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1178

發言片段: 0
陳委員秀寳:(13時7分)謝謝主席,請潘部長。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潘部長。
發言片段: 2
潘部長文忠:委員好。
發言片段: 3
陳委員秀寳:部長,午安。首先要代表秀寳選區的各級學校,感謝教育部針對我們學校硬體設備更新及整建的支持,讓我們的孩子們可以在比較安全的、更新穎的環境中學習,也希望教育部應該要持續盤點各校極需改善的……
發言片段: 4
潘部長文忠:我也要非常謝謝委員幫我們發現、察覺有些地方學校長期受限於經費不足,幫我們看到了這些現象,讓我們有機會向行政院爭取專案費用,我們會繼續加油。
發言片段: 5
陳委員秀寳:所以要持續的盤點、持續的改善這些設施,讓我們的孩子可以在一個安全的、好的學校裡學習。
發言片段: 6
潘部長文忠:是,謝謝。
發言片段: 7
陳委員秀寳:部長,10月7日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的團體哈瑪斯發生衝突,根據教育部的說明,目前臺灣在以色列的臺灣學生大概有二十多名,而且沒有學生提出返國的申請,但是我要請教部長,所謂的二十多名學生,正確是幾位?
發言片段: 8
潘部長文忠:報告委員,我掌握到的是有6位交換生及16位學位生。
發言片段: 9
陳委員秀寳:所以是22位學生?
發言片段: 10
潘部長文忠:22位。
發言片段: 11
陳委員秀寳:掌握的人數是這樣嘛!
發言片段: 12
潘部長文忠:對。
發言片段: 13
陳委員秀寳:我們是不是有確實聯繫到這些學生了?
發言片段: 14
潘部長文忠:報告委員,因為我們在以色列的學生人數沒有那麼多,所以在那邊並沒有設教育組,基本上會與外交部的駐外單位……
發言片段: 15
陳委員秀寳:部長,本席的意思是我們對於這22位學生都必須確實地掌握聯繫的方式。
發言片段: 16
潘部長文忠:是。
發言片段: 17
陳委員秀寳:發生這樣的衝突,可能還會越演越烈,我們必須要顧慮到我們學生的安全。請問教育部什麼時候會強烈建議所有學生必須返臺?因為現在學生還沒提出申請回國嘛!
發言片段: 18
潘部長文忠:對,目前取得的學生意見是希望能繼續學業,不過情勢一直在變,教育部會與外交部做這方面的聯繫,因為還是要在當地才能做情勢的判斷。
發言片段: 19
陳委員秀寳:我們要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才會強迫學生一定要回來?
發言片段: 20
潘部長文忠:早上媒體也相當關心,我也還是要提醒學生,學業是很重要,但是我們不在當地,說真話,就目前的情況而言,我是覺得安全還是要……
發言片段: 21
陳委員秀寳:就像在臺灣的以色列學生很擔心在以色列的家人一樣,我們在臺灣的家長也非常擔心他們的孩子在那邊是不是安全,當然現在沒有學生主動說要返國,但是我們在怎樣的情況之下,是不是在很危急的情況之下,我們還是要有這樣的……
發言片段: 22
潘部長文忠:委員,我會與外交部吳部長再充分的聯絡一下,除了學生之外,也有我們在當地的臺灣人民,可能要一併的考慮。
發言片段: 23
陳委員秀寳:部長,剛才本席問過是不是確實掌握了這些學生的聯絡方式,此外,有沒有提供這些學生當遇到危急時有什麼樣的求助管道?
