應境外資訊恐攻,保障我國政經秩序、遏制此類犯罪」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二、併 案審查(一)行政院函請審議、(二)委員高嘉瑜等18人、(三)委員郭國文等17人、(四)委員洪申翰 等18人、(五)委員林楚茵等17人、(六)台灣民眾黨黨團、(七)台灣民眾黨黨團、(八)委員吳玉琴 等17人及(九)委員蘇治芬等17人分別擬具「信託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案
agenda_id 1125901_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