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52
發言片段: 0 |
---|
林委員昶佐:(9時31分)主席,我們繼續請蔡局長。 |
發言片段: 1 |
主席:蔡局長請。 |
發言片段: 2 |
蔡局長明彥:謝謝主席,委員好。 |
發言片段: 3 |
林委員昶佐:局長,我們繼續來討論一下,接著我想跟你請教的是疑美論的部分,其實近年來尤其最近發生的一些事情,大家都知道認知戰、資訊戰是臺灣面臨的一個很大的挑戰,在這幾種樣態裡面,疑美論算是滿常見的,所以在進入疑美論的內容前,我想要先問局長,會問這個問題我都覺得有點可笑,不過還是得問,如果臺灣淪陷了,對美國的利益來講,是好事還是壞事? |
發言片段: 4 |
蔡局長明彥:就國際社會來講,臺灣扮演非常重要的戰略角色,一個部分是在地緣戰略上,臺灣本來就在西太平洋第一島鏈非常中心的位置,所以假如中國可以控制臺海地區或臺灣的話,對中國要投射它的軍事力量到第一島鏈以外的西太平洋地區,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突破。第二個是在價值理念面,臺灣是一個民主價值理念相關的國家,所以國際社會也基於民主價值理念的共同性,對於臺灣一個民主國家在第一線承受來自於中國極權國家、威權國家這麼大的壓力,也給予高度的支持。第三個是在供應鏈安全合作的部分,因為臺灣在半導體ICT產業全球供應鏈裡面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假如中國可以控制臺灣的話,當然這部分對於全球供應鏈的安全會帶來一定程度的衝擊。 |
發言片段: 5 |
林委員昶佐:我為什麼會先問這個問題?就是因為臺灣的存在並不是只對臺灣人民的利益有關,對美國的利益也有關,還有包括為什麼美國近年來強化不管是跟日本、甚至也包括跟菲律賓在軍事上面的合作,這一個區域安全的議題並不是我們要別人來幫忙臺灣,而是如果自由民主陣營失去臺灣以後,美國在第一島鏈的部署,和它自己本身國家的利益其實都會受到非常大的衝擊。 |
發言片段: 6 |
蔡局長明彥:對。 |
發言片段: 7 |
林委員昶佐:所以現在引導到疑美論裡面講到的一種重要觀點,例如它說美國幫助臺灣又沒有什麼實質利益,它只是想從中獲利,我現在就是照疑美論的一些講法,它說臺灣就是棋子,最終就是會拋棄臺灣等等,甚至還扭曲為美國有一個毀臺計畫要掏空台積電、摧毀台積電等等。我要講的是它建立在一個臺灣的存在只對臺灣人有價值,別人幫助你,他幹嘛要幫助你?對他有什麼好處?所以他只是要利用你而已,建立在一個其實是已經……我剛剛說為什麼我要先跟局長確定,甚至現在要去強調這件事都有點荒謬,這應該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我們還要先講出來,臺灣的存在攸關於所有區域的國家以及友盟國家。 |
發言片段: 8 |
蔡局長明彥:是這樣子。 |
發言片段: 9 |
林委員昶佐:我們還要去強調這件事,我覺得有點荒謬,但是也因為這樣,所以我想問你,這種荒謬的疑美論大概從什麼時候開始?是境外還是境內的傳播比較多? |
發言片段: 10 |
蔡局長明彥:就像委員剛剛所提到的,臺灣在國際社會上有高度的戰略價值,對於這種所謂疑美論的散播,我覺得主要背景還是在於中共很擔心臺海問題國際化,它一直嘗試要把臺灣問題變成中國的內政事務,以便在一中原則之下來處理臺灣問題,可以不必受到國際社會干預。因此,對於很多臺灣與國際社會加強合作的一些新發展,中共每每都會有些抗議舉動。我們也觀察到,剛剛劉世芳委員提到,最近中共機艦的動態越來越多,其頻密程度每每跟國際社會通過重要的友臺法案,或重要的政要來臺灣訪問都有一些密切關係,所以中共對於臺灣與國際社會的連結是非常關注的。 |
發言片段: 11 |
