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526
發言片段: 0 |
---|
賴委員品妤:(10時59分)謝謝主席,是不是請主席有請黃秀端委員、陳月端委員、蒙志成委員3位委員。 |
發言片段: 1 |
主席:有請黃秀端委員、陳月端委員跟蒙志成委員。 |
發言片段: 2 |
賴委員品妤:3位委員好,我先請你們3位是因為你們3位是被提名續任嘛!也就是說3位現任的委員是從2019年11月開始就任職至今,所以也就是說你們已經經歷過一次2020的總統還有立法委員的大選,還有一次2022的地方縣市長、議員選舉,還有一次全國性四大公投案,還有一次憲法修正案公投,也就是說從你們就任以來,實務經驗相當豐富,今天我也想要延續過往我對中選會問過的幾項議題,我問過的問題啦,跟您幾位交換看法,希望可以讓中選會未來的運作更加順暢,是什麼樣的問題呢?近年來幾次大型選舉期間,我想你們也都可以看到,在場的各位都可以看到,不管是網路上或者是LINE群組等等,時不時就會出現意圖想要誤導民眾的假訊息、錯假訊息,我們還不講其他的政治攻防,內容就是針對選務細節的造謠,比方說此次的票匭可以從箱底塞入選票,容易作票、造假,或者說地方選舉選票上蓄意不註明候選人的政黨,又或者是當時是18歲公民權的時候說如果18歲公民權修憲通過,到時18歲就可以登記參選。我想這些誤導的言論如果沒有即時地澄清跟防範,其實對整個選舉的公正性還有民眾對政府的信任都是非常非常大的傷害,所以我在這裡也想要問3位現任的委員,對於假消息的防範跟澄清,你們有什麼看法?還有本次新的任期中,你原來的任期跟未來你有什麼具體的作為跟展望?這個可不可以就輪流回答吧! |
發言片段: 3 |
黃秀端被提名人:關於假訊息,其實中選會這幾年就已經都非常關注這個議題,而且它有一個所謂的爭議訊息澄清專區,而且這些東西可以跟行政院的澄清議題專區連線,然後可以立刻澄清,另外還有一個LINE的澄清小組等等,其實在這過程當中,中選會其實非常注意這個問題,我知道其實未來面臨這個問題是越來越嚴重,也有人建議有一些pattern其實非常類似,我們是不是可以事先就先把一些答案備妥,把一些澄清的議題備妥,然後假訊息一出來,我們就可以立刻澄清,不需要再研擬答案或是什麼。另外對於未來的話,當然我們會希望說其實我們這4年來,我覺得我們最大的一個改善就是5年前的那次十大公投跟那個一起的時候造成混亂,慢慢建立起民眾對於中選會的信心,未來當然我們是期望說這種信心能夠慢慢地更增強,至於在其他方面,像剛剛有提到很多有關於連署的問題,就是用網路連署等等,當然我們希望未來能夠趕快把這些東西推出來,謝謝。 |
發言片段: 4 |
陳月端被提名人:報告委員,針對這些錯假訊息,中選會其實都有即時新聞稿,甚至在整個院裡面LINE的LINE Today裡面都有一個謠言破除專區。再來針對生成式AI在深偽影音的部分,也把它的處理納入選務的處理流程,整個錯假訊息其實不只包括選務,它的議題是相當大的,其實現在像中選會也包括跟其他的相關部門去做一個聯合的防範工作。針對未來呢,如果有榮幸可以續任的話,我還是會本於一個獨立委員、獨立機關的職權,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執行選務工作,謝謝。 |
發言片段: 5 |
蒙志成被提名人:回答委員,錯假訊息是民主社會最大的挑戰,老實說不只是臺灣,我想世界民主國家目前面臨這個問題其實都是滿重要的,因為它牽扯在民主國家裡面認知可能被誤導,選舉結果可能也會不如預期,但這問題很大,目前包含數位、司法監理,甚至內容審議,其實我們各部門都在負責,目前中選會能做的,我們不只立即澄清,我們也成立了錯假訊息防制小組,也積極地辦理一些會議,在我們目前職權還能做的,我們盡量把它做到最滿,其實更多部分還是需要大體大家一起來合作,各部會一起以及民眾一起來協同合作,不然這個對民主政治的影響的確影響滿大,以上。 |
發言片段: 6 |
賴委員品妤:感謝3位的回答,因為事實上我在上一個會期就假訊息這個議題質詢中選會的時候就有提過了,我認為聽起來3位委員回答的方向其實就跟當時主委回答的方向差不多,當時會後我有要求中選會要會同數發部還有NCC去分析假訊息並加以阻止,當時我收到的檢討報告仍然是說提醒民眾、有第三方的民間查證機制,或者是說提供民眾檢舉假訊息管道,還有你剛剛有提到的政府網站上去建立訊息的澄清專區,或者是說透過圖卡、短影片擴大澄清效果等等,但說實在話,這些官網上面的澄清專區或這些方式到底會有多少民眾去主動地去瀏覽、去搜尋,我想大家自己心知肚明,就更別提說這些方式到底有多少去闢謠、去澄清的效果了,所以我在這邊是不是有幾個比較具體的看法啦,因為前面提到的會後報告裡,NCC函復中選會的資料其實有提到說會督促廣電媒體落實事實查證,或是說協助媒體建立事實查證的自律規範,當然我也了解假訊息不是中選會單一個機關就能夠有效處理,這其實你們剛才回答的時候也有回答到,事實現在臺灣是怎麼樣?