發言片段: 24
潘部長文忠:報告委員,同仁告訴我,現在就是與外交部的代表處保持聯繫,所以……
發言片段: 25
陳委員秀寳:在這邊我真的要要求教育部,其實外交部駐以色列人員真的也很辛苦,在整個戰火的威脅之下,他們還是堅守他們的崗位,但是不免會發生一些狀況,像今天的報導就有一位要改機票的國人因個資問題,所以駐外處無法協助操作,因而被誤會、誤解他們沒有積極協助這些相關人員。本席在這邊強調,我們必須要讓訊息的傳達是暢通的、訊息溝通聯絡的管道都是暢通的、我們隨時可以掌握學生的狀況。
發言片段: 26
潘部長文忠:好。
發言片段: 27
陳委員秀寳:學生也隨時可以反映他們遇到怎樣的狀況,讓我們趕快的……
發言片段: 28
潘部長文忠:因為沒有教育組在這邊,不過我們教育部一定會與外交部保持密切的聯繫。剛才同仁也提到,因為學生人數不多,但是都有與我們的代表處保持聯繫。
發言片段: 29
陳委員秀寳:也就是訊息傳達必須是暢通的。
發言片段: 30
潘部長文忠:我們也反向過來,希望要傳達、提醒學生的,也能讓他們收到。
發言片段: 31
陳委員秀寳:隨時有什麼狀況都能夠保持聯繫。
發言片段: 32
潘部長文忠:好,OK。
發言片段: 33
陳委員秀寳:接下來要請教的問題,今天很多委員也都有提到,關於0到6歲國家一起養的影片,其實今天部長也已經致歉了,我們的署長也做了很多的說明,我對這個部分就不再重複的質詢。但是在這個層面來講,大家要表達的是尊重多元,而且孩子的自主想法是我們推動發展多元一直想要傳遞的概念,尤其是我們與文化部也一直積極地在推動臺漫,也許這樣的拍攝是要用一種不一樣的方式呈現,但是造成了這樣的狀況,令人覺得有點不解、也覺得有點遺憾!我想請教,0到6歲國家一起養是好的政策,我們當然是要宣傳,在這個影片下架之後,你們會不會重拍?
發言片段: 34
潘部長文忠:報告委員,昨天我也與署裡做過討論,製作單位應該不是故意要……
發言片段: 35
陳委員秀寳:他們可能是想用比較活潑的方式來表達。
發言片段: 36
潘部長文忠:他們可能希望比較活潑、生動,因為拍這個影片總是希望能有人看。
發言片段: 37
陳委員秀寳:這個讓人無法理解,從腳本的撰寫、定案到拍攝,這麼長的過程怎麼沒有人發現……
發言片段: 38
潘部長文忠:我覺得把關這件事是我們一定要負起的責任,因為製作單位是有創意,可是我們要知道有一些……
發言片段: 39
陳委員秀寳:剛剛署長已經承諾不能把責任都推給其他團體。
發言片段: 40
潘部長文忠:對,事實也是如此,因為要成就一個好的片子,也能夠傳達好的理念,行政機關與製作單位是可以共同合作。
發言片段: 41
陳委員秀寳:署長剛才也表示會更嚴謹的監督。
發言片段: 42
潘部長文忠:報告委員,關於這個部分,昨天我也與署裡說過,這部片子其實有它正確的、好的理念……
發言片段: 43
陳委員秀寳:會重拍嗎?
發言片段: 44
潘部長文忠:當然這個會與他們再做討論。
發言片段: 45
陳委員秀寳:所以還不確定?
發言片段: 46
潘部長文忠:對,但是,基本上,我覺得這個資源也應該繼續善用,但是要怎麼處理……
發言片段: 47
陳委員秀寳:這是一個好的政策,其實我們應該要廣為宣傳,讓想要生養孩子的父母知道,國家有這樣的政策來支援他們、作為他們的後盾,可以讓他們放心的生養、教育孩子。
發言片段: 48
潘部長文忠:是。
發言片段: 49
陳委員秀寳:既然這樣的表達不當的話,我們是不是可以重新用不一樣的方式,敘述國家有這樣好的政策在支持?