林委員昶佐:我想資訊戰不外乎二種:第一就是假消息,但假消息直接澄清就好,這也比較快;第二是對於情勢的判斷,也就是你怎麼解釋,需要稍微進入比較深的、對區域安全的瞭解,但也沒有太深。就像我剛剛講的,這是我們生長在臺灣長久以來就知道的基本結構。2021年美國宣布撤軍阿富汗後,我們就看到某一種說法:美國會放棄阿富汗,當然也會放棄臺灣。這種說法一樣悖離了我們對於區域安全長久以來的理解。對於第一種,也就是我剛才講的假資訊,我們就直接、儘快地澄清,這就看我們應該在技術面上面怎麼加強;第二種的話,我覺得國安單位可能還是要去分享這些資訊…… |
發言片段: 12 |
蔡局長明彥:好。 |
發言片段: 13 |
林委員昶佐:以及思考這類瞭解性的知識、常識,怎麼樣讓普羅大眾可以更簡單地去反應,同時強化他們對媒體的識讀。 |
發言片段: 14 |
蔡局長明彥:是,跟委員報告一下,事實上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對臺灣的支持程度非常高,我們看到美國國會通過了一連串的友臺法案來支持臺海安全,也加強臺美合作,這就是非常具體的例證。拜登政府上臺迄今,沒有記錯的話,已經宣布了有十一項的對臺軍售案,我想這些都是非常實質的動作。 |
發言片段: 15 |
林委員昶佐:這些動作讓國人更清楚瞭解,這是符合美國利益的,而不是美國人來幫臺灣,我覺得這種結構上概念的理解,我們可能要繼續強化與宣傳的。 |
發言片段: 16 |
蔡局長明彥:好。 |
發言片段: 17 |
林委員昶佐:最後,剛剛劉世芳委員也有談到的,我在這邊再跟局長做進一步的討論。不管是海峽中線,乃至於去年11月廈門艦在臺灣東部海域活動時說24海里線,就是鄰接區里也不存在;銅山號闖入恆春外海24海里內的時候,它其實也是在試探鄰接區。剛剛劉世芳委員有問過,但我比較想知道的是,接下來他們會不會進一步挑戰12海里領海,甚至於有其他擴大衝突的可能性,還有你的因應方式? |
發言片段: 18 |
蔡局長明彥:可能後續要特別關注到的是,中共會不會持續透過這種戰備警巡的動作來加強對臺灣軍事上的施壓?這是第一點。第二點,透過一些例行性的軍事演習,也有可能來操作這些例行性的軍事演習,讓它產生在媒體上的效應,使臺灣社會好像感覺到臺灣兵凶戰危,或必須做和戰的選擇,進而對我們臺灣的選情進行介選,這也是我們二合一大選期間要特別關注的可能發展。 |
發言片段: 19 |
林委員昶佐:就是思考看看怎麼樣,我們有一個底線,讓它就此為止。 |
發言片段: 20 |
蔡局長明彥:是。 |
發言片段: 21 |
林委員昶佐:要不然它如果從24海里再繼續想辦法往前…… |
發言片段: 22 |
蔡局長明彥:有,跟委員報告,國防部在這部分都有堅守底線。 |
發言片段: 23 |
林委員昶佐:好,謝謝。 |
發言片段: 24 |
蔡局長明彥:謝謝委員。 |
發言片段: 25 |
主席:謝謝林委員。 |
接下來請邱臣遠委員詢答。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56 |
---|---|
meet_id | 委員會-10-8-35-3 |
speakers | ["廖婉汝","林昶佐","邱臣遠","羅致政","江啟臣","林靜儀","吳斯懷","王定宇","何志偉","趙天麟","游毓蘭","馬文君","李德維","蔡適應","張其祿","陳以信","陳明文","楊瓊瓔"] |
page_start | 1 |
meetingDate | ["2023-10-04"] |
gazette_id | 1126601 |
agenda_lcidc_ids | ["1126601_00002"]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8會期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第3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邀請國家安全局局長蔡明彥率相關情報機關首長提出「國家情報工作暨國家安全局業務報告」, 並備質詢 |
agenda_id | 1126601_00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