現在臺灣就是大型的選舉兩年一次了,所以在這裡我是不是也希望3位委員,還有包含等下可能新任的2位委員,針對這個議題跟其他的部會要持續地去溝通、去研議,而且不只是做原來這些,例如說是不是可以找NCC積極地向國人最常使用的幾個社群平台(SNS),例如說臉書或是Google,甚至是Instagram等等社群媒體平台去協調、去澄清爭議訊息的機制,或者是說看有什麼方式,大家可以坐下來去討論,去確定說我們可以怎麼做、要怎麼去處理假訊息這個問題的方向啦,我想民眾希望能夠看到的是政府針對這件事情能夠有更積極的作為,因為現在離大選倒數三個月了,這個部分是不是能夠屆時請各位委員進入中選會之後再更加地努力研議? |
好,再來不好意思剩下一點時間,是不是能請另外2位新被提名的吳容輝跟游清鑫委員上台?不好意思,因為這個問題,我花一點時間,很重要必須要來詢問。最後是因為我看幾位被提名人的簡歷也有說明,就不在籍投票這個議題,目前你們普遍自己都認為現行較可行的方式是移轉投票,建議先從全國性公投開始試辦起,這個你們自己都有講到過,目前以政院來說,也有政院版的全國公民不在籍投票法送入立法院,移轉投票這個方式,基本上在立法院或者是在政院或在社會是比較有共識的,所以我想問未來如果要實行不在籍公民投票,甚至逐步去看現實具體的狀況擴及到對人的選舉,除了法規主管機關的限制以外,您認為具體要加強的方向是什麼? |
發言片段: 7 |
吳容輝被提名人:謝謝委員指教。對於不在籍投票用移轉投票,我想如果確定的話,當然相對也就是法源要先確定,就是2個選罷法要先去確定,公投基本上沒有問題,如果假設從對事的投票穩定之後,會進展到對人的投票,我也提過最主要是社會信任度的問題,如果循序漸進成熟以後,我覺得不管是公職人員選罷法或者總統副總統選罷法都可以來推,這基本上沒有問題。 |
發言片段: 8 |
游清鑫被提名人:謝謝委員的提問。我想這個問題已經討論滿多的,基本上社會的共識是應該推動,只是推動的手段有點不一樣,我的想法是如何說服民眾接受這個新制度是個很大的挑戰,這需要一點時間。第二個部分,其實適用的民眾對象是不一樣的,也就是不同的民眾特性對這個新制度的接受程度不一樣,或許在一開始的時候可以用類似試行或並行的方式來進行,這是一個方式,謝謝。 |
發言片段: 9 |
賴委員品妤:看起來二位被提名人都是朝著可以試辦移轉投票的方向來回答。我在這邊還是要為青年選民發聲,每一次大小投票對於旅居在外的青年人口來說,不管是車票錢或是休假安排都是不小的成本,所以本席在這裡認為基於便民,不在籍投票的方向還是要努力嘗試,當然我也認同二位被提名人的說法,前提是一定要消弭民眾的顧慮,對社會也要先有充分的說明,在資訊安全查核通過而且國安沒有疑慮的狀況下,我們再逐步進行。如果有民眾信任或是選務公信力的問題,我也同意可以從小型的選舉挑部分投開票所或者鄉鎮先行試驗,不急著擴張到全國性或全部的投開票所,我覺得這樣造成的反彈也不會那麼大。感謝5位被提名人的意見,我相信未來透過您幾位的學識跟經驗,選務都能順利進行,剛才提到不在籍投票、移轉投票,法規上如果有困難之處,本席也願意一起來突破,希望可以朝這個方向進行。謝謝主席。 |
發言片段: 10 |
吳容輝被提名人:謝謝委員。 |
發言片段: 11 |
主席:好,謝謝賴品妤委員。 |
接下來有請莊瑞雄委員。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120 |
---|---|
meet_id | 聯席會議-10-8-15,36-1 |
speakers | ["羅美玲","王美惠","張宏陸","黃世杰","李德維","陳玉珍","林文瑞","湯蕙禎","賴品妤","莊瑞雄","陳椒華","鄭天財Sra Kacaw","伍麗華Saidhai‧Tahovecahe","蔡易餘","江永昌","劉建國","陳琬惠"] |
page_start | 69 |
meetingDate | ["2023-10-11"] |
gazette_id | 1126801 |
agenda_lcidc_ids | ["1126801_00003"]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8會期內政、司法及法制委員會第1次聯席會議紀錄 |
content | 審查行政院函送中央選舉委員會委員提名名單,黃秀端、陳月端、蒙志成續任委員,吳容輝及游 清鑫均為委員,請同意案 |
agenda_id | 1126801_00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