發言片段: 50
潘部長文忠:報告委員,這個片子能再做怎麼樣的整理,我們會請國教署與製作團隊再做討論,但是對於0到6歲國家一起養的政策,教育部一定會持續推廣,還是要讓年輕人知道政府在這方面的支持。
發言片段: 51
陳委員秀寳:剛剛也有委員建議,是不是可以讓家裡有0到6歲小孩的家長表達,感謝國家有這樣的政策支持,對他們生養孩子、教育孩子提供這樣的資源,也讓這些年輕夫妻感受到、也肯定國家這樣的政策。
發言片段: 52
潘部長文忠:我想傳達政府對於0到6歲國家一起養的政策,其實我們有幾個管道,這個影片就是很可惜,不過也是給我們一個很好的經驗及警惕。至於後續的部分,因為這個工作還是要持續做,臺灣目前的生育率還是偏低,我想除了政府的努力,也希望讓年輕人了解更多的資訊、能有一些想法,也許他們會再做一些思考。
發言片段: 53
陳委員秀寳:謝謝部長,其實部長與署長今天一直表達對這件事情的檢討,日後會用比較嚴謹的方式對待這類案子的執行。
接下來要請教,過去因為疫情的影響,加上我們科技的進步,以及智慧型手機普遍使用的前提之下,無論是學校或各種app的研發者都會研發許多方便的軟體提供教師或學生使用,例如只要下載app就可以點名、繳交作業,甚至開放學生可以互相針對課堂表現或報告來評分,這是很良善的立意。下載類似這樣的app通常會是課堂的需要,本席也問過幾位大學生,其實是因為老師要求使用,他們才會去下載。這樣的app會延續學生使用的意願及時程,要提高他們app的使用率其實會有類似論壇的設計,讓學生可以互相交流、交朋友,甚至是抒發心情。問題來了,這樣的功能會不會衍生出另外的問題?透過視訊功能廣發不雅訊息或進一步發展成不適當的行為,本席非常擔心會演變成另外一種校園的問題。這個狀況之前已經有前例,之前已經有這樣的前例發生。本席今天之所以會提出來,因為每一間學校可能會使用不同的app,甚至學校可能也會研發自己使用的app,回歸到原點都是希望能減輕學校教師在教學現場的負擔、也希望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但是使用這些app的時候,我們是不是也應該有責任提醒孩子,如果看到有不恰當的訊息出現,一定要立刻回報,或者這樣的app只在課程使用,課程結束不需要使用時就可以刪除,不一定要一直保留在手機裡。我希望教育部要提醒,無論是學校、無論是教師,甚至我們有這樣的義務去教導孩子審慎使用這樣的app,才能保護我們的孩子。部長,你的看法呢?
發言片段: 54
潘部長文忠:是,謝謝委員的提醒。確實這些軟體或數位工具是很好用,但是都會衍生一些我們可能要注意的事項,如何正用,無論是教育部推動的中小學精進數位計畫或是在大學,目前確實一直也在提倡這個部分。當然像中小學的數位精進方案,為什麼我們在這些軟體前面還會加上MDM的管理,就是讓孩子在還沒有很清楚之前不要誤用或進到一些比較不適合的環境。
發言片段: 55
陳委員秀寳:因為這樣的app通常是老師要求學生下載,所以他可能對這樣的app信任度是很高的,他不會去懷疑它,如果裡面出現一些比較惡意的,他們可能不知道如何保護自己,我覺得學校端是非常非常有這樣的義務去保護孩子。
發言片段: 56
潘部長文忠:是,報告委員,確實最近,應該說是近年,這個叫做無法不面對的……有關在數位,包含相關的軟體,對於放在資訊教育課程中使用的這些部分,我們也編列了相關的教學指引,就是要提醒這件事,所以……
發言片段: 57
陳委員秀寳:我們希望孩子們對於這些app,無論是老師要求下載或是自己接觸到,他們必須要有保護自己的警覺性。
發言片段: 58
潘部長文忠:是。
發言片段: 59
陳委員秀寳:對於這個部分,我們應該在學校這方面先教育。
發言片段: 60
潘部長文忠:委員,這方面我們會持續進行,因為演變的速度也非常快,儘管之前資科室也很努力,已經發展出在教學上如何提醒老師與學生,但我想我們還會滾動式的再補充。
發言片段: 61
陳委員秀寳:好。
發言片段: 62
潘部長文忠:因為變化的速度實在太快了,而且各種不同的新狀態一直出現,我們會持續的加強。
發言片段: 63
陳委員秀寳:謝謝部長。
發言片段: 64
潘部長文忠:謝謝委員。
發言片段: 65
主席:接下來請陳椒華委員。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546
meet_id 委員會-10-8-22-3
speakers ["范雲","萬美玲","鄭正鈐","張廖萬堅","林宜瑾","張其祿","陳培瑜","吳思瑤","鄭麗文","高金素梅","陳靜敏","鍾佳濱","廖婉汝","賴品妤","鄭天財Sra Kacaw","李德維","王婉諭","蔡培慧","李貴敏","黃國書","陳秀寳","陳椒華","林楚茵","楊瓊瓔","林德福"]
page_start 469
meetingDate ["2023-10-11"]
gazette_id 1126901
agenda_lcidc_ids ["1126901_00007"]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8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3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教育部部長潘文忠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
agenda_id 1126901_00005